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 第1、2天 突破英文中定语从句的翻译
1 定语的位置
中文里一个词修饰另一个词的时候,一般是前置的,后置的情况不常见,甚至很少见。
英文:一个单词修饰另一个单词一般前置,但后置但情况也不少见:
过去分词修饰名词,可以后置,但不等于所有都要后置;
以a-开头的形容词(表语形容词)修饰名词,一定要后置。
所有的词组和句子修饰一个单词的时候都是后置的。
所以英文中的定语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一定是前置。
2 中英文语序
中文:先出主语+废话(定语、状语、补语、插入语等)+最重要成分
英文:先出主语+最重要成分+废话(定语、状语、补语、插入语等)
翻译的步骤:断句 - 翻译 - 重读
“对等论”:字对字的翻译
3 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
前置译法:将定语从句完全置于被修饰词之前,在定语从句后面加上一个"的“;
后置译法:将定语从句完全置于被修饰词之后,注意要翻译关系词;
句首译法:将定语从句完全置于整个句子前面,调整全句语序。不常见。
“循环套用”的定语从句的翻译:
“循环套用”的定语从句结构:中心词+定语1+定语2+定语3+……定语N
两个定语从句的”循环套用“:
中心词+定语1+定语2 定语2置于句首,定语1在后,把含有中心词的句子放在最后翻译。
e.g.: They (the poor) are the first to experienc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a curse (which destroys the old muscle-power jobs) (that previous generations used as a means to fight their way out of poverty).
m.a.: 体力劳动是以前几代穷人摆脱贫穷的方法,技术进程摧毁了这种旧式的体力劳动,因此穷人是最先体验到科技进程所带来的创伤的。
A: 以前几代人用旧式的体力劳动作为手段来摆脱贫困,而科技进步又摧毁了这种体力劳动,所以穷人最先体会到科技进步之苦。
英文中善用代词,中文却善用名词,不怕重复。
三个定语从句的”循环套用“:
定语1+定语2≈定语3 就把前两者放在一起翻译
定语1≈定语2+定语3 就把后两种放在一起翻译
如三个定语一样长,则把前两个一起翻译
e.g.: 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m.a.: 行为学家认为,孩子在一个有多种刺激的环境中成长,且这些因素有助于发展他们适当反应的能力,这些孩子将有更大的智力发展。
A: 行为学家认为,一个孩子(单数)如果(增加连接词)生长在有很多刺激的环境里,而这些刺激促进了(develop从动词翻译成名词)其(取代了“他或她的”,更符合中文习惯)适当反应能力的发展,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这更大的知识发展。
4 ”并列套用“的定语从句的翻译:
“并列套用”的定语从句结构:中心词+定语1+定语2+定语3……+and+定语N 中心词后的所有定语从句都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并列的,没有相互修饰的关系。
e.g.: European's today, like Americans 200 years ago, seek a world where strength does not matter so much, where unilateral action by nations is forbidden and where all nations regardless of their strength are protected by commonly agreed rules of behavior.
A: 当今的欧洲人,就和两百年前的美国人一样,寻找这样一个世界(a world是中心词),在那里(关系词where只翻译一次),武力并不是最重要的,禁止由国家发起的单边行动,所有国家不论其实力,都受到普遍公认的行为准则的保护(后置译法)。
5 中文很怕出现长句,所以用“这”“这些”“这样”等本位词代替上下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在中译英中,我们一般用定语伙食定语从句的which来翻译“本位词”。
英语中的句子一般有四种:
第一种:长句,无逗号或是很少逗号,句子结构比较复杂。 方法:断句-翻译-重读;
第二种:长句,有大量逗号,无须断句。 方法:判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决定哪个先翻译哪个后翻译,再重读;
第三种:长句,有大量逗号,大量生词。 方法:直接按照原有顺序翻译,查明每个生词的用法,最后重读让句子更通顺;
第三种:短句,逗号。 翻译原则:再短的句子也要有逗号。方法:“剥洋葱”,将不主要的成分先翻译出来,再翻译主要成分,先次后主。
e.g.: The number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can't read/ is incredible/ about one in four.
A: 在美国(用“剥洋葱”的方法先把状语翻译出来),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年轻人没有阅读能力,这(用本位词来代替前面说过的内容)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中英文翻译事实和评论的关系。在中文里,我们一般先说事实,再说评论;英文则是先说评论,再说事实。
e.g.: The number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can't read/ is incredible(先评论)/ about one in four(再事实).
