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人生,滑稽人生
前天从中山赶回广州,为的是看一场“觅春柳”话剧大赛。
和同事约好了一起过去。一路上回想起两年前的我们,当时为着这个觅春柳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但那时的我们很纯粹的只为了一件事而努力,无怨无悔。我们可以逃课,可以在课间穿梭在各个课室分配任务,可以在狂风暴雨中推着三轮车还能带一路欢笑。那年,那时的我们,都还很年轻。
到了音乐厅,看到晓红独当一面却还是一脸沉静的样子,还有很多师妹忙碌在台前幕后,但这些我已不需要我关心了。坐下来安静地等待着开幕,嘉宾席和评委席上有熟悉也有陌生的名字,不禁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于他们,都是陌生的。
第一场是《爱上自己》,说的是一个男的希望能改变现状:懒散的学习氛围,爱贪小便宜的女朋友,掉渣的朋友。后来得一机会过上了他梦想的日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女神般的女朋友,土豪金朋友。但没过多久他发现还是原来的生活才是适合自己。梦醒后,女朋友小敏在他身边说了很多话“你怎么在这里睡着了?我帮你收拾书啊,看到你没有水杯了,路过金茂源时看到买牙膏送水杯的促销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了……”男主一直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小敏,说“我爱你”后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场景感动了观众。感触:人啊,都是喜新厌旧的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第二场是《青玉案·董生中举》,这是文学院菁菁剧社出品,也是本场最受欢迎的一部剧。不论其无可挑剔的布场设计,不论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就已经是打动人心了。董生对李玉总是唯唯诺诺,而李玉对董生却是爱在心口难开,刀子嘴豆腐心,只许自己管丈夫,不许旁人对他有一丝一毫的侵犯。变身之后李玉帮董生考试并成功中举,董生居然在官场上不追究证据就扬言要杀掉发妻。董生所做的种种让李玉心灰意冷。最后李玉转身走掉的那沧桑落寞的背影触动了场下所有的观众。然后是回放两人自认识以来的对话。瞬间让人觉得,男人,不过是忘恩负义的无情人。
第三场是《风声》,可能是由于自己曾经看过电影所以总是会把电影的情节和话剧进行比较。但女主的表演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后面的结尾处在旁白时女主的出现彻底毁了这部剧。
接下来的《秋坛》、《寻》、《游戏》都是我和马校的槽点。各种滥竽充数各种狗血。《秋坛》就是史铁生的《地坛》,情节没有任何改变却把题目改了!男主的妈妈没有演出哪种沧桑和对儿子的关心的感觉。《寻》很多场景都显得多余,改进的空间很大。
最后一场是《游戏》,本以为会给我们一个surprise,却是一个后现代主义作品,读不懂。演员们都化着诡异的妆,演员出场的地点各异,有的直接从后台走上舞台,有的则突然出现在观众席中,现场随机邀请了观众然后一起走上舞台。舞台上有七八个个化着苍白的妆,手上拿着绳索,如行尸走肉,还有十来个被牵着鼻子走的观众。舞台最突出的还数那一位一开始就出场的化着阴阳脸的演员。他手上戴着沉重的镣铐,不停地絮絮叨叨,却实在听不清楚他在讲什么,只记得他黑脸一面面对着我们时他的眼神充满着邪恶和无尽的贪婪,像个恶魔。当他的白脸一面面对我们的时候则是不断地自责无辜地,忍不住要原谅他所犯下的所有罪。而他更多的是以一张阴阳脸面对我们。在采访环节时他说这部剧没有固定的中心主题,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当时我听的罪清晰的一句是“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也许,这句话可以作为这场话剧大赛的主题了。
散场后和好友一起走,一起热烈地讨论评点着刚看完的话剧。回到宿舍时想起那年那天的我,深夜里和夹子坐下南二楼下的石凳上哭得稀里哗啦,一直聊到深夜两点。但这两年来,我们都很有默契地不再有联系,原来革命的战友情也能随着时间不断地消逝。
