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好与坏
大抵是内心有话要说,但怎么讲都不合适,于是沉默。
下楼,出行,选择在黄昏之后,这样可以从白天走到夜晚里。在这个城市的街道上走,一来是久坐后背微酸,二是夜晚人是舒缓的,少了白日的躁气。从牡丹街走到红旗街,去欧亚,亚细亚,巴黎春天,再去朝阳公园,然后再转回来。接近10点了。夜色如逐渐增厚的纱,自上而下遮住了城。被高楼遮挡,未能落地,有了人走车行的街道空当。街灯次第而开,如花,看不见叶瓣,欲闻其香,飘来的确是豆腐串的热气还有烧烤的油烟味,耳边是吵闹,讨价还价,还有吧嗒嘴的声音,民族风也在。
逛街的人,在商场内四处张望,触摸衣物鞋子,也试,似乎是在摸自己口袋里的钱,肆无忌惮;穿上鞋子,也好似踩着人民币。情侣牵手,家人相携,某些时候,倒出来去早市的范儿。我只是看,看人穿什么,看商场里有什么,看生意人怎么装修,营造氛围。身边有人说,累了,别逛了。也有人说,走吧,好容易来一趟。出了商场,站街道口,看红绿灯变换,站立,不知道去哪里了。抽烟,身边人走的疾,啪啪啪的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再冲过人行横道,消失在车流的另一侧。
我总是觉得有些东西是贵的,男人一年也穿不了几件,+之物品,所以穿着总是被人诟病。倒是没啥,也不想。对于东西,还是挑剔。即使逛街,也是白白的走,看了人气,感受下高大上的熏染,别无其它。之前也少逛街,逛街会热,内心会烦躁,然后找个地方坐下来,看人。万达的室内走廊去,女孩子已经穿的和夏天一样了,虽然不多,男人都会窥视一眼。等到了夏天,一片白花花,可能没了兴致。女孩子,有些,还是占了先机。知道少而胜的道理。某店,还喝了杯咖啡,每次喝完都心生悔意,寡淡无味,但还是要喝,想起来,有座位,周围的人高大上,混迹其中,也觉得好一些,腔调作祟。
回路,走偏巷,进一家沙县小吃。猪心汤饭,十五大洋,有三两硬币,叮当作响。听厨房里传过来的南方说话腔调与口音,浮想许多。有落泪的冲动,但终究没得完成。只喝了口汤,起身走了,留了半截烟搭在烟灰缸上。回身关门,还看见它袅袅上升的似有若无的烟雾。下台阶,一大爷手搭凉棚,遮住牌匾上的无罩白炽灯,问,大兄弟,卖小米粥吗?我看。老人大约五六十岁,和老家的人打扮差不多,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说,没有,应该。他喃喃地说,老伴儿住院想吃小米粥。走了好几条街,没看到。
我手里握着一瓶茉莉蜜茶,很习惯如此,而不是拎着,即使不喝也不渴,好像兜里有很多钱却不买东西,鸟儿在地面上行走一样。这么说,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性和对人的束缚。你依赖习惯,也痛恨它。不论好与坏的,都一样。习惯和时钟的指针一样,从来不会逆行或者上下跳动,而是慢条斯理地按照一个方向转。习惯,我说生活的习惯会成为某种限制。
比如,在超市里,看到的饮料绝对有上百种,同一种饮料的不同口味,通常人会巡视一番,内心下决心说,尝尝不同的,可是即使你在那里徘徊一个小时,最后买回来的可能还是茉莉蜜茶,顶多换成茉莉清茶。我从知道饮料,喝饮料,除非极其特殊情况,只要有选择的权利,大概都是冰红茶,茉莉蜜,顶多是不同品牌的同一款饮料,而已。生活的其它方面,也同样如此,所以你喝相同的饮料,只是牌子不同;看差不多题材和类型的书,可能作者换了国籍;买颜色雷同的车,可能动力与性能有所差异;爱上同一款女生,只是不是同一个人。
类似懒惰和拖延,成为习惯,很难改,带着一辈子,只是轻重不同;你爱上一个人,上瘾,就会寻找类似的人,以便找到熟悉的味道。可能这样,你才觉得安全和信任。
