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广州吃货攻略(转子知网周锦荣)
本吃貨攻略主要分為三個部份:早茶、小吃和飯店。
先說早茶類的。
•都說廣州人早晨最喜歡的事情必定是 上茶樓(我們一般叫茶居),買份報紙,嘆一下(享受一下)“一盅兩件”;或和親朋戚友,三五知己,早上約個時間一起上茶樓,喝杯好茶,相聚暢談,人生快活之事不過如此。
•早茶除了喝茶,點心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份。早茶的點心多數是廣州的一些特色小吃。像生滾粥(牛肉粥、粉腸粥、艇仔粥、及第粥、生菜魚球粥、皮蛋瘦肉粥等)、布拉腸(牛肉腸、豬肉腸、鴛鴦腸、蝦仁腸、炸面腸等)、蘿蔔牛雜、啫啫牛腩珍珠腸、蛋撻、(餛飩、牛腩、豬手、牛三星、魚蛋、牛肉丸、排骨)湯粉麵、清蒸/豉汁排骨、清蒸/白雲鳳爪、牛百葉、幹蒸、燒賣、蝦餃、水晶餃、灌汤包、粉果、黑椒牛仔骨、糯米鸡、牛肉球、馬蹄糕(馬蹄是「泮塘五秀」之一,五秀是指莲藕、茨菇、马蹄、茭笋、菱角,其中泮塘出產的馬蹄糕粉和蓮藕粉是非常出名的)、蘿蔔糕、香芋糕、叉燒包、流沙奶黃包、香菇滑鸡、生肉包、叉烧酥、榴莲酥、腊肠卷、马拉糕、油炸鬼(油条)、伦教糕、煎堆、咸水角、春卷、凉粉、龟苓膏等等。看到這個數量級的點心、我覺得應該不用再介紹了..
•茶居方面,上下九步行街的陶陶居最有廣州傳統茶居的味道,沙面島的勝利賓館的環境和裝潢最為精美堂皇,東風中路路的和苑酒家的點心最美味,這三家是個人極度推薦的。其他比較著名的還有地處上下九步行街的廣州酒家和蓮香樓、流花湖中的唐苑酒家、園林式的泮溪酒家、歷史悠久的北園酒家、珠江江畔的白天鵝賓館等等。可以在網上自己搜索一下相關的信息和評價。
然後就是街頭小吃類的。
•我個人認為,西關的小吃主要集中在兩條路線上。一條是多寶路——长寿路——寶華路——上下九,還有一條是西華路——北京路——文明路。
•先說第一條吧。從多寶路路口那裡走過去,在廣醫附三醫院(以前的市二醫院)斜對面,有一家早上才開的無名腸粉店(其實是有名字的,但是我記不住了),裏面的布拉腸和生滾粥是廣州最正宗的,名氣不大,但是附近的街坊都會來這裡吃早餐。
•繼續往前走,到逢源路口可以轉進去走四五百米,有一家同樣沒有店名的麵店,裏面有像拳頭一樣大的手打牛肉丸,只做早市和午市,下午就關門開始打第二天的牛肉丸。
•回來多寶路,繼續往前走會看到開記糖水店,裏面的香草綠豆沙很不錯。對面還有一家潮寶小食店,有正宗手打的牛筋丸和牛肉丸,還有魚皮角也值得一試。
•走到多寶路盡頭就可以轉進長壽路,在分岔路口附近有一家生麵店,那裡賣的蝦子面和全蛋面絕對是貨真價實,可以買點回去煮或者手信;旁邊還有一家美美炸物的,賣一些炸釀青椒之類的油炸食品,推薦去買點拿在手上邊走邊吃。
•走上去长寿东路,同記的雞粥必須一試,旁邊的老字號——堅記麵店,簡直就是我童年時候的最深印象的回憶之一,那裡的牛腩撈伊麺,十塊錢就有一碗(現在的價格),而且牛腩還很大塊,伊麺也很滑很夠味。
