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年华
又是年末,不论如何兜兜转转,没一番长吁哀叹的总结,空落落的心倒真的无处安放了。变的是周遭的人和笑脸,不咸不淡地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变的还有一季经济的寒冬,开始讲述着一个个艰难的故事,变的还有手机上经常联系人的名字,我的披了很久的干草般的头发,没心没肺的耀眼青春里逐渐老去的灵魂。还有一些没有变的——依旧满城的剩女的烦恼,终在岁末的荧屏上说得活色生香,依旧在沉睡前固执地翻一本书,试图探讨的主题,有关时光,遗忘,铭记,青春,成长,衰老,以及一个女子的孤独与坚硬,依旧遇见了好光阴,觉得该喜洋洋地走出去,贪婪地享受到最后一抹夕阳,依旧……
《一把雨伞给这天用》里印象很深刻的一句:“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只不过是个长长的雨天,而他们的身体只不过是一把给这天用的雨伞”,很拗口的句子,狠狠地透着执拗的情感,这一刻身体就成了伦理的难题,竟承载不了对一个雨后的太阳的守望,或是仅仅做一把雨伞,在长长的人生雨夜里跳着一段孤单芭蕾,一个人终是难以满足于属于一个人的好天气。
据说拔掉一颗牙齿就会失掉一段记忆,今年几经奔波,终于拔去了两颗恼人的智齿,困扰,除去,拔掉,丢弃,不知我会失却哪一段苍凉或磅礴的记忆呢?日光流年,浮生半日,梳理着一段段渐渐模糊的记忆,细细絮絮的,如同暗夜里睡不着的祖母,散着已然全白的头发,对着几串念珠或一帧字画,这些愈久愈珍贵的物件,照亮了那垂垂老矣的最寂寞的时光。如此,我真是严肃了——我会忘记哪一段?哪件事?亦或哪个人呢?记忆的炎夏,烈日催下汗水也会催生出伤疤,是时,我像个最吝啬的财主,却是时时不忍舍、事事不想忘了。记忆就是个如此奇怪的东西,她曾不离不弃于我,牵绊或困扰,相守或甜蜜,走过庞大的日日不回的岁月,终于也让我对她不离不弃了。
很多个下午,闷在屋子里一个人看电影,会一段时间疯狂地看某个演员主演的电影,或是钟情于某个导演,也是一路固执地看下去,常常是爱情,开始的繁花锦簇,却都是可以望得到头的爱情,旁观者一眼望去,即是满目苍凉,中间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偶尔的鲜花盛开,仍然无法掩盖尽头的一片枯黄,电影《理发师情人》就说得到爱情之日,就是爱情死亡之时,“我的爱,我要在你离开我之前离开你,在你的欲望熄灭之前走,要在心生不快之前离去。带着我们相拥的滋味,带着最甜蜜的回忆。谢谢你带给我的欢乐岁月,我一直爱你、只爱你,我走是为让你永远不会忘记我。” 对于玛蒂尔,爱情永远有两个答案,一个在童话里,叫“永远”,一个在现实里,叫“背叛”。已有难以扭转的无法自由的困境,自由从来只有两种,一是顺从,一是放纵,每个人都幻化成主人公,善恶同体,得失也是并蒂而生,互为因果,走进喧嚣的人群,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巴别塔(不得已,套用了李安的话)。
一段因为某些原因,重温起李叔同、苏曼殊及仓央嘉措的故事,每一个说来都是荡气回肠的人生,我却偏爱枯黄油灯下那一刻的顿悟和静安,由此,遭遇的情感也就沉淀成美丽的词,读很多遍都觉得绵而悠长啊,“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不知他们的故事,这样的句子,也会让人看的泪流满面吧。
纪奠,本不该如此惆怅的,却生生还是成了这样的文字,不管怎样,且且放下吧,2008年的喜与悲,哀与怒,爱与恨,荣与辱,放下并不是放弃,是为了轻装后继续前行。
《一把雨伞给这天用》里印象很深刻的一句:“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只不过是个长长的雨天,而他们的身体只不过是一把给这天用的雨伞”,很拗口的句子,狠狠地透着执拗的情感,这一刻身体就成了伦理的难题,竟承载不了对一个雨后的太阳的守望,或是仅仅做一把雨伞,在长长的人生雨夜里跳着一段孤单芭蕾,一个人终是难以满足于属于一个人的好天气。
据说拔掉一颗牙齿就会失掉一段记忆,今年几经奔波,终于拔去了两颗恼人的智齿,困扰,除去,拔掉,丢弃,不知我会失却哪一段苍凉或磅礴的记忆呢?日光流年,浮生半日,梳理着一段段渐渐模糊的记忆,细细絮絮的,如同暗夜里睡不着的祖母,散着已然全白的头发,对着几串念珠或一帧字画,这些愈久愈珍贵的物件,照亮了那垂垂老矣的最寂寞的时光。如此,我真是严肃了——我会忘记哪一段?哪件事?亦或哪个人呢?记忆的炎夏,烈日催下汗水也会催生出伤疤,是时,我像个最吝啬的财主,却是时时不忍舍、事事不想忘了。记忆就是个如此奇怪的东西,她曾不离不弃于我,牵绊或困扰,相守或甜蜜,走过庞大的日日不回的岁月,终于也让我对她不离不弃了。
很多个下午,闷在屋子里一个人看电影,会一段时间疯狂地看某个演员主演的电影,或是钟情于某个导演,也是一路固执地看下去,常常是爱情,开始的繁花锦簇,却都是可以望得到头的爱情,旁观者一眼望去,即是满目苍凉,中间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偶尔的鲜花盛开,仍然无法掩盖尽头的一片枯黄,电影《理发师情人》就说得到爱情之日,就是爱情死亡之时,“我的爱,我要在你离开我之前离开你,在你的欲望熄灭之前走,要在心生不快之前离去。带着我们相拥的滋味,带着最甜蜜的回忆。谢谢你带给我的欢乐岁月,我一直爱你、只爱你,我走是为让你永远不会忘记我。” 对于玛蒂尔,爱情永远有两个答案,一个在童话里,叫“永远”,一个在现实里,叫“背叛”。已有难以扭转的无法自由的困境,自由从来只有两种,一是顺从,一是放纵,每个人都幻化成主人公,善恶同体,得失也是并蒂而生,互为因果,走进喧嚣的人群,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巴别塔(不得已,套用了李安的话)。
一段因为某些原因,重温起李叔同、苏曼殊及仓央嘉措的故事,每一个说来都是荡气回肠的人生,我却偏爱枯黄油灯下那一刻的顿悟和静安,由此,遭遇的情感也就沉淀成美丽的词,读很多遍都觉得绵而悠长啊,“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不知他们的故事,这样的句子,也会让人看的泪流满面吧。
纪奠,本不该如此惆怅的,却生生还是成了这样的文字,不管怎样,且且放下吧,2008年的喜与悲,哀与怒,爱与恨,荣与辱,放下并不是放弃,是为了轻装后继续前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