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写得那么长的日记
看了如父如子。
自己看过的是枝裕和作品里,印象最深的是ワンダフルライフ/after life——星期三的screening,一整个下午三节课都坐在黑暗里面对光影的幕。日语对白,英文字幕,全片节奏柔缓,不需分散精力在“看懂”上。亡者对于生前诸事的回忆、筛选,最终呈现出的片段便是导演探讨之问题答案。
那时自己陷入黑洞,思考越用力,死结越纠缠。看了这一部电影,也没有醍醐灌顶。
人对于自己的一生,临终一刻以前,既无法停止追问,也不能确定答案。
想要自发地把时间停留在某个认为找到了答案的时刻,也没有成功。
说回如父如子。
两个家庭里,受过高等教育的那一方显然更接近自己父母的做派。
“我们家的原则是,任何事情都要一个人完成。”
此语一出,感同身受。
好在,即使看起来严苛,依然充满了温情。母亲无处不在的温柔,给予了庆太成长里最好的养分与影响(私以为这并非人母特有的温柔,而与其母本人性格有关)。庆太身上不缺儿童天真活泼的一面,更有映射出母亲温柔、体贴、为他人着想的特质。另一方面,父亲对庆太的影响也以最积极的一面体现出来了——毫无抵触的服从、小心翼翼的崇拜(想想看琉晴小朋友在面对这位强势父亲时契而不舍的“为什么?”啊,没有给对方下台、也毫不为自己留余地)……小庆太的温柔啊,自小就被种下了。哪怕将来遇到摧毁性的挫折,使这一片温柔无法枝繁叶茂,也还是不会从心底拔除。
(必须说庆太虽然没有享受到太多练琴的快乐,但也真没吃苦。那个在发表会上手指飞舞的红衣小女孩,才是血泪汗的化身……
第二个家庭,身为电器屋老板的爸爸自由天成,简直有hippy之风;妈妈是个脾气不好,对孩子也大大咧咧的妇人(庆太去留宿,玩耍时弄伤了自己的手,交接小孩时面对高等教育夫妇,这位妈妈也只是轻描淡写了一句是自己玩伤到的,没啥要紧),但能说她没有责任心?她可是要照顾三个小孩儿,一个大孩儿丈夫,还有一个老孩儿爹爹的全能主妇。而小孩受小伤,也的确是探索世界刷经验的必须。一言蔽之,夫妇俩身上童趣犹在——因着这点小孩心,父亲在所有能花的时间里尽情与孩子相处,母亲会得以孩子的方式去“修理”心情不好的庆太(呵你一身痒痒~)大人的生活与小孩的生活水乳交融,反观高等教育家里,完全是上下层(万幸有母亲在上层之外还有包容)。
之后温柔的庆太到了天真热闹的孩子世界电器屋,小小年纪就十分具有自我意识的琉晴去了宾馆般严整豪华的高级家(记得早前留宿时招待琉晴的那一餐寿喜烧,特写时以为去了餐馆,但却是在家里吃着上好的牛肉呢)。庆太完全把“想不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留在了心里,琉晴却各种明里暗里表现着自己的不适应与不理解。即使在几番大人之间的沟通之后(那段精彩的爸爸对决:高薪忙碌爸爸表示“有非我不可的工作在,所以没时间耗在家里。”电器屋爸爸立即以“做爸爸也是工作、也是非你不可的工作啊”回应),高薪忙碌爸爸抽出时间陪琉晴玩在家露营,阳台空钓、帐篷观星之后,躺在一起的三个人看起来已经那么像是一家子了,琉晴对着流星许的愿依然是“想要回去见到爸爸妈妈”(随后说了“对不起”,有了礼貌与歉意,也依然是孩子的真心)——说出真话这一点,的确是全世界全时间所有孩子的共同点。
终于高薪忙碌爸爸被相机里庆太的温柔示爱打动了(这孩子的温柔啊,简直是深入心之缝隙里最柔嫩的须根),于是mission结束。不知道渐渐长大后的两个小孩,是否会渐渐明了童年时这一段奇异的经历?可见的是,两家人就此结缘,会一直牵绊下去。
近一年,不超过两年里,本来对爱的苦思,或者说更早时的体验、试验,追求答案,渐渐转向了思考亲情,家庭关系,血缘关系的方向。
至今也没有答案
其实本来上面那段才是日记要写的,额外提了一句“看了如父如子”,就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饭点到了
