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ife】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其实,若言是一场绝对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并不尽然,毕竟西安这座城早已在心头千回百转萦绕了多时。只是许多时候计划远没有变化来的突然,一直想着三月底四月初在古城最好的季节里去走一圈,却没成想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得不放弃了这场酝酿已久的计划。随后更不曾想到的是,公司的小伙伴只是偶然间一提便得到了响应,原本熄灭的念头又开始复燃,却感觉仅两天时间太过匆忙有了稍许犹豫,但最终却架不住心中的悸动和古城的诱惑,订下机票,说走就走。
夜色朦朦中抵达咸阳机场,雨后清新的气息带着些许微凉扑面而来,一扫之前的困意与颓废,仿佛嗅到几千年前古朴的气息,落足在最古老的大地之上,有些许难以言明的期待。
乘着机场大巴向古城深处进发,公路边的广告牌仿佛都晕染了古老文化的深沉,带着唐风汉韵之意味。进入城内,隔窗望去,不见高楼大厦,每一栋建筑都带着古城雅致的风韵,亦是汉唐时的简约朴素,恢弘深沉,无明清的富丽繁华,更非现代建筑的突兀杂乱,让人倍感惬意舒适。
第一晚最深的感受是西安人们无以复加的热情,下车后已过了午夜十二点,却要去找事先定好在深巷中的旅社,机场大巴的乘务员主动过来为我们耐心讲解,而后一行五人背包启程。转入鼓楼后的回民街,不曾料想这片回民街竟然如此之大,仿佛每条路都看不到尽头,纵横交错,令人迷乱。虽已是后半夜,仍可依稀窥见夜市的繁华,此时还有许多小吃店未曾关门。一路问询打听,西安的大哥仗义为我们指路,甚至怕我们记不清而要为我们细细画图。
终于在凌晨一点抵达名为秦城小巷的青年旅社,推开崭新厚重的大门,却发出复古的吱呀声,迈进高高的门槛,仿若穿越到唐时的皇城。前台的大哥更是热情万分,为我们办理入住,细细打点。甚至在我们打听哪里有超市小吃时更是二话不说将我们直接带到,同时为我们指好明天出行的路线,详细备至。
没想到第一晚就吃到了西安最正宗的肉夹馍,不加任何调料配菜,纯粹的牛肉,细细地剁碎塞进馍中,一口咬下是不含杂质纯正的肉香,令人意犹未尽。这条路上的小吃街繁华的令人咂舌,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凌晨三点钟每家小店都几尽爆满。门前正做的泡馍牵动了我们的味蕾,却不知该点些什么才能吃得过瘾。一位店里吃饭的大哥见我们犹豫不决,兴致盎然的为我们推荐,说:“像我这么吃,绝对是最正宗的,来西安一定要吃泡馍配鸡蛋汤,你们就听我的,绝对没错!”坚定的语气,令人无从质疑。于是五个人落坐点了两份牛肉泡馍,一份鸡蛋汤,果然吃的无比过瘾,而后的两天里竟再没有比这晚吃的再过瘾的了,可见西安大哥所言不虚。
翌日清晨下起了绵绵细雨,可外面的街市依旧忙碌,街道两边被菜市和清真小吃堆得满满,却从不会有叫卖声响起,是我未曾体验过的安静的繁华,人们或步行或骑电动车穿梭其中,拥挤中带着生活悠长绵密的韵味。早上点了一碗油茶麻花,本以为会是甜甜的,吃下去却是淡淡的咸带着胡椒粉的味道,有一点点诡异,卖早点的阿姨亲切的问我们是否吃的惯,我们都点头称赞,却实在有些吃不下,出门又买了两个包子填肚。
撑伞走在青灰色的小巷,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只是少了丁香般的姑娘。一直以来印象中的西安该是有些灰蒙蒙的干燥,来到后却发现带着湿润的清透。马路上一排排葱绿的树将楼店掩住,中间是宽敞的绿化带,放眼望去没有马路的烟尘,满眼都是青翠的绿意。兴许是恰好选到了这最好的季节,但确实颠覆了我对西安天气的全部印象。
