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济南
很久以前,在某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关于济南的散文,作者以温润的笔触描写了他(她)眼中温柔多姿、知书达理的济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前不久终于有机会去了一次济南,一偿夙愿。济南果然是很温柔的。
不过初到济南,第一印象并不太好。
出了火车站,公交站前挤了几百人。每当公交车来,人们都直接蜂涌而上。这公交车司机的驾驶技术得多好才行啊。在郑州上学那几年,总觉得郑州火车站前的公交车站已经够疯狂了,这次才算是开了眼界。
公交车是指望不上了。反正路途不远,就直接走吧。路面上也不太干净,空气也和天津一样,逃不过霾。
到了预订好的酒店,前台客服在办理完入住手续后,郑重叮嘱我们说,一会儿派出所可能会来扫黄,你们注意点••••••
唉,第一眼中的济南,真是让我大失所望。
在网上查到泉城广场的喷泉晚上7:30会有一场。来之前,小夹子已经三番五次的对我大加渲染过济南音乐喷泉的绚丽了,不过初到济南的恶劣印象,让我原本包含期待的心不能不大打折扣。七点多吃完晚饭,我们开始在广场上随意溜达。泉城广场很大,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广场了。广场上慢慢开始聚集了好多人。也有不少卖小玩具的人,生意不错的样子。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们,一对对的情侣们,大家都在等待喷泉的表演。到了七点三十分,喷泉并没有任何动静。本来就挺失望的我,更加无话可说,就要扫兴而归了。
突然,喷泉的音乐声响起来。我立刻被惊艳到了。
《茉莉花》这首歌,一般人都不陌生。(话说大二那年还参加过一次合唱表演,曲目就是《茉莉花》,还是英文版的••••••)印象里这首歌是无限温柔喜悦的调调。可是当《茉莉花》遇上喷泉,一切就都变了味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支支水柱随着这婉转的节奏扭动,简直活了一样。好像舞女在摇摆她的水蛇腰一样,要多妩媚有多妩媚。而且这还不是舞女,是水啊!本来就很灵动的水,这样扭啊扭的,比舞女的水蛇腰显得更有灵性,更妖艳多姿。我真的分不清,究竟是《茉莉花》让水看上去如此诱惑了,还是这喷泉让《茉莉花》听上去变得和传统印象中完全不同以至于只能用“妖艳”两个字来形容。总之站在这美景前的我,被彻底震撼到了。也彻底颠覆了我对《茉莉花》的认识(囧)。
《茉莉花》之后,还有《梁祝》等曲子,最后一首是《我的祖国》。我们都知道“一条大河波浪宽”,熟悉的旋律用小提琴演绎得非常温柔动人。这时的水也不再肆意摇摆,整个大喷泉数十条水柱都安静了下来,稳稳的齐齐喷到十几米的高空,形成巨大水幕布,水雾蒸腾弥漫,气象颇为壮观。刚才还无限妖媚,现在则端庄知性,落落大方,让人叹为观止。
《我的祖国》曲终,这一时段的音乐喷泉也结束了。围了几圈的人群开始渐渐散去,泉城广场上各种活动开始了。山东不愧是孔子故乡,文化名省,连广场上周围居民的活动都和别处不太一样。我们先是看到几个跳踢踏舞的老头儿老太太,领略了慢节奏的踢踏舞的别样风情,然后又遇到一个吹萨克斯的老大爷,优雅的边演奏边随音乐摆动身体,非常绅士。在这些悠然自得自娱自乐的老人们身后,是一尊尊塑像,有孔子,墨子,孙子,李清照••••••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就这样呈现在眼前,让人感觉时空交叠,一切又真实又有些梦幻了。
泉城广场上还有练双截棍的,有跳拉丁舞的,有打太极球的。整个大广场上每个人都自得其乐,我们一路穿过,也一次次被他们的开心所感染,不禁大为感慨,生活在济南的人,日子过得真舒服。
济南的温柔在于城内多姿多彩的水。除了泉城广场的音乐喷泉,当然还不得不提到趵突泉。
小学课本里老舍温情的笔触,在时隔十多年后依然荡漾在心底。去趵突泉之前,我们还专门重温了下当年的那篇课文。时过境迁,小时候觉得挺长的文章,现在一看,竟然只有区区百十字而已。不过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到老舍先生笔下对济南的深情。
进了趵突泉公园,一路一口口泉眼走过去,慢慢看,慢慢品,内心对埋藏于心底十几年的关于趵突泉的记忆似乎有些不安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终于就走到了趵突泉。该怎么形容看到她时的感觉呢?大概就像时隔数十年又见到初恋情人一般,激动自不言喻,但是又有一点因岁月无情而有一点点小失望吧。时光的杯里,斟满经年世事,又和着最初的感情,一口气满饮而下。这味道,很厚重。
这口泉周围建起了亭台连廊,满是游人。泉不大,果然有三个泉眼一直“冒,冒,冒”,另有处泉眼间或冒那么一两下,温柔又活泼。泉水非常清澈,简直让人怀疑这不是天然的水。还是在冬天,泉水却也咕咕不息,充满活趣。感觉趵突泉就像是济南这座老城的眸子,熠熠生辉,泉虽小却给济南城带来无限活力。这是造物者给济南的点睛之笔。