下楼,出行,选择在黄昏之后,这样可以从白天走到夜晚里。在这个城市的街道上走,一来是久坐后背微酸,二是夜晚人是舒缓的,少了白日的躁气。从牡丹街走到红旗街,去欧亚,亚细亚,巴黎春天,再去朝阳公园,然后再转回来。接近10点了。夜色如逐渐增厚的纱,自上而下遮住了城。被高楼遮挡,未能落地,有了人走车行的街道空当。街灯次第而开,如花,看不见叶瓣,欲闻其香,飘来的确是豆腐串的热气还有烧烤的油烟味,耳边是吵闹,讨价还价,还有吧嗒嘴的声音,民族风也在。
逛街的人,在商场内四处张望,触摸衣物鞋子,也试,似乎是在摸自己口袋里的钱,肆无忌惮;穿上鞋子,也好似踩着人民币。情侣牵手,家人相携,某些时候,倒出来去早市的范儿。我只是看,看人穿什么,看商场里有什么,看生意人怎么装修,营造氛围。身边有人说,累了,别逛了。也有人说,走吧,好容易来一趟。出了商场,站街道口,看红绿灯变换,站立,不知道去哪里了。抽烟,身边人走的疾,啪啪啪的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再冲过人行横道,消失在车流的另一侧。
我总是觉得有些东西是贵的,男人一年也穿不了几件,+之物品,所以穿着总是被人诟病。倒是没啥,也不想。对于东西,还是挑剔。即使逛街,也是白白的走,看了人气,感受下高大上的熏染,别无其它。之前也少逛街,逛街会热,内心会烦躁,然后找个地方坐下来,看人。万达的室内走廊去,女孩子已经穿的和夏天一样了,虽然不多,男人都会窥视一眼。等到了夏天,一片白花花,可能没了兴致。女孩子,有些,还是占了先机。知道少而胜的道理。某店,还喝了杯咖啡,每次喝完都心生悔意,寡淡无味,但还是要喝,想起来,有座位,周围的人高大上,混迹其中,也觉得好一些,腔调作祟。
回路,走偏巷,进一家沙县小吃。猪心汤饭,十五大洋,有三两硬币,叮当作响。听厨房里传过来的南方说话腔调与口音,浮想许多。有落泪的冲动,但终究没得完成。只喝了口汤,起身走了,留了半截烟搭在烟灰缸上。回身关门,还看见它袅袅上升的似有若无的烟雾。下台阶,一大爷手搭凉棚,遮住牌匾上的无罩白炽灯,问,大兄弟,卖小米粥吗?我看。老人大约五六十岁,和老家的人打扮差不多,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说,没有,应该。他喃喃地说,老伴儿住院想吃小米粥。走了好几条街,没看到。
我手里握着一瓶茉莉蜜茶,很习惯如此,而不是拎着,即使不喝也不渴,好像兜里有很多钱却不买东西,鸟儿在地面上行走一样。这么说,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性和对人的束缚。你依赖习惯,也痛恨它。不论好与坏的,都一样。习惯和时钟的指针一样,从来不会逆行或者上下跳动,而是慢条斯理地按照一个方向转。习惯,我说生活的习惯会成为某种限制。
比如,在超市里,看到的饮料绝对有上百种,同一种饮料的不同口味,通常人会巡视一番,内心下决心说,尝尝不同的,可是即使你在那里徘徊一个小时,最后买回来的可能还是茉莉蜜茶,顶多换成茉莉清茶。我从知道饮料,喝饮料,除非极其特殊情况,只要有选择的权利,大概都是冰红茶,茉莉蜜,顶多是不同品牌的同一款饮料,而已。生活的其它方面,也同样如此,所以你喝相同的饮料,只是牌子不同;看差不多题材和类型的书,可能作者换了国籍;买颜色雷同的车,可能动力与性能有所差异;爱上同一款女生,只是不是同一个人。
类似懒惰和拖延,成为习惯,很难改,带着一辈子,只是轻重不同;你爱上一个人,上瘾,就会寻找类似的人,以便找到熟悉的味道。可能这样,你才觉得安全和信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