本想穿过深巷乘车去看兵马俑,未曾想竟发现了一座唐时的清真寺,寺中的老人带着穆斯林圣洁的白帽,目光平和静静与两人交谈,简单介绍这座唐时遗存下来的古寺。雨中的叶为古老增添了一丝明丽的色彩,使得古寺更显深邃而安宁,让人不忍过多叨扰。
乘公交到火车站转去兵马俑的车,一路上不停有人拉客。现在旅游,凡到景点总摆脱不了与一日游或是票贩子的纠葛,这似乎已经成了中国景区的一种特色,而在西安可谓更甚了些,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方可逃过一劫。摆脱拉客的障眼法,找到了正规的公车,却发现队伍已经长的看不到尽头,但还是下定决心去排。庆幸的是人虽多,前进的速度却并不慢,不到半小时就已经上了舒适的大巴。七元的票价,列车员耐心的回答每个乘客各种各样的问题,倍感贴心。一路畅通无阻,到达始皇陵,外围已经发展成了景区,名为秦俑村,里面卖着各式各样的西安特色纪念品,也有遍布大街的小吃biangbiang面。
进入始皇陵后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所谓风水好的确名不虚传,陵园中的树虽然明显是后人栽种的,但不得不说这真是钟灵毓秀的地方,充满勃勃生机,空气更是清新通透。兵马俑三个俑坑,一号坑便是常常在电视中看到的最为恢弘壮观的俑坑了,虽没有想象中的浩大,近观也足矣令人震惊。尤其是那精细的发丝、衣衫的褶皱、甚至是鞋底的花纹,细致入微,精雕细琢,无愧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称号。马的线条更是流畅优美,足矣感觉秦军的强势富足。
看过始皇陵的分布图后更觉无比震撼,兵马俑不过是在其陵墓边缘的一小部分而已。从俑坑出来后坐车去了骊山脚下,导游欲带我们走完皇陵,但实在太过庞大,赶时间的我们只好半途而废了。导游说来到西安会觉得自己读书少的确所言不虚,一个积淀了中国几千年全部古老文化的地方,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透过古老气息感受到无尽时间蔓延的深刻,忧的是你无法参透这其中的浩淼深邃,难以触及那遥远时光中蕴藏的无穷奥秘。
而后去往大雁塔,塔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有种星海广场的感觉,免费参观,游人熙熙攘攘。我们到时恰巧赶上塔前喷泉开放的时间,暮色下静静散步游荡,亦十分惬意。回去时乘车与司机一路闲聊。师傅一路兴致勃勃的为我们介绍西安的历史文化,讲到西安人的生活,他口中的一段话令人感慨万千。他说:“西安人的生活就像是我们爱吃的肉夹馍,你看着外表不怎么样,但一口咬下去却都是真材实料,越吃越有味道;别的许多城市却像是一块烤的黄橙橙的大面包,外表看着鲜亮无比,吃一口却没什么味道,一点也不好吃。你们若是在西安呆下去,一定会越来越爱这座城市的。”听到此处,不得不对西安人生出一种敬意,他们热爱自己生活的土地,热爱这里的文化,没有抱怨,没有不安。同时又用热情与包容对待每一个到来的人,希望旁人同他们一样爱这座古老的城,了解她所蕴含的深沉况味。
最后一日登上了心系已久的古城墙,未曾想城墙竟大到无边,我们每人租了一辆自行车,在这座古老的城墙上飞速疾驰,触摸历史的沧桑,感受自由的气息,那种惬意令人无比难忘。整整一个半小时,每个人都累得精疲力竭,却仅仅骑了绕城走了四分之三,可见其恢弘的气魄,也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君王的气势与人民的智慧辛劳。
走下城墙,恰巧是城中最富文化气息的地方——书院门。毛笔、字画、碑拓和印章布满整条街道,浓郁的书香气扑面而来,令人感慨万千。置身其中,仿佛找回了遗失已久的文化氛围。似乎在街边随便叫来一人,提笔便可挥就一副墨宝。孔庙隐在这条街中,里面还有存着历代碑刻的碑林博物馆,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也仅是在门口徘徊逗留了片刻。在街边刻了两方印章,既是附庸风雅,也算是留个纪念吧。