•寶華路上最出名的就是寶華麵店、順記冰室和陳添記魚皮了。寶華麵店,湯底用豬骨、大地魚、河蝦子等食材老火熬制,湯底十分鮮味,加上鴨蛋做的全蛋面,爽滑又有彈性,真的是不可不嘗。順記冰室的椰子雪糕、香芒雪糕和榴槤雪糕,是用水果做原料手工打製的雪糕,吃下去跟那些在外面調味料做出來的雪糕完全不同感覺,口感細膩,水果味很新鮮。陳添記的撈魚皮也是老字號了,陳添記的老伯跟我爺爺還是老朋友,不過近幾年過世了,小時候經常聽到他非常宏厚的笑聲...陳添記只賣三樣東西,撈鱼皮,豉油皇蒸猪肠粉和艇仔粥,建議三樣都嘗試一下,特別是撈魚皮,爽滑有勁,風味十足,吃完了保證你還想吃。
•到了上下九,真正有名的小吃已經沒多少了,但是南信的雙皮奶和薑撞奶,銀記的布拉腸還是很必須要去的。另外蓮香樓的各種餅和各種酥可以買點回去當手信。荔灣名食家裏面的歐成記本來也是很出名的麵店來的,但是已經沒有以前的味道了。
•到西華路這邊了。首先是與荔灣路交界以西的珍珍美食店的牛腩珍珠粉和牛三星湯麵,每到吃飯時間,這裡都很快就坐滿了人。以前在附近住過,每天回來如果家裡沒人煮飯就會到這裡吃個飽。附近才福麵店的蟹子餛飩比較有特色,而且價錢很平民,性價比很高,不過相對寶華麵店來說就差一點了。
•然後就是金花直街金花廟後街三號,爲什麽我要說這麼詳細呢?是因為這個店也是沒名字的,而且在巷子裏面很難找。但是裏面的牛羊雜湯,我可以肯定的說,廣州暫時還沒有比這家好吃的牛羊雜。下午三四點才會開店,店裏面有一條金毛大狗,很乖很溫馴很粘人,差不多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四中正門往東邊走,附近有一家叫八面玲瓏的麵店,裏面有個很多材料(八面嘛,就是八種材料了)的餛飩,可以湯底和麺都一般,經過順路可以嘗嘗。
•再往前走就是第一津街的瀨粉王,對於瀨粉,相信在西關長大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很正宗的瀨粉,真的讓我找回童年時候的味道。再走進去一點就是沙灣甜品店,最出名的是鳳凰炒奶糊、杏仁奶糊和各式糖水試一試。
•西華路走完了,出來轉入中六,中六附近是港式茶餐廳的聚集地之一。但是我去的比較少就不介紹了。
•再到北京路,北京路是廣州最出名的商業步行街,走到惠福路一帶有著名的美食街,其中富临食府的豬手值得一试。大佛寺後面有一家牛骨湯粉,湯底用牛骨、扁豆、眉豆熬制,由於湯底鮮味,粉麵也不錯,吸引了附近不少的上班族來解決吃飯問題,旁邊還有一家銀記。
•穿過北京路就是文明路了。文明路口上有榮成潮汕風味店,跟多寶路上的有點類似,廣州有幾家分店,雜錦粉可以一試;往上走,達楊燉品必須要嘗試,人很多,比較擠,但絕對是廣州燉品中的第一;百花甜品店,各式奶糊非常有名,也做一些很有特色的糖水。
這邊的點實在分得很散,很難整合到一張地圖中。只好放棄了。
