我所经过的上海
我所知道的上海,是层层叠叠文字里的记忆,是刚上大学时看过的去年爱上LEON,许佳同学在里面不厌其烦的描述一个比较文学系上海本土小孩的日常生活。因为太过于细枝末节,直至今日,我还记得她的朋友穿着一双桃红色皮鞋快乐和男朋友走过外白渡桥;看到陈丹燕从淮海中路的橱窗前目不斜视的优雅走过,在华东师大女生楼日光灯下明亮的蚊帐里和LEON讨论霞飞路上的故事。还有木地板里永远也理不清的女生长发。这是细节感的代入感和累积;还有庞婕蕾中文系,门口可以翻看杂志不会有阿姨催走的罗森,拎着水桶穿过丽娃河的浴室,这是更为接近日常的生活。临出发前把陈丹燕的书一字排开,我知道,随便挑选一本都是陷入了一个旧时代。我发现我熟悉的中国年轻女作家,构建了我对这座城市整个先入为主的感官,怀旧,挑剔的审美,洁净,世俗。
我活动在重庆南路附近,这条以往叫做吕班路(Avenue Dubail)的老街道上现已覆盖了拥有无数个进出口的高架。桥下有实验猿同学所在的原震旦学院,红色外墙的木地板老楼里挂着一面镜子,有一晚我经过无数回,看到镜子前的长凳上坐着一个看不清年龄的男子,灯光惨白。老楼总是能让人浮想联翩。这里曾经是上海最浪漫的地区,法租界里有无数的白俄难民,带来了音乐,舞蹈,建筑和东正教堂。刚来那天路过合肥路,小小的庭院里伸出了无数绿植和花朵,一派静谧景象。我相信实验猿同学所说的,来到这里的上海读书,是不愿意再离开这座城市的。它代表了一种最高水平的生活梦想,历史的沉积,现代的便利,不浮夸不造作,度过安生岁月。
在不多的时间里,我们无所事事又散漫的游荡在大街小巷,因为是假期,白天会穿过很多人声鼎沸的商业区,石库门改造的新天地已经挤满了各种肤色的人种,每个人桌前放着三层的下午茶,却彻底丧失了闲适的快乐。阳光打在淮海中路的落地玻璃上,泛出质感的金色。这是霞飞路,LEON写过一个剧本,20世纪初一个上海女孩这条路上被一个毛头小男孩暗恋的故事。这些记忆让人有亲切的愉悦。这种感情或许类似于实验猿同学刚回上海的时候,看到熟悉街道和饭馆的快乐记忆。
写东西的时候翻出来一支上海小孩的电子音乐,叫五原路,陈丹燕旁白说,这是她长大的街道。镜头下的各条街道摇晃的摇摇欲坠光怪陆离,沿用了几十年的名字和以往的法语姓名在歌曲中喃喃自语道来,是以年轻人的形式对旧时代的敬意。
我活动在重庆南路附近,这条以往叫做吕班路(Avenue Dubail)的老街道上现已覆盖了拥有无数个进出口的高架。桥下有实验猿同学所在的原震旦学院,红色外墙的木地板老楼里挂着一面镜子,有一晚我经过无数回,看到镜子前的长凳上坐着一个看不清年龄的男子,灯光惨白。老楼总是能让人浮想联翩。这里曾经是上海最浪漫的地区,法租界里有无数的白俄难民,带来了音乐,舞蹈,建筑和东正教堂。刚来那天路过合肥路,小小的庭院里伸出了无数绿植和花朵,一派静谧景象。我相信实验猿同学所说的,来到这里的上海读书,是不愿意再离开这座城市的。它代表了一种最高水平的生活梦想,历史的沉积,现代的便利,不浮夸不造作,度过安生岁月。
在不多的时间里,我们无所事事又散漫的游荡在大街小巷,因为是假期,白天会穿过很多人声鼎沸的商业区,石库门改造的新天地已经挤满了各种肤色的人种,每个人桌前放着三层的下午茶,却彻底丧失了闲适的快乐。阳光打在淮海中路的落地玻璃上,泛出质感的金色。这是霞飞路,LEON写过一个剧本,20世纪初一个上海女孩这条路上被一个毛头小男孩暗恋的故事。这些记忆让人有亲切的愉悦。这种感情或许类似于实验猿同学刚回上海的时候,看到熟悉街道和饭馆的快乐记忆。
写东西的时候翻出来一支上海小孩的电子音乐,叫五原路,陈丹燕旁白说,这是她长大的街道。镜头下的各条街道摇晃的摇摇欲坠光怪陆离,沿用了几十年的名字和以往的法语姓名在歌曲中喃喃自语道来,是以年轻人的形式对旧时代的敬意。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