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敦煌记
我相信自己是冲动派的人,去敦煌却整整酝酿了一年才起行,有点不符合我风格。
念头起源于报纸的一篇报道,标题类似“再不去就看不到的景点”,其中提到了月牙泉。其实到了敦煌才发现月牙泉老早就没有水了。
萌生了念头,不足以驱使身体落实行动,又经过失恋、找工作、写论文、实习各种因素,才催生了这次大暴走似的旅程,有个听不到的声音在喊,抛开这堆鸟事,一个人,一走了之。
出发,广州
才发现从广州坐火车基本上可以到达国内任何地方,非春运期间的卧铺还是不好买,当然一个穷苦学生党省钱要紧,选硬座就好了,三十个小时,广州到兰州。距离最近一次坐火车还是初中时候的事了,有人安排好行程买好票,什么都不用担心。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自己买票、自己坐车、自己送行。
车厢都是满座的,甚至有买了站票的乘客,他们见缝插针的歇脚,上厕所、装热水的人暂时离开的空位、瘦小女孩旁边的缝隙、睡着了的大叔的大腿....以上三个条件也不符合的话,他们就拿出报纸垫着席地而坐,乘务员的手推车一天来回十几趟,总能从群众海中杀出一条路,坦然走过,碾过鞋面手背无数。
车票上的座位号预示着我要和谁共度接下来的漫长旅程,分别是一个外出打工的姐姐,开拉面店的一家子,还有探望完儿子的老夫妇。象牙塔呆太久,社交能力极弱的我一直都是最被动的那个,被动的跟他们聊天,被动的分享他们的食物,被动的跟他们打一整天扑克,主动地,想和他们交朋友。第一次知道,不问年龄,不问地域,不问将来过去,就这么短短的三十个小时,能认识到最值得交的朋友。
中转,兰州
到站了,原本萍水相逢的人们各散东西,大家都忙着呢。对兰州认识不深,只知道有很多很多的拉面馆,和穿过城市的汹涌浑浊的黄河水。本着美味都藏在巷子里的原则,随便坐上一辆公交车,随便到一个站,随便找了家小拉面店,师傅问我要粗的还是细的(原话不记得了,实在是听不太懂),随便。确实好吃,大大的海碗,满满一碗劲道的拉面,牛肉汤加几滴辣椒油,把火车上饥一顿饱一顿的挫败感立刻抹平了。
吃饱了,又借店家的地充一下手机,精神饱满的出发!停留在兰州的时间只有半天,只来得及逛了逛黄河铁桥,沿着河岸一直走,黄黄的河水看不到底,岸边不知名的树一直飘着絮,太阳晒得人暖暖的,悠闲得好想睡个午觉。
目的地,敦煌
从兰州到敦煌的火车,乘客大多是学生,我这种奇怪的单身背包客显得很突兀,人家也是学生啦....邻座的妹妹对我格外好奇,知道我自己从广州搭火车过来之后眼神变成了崇拜(我没看错),害我把四年混吃等死的大学经验包装成小清新女文青寻求心灵圆满的历练之旅,这年头装逼人真多。
敦煌的火车站建得非常有气势,整齐又美观,想来迎接过不少中外游客。火车站出来有个岔路口,左边去莫高窟右边去市区。从下火车到坐上往莫高窟的出租车,一路都是大漠里面的风光,让我这个南蛮土包子一边大呼小叫,一边幻想当年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四月的敦煌游客零零星星,参观莫高窟的时候要跟紧导游,可以听到很多壁画的故事,聪明的迦叶,参禅的高僧,为信仰日以继夜作画的工匠,看守佛塔的道士,外国的冒险者,为了保存壁画贡献一生的学者,莫高窟的珍贵不单在于它的历史,还有里面深藏着的许多故事。
敦煌的旅游交通很发达,又或者因为面积比较小,从景点到旅馆怎么走都不会迷路。第一次见识青旅让我很惊讶,一是好便宜啊!50块有干净的床,有热水洗澡,还有沙发,还有书,还有各种路线攻略,实在是穷游者的天堂;二是它到底是怎么维持的?感觉收支不平衡啊,租金,人工,水电杂费,光靠几十块的床位能维持下去?