至於飯店,我只說一些去過而且有本地特色的。•對於廣州人來說,「無雞不成宴」,因此, 廣州的白切雞,是最能代表粵菜的一個菜式。而白切雞又以清平飯店的清平雞為上乘。廣州清平雞,這曾經是一個輝煌的名字。但是由於經營不善,清平雞飯店已經倒閉,清平雞也從此成為了歷史。然而清平雞的製作技巧,或多或少了在原清平飯店的師傅中傳承和改良,清平雞的精髓也在目前幾家以白切雞聞名的飯店中得以流傳。
•目前廣州有「四隻雞」是做得最好:位於杉木欄路,原清平飯店員工開的友聯飯店的清平雞,龍津東路的天知雞(現改名為聚一居)、寶華路的壹心雞和寶源路的百歲雞。其中,友聯飯店的清平雞最有以前清平雞的食味;天知雞皮爽肉滑,最夠味道;壹心雞最為平民化,好吃又不貴;百歲雞和前面三家不同,沒有繼承清平雞的製作技巧,而是自己研究出了一種新的製作工藝,和清平雞相比,大同,但又有小異,有自己的特色風味,不過價錢相對貴一點。
•大鄉里飯店。很少人知道的地方,但是極度推薦。經常有香港澳門的同胞特意跑回來就是爲了在這裡吃上一頓。在蓬萊路和恩寧路交界,只有在秋風起的時候才會開店,用的是煤爐瓦鍋,主要是做羊肉煲(還有另外一種容易引起保護動物人士反感的動物,這裡就不詳細說了)。秘制的醬料腌製后的羊肉,除掉了特有的那種騷味,非常野味,適合大冬天里三五知己一齊抵著寒風,圍著一個小煤爐,喝著啤酒吃塊羊肉暖暖胃,那種感覺真的是太銷魂了。
•向群飯店。龍津東路的性價比極高,雖然服務和環境都不算一流,但是依然每天滿座,外面等位子等成一條龍的老店,在這裡可以吃到十分正宗的粵菜,葱油淋鸡、豉油皇鹅肠、酿炸面、捞肚尖、肥叉鸡杂炒菜心都是向群的招牌菜。
•有腥氣。在荔灣路,荔灣體育館對面。說了是有腥氣,當然是吃魚的地方。最出名的是粥水火鍋,魚肉在粥水中煮熟后,肉質厚實,但是口感很順滑,吃起來十分過癮。另外,牛肉丸和油炸鬼也是這裡的招牌菜。
先說早茶類的。
•都說廣州人早晨最喜歡的事情必定是 上茶樓(我們一般叫茶居),買份報紙,嘆一下(享受一下)“一盅兩件”;或和親朋戚友,三五知己,早上約個時間一起上茶樓,喝杯好茶,相聚暢談,人生快活之事不過如此。
•早茶除了喝茶,點心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份。早茶的點心多數是廣州的一些特色小吃。像生滾粥(牛肉粥、粉腸粥、艇仔粥、及第粥、生菜魚球粥、皮蛋瘦肉粥等)、布拉腸(牛肉腸、豬肉腸、鴛鴦腸、蝦仁腸、炸面腸等)、蘿蔔牛雜、啫啫牛腩珍珠腸、蛋撻、(餛飩、牛腩、豬手、牛三星、魚蛋、牛肉丸、排骨)湯粉麵、清蒸/豉汁排骨、清蒸/白雲鳳爪、牛百葉、幹蒸、燒賣、蝦餃、水晶餃、灌汤包、粉果、黑椒牛仔骨、糯米鸡、牛肉球、馬蹄糕(馬蹄是「泮塘五秀」之一,五秀是指莲藕、茨菇、马蹄、茭笋、菱角,其中泮塘出產的馬蹄糕粉和蓮藕粉是非常出名的)、蘿蔔糕、香芋糕、叉燒包、流沙奶黃包、香菇滑鸡、生肉包、叉烧酥、榴莲酥、腊肠卷、马拉糕、油炸鬼(油条)、伦教糕、煎堆、咸水角、春卷、凉粉、龟苓膏等等。看到這個數量級的點心、我覺得應該不用再介紹了..
