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手艺
![]() |
经常在豆瓣的租房小组和其他租房网站里看到出租信息里有这样一句:全套宜家家具。
这短短的六个字会让租客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呢?
原本觉得有点高的房租现在平衡了,因为家具是宜家的;
原本觉得房租正好的现在赚便宜了,因为家具是宜家。
为什么宜家的家具在城市人心中有这么高的位置?
原因无非是宜家所倡导的一种品质生活,而这“品质”的载体正是宜家的产品。
这个源自北欧小国瑞典的家具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几乎已经成了“小资、中产生活”的代名词。
“宜家”两个字,代表的是简约、时尚、实用,它满足了城市中越来越小的生活空间实际所需,也满足了越来越讲究生活品味的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
然而每次我听到“宜家”这俩字的时候,总会想起爸爸亲手打造的那些家具。
我爸是个木匠,作为家中长子,他小学还没毕业就被迫中断学业去拜师学艺,经常挑着几十斤重的木匠工具,徒步三四十公里去另一个镇里跟师傅学习。爸爸性格有些沉默,为人忠厚,出师后一直兢兢业业做自己份内之事,手艺水准有口皆碑。
几十年来,爸爸一直用双手养活一家四口人。妈妈常跟我们说,你爸要不是文化水平有限,绝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曾经羞于提起爸爸的职业,直到,我远离家门多年后。
在我们农村,一个男人的能力高低,体现在他能否亲手盖起一幢楼房,不管是泥瓦石墙还是水泥平房。这种传承了远古时代那种“男人是家族庇护神”的理念在经济时代被完全抛弃,人们习惯用雇佣他人代劳,用金钱换来闲逸以证明自己的成功。
然而在我心中,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不仅仅是花钱找个装修公司就结束了。虽然我们不可能再回到村里亲手一砖一瓦的盖一座小楼,但即便小城里买了商品房,爸爸也全部承包了房子的装修工作,有那么几个月,他自己一人在毛坯房里起早摸黑。
装修材料的选择和天花板、橱柜、衣柜等所有家具以及所有涉及到木工的部分,全部是爸爸亲手完成,墙面和家具的粉刷和上漆工作则由叔叔帮忙,他们哥俩将一间毛坯打造成一个温馨的港湾,想想看,这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做地产广告这几年,我看过很多打着“纯手工定制”噱头的谎言,那些金碧辉煌却毫无生命力的空间里,冷冰冰的摆设着一堆让人不想亲近的生活用品。对于富豪门而言,是不是真的“纯手工”无所谓,他们爱的仅仅是那个概念而已。
爸爸曾经就我的房间询问过我的装修意见,我跟他说了我的想法,有一些他点头答应,有一些他用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不太可行,同时提出他的看法。比如我不想在墙壁上做那么大的衣柜,他则说这是必须的,否则以后我结婚了东西没地方放——实用主义吧!
厨房和阳台两个地方都采用左右推拉的活动门设计,这是爸爸的一个爱好,我猜他肯定觉得像房间那样的内开或外开门都不太方便吧。客厅的大橱柜用来摆设各种日常用品,门口的活动鞋柜藏了很多备用拖鞋,取完可直接向左缩进,不占用空间也更美观。
说起我对爸爸职业的第一次改观,其实源自一部我已经不记得名字的日本电影,剧中两个小朋友在谈论各自家庭状况,那个漂亮的小女孩问那个有些内向的小男孩:“你爸爸是做什么的?”小男孩指着身后未完成的建筑说:“我爸爸是木匠,这个房子就是他盖的。”小女孩听后非常崇拜的说:“哇,你爸爸真了不起。”
你爸爸真了不起!
那一刻,我心里像是突然被什么东西用力揪过,我的爸爸,不贪污不骗人,甚至被人拖欠工钱也从没跟人红过脸,他勤勤恳恳用青筋暴露的双手,拿斧头、锯子、铁锤、卷尺等工具,创造一件又一件改变生活的家具,整个城镇有太多的家庭甚至酒店都有他的作品,而我却一直觉得他的工作低下,见不得人。其实真正见不得人的是我,接受了那么多所谓的教育,却连基本的、对亲人的理解与尊重都不懂得。
诚恳、努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并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是爸爸用四十多年的工作历程和早已压制不住的白发教会我的人生道理。
如今每次回家,看到地下室里那些写满岁月痕迹的工具,都有种冲动想跟爸爸学习做木匠。
我知道自己肯定是个不合格的木匠,任何手艺没有三年五载怎可练就。我只不过希望在多年以后,当我也成为爸爸时,能指着家里的一些简单的家具对孩子说:“看,这是爸爸亲手做的。”
“爸爸,你真了不起。”
“这算什么,你爷爷,一个人就能造一个家”。
![]() |
![]() |
![]() |
![]() |
-
临川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8 15:58:04
-
Hyde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5 10:43:22
-
SiSiPi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4 22:26:59
-
Fugui Zhao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4 17: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