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霍乱时期的爱情》后
花了一个礼拜在图书馆读完了这本旷世名作,发现每一部名著或者成功的作品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才会让不同的读者产生各种各样的共鸣。过了一开始的干涩,读起来便酣畅淋漓。把爱情、人性和本能结合起来,诠释了一段跨世纪的爱情史。
摘录了一些感触比较深的句子:
好望角:美好希望的海角。绕过此海角就意味着好运来临。
易得的幸福无法持久。
当他们步入老年,回忆起这段往事,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相信这样一个惊人的事实,即那次吵架竟是他们半个世纪的共同生活中最为严重的一次,也是他们唯一一次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希望开始过另一种人生。尽管现在他们老了,已经心平气和,但还是注意不去提它,因为那刚刚愈合的伤口会再次流血,仿佛就发生在昨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任何人都不能去触碰的伤疤,永远也不会愈合。)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厌恶。
私生活跟社会生活恰恰相反,是变化无常,不可预见的。
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有人选择尝遍辛苦而自制,有人选择了知足,珍惜眼前人。)
男人需要两个妻子,一个用来爱,一个用来钉扣子。(妻子最不公的地方就在于总会从那个被爱的人变成丈夫的保姆。)
他的胆怯被过滤成了一种神秘的清高。(现实中很多人都是)
听到有关他的好消息时,她总是很高兴,因为这样可以慢慢减轻她的罪责。(总以为仇人如果过得幸福,便会忘了自己曾带给他的伤痛。)
那并非是对爱的回忆,也不是对后悔的回忆,而是对一个曾使她泪水涟涟的痛苦形象的回忆。
她嫁的那么匆忙,那么秘密,就好像不是为爱而嫁,而是为了用那块神圣的头纱掩盖某种早熟的过失。
当一个女人决定和一个男人睡觉时,就没有她跃不过去的围墙,没有她推不倒的堡垒,也没有她抛不下的道德顾虑,事实上没有能管得住她的上帝。
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刻的美。 她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而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了更多。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弱者永远无法进入爱情的王国,因为那是一个严酷、吝啬的国度,女人只会对意志坚强的男人俯首称臣。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带给她们安全感,他们渴求这种安全感,以面对生活的挑战。
可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说清这种相互依赖究竟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还是习惯使然。他们从不曾为此问过自己,因为两个人都宁愿不知道答案。...她把他当作一个老小孩,而非一个难以伺候的老人。这种自欺欺人对两人来说或许都是一种上天的恩赐,因为这让他们避免了相互同情。(爱情最可悲的地方就在于同情怜悯。)
世上的人分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 他不信任后面这种人:他们一旦越轨,便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于是四处炫耀爱情,就好像那是他们刚刚发明出来的似的。而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也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他们从不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也不向任何人吐露秘密,反而装出一副对这种事漠不关心的样子,以致常常招来性无能、性冷淡,甚至不男不女的名声。
在那一瞬间,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对自己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她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影在自己的心间占据那么长的时间。 那天下午,她交给女仆一封只有两行字的信:今天,见到您时,我发现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幻觉。(爱上的不是这个人,而是爱情本身。)
灵魂之爱在腰部以上,肉体之爱在腰部以下。
他心里明白,自己并不爱她同她结婚是因为喜欢她的高傲,她的严肃,她的力量,也因为自己的一点虚荣心,但当她第一次吻他的时候,他确定,没有什么阻碍能阻止他们建立一份完美的爱情。在那第一个晚上,他们什么都聊了,一直聊到天亮,就是没有谈到爱情,以后也永远不会谈到它。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两个人谁都没有做错。
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
只有没有原则的人,才会从痛苦中得到满足。
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
他一直表现的就像是她彻头彻尾的丈夫:肉体上不忠,心灵上却死心塌地;不停地努力摆脱自己所受的奴役,却又从不让自己的背叛给她带来痛苦。
相思病具有和霍乱相同的症状。
可以同时爱上几个人,并带着同样的痛苦爱着她们所有人,不背叛其中任何一个。 “人心的房间比婊子旅馆里的客房还多。