•茶居方面,上下九步行街的陶陶居最有廣州傳統茶居的味道,沙面島的勝利賓館的環境和裝潢最為精美堂皇,東風中路路的和苑酒家的點心最美味,這三家是個人極度推薦的。其他比較著名的還有地處上下九步行街的廣州酒家和蓮香樓、流花湖中的唐苑酒家、園林式的泮溪酒家、歷史悠久的北園酒家、珠江江畔的白天鵝賓館等等。可以在網上自己搜索一下相關的信息和評價。
然後就是街頭小吃類的。
•我個人認為,西關的小吃主要集中在兩條路線上。一條是多寶路——长寿路——寶華路——上下九,還有一條是西華路——北京路——文明路。
•先說第一條吧。從多寶路路口那裡走過去,在廣醫附三醫院(以前的市二醫院)斜對面,有一家早上才開的無名腸粉店(其實是有名字的,但是我記不住了),裏面的布拉腸和生滾粥是廣州最正宗的,名氣不大,但是附近的街坊都會來這裡吃早餐。
•繼續往前走,到逢源路口可以轉進去走四五百米,有一家同樣沒有店名的麵店,裏面有像拳頭一樣大的手打牛肉丸,只做早市和午市,下午就關門開始打第二天的牛肉丸。
•回來多寶路,繼續往前走會看到開記糖水店,裏面的香草綠豆沙很不錯。對面還有一家潮寶小食店,有正宗手打的牛筋丸和牛肉丸,還有魚皮角也值得一試。
•走到多寶路盡頭就可以轉進長壽路,在分岔路口附近有一家生麵店,那裡賣的蝦子面和全蛋面絕對是貨真價實,可以買點回去煮或者手信;旁邊還有一家美美炸物的,賣一些炸釀青椒之類的油炸食品,推薦去買點拿在手上邊走邊吃。
•走上去长寿东路,同記的雞粥必須一試,旁邊的老字號——堅記麵店,簡直就是我童年時候的最深印象的回憶之一,那裡的牛腩撈伊麺,十塊錢就有一碗(現在的價格),而且牛腩還很大塊,伊麺也很滑很夠味。
•寶華路上最出名的就是寶華麵店、順記冰室和陳添記魚皮了。寶華麵店,湯底用豬骨、大地魚、河蝦子等食材老火熬制,湯底十分鮮味,加上鴨蛋做的全蛋面,爽滑又有彈性,真的是不可不嘗。順記冰室的椰子雪糕、香芒雪糕和榴槤雪糕,是用水果做原料手工打製的雪糕,吃下去跟那些在外面調味料做出來的雪糕完全不同感覺,口感細膩,水果味很新鮮。陳添記的撈魚皮也是老字號了,陳添記的老伯跟我爺爺還是老朋友,不過近幾年過世了,小時候經常聽到他非常宏厚的笑聲...陳添記只賣三樣東西,撈鱼皮,豉油皇蒸猪肠粉和艇仔粥,建議三樣都嘗試一下,特別是撈魚皮,爽滑有勁,風味十足,吃完了保證你還想吃。
•到了上下九,真正有名的小吃已經沒多少了,但是南信的雙皮奶和薑撞奶,銀記的布拉腸還是很必須要去的。另外蓮香樓的各種餅和各種酥可以買點回去當手信。荔灣名食家裏面的歐成記本來也是很出名的麵店來的,但是已經沒有以前的味道了。
•到西華路這邊了。首先是與荔灣路交界以西的珍珍美食店的牛腩珍珠粉和牛三星湯麵,每到吃飯時間,這裡都很快就坐滿了人。以前在附近住過,每天回來如果家裡沒人煮飯就會到這裡吃個飽。附近才福麵店的蟹子餛飩比較有特色,而且價錢很平民,性價比很高,不過相對寶華麵店來說就差一點了。
•然後就是金花直街金花廟後街三號,爲什麽我要說這麼詳細呢?是因為這個店也是沒名字的,而且在巷子裏面很難找。但是裏面的牛羊雜湯,我可以肯定的說,廣州暫時還沒有比這家好吃的牛羊雜。下午三四點才會開店,店裏面有一條金毛大狗,很乖很溫馴很粘人,差不多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四中正門往東邊走,附近有一家叫八面玲瓏的麵店,裏面有個很多材料(八面嘛,就是八種材料了)的餛飩,可以湯底和麺都一般,經過順路可以嘗嘗。
•再往前走就是第一津街的瀨粉王,對於瀨粉,相信在西關長大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很正宗的瀨粉,真的讓我找回童年時候的味道。再走進去一點就是沙灣甜品店,最出名的是鳳凰炒奶糊、杏仁奶糊和各式糖水試一試。
•西華路走完了,出來轉入中六,中六附近是港式茶餐廳的聚集地之一。但是我去的比較少就不介紹了。
•再到北京路,北京路是廣州最出名的商業步行街,走到惠福路一帶有著名的美食街,其中富临食府的豬手值得一试。大佛寺後面有一家牛骨湯粉,湯底用牛骨、扁豆、眉豆熬制,由於湯底鮮味,粉麵也不錯,吸引了附近不少的上班族來解決吃飯問題,旁邊還有一家銀記。
•穿過北京路就是文明路了。文明路口上有榮成潮汕風味店,跟多寶路上的有點類似,廣州有幾家分店,雜錦粉可以一試;往上走,達楊燉品必須要嘗試,人很多,比較擠,但絕對是廣州燉品中的第一;百花甜品店,各式奶糊非常有名,也做一些很有特色的糖水。
