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叔
我小时候,多数时间与外公外婆在一起。二老都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无产主义爱国者,现代京剧是他们非常喜爱的,因此也认为我很有必要学一学。我记得我学到的第一段戏是红灯记里李铁梅的唱段,先开始是一句念白:“奶奶,你听我说。”然后便可开腔,头一句唱到:
“我家里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这一句小时候唱来什么都不懂,反而觉得前一句白更为有趣,还时常与我外婆念来玩。然而时至今日,突然地竟体会出了它不显山不露水的苍凉。
说起来,这句戏文倏地从我冗杂的记忆地下室里跳脱出来,是在外婆病重病危之时。当时家中的很多亲戚以与戏文同样的姿态突然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他们来来往往,他们指手画脚,他们言带弦外之音,行多于事无果;他们出现了,因为他们是家里人,而实际上,我家里仿佛是不常有这些号人的。这些人就像是戏里唱的表叔,大事临头,礼节性地出现来给你送温暖,而事实上效果却比较糟糕。我外公外婆年富力强的时候帮衬过这些亲戚不少,我知道其实他们是求回报的,凡人没有必要装圣人,我知道是这样。但也不是道德绑架性质的,顶多也就是希望那些天天在他们家里蹭饭的孩子能偶尔来空巢中涨涨人气。然而等他们晚年,才发现效果实际上比较糟糕。于是我就发现这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多年前无心的哼唱,无巧不巧地昭示了日后的命运。
其实我们的心对于这帮子亲戚一直是无所适从的状态。不应该怨人家,却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感激。我能理解这个事态,因为事实是在生活条件、人际关系无甚悬殊的今天我们与他们其实是不相干的人,只是在某些相互需要的时候,多一张以越来越淡的血缘为形式的内部票而已。这话虽然有些无情,但不然不好解释。
后来这群表叔在我外婆最后的日子里分了派别,搞得很热闹。某种程度上还胁迫了我们采取了违背我外婆意愿的治疗方案。值得安慰的是大家都是好心,值得安慰的是事情已经结束。
当你贯通了一件事,你会发现另一片天地。“表叔”这个词就有着如此这般的博大。
社会上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外人还不在少数。
马航失事,他们在网上各种点蜡烛,各种号召各种骂,体现出自己多么有良知。然而在我看来,这些人并没有这么讨喜。先不要忙着说我过分,先来听我说说,我理解的关心与关怀。我曾经在媒体上听说过一位义士的故事,这位义士的本职好像是僧人。在前些年中国各地地震频发的日子里,他放弃了手头的事务,只身进灾区做重建的志愿工作,而且是扎根下来,任劳任怨。玉树出了事才从汶川出来。最终将生命消耗在了余震中。君子讷于言,敏于行。
网络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向外广播,对外塑造自己营销自己的途径,但不得不说,门槛低了,废话就多了。也许有的人会提到社会责任的概念,但是点蜡烛的人,是不是每一个都真的哪怕挤出半分钟实实在在地在心中为遇难者祝祷过?那些扬言再也不要去马来的人,是不是每一个都真的会一诺千金,在数十年后还会介意一场遥远的与自己并无太大关联的空难?那些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的人,是否每一个都能投身志愿者的行列,抽空去替遇难的独子看望一下家中的老人,抽空去替遇难的父母陪他们的孩子玩耍?做不到这些是可以想通的事情,因为,你就是表叔,你有你自己的生活,你会忙到甚至没有时间抽空去陪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有的事情,说是与你没什么关系,别不信邪,那还真就没什么关系。那你又说那些话干什么呢?消费逝者的死亡,营造自己的形象,一遍遍提醒家属他们的不幸?
社会的正能量不是你说一句他说一句,我看看你看看他也也来说一句。社会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有三个字:行动力。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不多说话,但是我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体现在我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来约束自己。我站在我的底线之上用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我不多说话。
然而,事情总是有它的两面。马航这件事情上,表叔这个群体还是有他一定的作用。体现在他们制造出了一种叫做声浪的东西,传到国际上,告诉全世界人民,中国人在这件事情上有怒火。
有怒火,然后呢?
日本扣了我们的渔船,我们看着港台人士奔走呼号隔着手机屏电脑屏发怒火;韩国把有毒化学物质洗到我们的江河里,我们一边抢矿泉水一边隔着手机屏电脑屏发怒火;钓鱼岛的事情闹得过分了,我们终于抛下了手机电脑,跑到街上对自己家里的东西打砸抢。中国网民真好汉。
对了,在日本的问题上,网民们还有声音,不满政府未对日本采取真正强硬的措施,而事实上,你又有什么资格去不满别人?
