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现在
好久没来了
上次的日记是3月11号的,一晃就是2个多月
这两个月里,我在做毕设,我在打发大学最后的一点时光,我在等待一个结果和一个开始,我在陪一个除了父母以外我最爱的人,吃饭,自习,看书,上街,故宫,吵架,生气,逗乐,开心,刷夜,看电影,我写了一篇文章的开头再也没继续写下去,我上网看新闻,下网看美剧,不开电脑的时候看别人在VS上逗她,我几乎天天12点之前睡觉,7点之前起床,8点左右到单位。我几乎天天吃早点。
回头看看,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干嘛了
深沉点儿,是不是可以说我在生活?
今天看了《南京!南京!》。学校的FTP上拖下来的PMCG版,图像不错吧还算。看完了,脑子混混的,今天盯屏幕时间有点儿长,我起身如厕,头很晕,用水冲了冲眼睛,然后我想,哦,我看了《南京!南京!》。
网上为这部电影,人脑都快打出狗脑子来了,我算老几,没资格评。我只看别人的影评,好多啊,有名的就更多了,分析的角度都特别好,让我看的都觉得,哦,写得好,原来是这样,这电影是这样啊。
可是,可是,等我自己看完了,我又觉得特别蒙,跟那些影评我想对号对不上,我的思维太秀逗,转不过来了。我觉得这是个挺好的电影,因为至少我看下来了,虽然中间我有跳,最后小豆带花我没怎么看,也跳了,但是,我基本上看下来了。
说说我看到了什么吧,不一定全,捡记得的说。
我看到了残破的南京。
我看到了日军杀人,我只想说日军,脱下那层皮,缴了枪,他们一样会被杀。
我看到了路边没穿衣服估计已经死了的裸女,猜是被强奸了。
我看到满屋子的中国人举手投降,我觉得很正常。
我看到即使满屋子的中国人都举手投降,甚至还有士兵都举起了枪,以示投降,那个小队的日军还是特怕,从眼神看出来的,我就觉得那就是害怕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害怕什么,他们害怕死。
我看到挹江门。
我看到被踩死的那个中国军官。
我看到其实溃军根本拦不住,因为拦溃军的也是溃军。
我看到小孩儿背着子弹带,那么多子弹,没什么,我不觉得残忍,孩子怎么了,战争中没有士兵会在乎对手的性别,年龄,老家哪里的,在乎这个的最可能的是高级军官,低级军官只在乎怎么杀死别人,保存自己的力量。
我看到了南京难民区的牌子。
我看到了难民。
我看到了难民区里还有人在唱戏,学也好,教也罢,反正是在唱。
我看到了日军低级军官和士兵看中国女人唱戏的眼神,肯定的,流露出各种欲望。
我看到机枪扫过,人倒得像被风吹过麦田,被镰刀收割的庄稼。
我看到那么多尸体。
我看到日军官兵在埋了死人的松土上舞蹈。
我看到日本的慰安妇。
我看到中国的慰安妇。
我看到日军的占领南京庆典,他们在跳舞,在敲鼓,地上有亡灵的排位,有祭品,有香,日军挺会跳舞的,还算整齐,都很严肃,他们知道他们在祭奠亡灵。
我看到被砍掉的人头在树上飘,晃。
我看到死了的中国慰安妇,尸体还都是挺干净的,白白的,我想不明白怎么死的,然后就不想了,反正是死了,好几条尸体,被搬上板车,推走了,我没反应。
我看到角川死了,自杀,手枪,太阳穴,我觉得看网上一个什么文章里面说居然有人问为什么导演不让角川用刀子剖腹,死都死了,你管怎么死的,死还要有仪式,你杀猪呢吧?
我看到日军负责人同意让女人去认领自己的男人。
我看到那么多难民营的女人去认领自己的男人,场面挺乱的。
我看到拉贝先生走了。
我看到唐先生死了。
我看到那个日本军官脸扭曲了,是生气吗?我觉得是,他没有完全的赢,所以他生气,他生气老唐临死了还笑着说老婆又怀孕了。我操,太鸟了!