A: 在美国,没有阅读能力的年轻人的数量大约有四分之一(先事实),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再评论)。
6 四大规律之“谓语动词的过渡”
英文是静态性语言,善用名词;
中文是动态性语言,善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英译中:I give you my support. 我支持你。 则give为过渡词,翻译中可以直接省略,翻译support。
e.g.: Television, it is often said, keeps one informed about current events, allowing one to follow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and offers an endless series of programs which are both instructive and entertaining.
m.a.: 人们常说,电视能让人了解时事,让人们能跟上科学和政治的最新发展,并提供了无数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性的节目。
A: 人们常说,通过电视可以了解当前的时事(keeps为过渡词,可省略,直接翻译informed),可以掌握科学和政治的最新发展(allowing为过渡词,可省略,直接翻译follow),电视还播出(offer引申为“播出”)了层出不穷的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性的节目。
中译英:中文里只要出现“副词+动词”的结构,一般会把副词译成动词,把动词译成名词。
如:加快(副词)建立(+动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应该译为“speed up(副词翻译成动词) the establishment(动词翻译成名词)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当插入语表示说者观点时,需要提到句首翻译;当一个词组或句子做插入语,不表示观点时,在笔译中常常将其保留在原来位置,用破折号链接。
e.g.: Although Gutman admits that forced separation by sale was frequent, he shows that the slaves' preference, revealed most clearly on plantations where sale was infrequent, was very much for stable monogamy.
A:尽管古德曼认为,由于买卖而造成的被迫分离甚为频繁,但是(英文中只有一个连词,但中文的关联词要双双出现。中译英就减少连词,英译中增加连词)他仍然认为奴隶们的偏好——在买卖并不是很频繁的种植园当中最为显露地揭示出来——很大程度上侧重于稳定的一夫一妻制。
7 词组辨析
West Beijing 人为划分的行政区域,翻译为“西北京”。如“South Africa”是南非。
Western Beijing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范围,翻译为“北京的西部”。
the west of Beijing 译为“北京的西边”,不在北京的范围内。
中文里一个词修饰另一个词的时候,一般是前置的,后置的情况不常见,甚至很少见。
英文:一个单词修饰另一个单词一般前置,但后置但情况也不少见:
过去分词修饰名词,可以后置,但不等于所有都要后置;
以a-开头的形容词(表语形容词)修饰名词,一定要后置。
所有的词组和句子修饰一个单词的时候都是后置的。
所以英文中的定语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一定是前置。
2 中英文语序
中文:先出主语+废话(定语、状语、补语、插入语等)+最重要成分
英文:先出主语+最重要成分+废话(定语、状语、补语、插入语等)
翻译的步骤:断句 - 翻译 - 重读
“对等论”:字对字的翻译
3 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
前置译法:将定语从句完全置于被修饰词之前,在定语从句后面加上一个"的“;
后置译法:将定语从句完全置于被修饰词之后,注意要翻译关系词;
句首译法:将定语从句完全置于整个句子前面,调整全句语序。不常见。
“循环套用”的定语从句的翻译:
“循环套用”的定语从句结构:中心词+定语1+定语2+定语3+……定语N
两个定语从句的”循环套用“:
中心词+定语1+定语2 定语2置于句首,定语1在后,把含有中心词的句子放在最后翻译。
e.g.: They (the poor) are the first to experienc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a curse (which destroys the old muscle-power jobs) (that previous generations used as a means to fight their way out of poverty).
