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班牙斗牛竞技
斗牛和佛拉明戈舞都属于西班牙国粹,风靡全国享誉世界,尽管从动物保护的观点上看斗牛这项竞技运动,人们对此存在争议,但是作为西班牙特有的古老传统还是保留到现在,并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斗牛有西班牙式斗牛和葡萄牙式斗牛两种,主要区别在于:葡萄牙式斗牛是斗牛士骑马斗牛,没有助手,玩到开心为止,不以把公牛杀死为目的;西班牙式斗牛则是斗牛士在地面,斗牛士配有标枪手、长矛手等多名助手,最终目的是要把公牛杀死。目前包括加泰罗尼亚地区在内的西班牙两大城市已开始将斗牛定为违法的禁止运动了,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项惨绝人性的竞赛将被全面禁止,我们希望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然而,这项在西班牙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运动,其实并不被国人了解。尤其在对斗牛的竞技技术上,我们还欠缺很多知识。导致大多数人颇有阿Q之风的贬低斗牛士的专业技巧,他们总以为斗牛不如斗虎更有水平,他们也单纯的以为被长矛刺中后的野牛会更容易对付,这是因为盲目的所谓爱国立场和对世界各种知识的缺乏所造成的偏见,也无从谈起对真相的探索:
国人误区之一:野牛不如狮虎厉害。
西班牙斗牛士每次面对的对手都是非洲野生公牛,这种成年公牛往往能一只面对2-3只的狮子丝毫不落下风,面对群狼的话更不在话下了。所以狮子老虎或狼见了野生牛一般都闻风而逃!至于古代罗马帝国的角斗场,奴隶角斗士们向来就有斗狮子,斗老虎的项目。1vs1!换做在中国那可是武松一样大英雄了,只不过在古罗马几乎所有的角斗士都能独自面对狮子和老虎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竞争生存中,存活下来!罗马角斗士们和武松唯一的不同之处,角斗士都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武松的武器却是三碗不过岗的景阳春刚给他带来的力气。
国人误区之二:野牛被骑在马上的长毛手刺中后,减少了杀伤力。
斗牛运动最危险的也是最能显示斗牛士的智慧和技术的环节,却是在牛受伤以后,因为野牛受伤后少了愚蠢的野性和冲劲,而增加了吃亏后才能有的狡诈、警惕和谨慎,所以真正的斗牛过程并不仅仅是斗勇那么简单。往往我们看斗牛比赛,刚开场凶猛而健康的野牛,是很容易对付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斗牛士轻松的调戏她们,有的表演秀甚至斗牛士可以用布蒙住眼睛靠声音和风声来判断公牛的方向,以此躲闪躲避。还有的别出心裁的斗牛表演秀则不拿红布,完全活生生的让自己成为重达400公斤的野公牛的攻击目标。其表现在比狮虎更残暴的野牛面前,斗牛士所展现的灵活的躲闪技巧,却往往不能赢得现场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因为见多识广的西班牙民众知道这种堪称中华武术般的技击性技术在这个环节并不能展示斗牛士的真实水平,他们更期待的是长毛手出场后的过程,那才是对斗牛士最大的考验,而比赛过程也证明,任何一个斗牛士都可以轻蔑的态度,轻松的应对健康的公牛,却对受伤的公牛却谨慎百倍!这样的牛在野性上更加疯狂,但又充满了难以对付的狡诈,作为斗牛士来说不但要巧妙地躲闪,还要学会用眼神和肢体语言来控制野牛的情绪,让它安静或者让它攻击;
在斗牛过程中的最后刺杀阶段,也是斗牛的高潮。按照流程斗牛士会用带弯头的利剑瞄准牛的颈部,然后引逗牛向其冲来,自己也迎牛而上,在保持75度斜线路线的同时冲上把剑刺向牛的心脏。于是会在有效躲过牛角的攻击的同时把剑深深插入牛的心脏。刺杀是最富有技巧的,斗牛士须将剑与眼睛齐平,踮脚,手水平下压,发力,剑入牛身后须抖腕使剑稍微左弯,以冲破心脏主心室,这要求很高的速度、力量和准确性,并且要求在一剑封喉的瞬间还要保护自己,用灵活的躲闪与基本步法躲避对方宽宽的长角的攻击,还要一击杀之!这0.1秒的瞬间就决定了这场人与猛兽的对决谁更有技巧和水平,谁就能活着走下场!斗牛士的击剑技术其实战性,可与古代日本武士剑道相媲美!
最后刺杀动作有三种:人站立不动,等牛攻击;斗牛士在静态中准备,瞄准、判断、决定不同的斜线攻击方向和启动发力。第二种是牛在不动的状态下,人主动攻击,即巧妙的把握牛在观望的状态下,斗牛士向前冲,边冲边瞄准,直至剑入牛身,这时牛也是发力向前顶,借力刺得更深。第三种是人动牛也动,这是最难把握和最高境界的刺杀动作。即斗牛士冲向牛,逗着牛也从一定距离冲向人,斗牛士在运动中判断运动中的牛的部位并准确下手,这是极其复杂和难掌握的,但如果运用得好,则牛的死亡时间最短,漂亮的甚至可能应声倒地。
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就像斗牛。不是你杀死牛,就是牛挑死你。而且我们充分利用了所传承的文化,用“聪明”的头脑和必杀勇气互相厮杀,这不得不说是人性道德的悲剧!