从书院门出来前往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许但说博物馆并不能勾起太大兴趣,但要说我们常常在书本上看到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秦始皇的虎符、唐朝的三彩马都在其中,是否令人心动?从远古时期开始到秦、汉、唐的宝藏应有尽有,每个藏品都有着自己传奇的故事。博物馆每日分上下午各免费发放500张门票,由于去的晚,我们只好从票贩子手中花20元,买了张免费观光票。在馆中,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为参观的游人一一讲解,还有专门的英文解说,专为外国游客介绍中国文化。到了此时,你会更觉自身的肤浅。于是默默开始羡慕起这些志愿者了,他们是名副其实中国文化的使者,我们如此走马观花的看下来所收甚微,而他们却将这一切沉淀在了心底。
西安之行到此算是画上了句号,短短两天,走了十日都不曾走的路,吃了十天不曾吃的小吃。对西安的印象越发美好了,有时候常常想不顾一切的离开现在生活的城市,找个真正喜欢的地方落脚,却总是无法真正鼓起勇气。很是羡慕旅社前台的大哥,活的潇潇洒洒,送我们离开的时候,他原始河北人,西安居住了几个月,说自己下一站要去成都,下个月便离开。我问他是去玩么?他说是去那生活。原来他的生活便是旅行似的,想去哪里便去哪里,说走就走,认识一群同样潇洒的年轻人,趁青春尚好,海阔天空的过自己的生活,与快乐相依相伴。
想到在去往西安的飞机上坐在身边的男孩,他说自己上一站去了西藏,裸辞后背包跑去旅行,一路与人结伴,或搭车或步行,一步步向前进发,近乎疯狂的美妙。每个人都十分友善,相互扶持,成为他珍贵的收获。
旅行真的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虽然疲惫却充满自由与魅力,摆脱一切烦扰的束缚,挣脱对陌生与未知的恐惧,带着年少的冲动与疯狂,邀三五个伙伴,快乐的向着心心念念的地方出发前进,留下青春美好的剪影。
夜色朦朦中抵达咸阳机场,雨后清新的气息带着些许微凉扑面而来,一扫之前的困意与颓废,仿佛嗅到几千年前古朴的气息,落足在最古老的大地之上,有些许难以言明的期待。
乘着机场大巴向古城深处进发,公路边的广告牌仿佛都晕染了古老文化的深沉,带着唐风汉韵之意味。进入城内,隔窗望去,不见高楼大厦,每一栋建筑都带着古城雅致的风韵,亦是汉唐时的简约朴素,恢弘深沉,无明清的富丽繁华,更非现代建筑的突兀杂乱,让人倍感惬意舒适。
第一晚最深的感受是西安人们无以复加的热情,下车后已过了午夜十二点,却要去找事先定好在深巷中的旅社,机场大巴的乘务员主动过来为我们耐心讲解,而后一行五人背包启程。转入鼓楼后的回民街,不曾料想这片回民街竟然如此之大,仿佛每条路都看不到尽头,纵横交错,令人迷乱。虽已是后半夜,仍可依稀窥见夜市的繁华,此时还有许多小吃店未曾关门。一路问询打听,西安的大哥仗义为我们指路,甚至怕我们记不清而要为我们细细画图。
终于在凌晨一点抵达名为秦城小巷的青年旅社,推开崭新厚重的大门,却发出复古的吱呀声,迈进高高的门槛,仿若穿越到唐时的皇城。前台的大哥更是热情万分,为我们办理入住,细细打点。甚至在我们打听哪里有超市小吃时更是二话不说将我们直接带到,同时为我们指好明天出行的路线,详细备至。