还有很多,我记不清了。
我看到战争。我看到死亡。我没有看到希望,我不觉得小孩儿俩耳朵上插上花就是希望了,扯淡。
我看到了欲望,占有,征服。
我看到了恐惧,害怕,绝望。
我觉得换成是我,我不会想去找慰安妇,可是,如果我想发泄,那确实是个好办法。
前两天刚看了刘猛的小说,我觉得战争只有摧残,特别特别是对那些低级官兵的摧残,所有的仗都是他们打的,所有的人都是他们杀的,高级军官最多就是设计了战争,而他们却要去实践战争。对于他们个人,赢了的最大好处,没死,输了,就死了。当然,这里就会有争端了。对,问题就是,谁死谁活,我们就是在争这个。可是,看电影的,争这个没用。我只希望别打仗。
如果我是个低级官兵,是战争的胜利者,我肯定不是原来的我了,战争法则改变了我,因为我要生存。我不能保证我不杀人,我不能保证我不会去强奸他人的妻儿,因为,至少,我有这个能力。同样,我更不能担保我的大脑会充满人性关怀。战争里的低级官兵怎么会有人性?活得不耐烦了,想死啊?
大家都在争,就是在争电影的立场。有人说陆川拍的好,不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好,我同意,真的,我就是觉得好。也有人说不好,但不是说拍的不好,是在说立场,说这个电影好像是在为日本人说话,民族立场哪里去了?我也觉得,是,好像老是在围绕着角川,最后他还死了,感觉有替日本人说话的意思。所以我说,这是个问题不假,而且确有争论也没问题。问题是,争这个干嘛?看完这个跟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电影后,你们为什么对这个争得这么来劲?
我看完电影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去抱抱我老婆,好好的亲亲,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庆幸我生在了和平年代,没打仗。
对于历史,说什么都没用,德国承认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道歉,元首年年祭扫犹太人的墓,这有什么用?最痛的不是他,是失去亲人的犹太人,是受到了重创的犹太民族。
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不是国家和国家之间激烈对抗,战争,引出的惨剧,道歉,我们能有很多其他层面的理解,但这和南京大屠杀完全不同。日本到现在也不承认南京大屠杀,那不是一届政府说了算的,那是整个民族都不肯承认,这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性,我们中国人就这么红嘴白牙的说,肯定没人听。为什么?因为当年的那场战争,中国是日本的手下败将,日本,打败了,中国。换做日本人的思维,你根本没本事打败我。你让我承认我就承认啊,凭什么呢?中国想让日本认罪,只有打败它,随便哪个方面,关键是要让日本认输,让它尊敬你的强大,而不是藐视你的软弱。
所以看完电影后,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庆幸我没活在乱世。
上次的日记是3月11号的,一晃就是2个多月
这两个月里,我在做毕设,我在打发大学最后的一点时光,我在等待一个结果和一个开始,我在陪一个除了父母以外我最爱的人,吃饭,自习,看书,上街,故宫,吵架,生气,逗乐,开心,刷夜,看电影,我写了一篇文章的开头再也没继续写下去,我上网看新闻,下网看美剧,不开电脑的时候看别人在VS上逗她,我几乎天天12点之前睡觉,7点之前起床,8点左右到单位。我几乎天天吃早点。
回头看看,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干嘛了
深沉点儿,是不是可以说我在生活?
今天看了《南京!南京!》。学校的FTP上拖下来的PMCG版,图像不错吧还算。看完了,脑子混混的,今天盯屏幕时间有点儿长,我起身如厕,头很晕,用水冲了冲眼睛,然后我想,哦,我看了《南京!南京!》。
网上为这部电影,人脑都快打出狗脑子来了,我算老几,没资格评。我只看别人的影评,好多啊,有名的就更多了,分析的角度都特别好,让我看的都觉得,哦,写得好,原来是这样,这电影是这样啊。
可是,可是,等我自己看完了,我又觉得特别蒙,跟那些影评我想对号对不上,我的思维太秀逗,转不过来了。我觉得这是个挺好的电影,因为至少我看下来了,虽然中间我有跳,最后小豆带花我没怎么看,也跳了,但是,我基本上看下来了。
说说我看到了什么吧,不一定全,捡记得的说。
我看到了残破的南京。
我看到了日军杀人,我只想说日军,脱下那层皮,缴了枪,他们一样会被杀。
我看到了路边没穿衣服估计已经死了的裸女,猜是被强奸了。
我看到满屋子的中国人举手投降,我觉得很正常。
我看到即使满屋子的中国人都举手投降,甚至还有士兵都举起了枪,以示投降,那个小队的日军还是特怕,从眼神看出来的,我就觉得那就是害怕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害怕什么,他们害怕死。
