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烟火和炉边灶台
昨日读了一篇文,其中评说到民国才子佳人,自然提到了梁思成林徽因这一对。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姻举世皆羡,郎才女貌,看着也伉俪情深。林徽因病逝后,可谁想到倒是金岳霖终身不娶,貌似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梁思成,不久后娶续弦林洙。婚后一天,他感叹道,“原来婚姻生活可以这样轻松。”不知林徽因泉下有知,有何感想。林徽因的家世、美貌、才华无需多言,梁思成爱她敬她宠她,可是即使对着一个天仙时间长了也会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令梁先生轻微崩溃的大概不是她身边的花花草草,不是她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不是她紧张的婆媳、姑嫂关系,而是她比天高的心气,她的自恋,她的争强好胜,而她渊博的学识使旁征博引来得更为便易使她更占上风,如此容易膨胀的不满和紧绷的甜蜜。”
梁思成是否真的在续弦后说过“原来婚姻生活可以这样轻松”已不可考,但事实是,梁思成的确隔年再娶,“伉俪情深”不过尔尔,“精神伴侣”的地位也不是不可替代的。亦或许真的如文中所说,才情高的女子一般心气也高,而心气高的女子则是极难取悦的——她们和你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场有来有往的搏击,能够让你二十四小时精神紧绷,绞尽脑汁思考出拳的招式和力度,即如何在实际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给她们双重的满足。虽续娶的林洙也非等闲之辈,但较徽之于梁是平等的伴侣,学生辈的林洙之于梁多多少少是一个追随者的角色。一方面是上了年纪不必再因为思考而心累,另一方面则是男人喜受崇拜、享受照顾的天性得到了很大满足。所以林洙对于梁来说,是一个很可行的选择。
这只能让我感叹,做女人真累啊,若是为男人做,似乎怎么做都不合适。这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一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要求了,这是一个dilemma:才情纵横,或是聪慧理智,早早事业有成,自然会有人甘心拜倒在石榴裙下,可长此以往,生活里无法屈尊,恋爱里是非曲直得弄得明明白白不免让对方心生怨尤,哪天去他处寻了简单的慰藉也未可知;若专心做一个跟随者的角色,为家里那位打点好一切生活必需,一方面花在自己上的时间必然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自我表达的空间也被限制,最终反会被斥“庸碌无为”,“妇人之见”,二人本可沟通的精神世界则兴致寥寥。相比不算太挑剔的女性,理想主义的男人巴不得找一个红颜知己和贤妻良母的合体:既能切磋琢磨,又能无微不至;既要性格风骨,又要屈尊俯就;既是不食烟火,又可炉边灶台的女子。
这他妈也太贪婪了吧。当男人对女人提出种种条件的时候,对自己严格要求了吗?
这里不谈女权主义,毕竟当今的男女比例差距,能让“女朋友”在2020年成为金贵的奢侈品,女性的存在感会越来越强。只是现在沉浸在男性严苛的幻想世界里,多少有魅力的女性正在前赴后继地做出牺牲。宣传的媒介也起到了一个瞎指路的作用,“成为这样的女生会更好的维持两性关系”,可事实不是这样的。其实得想明白,尽管女性的多重role play做得很出色,尽管费劲心思扮演对方的妻、母、女、妹、情人、知己、倾诉对象,有些人仍然不能完完全全地满足,因为他们的期望值是不断地被助长的。想明白这点,也就释然了——既然没有真正的保险,既然没有万全之策,也就不必再为了谁而做自己吧。首先需不再忤逆自己的内在:若是本身就心气高傲的,哪怕暂时的放低自己都会觉得憋屈;若是聪慧灵敏的,一直装傻充愣也不是长久之策;若是能十指入阳春的,何必放下心头所爱去琢磨男人饭桌上的那些无趣谈资?你无法改变容易厌倦的人性,也无法改变感情天长日久逐渐归于平淡的事实,但不必现在抹灭身上他可能喜欢着的特点。其次,若是真的要修炼得更加全面,只能是以快乐的由头为自己去做。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注定得不到多少分的快乐。