自己看过的是枝裕和作品里,印象最深的是ワンダフルライフ/after life——星期三的screening,一整个下午三节课都坐在黑暗里面对光影的幕。日语对白,英文字幕,全片节奏柔缓,不需分散精力在“看懂”上。亡者对于生前诸事的回忆、筛选,最终呈现出的片段便是导演探讨之问题答案。
那时自己陷入黑洞,思考越用力,死结越纠缠。看了这一部电影,也没有醍醐灌顶。
人对于自己的一生,临终一刻以前,既无法停止追问,也不能确定答案。
想要自发地把时间停留在某个认为找到了答案的时刻,也没有成功。
说回如父如子。
两个家庭里,受过高等教育的那一方显然更接近自己父母的做派。
“我们家的原则是,任何事情都要一个人完成。”
此语一出,感同身受。
好在,即使看起来严苛,依然充满了温情。母亲无处不在的温柔,给予了庆太成长里最好的养分与影响(私以为这并非人母特有的温柔,而与其母本人性格有关)。庆太身上不缺儿童天真活泼的一面,更有映射出母亲温柔、体贴、为他人着想的特质。另一方面,父亲对庆太的影响也以最积极的一面体现出来了——毫无抵触的服从、小心翼翼的崇拜(想想看琉晴小朋友在面对这位强势父亲时契而不舍的“为什么?”啊,没有给对方下台、也毫不为自己留余地)……小庆太的温柔啊,自小就被种下了。哪怕将来遇到摧毁性的挫折,使这一片温柔无法枝繁叶茂,也还是不会从心底拔除。
(必须说庆太虽然没有享受到太多练琴的快乐,但也真没吃苦。那个在发表会上手指飞舞的红衣小女孩,才是血泪汗的化身……
第二个家庭,身为电器屋老板的爸爸自由天成,简直有hippy之风;妈妈是个脾气不好,对孩子也大大咧咧的妇人(庆太去留宿,玩耍时弄伤了自己的手,交接小孩时面对高等教育夫妇,这位妈妈也只是轻描淡写了一句是自己玩伤到的,没啥要紧),但能说她没有责任心?她可是要照顾三个小孩儿,一个大孩儿丈夫,还有一个老孩儿爹爹的全能主妇。而小孩受小伤,也的确是探索世界刷经验的必须。一言蔽之,夫妇俩身上童趣犹在——因着这点小孩心,父亲在所有能花的时间里尽情与孩子相处,母亲会得以孩子的方式去“修理”心情不好的庆太(呵你一身痒痒~)大人的生活与小孩的生活水乳交融,反观高等教育家里,完全是上下层(万幸有母亲在上层之外还有包容)。
之后温柔的庆太到了天真热闹的孩子世界电器屋,小小年纪就十分具有自我意识的琉晴去了宾馆般严整豪华的高级家(记得早前留宿时招待琉晴的那一餐寿喜烧,特写时以为去了餐馆,但却是在家里吃着上好的牛肉呢)。庆太完全把“想不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留在了心里,琉晴却各种明里暗里表现着自己的不适应与不理解。即使在几番大人之间的沟通之后(那段精彩的爸爸对决:高薪忙碌爸爸表示“有非我不可的工作在,所以没时间耗在家里。”电器屋爸爸立即以“做爸爸也是工作、也是非你不可的工作啊”回应),高薪忙碌爸爸抽出时间陪琉晴玩在家露营,阳台空钓、帐篷观星之后,躺在一起的三个人看起来已经那么像是一家子了,琉晴对着流星许的愿依然是“想要回去见到爸爸妈妈”(随后说了“对不起”,有了礼貌与歉意,也依然是孩子的真心)——说出真话这一点,的确是全世界全时间所有孩子的共同点。
终于高薪忙碌爸爸被相机里庆太的温柔示爱打动了(这孩子的温柔啊,简直是深入心之缝隙里最柔嫩的须根),于是mission结束。不知道渐渐长大后的两个小孩,是否会渐渐明了童年时这一段奇异的经历?可见的是,两家人就此结缘,会一直牵绊下去。
近一年,不超过两年里,本来对爱的苦思,或者说更早时的体验、试验,追求答案,渐渐转向了思考亲情,家庭关系,血缘关系的方向。
至今也没有答案
其实本来上面那段才是日记要写的,额外提了一句“看了如父如子”,就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饭点到了
-
小行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1 2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