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从池子里捞起的一朵云
我们称呼着用彼此最熟悉的方式,每次用轻柔的语气唤我给她预习生子卡片,我都觉得那一刻的她是我从池子里捞起的一朵云。
危危是我在尼斯认识的第一个旅伴,在自己为数不多的旅行记忆里,每一次长则几个月的旅行都在自由和驰骋浪迹里度过。
看见她的那一天,天空很蓝,耀眼的阳光从云朵里倾泻下来,肆意打在每个人的脸上,这是我在尼斯的第三天,在做完短暂的行程攻略后,我起身背上帆布包,向被集市包围的尼斯老城走去,尼斯老城,红色的瓦顶配上蓝天大海。窄窄的街道,蜿蜒的小巷子,活脱一个缤纷的法国地中海后花园,一早的集市已经灌满了人流,从新鲜瓜果到手工肥皂,无论哪一样买来当做手信似乎都浸润着魅力老城独有的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循着拐角处的麻布帘里张望出去,一张矮脚的大圆桌前立着一块油画板,我就是在这样的集市上撞上了此后和我一起为伴的危危,危危是这个集市上几乎唯一一个亚裔设计师,可她却是来尼斯老城的vintage集市做仁爱义卖的,她说,在老城集市,每个人都用力而快活的生活着,他们能清楚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遵循它而活。
缘分是那样泰然的巧思,好像所有的风筝在同一个起点放飞,无论怎样蜿蜒盘旋,交织错落,最后都会殊途同归在原点。
危危就住在我楼区的沿街正对面,我能和他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阳台的时候同时打开落地门,浅浅的秘而不宣,遇见晨光的第一个小秘密。
有时候,她会在安静的午后,拖上松垮的娟莎衬衣,抱着用牛皮纸包裹着的新鲜瓜果蔬菜和生肋小排闯进我的屋子里,我们便可以用一个下午悠长的时光便漫无目的的聊着,一边准备着下午茶时光。
危危懂得美食爱生活,在法国留学期间,曾在当地的某个意大利餐馆打工,学会了当地地道风味Socca的做法,夏日的午后,阳光妩媚而倦怠地倚靠在墙上,我们便将事先准备好的鹰嘴豆粉、橄榄油、胡椒等原料一一备齐,将阳光糅合进面粉里,晒至出暖暖夏日的香气。
危危的前男友是一个出身在香港小伙儿成琦,后旅居法国过着美食家挑战而丰富的生活。在危危看来,每个礼拜和男友逛蔬果市集是她觉得最快乐明媚的时光,食物总是你了解这个城市的载体,起初刚到法国的时候,食物几乎成了危危留学命数生涯里的唯一精神慰藉,不一样的人种,不一样的城市,不同的生活文化,在国内精心粉饰后的对留学的憧憬在每天近乎饥不择食的荒诞日子里一天天耗怠着,最后危危选择报名参加了烹饪课程,这个课程班里融合了来自不同国家的特级厨师,有些开过餐厅,有些则成为了专职的烹饪培训讲师,老外总有句话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老师在授课的同时总是强调厨艺的优劣,往往在于那些你不做过或不经指导修炼就无法注意的细节,于是每每在课前,参观研究菜场市集便成了每天下课的或休息日的必修课。
培训中的学员有将近一半以上的欧美人士,而唯独危危和成琦是华人,久而久之他们结伴一同去市集的机会多了,交流也越加丰富起来。
危危告诉我,成琦是他初到尼斯认识的第一个华人,他们都爱美食,是学会在这个时刻让精神分崩离析的异国他乡里生存的盟友。
“我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有着独立冒险的想法,但也总会有出其不意细腻的小心思,比如他会在某个雨后的周末寄来一盘磁带,那盘磁带里是他一个人关于我们两个人的回忆,每走过一个地方他都会用记录的方式和我一起回忆我们曾经路过那里时说过的话谈起的话题,他会用这样的方式和我交换心里的秘密,生活虽然没有什么是必须完成的,但我喜欢这样有一个人替我游历的感觉,尤其是在异国他乡,那些时常让我感到快乐的事。”
故事还有很多,可是走心的事情一定有一件是瑱在心里,就像午后甘之如饴的空气,值得一遍遍想起。
每当你结束一段旅程,你想,你那么的热爱它,在你的生命记忆里赋予了鲜活的印记,你一定还会再回来,可是事实上,当你再一次出发,你又会选择一段新的旅程,世界这么大,人生却这样短暂,而我们所能抓住的就是在每一次当你还拥有它的时候,竭尽所有的能量去拥抱它,感受它的与众不同和美好,让它成为镌刻的回忆,用余下的生命去怀念,有些事如此,有些人也一样如是。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