青旅里巧遇大学的师兄,实乃名副其实的浪子,一路打工存路费,到了敦煌准备白打工换床位停一个月,下个目标是青海,貌似这就是传说中的小清新杀手吧,可惜没杀着我。还有一件趣事是跟我同一个房间的两个女孩,同行的两个男孩睡另一个寝室,早上六点要赶包车,我在公共浴室蓬头垢脸的刷着牙,听到那两个男孩对话,男孩A问,她们起床没?男孩B说,起了,妆都化好了!表情呈惊恐状,我在一旁笑得吐白沫。
之后游阳关,不知道是否应该庆幸没带相机,不用把时间浪费在三脚猫的摄影技术上。广漠的大地一望无际,厚厚的云延绵到天边,被太阳撕开一个缺口漏下了日光,落在远方地势最低处,反射出粼粼波光,和一抹隐隐约约的嫩绿。原来是一个小小的湖,活在这大片荒芜寂寥的沙砾地里,仍能自得其乐。
回到市区后去了逛市场,有一种驴肉黄面的招牌贴满大街,看来是本地的招牌面,原本想见识一下,可是太贵了....只能买了半斤切糕,本地的切糕外形很诱人,品种也多,价格也不贵,性价比大大的高!只是可能切糕内部也分不同流派,有些非常好吃,有些却反人类的硬,完全啃不动,无法想象怎它是怎么混进食物队伍里的。幸好还买了一大包葡萄干,暴大暴甜,一路伴我“况且况且”到西安。
下一站,西安
念头起源于报纸的一篇报道,标题类似“再不去就看不到的景点”,其中提到了月牙泉。其实到了敦煌才发现月牙泉老早就没有水了。
萌生了念头,不足以驱使身体落实行动,又经过失恋、找工作、写论文、实习各种因素,才催生了这次大暴走似的旅程,有个听不到的声音在喊,抛开这堆鸟事,一个人,一走了之。
出发,广州
才发现从广州坐火车基本上可以到达国内任何地方,非春运期间的卧铺还是不好买,当然一个穷苦学生党省钱要紧,选硬座就好了,三十个小时,广州到兰州。距离最近一次坐火车还是初中时候的事了,有人安排好行程买好票,什么都不用担心。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自己买票、自己坐车、自己送行。
车厢都是满座的,甚至有买了站票的乘客,他们见缝插针的歇脚,上厕所、装热水的人暂时离开的空位、瘦小女孩旁边的缝隙、睡着了的大叔的大腿....以上三个条件也不符合的话,他们就拿出报纸垫着席地而坐,乘务员的手推车一天来回十几趟,总能从群众海中杀出一条路,坦然走过,碾过鞋面手背无数。
车票上的座位号预示着我要和谁共度接下来的漫长旅程,分别是一个外出打工的姐姐,开拉面店的一家子,还有探望完儿子的老夫妇。象牙塔呆太久,社交能力极弱的我一直都是最被动的那个,被动的跟他们聊天,被动的分享他们的食物,被动的跟他们打一整天扑克,主动地,想和他们交朋友。第一次知道,不问年龄,不问地域,不问将来过去,就这么短短的三十个小时,能认识到最值得交的朋友。
中转,兰州
到站了,原本萍水相逢的人们各散东西,大家都忙着呢。对兰州认识不深,只知道有很多很多的拉面馆,和穿过城市的汹涌浑浊的黄河水。本着美味都藏在巷子里的原则,随便坐上一辆公交车,随便到一个站,随便找了家小拉面店,师傅问我要粗的还是细的(原话不记得了,实在是听不太懂),随便。确实好吃,大大的海碗,满满一碗劲道的拉面,牛肉汤加几滴辣椒油,把火车上饥一顿饱一顿的挫败感立刻抹平了。
吃饱了,又借店家的地充一下手机,精神饱满的出发!停留在兰州的时间只有半天,只来得及逛了逛黄河铁桥,沿着河岸一直走,黄黄的河水看不到底,岸边不知名的树一直飘着絮,太阳晒得人暖暖的,悠闲得好想睡个午觉。
目的地,敦煌
从兰州到敦煌的火车,乘客大多是学生,我这种奇怪的单身背包客显得很突兀,人家也是学生啦....邻座的妹妹对我格外好奇,知道我自己从广州搭火车过来之后眼神变成了崇拜(我没看错),害我把四年混吃等死的大学经验包装成小清新女文青寻求心灵圆满的历练之旅,这年头装逼人真多。
敦煌的火车站建得非常有气势,整齐又美观,想来迎接过不少中外游客。火车站出来有个岔路口,左边去莫高窟右边去市区。从下火车到坐上往莫高窟的出租车,一路都是大漠里面的风光,让我这个南蛮土包子一边大呼小叫,一边幻想当年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四月的敦煌游客零零星星,参观莫高窟的时候要跟紧导游,可以听到很多壁画的故事,聪明的迦叶,参禅的高僧,为信仰日以继夜作画的工匠,看守佛塔的道士,外国的冒险者,为了保存壁画贡献一生的学者,莫高窟的珍贵不单在于它的历史,还有里面深藏着的许多故事。
敦煌的旅游交通很发达,又或者因为面积比较小,从景点到旅馆怎么走都不会迷路。第一次见识青旅让我很惊讶,一是好便宜啊!50块有干净的床,有热水洗澡,还有沙发,还有书,还有各种路线攻略,实在是穷游者的天堂;二是它到底是怎么维持的?感觉收支不平衡啊,租金,人工,水电杂费,光靠几十块的床位能维持下去?
青旅里巧遇大学的师兄,实乃名副其实的浪子,一路打工存路费,到了敦煌准备白打工换床位停一个月,下个目标是青海,貌似这就是传说中的小清新杀手吧,可惜没杀着我。还有一件趣事是跟我同一个房间的两个女孩,同行的两个男孩睡另一个寝室,早上六点要赶包车,我在公共浴室蓬头垢脸的刷着牙,听到那两个男孩对话,男孩A问,她们起床没?男孩B说,起了,妆都化好了!表情呈惊恐状,我在一旁笑得吐白沫。
之后游阳关,不知道是否应该庆幸没带相机,不用把时间浪费在三脚猫的摄影技术上。广漠的大地一望无际,厚厚的云延绵到天边,被太阳撕开一个缺口漏下了日光,落在远方地势最低处,反射出粼粼波光,和一抹隐隐约约的嫩绿。原来是一个小小的湖,活在这大片荒芜寂寥的沙砾地里,仍能自得其乐。
回到市区后去了逛市场,有一种驴肉黄面的招牌贴满大街,看来是本地的招牌面,原本想见识一下,可是太贵了....只能买了半斤切糕,本地的切糕外形很诱人,品种也多,价格也不贵,性价比大大的高!只是可能切糕内部也分不同流派,有些非常好吃,有些却反人类的硬,完全啃不动,无法想象怎它是怎么混进食物队伍里的。幸好还买了一大包葡萄干,暴大暴甜,一路伴我“况且况且”到西安。
下一站,西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