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糕粿与蠔烙
龙眼南路不长,巷子不少,弯弯曲曲中藏着好多吃的。从长平路右拐进来左手边十米处一条仄窄的巷子,有一家老牌的炒糕粿店。说是店也不确切,名字都没有,因为档囗是露天的,雨天或是大太阳就在上面拉一大块雨布遮挡。我每次去总是中午,刚好赶上饭点,锅边围着一大群人,都是要打包的,巷尾四五张桌子早就坐满了人,还有一间简陋的屋子也坐得满满的。东西只有五样,两口锅,一口锅炒糕粿,一口锅煎蠔烙,另有猪肠胀糯米,汤有西洋菜猪杂和猪肚煮咸菜。
糕粿是大米做的,切成麻将牌大小薄薄的菱形片。大口的平底锅里铺满了,上半部分不动,炒锅里的下半部分。油厚,大扺用的是猪油。小弟先舀一大勺油沿着锅边倒下去,然后用锅铲将糕粿摊平铺匀,半煎半炒,火大要不停地翻,不然就要糊了,这样翻炒三四分钟后就八成熟了,这时再下一勺油,放几片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抓一把切碎的芥蓝,淋上一勺自制的酱汁继续翻炒一分钟,然后撒上葱段,起锅盛盘,盘边再加上一勺糖粉。潮人嗜甜,有一次和我拼桌的俩女的,吃到一半喊小弟加糖,每人盘边又加了一大勺白糖,看得我这个喜欢甜食的人都咋舌。
蠔烙台湾人称蚵仔煎,福建也有。生蠔洗净,同红薯粉,盐,胡椒粉和匀,大火重油煎,七八成熟时下拂匀的鸭蛋,煎至两面金黄出锅,放几根香菜,蘸鱼露同食。其实本地最有名的是西天巷的蠔烙,我没吃过,也就无从比较。不过我就喜欢这种露边摊,站在锅边看着自己喜欢的食物慢慢烹熟,有香气,有热腾腾的锅气,有时还会和小弟聊聊天,催他赶快炒,这样比坐在宽敞的餐厅里,等着上菜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吃这些一个人去不大合适,因为吃了这种就没有肚子吃另外的了。我通常会约好友一起去。两个女人先分吃一盘炒糕粿和蠔烙,然后转战下一家。再往前走几步就是杨记,有芝麻糊花生糊杏仁糊绿豆爽并各式早茶。糊类都是现磨的,浓稠香甜,冬天喝芝麻糊,夏天喝冰镇的绿豆爽,里面会放罗望子,滑溜溜的,味道很特别。点心并不特别好,胜在价格便宜,隔壁桌的两个小姑娘点了一大堆,摞起来蒸笼有十来个,价格不过半百。杨记再往下走有一家雷氏饼家,有现炸的油角,馅料是瘦肉板栗和香菇,还有绿豆馅的春卷。包装用的是白纸,窝成锥状,上大下尖,包着热热的炸物,吃着烫手,感觉有点回到了从前。再往前走左手边有条宽宽的巷子,巷口有卖杂粮煎饼的,还有个女的卖发糕,黑芝麻和葡萄干两种味道的,松软不太甜,有种大米发酵过的很淡的酸味。我只买过一次,后来就没碰到了。巷子里面有两家卖凉皮的,一家西安,一家汉中口味的。前者卖了十几年了,一个小小的的推车,凉皮凉粉并凉面,价格从十多年前的三块钱涨到四块直至现在的五块,味道还是如一,少油少盐少辣,面筋黄瓜海带不要豆芽,哧溜溜一盘下去,辣得撮着嘴吐舌头,至此一顿饭算是圆满了。回家的路上想着还有竹槌面,牛肉饺,大鼎猪血汤和薏米汤还未喝哩!
糕粿是大米做的,切成麻将牌大小薄薄的菱形片。大口的平底锅里铺满了,上半部分不动,炒锅里的下半部分。油厚,大扺用的是猪油。小弟先舀一大勺油沿着锅边倒下去,然后用锅铲将糕粿摊平铺匀,半煎半炒,火大要不停地翻,不然就要糊了,这样翻炒三四分钟后就八成熟了,这时再下一勺油,放几片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抓一把切碎的芥蓝,淋上一勺自制的酱汁继续翻炒一分钟,然后撒上葱段,起锅盛盘,盘边再加上一勺糖粉。潮人嗜甜,有一次和我拼桌的俩女的,吃到一半喊小弟加糖,每人盘边又加了一大勺白糖,看得我这个喜欢甜食的人都咋舌。
蠔烙台湾人称蚵仔煎,福建也有。生蠔洗净,同红薯粉,盐,胡椒粉和匀,大火重油煎,七八成熟时下拂匀的鸭蛋,煎至两面金黄出锅,放几根香菜,蘸鱼露同食。其实本地最有名的是西天巷的蠔烙,我没吃过,也就无从比较。不过我就喜欢这种露边摊,站在锅边看着自己喜欢的食物慢慢烹熟,有香气,有热腾腾的锅气,有时还会和小弟聊聊天,催他赶快炒,这样比坐在宽敞的餐厅里,等着上菜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吃这些一个人去不大合适,因为吃了这种就没有肚子吃另外的了。我通常会约好友一起去。两个女人先分吃一盘炒糕粿和蠔烙,然后转战下一家。再往前走几步就是杨记,有芝麻糊花生糊杏仁糊绿豆爽并各式早茶。糊类都是现磨的,浓稠香甜,冬天喝芝麻糊,夏天喝冰镇的绿豆爽,里面会放罗望子,滑溜溜的,味道很特别。点心并不特别好,胜在价格便宜,隔壁桌的两个小姑娘点了一大堆,摞起来蒸笼有十来个,价格不过半百。杨记再往下走有一家雷氏饼家,有现炸的油角,馅料是瘦肉板栗和香菇,还有绿豆馅的春卷。包装用的是白纸,窝成锥状,上大下尖,包着热热的炸物,吃着烫手,感觉有点回到了从前。再往前走左手边有条宽宽的巷子,巷口有卖杂粮煎饼的,还有个女的卖发糕,黑芝麻和葡萄干两种味道的,松软不太甜,有种大米发酵过的很淡的酸味。我只买过一次,后来就没碰到了。巷子里面有两家卖凉皮的,一家西安,一家汉中口味的。前者卖了十几年了,一个小小的的推车,凉皮凉粉并凉面,价格从十多年前的三块钱涨到四块直至现在的五块,味道还是如一,少油少盐少辣,面筋黄瓜海带不要豆芽,哧溜溜一盘下去,辣得撮着嘴吐舌头,至此一顿饭算是圆满了。回家的路上想着还有竹槌面,牛肉饺,大鼎猪血汤和薏米汤还未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