没想到第一晚就吃到了西安最正宗的肉夹馍,不加任何调料配菜,纯粹的牛肉,细细地剁碎塞进馍中,一口咬下是不含杂质纯正的肉香,令人意犹未尽。这条路上的小吃街繁华的令人咂舌,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凌晨三点钟每家小店都几尽爆满。门前正做的泡馍牵动了我们的味蕾,却不知该点些什么才能吃得过瘾。一位店里吃饭的大哥见我们犹豫不决,兴致盎然的为我们推荐,说:“像我这么吃,绝对是最正宗的,来西安一定要吃泡馍配鸡蛋汤,你们就听我的,绝对没错!”坚定的语气,令人无从质疑。于是五个人落坐点了两份牛肉泡馍,一份鸡蛋汤,果然吃的无比过瘾,而后的两天里竟再没有比这晚吃的再过瘾的了,可见西安大哥所言不虚。
翌日清晨下起了绵绵细雨,可外面的街市依旧忙碌,街道两边被菜市和清真小吃堆得满满,却从不会有叫卖声响起,是我未曾体验过的安静的繁华,人们或步行或骑电动车穿梭其中,拥挤中带着生活悠长绵密的韵味。早上点了一碗油茶麻花,本以为会是甜甜的,吃下去却是淡淡的咸带着胡椒粉的味道,有一点点诡异,卖早点的阿姨亲切的问我们是否吃的惯,我们都点头称赞,却实在有些吃不下,出门又买了两个包子填肚。
撑伞走在青灰色的小巷,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只是少了丁香般的姑娘。一直以来印象中的西安该是有些灰蒙蒙的干燥,来到后却发现带着湿润的清透。马路上一排排葱绿的树将楼店掩住,中间是宽敞的绿化带,放眼望去没有马路的烟尘,满眼都是青翠的绿意。兴许是恰好选到了这最好的季节,但确实颠覆了我对西安天气的全部印象。
本想穿过深巷乘车去看兵马俑,未曾想竟发现了一座唐时的清真寺,寺中的老人带着穆斯林圣洁的白帽,目光平和静静与两人交谈,简单介绍这座唐时遗存下来的古寺。雨中的叶为古老增添了一丝明丽的色彩,使得古寺更显深邃而安宁,让人不忍过多叨扰。
乘公交到火车站转去兵马俑的车,一路上不停有人拉客。现在旅游,凡到景点总摆脱不了与一日游或是票贩子的纠葛,这似乎已经成了中国景区的一种特色,而在西安可谓更甚了些,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方可逃过一劫。摆脱拉客的障眼法,找到了正规的公车,却发现队伍已经长的看不到尽头,但还是下定决心去排。庆幸的是人虽多,前进的速度却并不慢,不到半小时就已经上了舒适的大巴。七元的票价,列车员耐心的回答每个乘客各种各样的问题,倍感贴心。一路畅通无阻,到达始皇陵,外围已经发展成了景区,名为秦俑村,里面卖着各式各样的西安特色纪念品,也有遍布大街的小吃biangbiang面。
进入始皇陵后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所谓风水好的确名不虚传,陵园中的树虽然明显是后人栽种的,但不得不说这真是钟灵毓秀的地方,充满勃勃生机,空气更是清新通透。兵马俑三个俑坑,一号坑便是常常在电视中看到的最为恢弘壮观的俑坑了,虽没有想象中的浩大,近观也足矣令人震惊。尤其是那精细的发丝、衣衫的褶皱、甚至是鞋底的花纹,细致入微,精雕细琢,无愧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称号。马的线条更是流畅优美,足矣感觉秦军的强势富足。
看过始皇陵的分布图后更觉无比震撼,兵马俑不过是在其陵墓边缘的一小部分而已。从俑坑出来后坐车去了骊山脚下,导游欲带我们走完皇陵,但实在太过庞大,赶时间的我们只好半途而废了。导游说来到西安会觉得自己读书少的确所言不虚,一个积淀了中国几千年全部古老文化的地方,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透过古老气息感受到无尽时间蔓延的深刻,忧的是你无法参透这其中的浩淼深邃,难以触及那遥远时光中蕴藏的无穷奥秘。