活泼的趵突泉,温柔的大明湖,灵动多变音乐喷泉。是水滋养着古老的济南。离开济南的时候,再看着略显破败的老城,感觉她就像一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虽渐已没落衰败但依然高贵优雅,气韵不俗。
前不久终于有机会去了一次济南,一偿夙愿。济南果然是很温柔的。
不过初到济南,第一印象并不太好。
出了火车站,公交站前挤了几百人。每当公交车来,人们都直接蜂涌而上。这公交车司机的驾驶技术得多好才行啊。在郑州上学那几年,总觉得郑州火车站前的公交车站已经够疯狂了,这次才算是开了眼界。
公交车是指望不上了。反正路途不远,就直接走吧。路面上也不太干净,空气也和天津一样,逃不过霾。
到了预订好的酒店,前台客服在办理完入住手续后,郑重叮嘱我们说,一会儿派出所可能会来扫黄,你们注意点••••••
唉,第一眼中的济南,真是让我大失所望。
在网上查到泉城广场的喷泉晚上7:30会有一场。来之前,小夹子已经三番五次的对我大加渲染过济南音乐喷泉的绚丽了,不过初到济南的恶劣印象,让我原本包含期待的心不能不大打折扣。七点多吃完晚饭,我们开始在广场上随意溜达。泉城广场很大,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广场了。广场上慢慢开始聚集了好多人。也有不少卖小玩具的人,生意不错的样子。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们,一对对的情侣们,大家都在等待喷泉的表演。到了七点三十分,喷泉并没有任何动静。本来就挺失望的我,更加无话可说,就要扫兴而归了。
突然,喷泉的音乐声响起来。我立刻被惊艳到了。
《茉莉花》这首歌,一般人都不陌生。(话说大二那年还参加过一次合唱表演,曲目就是《茉莉花》,还是英文版的••••••)印象里这首歌是无限温柔喜悦的调调。可是当《茉莉花》遇上喷泉,一切就都变了味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支支水柱随着这婉转的节奏扭动,简直活了一样。好像舞女在摇摆她的水蛇腰一样,要多妩媚有多妩媚。而且这还不是舞女,是水啊!本来就很灵动的水,这样扭啊扭的,比舞女的水蛇腰显得更有灵性,更妖艳多姿。我真的分不清,究竟是《茉莉花》让水看上去如此诱惑了,还是这喷泉让《茉莉花》听上去变得和传统印象中完全不同以至于只能用“妖艳”两个字来形容。总之站在这美景前的我,被彻底震撼到了。也彻底颠覆了我对《茉莉花》的认识(囧)。
《茉莉花》之后,还有《梁祝》等曲子,最后一首是《我的祖国》。我们都知道“一条大河波浪宽”,熟悉的旋律用小提琴演绎得非常温柔动人。这时的水也不再肆意摇摆,整个大喷泉数十条水柱都安静了下来,稳稳的齐齐喷到十几米的高空,形成巨大水幕布,水雾蒸腾弥漫,气象颇为壮观。刚才还无限妖媚,现在则端庄知性,落落大方,让人叹为观止。
《我的祖国》曲终,这一时段的音乐喷泉也结束了。围了几圈的人群开始渐渐散去,泉城广场上各种活动开始了。山东不愧是孔子故乡,文化名省,连广场上周围居民的活动都和别处不太一样。我们先是看到几个跳踢踏舞的老头儿老太太,领略了慢节奏的踢踏舞的别样风情,然后又遇到一个吹萨克斯的老大爷,优雅的边演奏边随音乐摆动身体,非常绅士。在这些悠然自得自娱自乐的老人们身后,是一尊尊塑像,有孔子,墨子,孙子,李清照••••••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就这样呈现在眼前,让人感觉时空交叠,一切又真实又有些梦幻了。
泉城广场上还有练双截棍的,有跳拉丁舞的,有打太极球的。整个大广场上每个人都自得其乐,我们一路穿过,也一次次被他们的开心所感染,不禁大为感慨,生活在济南的人,日子过得真舒服。
济南的温柔在于城内多姿多彩的水。除了泉城广场的音乐喷泉,当然还不得不提到趵突泉。
小学课本里老舍温情的笔触,在时隔十多年后依然荡漾在心底。去趵突泉之前,我们还专门重温了下当年的那篇课文。时过境迁,小时候觉得挺长的文章,现在一看,竟然只有区区百十字而已。不过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到老舍先生笔下对济南的深情。
进了趵突泉公园,一路一口口泉眼走过去,慢慢看,慢慢品,内心对埋藏于心底十几年的关于趵突泉的记忆似乎有些不安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终于就走到了趵突泉。该怎么形容看到她时的感觉呢?大概就像时隔数十年又见到初恋情人一般,激动自不言喻,但是又有一点因岁月无情而有一点点小失望吧。时光的杯里,斟满经年世事,又和着最初的感情,一口气满饮而下。这味道,很厚重。
这口泉周围建起了亭台连廊,满是游人。泉不大,果然有三个泉眼一直“冒,冒,冒”,另有处泉眼间或冒那么一两下,温柔又活泼。泉水非常清澈,简直让人怀疑这不是天然的水。还是在冬天,泉水却也咕咕不息,充满活趣。感觉趵突泉就像是济南这座老城的眸子,熠熠生辉,泉虽小却给济南城带来无限活力。这是造物者给济南的点睛之笔。
活泼的趵突泉,温柔的大明湖,灵动多变音乐喷泉。是水滋养着古老的济南。离开济南的时候,再看着略显破败的老城,感觉她就像一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虽渐已没落衰败但依然高贵优雅,气韵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