为了不让别人看出她的恐惧,她总是会抢先竖起一道愤怒的屏障。
她发现了潜意识中阻碍她爱他的原因。她说:“他就好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影子。”的确如此:他是一个谁都不认识的人的影子。
后来的她永远也想不起它真是的模样,只记得见到它之前她脑海中想象的样子。(所以有时候寒风刺骨的感觉也让人铭记于心,只因为当时陪伴在身边的人,想来都是温暖的。)
她确实高高兴兴地跟他回去了,但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在余生默默地向他讨还自己所受的痛苦折磨。(骄傲倔强是一个女人最富有魅力却也最害怕的地方)
她一直觉得她的生活是从丈夫那里租借来的:她是这个辽阔的幸福帝国至高无上的君主,但这个帝国是丈夫建造的,且仅为他自己而建。她丈夫爱她胜过一切,胜过世间所有的人,但这也仅仅是为了他自己:这是他神圣的义务。(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给自己定义的那个世界里)
可以不忠,但不可背信弃义。
和她在一起时,他学会了一件他其实已在无意中多次体验过的事:可以同时爱上几个人,并带着同样的痛苦爱着她们所有人,不背叛其中任何一个。
截肢后,患者仍能感受到已不存在的那条腿上的疼痛、痉挛和瘙痒。这正如她失去他以后的感受,虽然他已经不在了,她却仍觉得他就在那里。
她很快发现,对亡夫的记忆不仅经得住火烧,而且似乎也经得住时间的流逝。
人类,就如同远征的军队一样,是以队伍中步伐最慢者的速度前进的。
她知道,要适应他的吝啬,他早熟外表下不谙世事的执拗,他古怪的性情,他只知索取,不愿付出的渴望,这一切都不容易,但尽管如此,却没有哪个男人是比他更好的伴侣了,因为这世上没有哪个男人比他更需要爱。但同时,也没有哪个男人比他更油滑,因此,他们的爱从不会超越他所掌控的界限。
事实上,他迫切希望的,是从对往昔的回忆中找到一条秘密之路,以让自己得到发泄。因为这就是他急需的:把灵魂从嘴中释放出来。
“你要永远记住,对于一对恩爱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从守寡最初的寂寞时光开始,她便明白,这句话中隐藏的并不是她当初所认为的卑劣威胁,而是一块为两人带来过无数幸福时光的月亮宝石。(经历越久的夫妻越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这样做,部分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但更多的是为了逃避她尚没有找到方式提出的指责以及他欠她的一个解释。
并不像他坚持相信的那样,回忆并不能拯救未来。恰恰相反,对过去的回忆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那就是:
二十岁时的火热躁动是某种高贵而美丽的东西,但绝不是爱情。
他觉得,她的不幸使她得到升华,愤怒使她更加美丽,对世界的怨恨使她恢复了二十岁时那桀骜的个性。
她到了一个自省的时刻,她将带着尊严,带着高傲,带着无法抑制的活下去的渴望自问,她要如何对待心中这份无主的爱情。
他们仿佛一举越过了漫长艰辛的夫妻生活,义无反顾的直达爱情的核心。他们像一对经历了生活磨练的老夫老妻,在宁静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无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楼:超越了爱情。因为他们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够长时间,足以发现无论何时何地,爱情始终都是爱情,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摘录了一些感触比较深的句子:
好望角:美好希望的海角。绕过此海角就意味着好运来临。
易得的幸福无法持久。
当他们步入老年,回忆起这段往事,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相信这样一个惊人的事实,即那次吵架竟是他们半个世纪的共同生活中最为严重的一次,也是他们唯一一次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希望开始过另一种人生。尽管现在他们老了,已经心平气和,但还是注意不去提它,因为那刚刚愈合的伤口会再次流血,仿佛就发生在昨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任何人都不能去触碰的伤疤,永远也不会愈合。)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厌恶。
私生活跟社会生活恰恰相反,是变化无常,不可预见的。
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有人选择尝遍辛苦而自制,有人选择了知足,珍惜眼前人。)
男人需要两个妻子,一个用来爱,一个用来钉扣子。(妻子最不公的地方就在于总会从那个被爱的人变成丈夫的保姆。)
他的胆怯被过滤成了一种神秘的清高。(现实中很多人都是)
听到有关他的好消息时,她总是很高兴,因为这样可以慢慢减轻她的罪责。(总以为仇人如果过得幸福,便会忘了自己曾带给他的伤痛。)
那并非是对爱的回忆,也不是对后悔的回忆,而是对一个曾使她泪水涟涟的痛苦形象的回忆。
她嫁的那么匆忙,那么秘密,就好像不是为爱而嫁,而是为了用那块神圣的头纱掩盖某种早熟的过失。
当一个女人决定和一个男人睡觉时,就没有她跃不过去的围墙,没有她推不倒的堡垒,也没有她抛不下的道德顾虑,事实上没有能管得住她的上帝。
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刻的美。 她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而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了更多。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弱者永远无法进入爱情的王国,因为那是一个严酷、吝啬的国度,女人只会对意志坚强的男人俯首称臣。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带给她们安全感,他们渴求这种安全感,以面对生活的挑战。