日本的王子造纸在江苏南通(也就是我的家乡)建了造纸厂,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东海,对那里几个靠海县级市的生活环境和渔业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那一次南通暴动了,因为是发生在别的县市,我没有亲见,更没有参加,但当时从不同县市驱车前往事发地应援的人不在少数。愤怒而又兴奋的人群冲进了市政府办公大楼,肆意胡为:将政府办公文件像雪花片一样从楼上洒落,扒光了市长的上衣。据说还翻出了不少名酒和避孕套。事情结束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再也没有买过该公司生产的妮飘牌面纸,尽管它的包装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打折时它的价格真的很诱人。我没有煽动任何人和我一起,甚至很少有人知道我还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原则,我只是自己一个人这样选择,因为我看到了这个纸,我会想到它那样污染过我的家乡。
当然妮飘餐巾纸并没有退出南通那边超市的货架,说明它还是有销路。至于它的购买者中有没有当初参与暴动的人,不得而知。
马航最终确认失事是3月25号,今天四月一号。在讲究的人的说法里,今天应该是那些死者的头七。但是今天的社交网站上似乎不怎么找得到这个事件的祈福动态了,取而代之的是:某某,某某,一对狗男女。
“我家里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这一句小时候唱来什么都不懂,反而觉得前一句白更为有趣,还时常与我外婆念来玩。然而时至今日,突然地竟体会出了它不显山不露水的苍凉。
说起来,这句戏文倏地从我冗杂的记忆地下室里跳脱出来,是在外婆病重病危之时。当时家中的很多亲戚以与戏文同样的姿态突然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他们来来往往,他们指手画脚,他们言带弦外之音,行多于事无果;他们出现了,因为他们是家里人,而实际上,我家里仿佛是不常有这些号人的。这些人就像是戏里唱的表叔,大事临头,礼节性地出现来给你送温暖,而事实上效果却比较糟糕。我外公外婆年富力强的时候帮衬过这些亲戚不少,我知道其实他们是求回报的,凡人没有必要装圣人,我知道是这样。但也不是道德绑架性质的,顶多也就是希望那些天天在他们家里蹭饭的孩子能偶尔来空巢中涨涨人气。然而等他们晚年,才发现效果实际上比较糟糕。于是我就发现这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多年前无心的哼唱,无巧不巧地昭示了日后的命运。
其实我们的心对于这帮子亲戚一直是无所适从的状态。不应该怨人家,却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感激。我能理解这个事态,因为事实是在生活条件、人际关系无甚悬殊的今天我们与他们其实是不相干的人,只是在某些相互需要的时候,多一张以越来越淡的血缘为形式的内部票而已。这话虽然有些无情,但不然不好解释。
后来这群表叔在我外婆最后的日子里分了派别,搞得很热闹。某种程度上还胁迫了我们采取了违背我外婆意愿的治疗方案。值得安慰的是大家都是好心,值得安慰的是事情已经结束。
当你贯通了一件事,你会发现另一片天地。“表叔”这个词就有着如此这般的博大。
社会上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外人还不在少数。
马航失事,他们在网上各种点蜡烛,各种号召各种骂,体现出自己多么有良知。然而在我看来,这些人并没有这么讨喜。先不要忙着说我过分,先来听我说说,我理解的关心与关怀。我曾经在媒体上听说过一位义士的故事,这位义士的本职好像是僧人。在前些年中国各地地震频发的日子里,他放弃了手头的事务,只身进灾区做重建的志愿工作,而且是扎根下来,任劳任怨。玉树出了事才从汶川出来。最终将生命消耗在了余震中。君子讷于言,敏于行。
网络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向外广播,对外塑造自己营销自己的途径,但不得不说,门槛低了,废话就多了。也许有的人会提到社会责任的概念,但是点蜡烛的人,是不是每一个都真的哪怕挤出半分钟实实在在地在心中为遇难者祝祷过?那些扬言再也不要去马来的人,是不是每一个都真的会一诺千金,在数十年后还会介意一场遥远的与自己并无太大关联的空难?那些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的人,是否每一个都能投身志愿者的行列,抽空去替遇难的独子看望一下家中的老人,抽空去替遇难的父母陪他们的孩子玩耍?做不到这些是可以想通的事情,因为,你就是表叔,你有你自己的生活,你会忙到甚至没有时间抽空去陪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有的事情,说是与你没什么关系,别不信邪,那还真就没什么关系。那你又说那些话干什么呢?消费逝者的死亡,营造自己的形象,一遍遍提醒家属他们的不幸?
社会的正能量不是你说一句他说一句,我看看你看看他也也来说一句。社会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有三个字:行动力。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不多说话,但是我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体现在我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来约束自己。我站在我的底线之上用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我不多说话。
然而,事情总是有它的两面。马航这件事情上,表叔这个群体还是有他一定的作用。体现在他们制造出了一种叫做声浪的东西,传到国际上,告诉全世界人民,中国人在这件事情上有怒火。
有怒火,然后呢?
日本扣了我们的渔船,我们看着港台人士奔走呼号隔着手机屏电脑屏发怒火;韩国把有毒化学物质洗到我们的江河里,我们一边抢矿泉水一边隔着手机屏电脑屏发怒火;钓鱼岛的事情闹得过分了,我们终于抛下了手机电脑,跑到街上对自己家里的东西打砸抢。中国网民真好汉。
对了,在日本的问题上,网民们还有声音,不满政府未对日本采取真正强硬的措施,而事实上,你又有什么资格去不满别人?
日本的王子造纸在江苏南通(也就是我的家乡)建了造纸厂,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东海,对那里几个靠海县级市的生活环境和渔业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那一次南通暴动了,因为是发生在别的县市,我没有亲见,更没有参加,但当时从不同县市驱车前往事发地应援的人不在少数。愤怒而又兴奋的人群冲进了市政府办公大楼,肆意胡为:将政府办公文件像雪花片一样从楼上洒落,扒光了市长的上衣。据说还翻出了不少名酒和避孕套。事情结束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再也没有买过该公司生产的妮飘牌面纸,尽管它的包装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打折时它的价格真的很诱人。我没有煽动任何人和我一起,甚至很少有人知道我还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原则,我只是自己一个人这样选择,因为我看到了这个纸,我会想到它那样污染过我的家乡。
当然妮飘餐巾纸并没有退出南通那边超市的货架,说明它还是有销路。至于它的购买者中有没有当初参与暴动的人,不得而知。
马航最终确认失事是3月25号,今天四月一号。在讲究的人的说法里,今天应该是那些死者的头七。但是今天的社交网站上似乎不怎么找得到这个事件的祈福动态了,取而代之的是:某某,某某,一对狗男女。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