聊聊话剧,聊聊滑稽。
和同事约好了一起过去。一路上回想起两年前的我们,当时为着这个觅春柳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但那时的我们很纯粹的只为了一件事而努力,无怨无悔。我们可以逃课,可以在课间穿梭在各个课室分配任务,可以在狂风暴雨中推着三轮车还能带一路欢笑。那年,那时的我们,都还很年轻。
到了音乐厅,看到晓红独当一面却还是一脸沉静的样子,还有很多师妹忙碌在台前幕后,但这些我已不需要我关心了。坐下来安静地等待着开幕,嘉宾席和评委席上有熟悉也有陌生的名字,不禁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于他们,都是陌生的。
第一场是《爱上自己》,说的是一个男的希望能改变现状:懒散的学习氛围,爱贪小便宜的女朋友,掉渣的朋友。后来得一机会过上了他梦想的日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女神般的女朋友,土豪金朋友。但没过多久他发现还是原来的生活才是适合自己。梦醒后,女朋友小敏在他身边说了很多话“你怎么在这里睡着了?我帮你收拾书啊,看到你没有水杯了,路过金茂源时看到买牙膏送水杯的促销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了……”男主一直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小敏,说“我爱你”后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场景感动了观众。感触:人啊,都是喜新厌旧的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第二场是《青玉案·董生中举》,这是文学院菁菁剧社出品,也是本场最受欢迎的一部剧。不论其无可挑剔的布场设计,不论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就已经是打动人心了。董生对李玉总是唯唯诺诺,而李玉对董生却是爱在心口难开,刀子嘴豆腐心,只许自己管丈夫,不许旁人对他有一丝一毫的侵犯。变身之后李玉帮董生考试并成功中举,董生居然在官场上不追究证据就扬言要杀掉发妻。董生所做的种种让李玉心灰意冷。最后李玉转身走掉的那沧桑落寞的背影触动了场下所有的观众。然后是回放两人自认识以来的对话。瞬间让人觉得,男人,不过是忘恩负义的无情人。
第三场是《风声》,可能是由于自己曾经看过电影所以总是会把电影的情节和话剧进行比较。但女主的表演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后面的结尾处在旁白时女主的出现彻底毁了这部剧。
接下来的《秋坛》、《寻》、《游戏》都是我和马校的槽点。各种滥竽充数各种狗血。《秋坛》就是史铁生的《地坛》,情节没有任何改变却把题目改了!男主的妈妈没有演出哪种沧桑和对儿子的关心的感觉。《寻》很多场景都显得多余,改进的空间很大。
最后一场是《游戏》,本以为会给我们一个surprise,却是一个后现代主义作品,读不懂。演员们都化着诡异的妆,演员出场的地点各异,有的直接从后台走上舞台,有的则突然出现在观众席中,现场随机邀请了观众然后一起走上舞台。舞台上有七八个个化着苍白的妆,手上拿着绳索,如行尸走肉,还有十来个被牵着鼻子走的观众。舞台最突出的还数那一位一开始就出场的化着阴阳脸的演员。他手上戴着沉重的镣铐,不停地絮絮叨叨,却实在听不清楚他在讲什么,只记得他黑脸一面面对着我们时他的眼神充满着邪恶和无尽的贪婪,像个恶魔。当他的白脸一面面对我们的时候则是不断地自责无辜地,忍不住要原谅他所犯下的所有罪。而他更多的是以一张阴阳脸面对我们。在采访环节时他说这部剧没有固定的中心主题,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当时我听的罪清晰的一句是“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也许,这句话可以作为这场话剧大赛的主题了。
散场后和好友一起走,一起热烈地讨论评点着刚看完的话剧。回到宿舍时想起那年那天的我,深夜里和夹子坐下南二楼下的石凳上哭得稀里哗啦,一直聊到深夜两点。但这两年来,我们都很有默契地不再有联系,原来革命的战友情也能随着时间不断地消逝。
聊聊话剧,聊聊滑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