m.a.: 体力劳动是以前几代穷人摆脱贫穷的方法,技术进程摧毁了这种旧式的体力劳动,因此穷人是最先体验到科技进程所带来的创伤的。
A: 以前几代人用旧式的体力劳动作为手段来摆脱贫困,而科技进步又摧毁了这种体力劳动,所以穷人最先体会到科技进步之苦。
英文中善用代词,中文却善用名词,不怕重复。
三个定语从句的”循环套用“:
定语1+定语2≈定语3 就把前两者放在一起翻译
定语1≈定语2+定语3 就把后两种放在一起翻译
如三个定语一样长,则把前两个一起翻译
e.g.: 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m.a.: 行为学家认为,孩子在一个有多种刺激的环境中成长,且这些因素有助于发展他们适当反应的能力,这些孩子将有更大的智力发展。
A: 行为学家认为,一个孩子(单数)如果(增加连接词)生长在有很多刺激的环境里,而这些刺激促进了(develop从动词翻译成名词)其(取代了“他或她的”,更符合中文习惯)适当反应能力的发展,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这更大的知识发展。
4 ”并列套用“的定语从句的翻译:
“并列套用”的定语从句结构:中心词+定语1+定语2+定语3……+and+定语N 中心词后的所有定语从句都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并列的,没有相互修饰的关系。
e.g.: European's today, like Americans 200 years ago, seek a world where strength does not matter so much, where unilateral action by nations is forbidden and where all nations regardless of their strength are protected by commonly agreed rules of behavior.
A: 当今的欧洲人,就和两百年前的美国人一样,寻找这样一个世界(a world是中心词),在那里(关系词where只翻译一次),武力并不是最重要的,禁止由国家发起的单边行动,所有国家不论其实力,都受到普遍公认的行为准则的保护(后置译法)。
5 中文很怕出现长句,所以用“这”“这些”“这样”等本位词代替上下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在中译英中,我们一般用定语伙食定语从句的which来翻译“本位词”。
英语中的句子一般有四种:
第一种:长句,无逗号或是很少逗号,句子结构比较复杂。 方法:断句-翻译-重读;
第二种:长句,有大量逗号,无须断句。 方法:判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决定哪个先翻译哪个后翻译,再重读;
第三种:长句,有大量逗号,大量生词。 方法:直接按照原有顺序翻译,查明每个生词的用法,最后重读让句子更通顺;
第三种:短句,逗号。 翻译原则:再短的句子也要有逗号。方法:“剥洋葱”,将不主要的成分先翻译出来,再翻译主要成分,先次后主。
e.g.: The number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can't read/ is incredible/ about one in four.
A: 在美国(用“剥洋葱”的方法先把状语翻译出来),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年轻人没有阅读能力,这(用本位词来代替前面说过的内容)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中英文翻译事实和评论的关系。在中文里,我们一般先说事实,再说评论;英文则是先说评论,再说事实。
e.g.: The number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can't read/ is incredible(先评论)/ about one in four(再事实).
A: 在美国,没有阅读能力的年轻人的数量大约有四分之一(先事实),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再评论)。
6 四大规律之“谓语动词的过渡”
英文是静态性语言,善用名词;
中文是动态性语言,善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英译中:I give you my support. 我支持你。 则give为过渡词,翻译中可以直接省略,翻译support。
e.g.: Television, it is often said, keeps one informed about current events, allowing one to follow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and offers an endless series of programs which are both instructive and entertaining.
m.a.: 人们常说,电视能让人了解时事,让人们能跟上科学和政治的最新发展,并提供了无数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性的节目。
A: 人们常说,通过电视可以了解当前的时事(keeps为过渡词,可省略,直接翻译informed),可以掌握科学和政治的最新发展(allowing为过渡词,可省略,直接翻译follow),电视还播出(offer引申为“播出”)了层出不穷的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性的节目。
中译英:中文里只要出现“副词+动词”的结构,一般会把副词译成动词,把动词译成名词。
如:加快(副词)建立(+动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应该译为“speed up(副词翻译成动词) the establishment(动词翻译成名词)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当插入语表示说者观点时,需要提到句首翻译;当一个词组或句子做插入语,不表示观点时,在笔译中常常将其保留在原来位置,用破折号链接。
e.g.: Although Gutman admits that forced separation by sale was frequent, he shows that the slaves' preference, revealed most clearly on plantations where sale was infrequent, was very much for stable monogamy.
A:尽管古德曼认为,由于买卖而造成的被迫分离甚为频繁,但是(英文中只有一个连词,但中文的关联词要双双出现。中译英就减少连词,英译中增加连词)他仍然认为奴隶们的偏好——在买卖并不是很频繁的种植园当中最为显露地揭示出来——很大程度上侧重于稳定的一夫一妻制。
7 词组辨析
West Beijing 人为划分的行政区域,翻译为“西北京”。如“South Africa”是南非。
Western Beijing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范围,翻译为“北京的西部”。
the west of Beijing 译为“北京的西边”,不在北京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