這邊的點實在分得很散,很難整合到一張地圖中。只好放棄了。
至於飯店,我只說一些去過而且有本地特色的。•對於廣州人來說,「無雞不成宴」,因此, 廣州的白切雞,是最能代表粵菜的一個菜式。而白切雞又以清平飯店的清平雞為上乘。廣州清平雞,這曾經是一個輝煌的名字。但是由於經營不善,清平雞飯店已經倒閉,清平雞也從此成為了歷史。然而清平雞的製作技巧,或多或少了在原清平飯店的師傅中傳承和改良,清平雞的精髓也在目前幾家以白切雞聞名的飯店中得以流傳。
•目前廣州有「四隻雞」是做得最好:位於杉木欄路,原清平飯店員工開的友聯飯店的清平雞,龍津東路的天知雞(現改名為聚一居)、寶華路的壹心雞和寶源路的百歲雞。其中,友聯飯店的清平雞最有以前清平雞的食味;天知雞皮爽肉滑,最夠味道;壹心雞最為平民化,好吃又不貴;百歲雞和前面三家不同,沒有繼承清平雞的製作技巧,而是自己研究出了一種新的製作工藝,和清平雞相比,大同,但又有小異,有自己的特色風味,不過價錢相對貴一點。
•大鄉里飯店。很少人知道的地方,但是極度推薦。經常有香港澳門的同胞特意跑回來就是爲了在這裡吃上一頓。在蓬萊路和恩寧路交界,只有在秋風起的時候才會開店,用的是煤爐瓦鍋,主要是做羊肉煲(還有另外一種容易引起保護動物人士反感的動物,這裡就不詳細說了)。秘制的醬料腌製后的羊肉,除掉了特有的那種騷味,非常野味,適合大冬天里三五知己一齊抵著寒風,圍著一個小煤爐,喝著啤酒吃塊羊肉暖暖胃,那種感覺真的是太銷魂了。
•向群飯店。龍津東路的性價比極高,雖然服務和環境都不算一流,但是依然每天滿座,外面等位子等成一條龍的老店,在這裡可以吃到十分正宗的粵菜,葱油淋鸡、豉油皇鹅肠、酿炸面、捞肚尖、肥叉鸡杂炒菜心都是向群的招牌菜。
•有腥氣。在荔灣路,荔灣體育館對面。說了是有腥氣,當然是吃魚的地方。最出名的是粥水火鍋,魚肉在粥水中煮熟后,肉質厚實,但是口感很順滑,吃起來十分過癮。另外,牛肉丸和油炸鬼也是這裡的招牌菜。
-
谢夯夯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3 13:44:08
-
yepply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3 14:10:08
-
柏翠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5 12:26:15
-
考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25 14:33:52
-
音未散,罂粟香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0-28 15:35:01
-
热带鱼的邮件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4 15:40:45
-
Gespens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4 14:44:14
-
芝芝米糯糯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3 01:48:56
-
树耳の黑洞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2 23:39:59
-
鹭禾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2 20:13:51
-
桑菲尔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2 19:02:16
-
没名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2 18:52:05
-
無い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28 11:19:30
-
Ashl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28 10:46:53
-
大老孙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27 2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