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我們黑暗的心究竟是什麽
![]() |
1.
高二那年,坐在后桌的男生上課時戳了戳我的背對我說,有部電影想給你看。他遞過手機,我迷迷糊糊的看了起來。那部片叫沉睡的青春。那時的郭碧婷還不是女神,她的平劉海讓她看起來不過是鄰家長得漂亮的女生。張孝全這麼多年依然還是那個樣子,真難得。那一個多小時的電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心中對臺灣的想像。徐青青的家門口鋪著鐵軌,經常可以聽見火車駛過時車輪撞擊鐵軌的聲音。徐青青帶著陳柏宇找他家時,泛白的街道和矮矮的圍牆上綠色的門派。還有陳柏宇終身一躍的小溪谷。這些安靜的影像一點一點填充著我心裡對臺灣的印象。我當時想那應該是一個大街小巷都藏滿了故事的地方吧,那是一個因為平凡人而閃閃發亮的地方。
後來陸陸續續看了更多臺灣的電影,聽了很多臺灣的獨立音樂,我越發的喜歡這個過於輕聲細語的地方。腦子裡滿溢著對臺灣的嚮往,我對自己說,無論如何都要到那裡看看。
到那個自由的地方看看。
2.
太陽花在昨天終於宣佈要退場了,在看到那則新聞前問舍友,怎麼辦我感受不到這裡的美好了。舍友看了看我,歎了聲氣說,別這樣想,他們大部份人都是好人。
是啊,都是好人。熱情而有禮貌的人。
那個7-11里用高一倍音調對我說歡迎光臨的男生,那個在火車站告訴我去哪裡看列車時刻的工作人員,那個小吃店里笑盈盈的老闆,那個在公交站牌旁主動問我們要去哪裡的阿姨,那個在圖書館里告訴我這樣就可以借書的女生,那個對著我們說謝謝的公交車司機,那個在公交車上對著窗外大喊要往前走才是新的公交站牌的老伯。
他們常把謝謝掛在嘴上,他們溫柔的從來不會不耐煩的嗓音,他們將給予和幫助當做習慣的事,他們真心真意的對待陌生人。
然而,
我只不過在這裡找不到歸宿感罷了。
和我們一起去吃麻辣鍋的臺灣同學在FB上會點贊反服貿的帖子,來火車站接我們的阿姨會問我們大陸是不是吃不到西瓜,和我聊了一個晚上的揹包客少年也會對我說臺灣人害怕逐漸強大的大陸。
在你們心裡,我們從沒可能變成一家人,才是我真正難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