我看到挹江门。
我看到被踩死的那个中国军官。
我看到其实溃军根本拦不住,因为拦溃军的也是溃军。
我看到小孩儿背着子弹带,那么多子弹,没什么,我不觉得残忍,孩子怎么了,战争中没有士兵会在乎对手的性别,年龄,老家哪里的,在乎这个的最可能的是高级军官,低级军官只在乎怎么杀死别人,保存自己的力量。
我看到了南京难民区的牌子。
我看到了难民。
我看到了难民区里还有人在唱戏,学也好,教也罢,反正是在唱。
我看到了日军低级军官和士兵看中国女人唱戏的眼神,肯定的,流露出各种欲望。
我看到机枪扫过,人倒得像被风吹过麦田,被镰刀收割的庄稼。
我看到那么多尸体。
我看到日军官兵在埋了死人的松土上舞蹈。
我看到日本的慰安妇。
我看到中国的慰安妇。
我看到日军的占领南京庆典,他们在跳舞,在敲鼓,地上有亡灵的排位,有祭品,有香,日军挺会跳舞的,还算整齐,都很严肃,他们知道他们在祭奠亡灵。
我看到被砍掉的人头在树上飘,晃。
我看到死了的中国慰安妇,尸体还都是挺干净的,白白的,我想不明白怎么死的,然后就不想了,反正是死了,好几条尸体,被搬上板车,推走了,我没反应。
我看到角川死了,自杀,手枪,太阳穴,我觉得看网上一个什么文章里面说居然有人问为什么导演不让角川用刀子剖腹,死都死了,你管怎么死的,死还要有仪式,你杀猪呢吧?
我看到日军负责人同意让女人去认领自己的男人。
我看到那么多难民营的女人去认领自己的男人,场面挺乱的。
我看到拉贝先生走了。
我看到唐先生死了。
我看到那个日本军官脸扭曲了,是生气吗?我觉得是,他没有完全的赢,所以他生气,他生气老唐临死了还笑着说老婆又怀孕了。我操,太鸟了!
还有很多,我记不清了。
我看到战争。我看到死亡。我没有看到希望,我不觉得小孩儿俩耳朵上插上花就是希望了,扯淡。
我看到了欲望,占有,征服。
我看到了恐惧,害怕,绝望。
我觉得换成是我,我不会想去找慰安妇,可是,如果我想发泄,那确实是个好办法。
前两天刚看了刘猛的小说,我觉得战争只有摧残,特别特别是对那些低级官兵的摧残,所有的仗都是他们打的,所有的人都是他们杀的,高级军官最多就是设计了战争,而他们却要去实践战争。对于他们个人,赢了的最大好处,没死,输了,就死了。当然,这里就会有争端了。对,问题就是,谁死谁活,我们就是在争这个。可是,看电影的,争这个没用。我只希望别打仗。
如果我是个低级官兵,是战争的胜利者,我肯定不是原来的我了,战争法则改变了我,因为我要生存。我不能保证我不杀人,我不能保证我不会去强奸他人的妻儿,因为,至少,我有这个能力。同样,我更不能担保我的大脑会充满人性关怀。战争里的低级官兵怎么会有人性?活得不耐烦了,想死啊?
大家都在争,就是在争电影的立场。有人说陆川拍的好,不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好,我同意,真的,我就是觉得好。也有人说不好,但不是说拍的不好,是在说立场,说这个电影好像是在为日本人说话,民族立场哪里去了?我也觉得,是,好像老是在围绕着角川,最后他还死了,感觉有替日本人说话的意思。所以我说,这是个问题不假,而且确有争论也没问题。问题是,争这个干嘛?看完这个跟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电影后,你们为什么对这个争得这么来劲?
我看完电影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去抱抱我老婆,好好的亲亲,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庆幸我生在了和平年代,没打仗。
对于历史,说什么都没用,德国承认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道歉,元首年年祭扫犹太人的墓,这有什么用?最痛的不是他,是失去亲人的犹太人,是受到了重创的犹太民族。
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不是国家和国家之间激烈对抗,战争,引出的惨剧,道歉,我们能有很多其他层面的理解,但这和南京大屠杀完全不同。日本到现在也不承认南京大屠杀,那不是一届政府说了算的,那是整个民族都不肯承认,这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性,我们中国人就这么红嘴白牙的说,肯定没人听。为什么?因为当年的那场战争,中国是日本的手下败将,日本,打败了,中国。换做日本人的思维,你根本没本事打败我。你让我承认我就承认啊,凭什么呢?中国想让日本认罪,只有打败它,随便哪个方面,关键是要让日本认输,让它尊敬你的强大,而不是藐视你的软弱。
所以看完电影后,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庆幸我没活在乱世。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