毕竟丢了自己的人是没人会喜欢的。
一点小感悟罢了。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姻举世皆羡,郎才女貌,看着也伉俪情深。林徽因病逝后,可谁想到倒是金岳霖终身不娶,貌似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梁思成,不久后娶续弦林洙。婚后一天,他感叹道,“原来婚姻生活可以这样轻松。”不知林徽因泉下有知,有何感想。林徽因的家世、美貌、才华无需多言,梁思成爱她敬她宠她,可是即使对着一个天仙时间长了也会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令梁先生轻微崩溃的大概不是她身边的花花草草,不是她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不是她紧张的婆媳、姑嫂关系,而是她比天高的心气,她的自恋,她的争强好胜,而她渊博的学识使旁征博引来得更为便易使她更占上风,如此容易膨胀的不满和紧绷的甜蜜。”
梁思成是否真的在续弦后说过“原来婚姻生活可以这样轻松”已不可考,但事实是,梁思成的确隔年再娶,“伉俪情深”不过尔尔,“精神伴侣”的地位也不是不可替代的。亦或许真的如文中所说,才情高的女子一般心气也高,而心气高的女子则是极难取悦的——她们和你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场有来有往的搏击,能够让你二十四小时精神紧绷,绞尽脑汁思考出拳的招式和力度,即如何在实际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给她们双重的满足。虽续娶的林洙也非等闲之辈,但较徽之于梁是平等的伴侣,学生辈的林洙之于梁多多少少是一个追随者的角色。一方面是上了年纪不必再因为思考而心累,另一方面则是男人喜受崇拜、享受照顾的天性得到了很大满足。所以林洙对于梁来说,是一个很可行的选择。
这只能让我感叹,做女人真累啊,若是为男人做,似乎怎么做都不合适。这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一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要求了,这是一个dilemma:才情纵横,或是聪慧理智,早早事业有成,自然会有人甘心拜倒在石榴裙下,可长此以往,生活里无法屈尊,恋爱里是非曲直得弄得明明白白不免让对方心生怨尤,哪天去他处寻了简单的慰藉也未可知;若专心做一个跟随者的角色,为家里那位打点好一切生活必需,一方面花在自己上的时间必然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自我表达的空间也被限制,最终反会被斥“庸碌无为”,“妇人之见”,二人本可沟通的精神世界则兴致寥寥。相比不算太挑剔的女性,理想主义的男人巴不得找一个红颜知己和贤妻良母的合体:既能切磋琢磨,又能无微不至;既要性格风骨,又要屈尊俯就;既是不食烟火,又可炉边灶台的女子。
这他妈也太贪婪了吧。当男人对女人提出种种条件的时候,对自己严格要求了吗?
这里不谈女权主义,毕竟当今的男女比例差距,能让“女朋友”在2020年成为金贵的奢侈品,女性的存在感会越来越强。只是现在沉浸在男性严苛的幻想世界里,多少有魅力的女性正在前赴后继地做出牺牲。宣传的媒介也起到了一个瞎指路的作用,“成为这样的女生会更好的维持两性关系”,可事实不是这样的。其实得想明白,尽管女性的多重role play做得很出色,尽管费劲心思扮演对方的妻、母、女、妹、情人、知己、倾诉对象,有些人仍然不能完完全全地满足,因为他们的期望值是不断地被助长的。想明白这点,也就释然了——既然没有真正的保险,既然没有万全之策,也就不必再为了谁而做自己吧。首先需不再忤逆自己的内在:若是本身就心气高傲的,哪怕暂时的放低自己都会觉得憋屈;若是聪慧灵敏的,一直装傻充愣也不是长久之策;若是能十指入阳春的,何必放下心头所爱去琢磨男人饭桌上的那些无趣谈资?你无法改变容易厌倦的人性,也无法改变感情天长日久逐渐归于平淡的事实,但不必现在抹灭身上他可能喜欢着的特点。其次,若是真的要修炼得更加全面,只能是以快乐的由头为自己去做。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注定得不到多少分的快乐。
毕竟丢了自己的人是没人会喜欢的。
一点小感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