而后去往大雁塔,塔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有种星海广场的感觉,免费参观,游人熙熙攘攘。我们到时恰巧赶上塔前喷泉开放的时间,暮色下静静散步游荡,亦十分惬意。回去时乘车与司机一路闲聊。师傅一路兴致勃勃的为我们介绍西安的历史文化,讲到西安人的生活,他口中的一段话令人感慨万千。他说:“西安人的生活就像是我们爱吃的肉夹馍,你看着外表不怎么样,但一口咬下去却都是真材实料,越吃越有味道;别的许多城市却像是一块烤的黄橙橙的大面包,外表看着鲜亮无比,吃一口却没什么味道,一点也不好吃。你们若是在西安呆下去,一定会越来越爱这座城市的。”听到此处,不得不对西安人生出一种敬意,他们热爱自己生活的土地,热爱这里的文化,没有抱怨,没有不安。同时又用热情与包容对待每一个到来的人,希望旁人同他们一样爱这座古老的城,了解她所蕴含的深沉况味。
最后一日登上了心系已久的古城墙,未曾想城墙竟大到无边,我们每人租了一辆自行车,在这座古老的城墙上飞速疾驰,触摸历史的沧桑,感受自由的气息,那种惬意令人无比难忘。整整一个半小时,每个人都累得精疲力竭,却仅仅骑了绕城走了四分之三,可见其恢弘的气魄,也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君王的气势与人民的智慧辛劳。
走下城墙,恰巧是城中最富文化气息的地方——书院门。毛笔、字画、碑拓和印章布满整条街道,浓郁的书香气扑面而来,令人感慨万千。置身其中,仿佛找回了遗失已久的文化氛围。似乎在街边随便叫来一人,提笔便可挥就一副墨宝。孔庙隐在这条街中,里面还有存着历代碑刻的碑林博物馆,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也仅是在门口徘徊逗留了片刻。在街边刻了两方印章,既是附庸风雅,也算是留个纪念吧。
从书院门出来前往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许但说博物馆并不能勾起太大兴趣,但要说我们常常在书本上看到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秦始皇的虎符、唐朝的三彩马都在其中,是否令人心动?从远古时期开始到秦、汉、唐的宝藏应有尽有,每个藏品都有着自己传奇的故事。博物馆每日分上下午各免费发放500张门票,由于去的晚,我们只好从票贩子手中花20元,买了张免费观光票。在馆中,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为参观的游人一一讲解,还有专门的英文解说,专为外国游客介绍中国文化。到了此时,你会更觉自身的肤浅。于是默默开始羡慕起这些志愿者了,他们是名副其实中国文化的使者,我们如此走马观花的看下来所收甚微,而他们却将这一切沉淀在了心底。
西安之行到此算是画上了句号,短短两天,走了十日都不曾走的路,吃了十天不曾吃的小吃。对西安的印象越发美好了,有时候常常想不顾一切的离开现在生活的城市,找个真正喜欢的地方落脚,却总是无法真正鼓起勇气。很是羡慕旅社前台的大哥,活的潇潇洒洒,送我们离开的时候,他原始河北人,西安居住了几个月,说自己下一站要去成都,下个月便离开。我问他是去玩么?他说是去那生活。原来他的生活便是旅行似的,想去哪里便去哪里,说走就走,认识一群同样潇洒的年轻人,趁青春尚好,海阔天空的过自己的生活,与快乐相依相伴。
想到在去往西安的飞机上坐在身边的男孩,他说自己上一站去了西藏,裸辞后背包跑去旅行,一路与人结伴,或搭车或步行,一步步向前进发,近乎疯狂的美妙。每个人都十分友善,相互扶持,成为他珍贵的收获。
旅行真的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虽然疲惫却充满自由与魅力,摆脱一切烦扰的束缚,挣脱对陌生与未知的恐惧,带着年少的冲动与疯狂,邀三五个伙伴,快乐的向着心心念念的地方出发前进,留下青春美好的剪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