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梵高生活》
每次别人问我,你最喜欢哪个画家的时候,我都会有点支支吾吾,很不好意思告诉人家,我喜欢梵高。现如今,对一部分人来说,坦诚的说你喜欢梵高,在他么眼里就有“趋炎附势”之嫌,别人总会怀疑的看着你,心里肯定在操蛋的想,又一个装逼范儿。而我是真的喜欢梵高,只可惜梵高近年来被过度宣传,“梵高"这个词也已经概念化了。所以说你喜欢梵高,就不如说你喜欢蒙德里安,喜欢克里姆特来的逼格高。甚至,在一些人眼里,梵高,就几乎等同于,安妮宝贝,郭小四,就是一些蛋疼青年的伪文艺真矫情,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可是你们有看过梵高的真迹么?
现在仍然能想起,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就站在《麦田群鸦》前面时的震撼。潦草而狂放的笔触,还有涂抹覆盖的痕迹,压抑的天空,金色的麦浪,黑色的乌鸦,鸦群好像受到惊扰,盲目而慌乱。色彩对比鲜明,笔触强劲有力。震撼感,压抑感。是我当时明显的感觉。好像描绘出了心里的疾风骤雨。虽然我不知道梵高在画这幅画时候的背景,更不可能了解他的所想所思。而单纯从画面上看,足以感到深深的震撼。这和他之前在阿尔画的丰收风格完全不同,丰收色彩充满阳光,笔触也相当工整,可以明显感受出当时梵高画丰收的时候,心态是平和喜悦的,甚至充满了为未来的期盼。而在麦田群鸦中,完全感受不到平静宁和一类的词,看到的只是内心激烈的挣扎。
所以今天小小感慨了一下。想到之前对印象派有所偏爱,而忽然发现莫奈和雷诺阿的画,真的只是看起来舒服,平和,愉悦。没有情感上的触动。就这样潦草的发了一条微博。于是果不其然的有卫道士出现,辩解印象派也是画家内心之美的体现,并且不忘奚落我喜欢梵高纯粹是因为了解了他的故事罢了。然而真的这么简单么?不可否认印象派确实是当时沉闷的新古典主义的革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而我现在看来,他们革新的无非是画面内容、技法,以及对自然对光影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画匠“的精神,画面是对自然对光影客观的反映。就像风景照片、风俗照片一样,美虽美,却没有情感上的共鸣。而我也是喜欢印象派的,装饰感十足。
所以争论又有什么意义呢?大家都是一瓶不满半瓶晃,半吊子了解,甚至都没有系统的研究画家生平。无知所以无畏么,反对别人的观点来标新立异么,这样小气的人连是小伙伴都做不了的。对别人的所爱,我会尊重,感兴趣的话,也会请别人讲解一二,自己再研究一番,这样直接跳出来反对别人的观点我是不曾做的。看到这样急切想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人,我心里真的只能呵呵呵呵。不过毕竟还是年轻,一股无名怒火上来之后,还是口舌争辩了几番。不过辩驳又有什么意义呢,这种人是不会在乎你的态度是什么,他们想要寻求的只是反对别人之后的存在感。
对古典的宗教画我目前欣赏无力。梵高阿尔时期的几幅,圣雷米时期和奥弗时期的全部,我都喜欢,此外还有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蛇精病达利的圣安东尼的诱惑,蒙克的呐喊,维米尔的几幅。暂时想到的就是这些。
心里暗暗感谢暖男,改变了我看书听歌的方式,不再是不过脑的泛泛的看,而是开始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去寻求感情的共鸣。喜欢,还是不喜欢,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没有是与非和对与错。
现在仍然能想起,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就站在《麦田群鸦》前面时的震撼。潦草而狂放的笔触,还有涂抹覆盖的痕迹,压抑的天空,金色的麦浪,黑色的乌鸦,鸦群好像受到惊扰,盲目而慌乱。色彩对比鲜明,笔触强劲有力。震撼感,压抑感。是我当时明显的感觉。好像描绘出了心里的疾风骤雨。虽然我不知道梵高在画这幅画时候的背景,更不可能了解他的所想所思。而单纯从画面上看,足以感到深深的震撼。这和他之前在阿尔画的丰收风格完全不同,丰收色彩充满阳光,笔触也相当工整,可以明显感受出当时梵高画丰收的时候,心态是平和喜悦的,甚至充满了为未来的期盼。而在麦田群鸦中,完全感受不到平静宁和一类的词,看到的只是内心激烈的挣扎。
所以今天小小感慨了一下。想到之前对印象派有所偏爱,而忽然发现莫奈和雷诺阿的画,真的只是看起来舒服,平和,愉悦。没有情感上的触动。就这样潦草的发了一条微博。于是果不其然的有卫道士出现,辩解印象派也是画家内心之美的体现,并且不忘奚落我喜欢梵高纯粹是因为了解了他的故事罢了。然而真的这么简单么?不可否认印象派确实是当时沉闷的新古典主义的革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而我现在看来,他们革新的无非是画面内容、技法,以及对自然对光影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画匠“的精神,画面是对自然对光影客观的反映。就像风景照片、风俗照片一样,美虽美,却没有情感上的共鸣。而我也是喜欢印象派的,装饰感十足。
所以争论又有什么意义呢?大家都是一瓶不满半瓶晃,半吊子了解,甚至都没有系统的研究画家生平。无知所以无畏么,反对别人的观点来标新立异么,这样小气的人连是小伙伴都做不了的。对别人的所爱,我会尊重,感兴趣的话,也会请别人讲解一二,自己再研究一番,这样直接跳出来反对别人的观点我是不曾做的。看到这样急切想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人,我心里真的只能呵呵呵呵。不过毕竟还是年轻,一股无名怒火上来之后,还是口舌争辩了几番。不过辩驳又有什么意义呢,这种人是不会在乎你的态度是什么,他们想要寻求的只是反对别人之后的存在感。
对古典的宗教画我目前欣赏无力。梵高阿尔时期的几幅,圣雷米时期和奥弗时期的全部,我都喜欢,此外还有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蛇精病达利的圣安东尼的诱惑,蒙克的呐喊,维米尔的几幅。暂时想到的就是这些。
心里暗暗感谢暖男,改变了我看书听歌的方式,不再是不过脑的泛泛的看,而是开始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去寻求感情的共鸣。喜欢,还是不喜欢,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没有是与非和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