最后总结一下,我希望西班牙斗牛能够结束,毕竟那是生命的杯具。也希望社会的“斗牛”风气能够结束,毕竟那是人性与道德的杯具。
斗牛有西班牙式斗牛和葡萄牙式斗牛两种,主要区别在于:葡萄牙式斗牛是斗牛士骑马斗牛,没有助手,玩到开心为止,不以把公牛杀死为目的;西班牙式斗牛则是斗牛士在地面,斗牛士配有标枪手、长矛手等多名助手,最终目的是要把公牛杀死。目前包括加泰罗尼亚地区在内的西班牙两大城市已开始将斗牛定为违法的禁止运动了,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项惨绝人性的竞赛将被全面禁止,我们希望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然而,这项在西班牙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运动,其实并不被国人了解。尤其在对斗牛的竞技技术上,我们还欠缺很多知识。导致大多数人颇有阿Q之风的贬低斗牛士的专业技巧,他们总以为斗牛不如斗虎更有水平,他们也单纯的以为被长矛刺中后的野牛会更容易对付,这是因为盲目的所谓爱国立场和对世界各种知识的缺乏所造成的偏见,也无从谈起对真相的探索:
国人误区之一:野牛不如狮虎厉害。
西班牙斗牛士每次面对的对手都是非洲野生公牛,这种成年公牛往往能一只面对2-3只的狮子丝毫不落下风,面对群狼的话更不在话下了。所以狮子老虎或狼见了野生牛一般都闻风而逃!至于古代罗马帝国的角斗场,奴隶角斗士们向来就有斗狮子,斗老虎的项目。1vs1!换做在中国那可是武松一样大英雄了,只不过在古罗马几乎所有的角斗士都能独自面对狮子和老虎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竞争生存中,存活下来!罗马角斗士们和武松唯一的不同之处,角斗士都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武松的武器却是三碗不过岗的景阳春刚给他带来的力气。
国人误区之二:野牛被骑在马上的长毛手刺中后,减少了杀伤力。
斗牛运动最危险的也是最能显示斗牛士的智慧和技术的环节,却是在牛受伤以后,因为野牛受伤后少了愚蠢的野性和冲劲,而增加了吃亏后才能有的狡诈、警惕和谨慎,所以真正的斗牛过程并不仅仅是斗勇那么简单。往往我们看斗牛比赛,刚开场凶猛而健康的野牛,是很容易对付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斗牛士轻松的调戏她们,有的表演秀甚至斗牛士可以用布蒙住眼睛靠声音和风声来判断公牛的方向,以此躲闪躲避。还有的别出心裁的斗牛表演秀则不拿红布,完全活生生的让自己成为重达400公斤的野公牛的攻击目标。其表现在比狮虎更残暴的野牛面前,斗牛士所展现的灵活的躲闪技巧,却往往不能赢得现场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因为见多识广的西班牙民众知道这种堪称中华武术般的技击性技术在这个环节并不能展示斗牛士的真实水平,他们更期待的是长毛手出场后的过程,那才是对斗牛士最大的考验,而比赛过程也证明,任何一个斗牛士都可以轻蔑的态度,轻松的应对健康的公牛,却对受伤的公牛却谨慎百倍!这样的牛在野性上更加疯狂,但又充满了难以对付的狡诈,作为斗牛士来说不但要巧妙地躲闪,还要学会用眼神和肢体语言来控制野牛的情绪,让它安静或者让它攻击;
在斗牛过程中的最后刺杀阶段,也是斗牛的高潮。按照流程斗牛士会用带弯头的利剑瞄准牛的颈部,然后引逗牛向其冲来,自己也迎牛而上,在保持75度斜线路线的同时冲上把剑刺向牛的心脏。于是会在有效躲过牛角的攻击的同时把剑深深插入牛的心脏。刺杀是最富有技巧的,斗牛士须将剑与眼睛齐平,踮脚,手水平下压,发力,剑入牛身后须抖腕使剑稍微左弯,以冲破心脏主心室,这要求很高的速度、力量和准确性,并且要求在一剑封喉的瞬间还要保护自己,用灵活的躲闪与基本步法躲避对方宽宽的长角的攻击,还要一击杀之!这0.1秒的瞬间就决定了这场人与猛兽的对决谁更有技巧和水平,谁就能活着走下场!斗牛士的击剑技术其实战性,可与古代日本武士剑道相媲美!
最后刺杀动作有三种:人站立不动,等牛攻击;斗牛士在静态中准备,瞄准、判断、决定不同的斜线攻击方向和启动发力。第二种是牛在不动的状态下,人主动攻击,即巧妙的把握牛在观望的状态下,斗牛士向前冲,边冲边瞄准,直至剑入牛身,这时牛也是发力向前顶,借力刺得更深。第三种是人动牛也动,这是最难把握和最高境界的刺杀动作。即斗牛士冲向牛,逗着牛也从一定距离冲向人,斗牛士在运动中判断运动中的牛的部位并准确下手,这是极其复杂和难掌握的,但如果运用得好,则牛的死亡时间最短,漂亮的甚至可能应声倒地。
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就像斗牛。不是你杀死牛,就是牛挑死你。而且我们充分利用了所传承的文化,用“聪明”的头脑和必杀勇气互相厮杀,这不得不说是人性道德的悲剧!
最后总结一下,我希望西班牙斗牛能够结束,毕竟那是生命的杯具。也希望社会的“斗牛”风气能够结束,毕竟那是人性与道德的杯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