可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说清这种相互依赖究竟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还是习惯使然。他们从不曾为此问过自己,因为两个人都宁愿不知道答案。...她把他当作一个老小孩,而非一个难以伺候的老人。这种自欺欺人对两人来说或许都是一种上天的恩赐,因为这让他们避免了相互同情。(爱情最可悲的地方就在于同情怜悯。)
世上的人分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 他不信任后面这种人:他们一旦越轨,便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于是四处炫耀爱情,就好像那是他们刚刚发明出来的似的。而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也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他们从不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也不向任何人吐露秘密,反而装出一副对这种事漠不关心的样子,以致常常招来性无能、性冷淡,甚至不男不女的名声。
在那一瞬间,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对自己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她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影在自己的心间占据那么长的时间。 那天下午,她交给女仆一封只有两行字的信:今天,见到您时,我发现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幻觉。(爱上的不是这个人,而是爱情本身。)
灵魂之爱在腰部以上,肉体之爱在腰部以下。
他心里明白,自己并不爱她同她结婚是因为喜欢她的高傲,她的严肃,她的力量,也因为自己的一点虚荣心,但当她第一次吻他的时候,他确定,没有什么阻碍能阻止他们建立一份完美的爱情。在那第一个晚上,他们什么都聊了,一直聊到天亮,就是没有谈到爱情,以后也永远不会谈到它。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两个人谁都没有做错。
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
只有没有原则的人,才会从痛苦中得到满足。
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
他一直表现的就像是她彻头彻尾的丈夫:肉体上不忠,心灵上却死心塌地;不停地努力摆脱自己所受的奴役,却又从不让自己的背叛给她带来痛苦。
相思病具有和霍乱相同的症状。
可以同时爱上几个人,并带着同样的痛苦爱着她们所有人,不背叛其中任何一个。 “人心的房间比婊子旅馆里的客房还多。
为了不让别人看出她的恐惧,她总是会抢先竖起一道愤怒的屏障。
她发现了潜意识中阻碍她爱他的原因。她说:“他就好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影子。”的确如此:他是一个谁都不认识的人的影子。
后来的她永远也想不起它真是的模样,只记得见到它之前她脑海中想象的样子。(所以有时候寒风刺骨的感觉也让人铭记于心,只因为当时陪伴在身边的人,想来都是温暖的。)
她确实高高兴兴地跟他回去了,但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在余生默默地向他讨还自己所受的痛苦折磨。(骄傲倔强是一个女人最富有魅力却也最害怕的地方)
她一直觉得她的生活是从丈夫那里租借来的:她是这个辽阔的幸福帝国至高无上的君主,但这个帝国是丈夫建造的,且仅为他自己而建。她丈夫爱她胜过一切,胜过世间所有的人,但这也仅仅是为了他自己:这是他神圣的义务。(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给自己定义的那个世界里)
可以不忠,但不可背信弃义。
和她在一起时,他学会了一件他其实已在无意中多次体验过的事:可以同时爱上几个人,并带着同样的痛苦爱着她们所有人,不背叛其中任何一个。
截肢后,患者仍能感受到已不存在的那条腿上的疼痛、痉挛和瘙痒。这正如她失去他以后的感受,虽然他已经不在了,她却仍觉得他就在那里。
她很快发现,对亡夫的记忆不仅经得住火烧,而且似乎也经得住时间的流逝。
人类,就如同远征的军队一样,是以队伍中步伐最慢者的速度前进的。
她知道,要适应他的吝啬,他早熟外表下不谙世事的执拗,他古怪的性情,他只知索取,不愿付出的渴望,这一切都不容易,但尽管如此,却没有哪个男人是比他更好的伴侣了,因为这世上没有哪个男人比他更需要爱。但同时,也没有哪个男人比他更油滑,因此,他们的爱从不会超越他所掌控的界限。
事实上,他迫切希望的,是从对往昔的回忆中找到一条秘密之路,以让自己得到发泄。因为这就是他急需的:把灵魂从嘴中释放出来。
“你要永远记住,对于一对恩爱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从守寡最初的寂寞时光开始,她便明白,这句话中隐藏的并不是她当初所认为的卑劣威胁,而是一块为两人带来过无数幸福时光的月亮宝石。(经历越久的夫妻越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这样做,部分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但更多的是为了逃避她尚没有找到方式提出的指责以及他欠她的一个解释。
并不像他坚持相信的那样,回忆并不能拯救未来。恰恰相反,对过去的回忆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那就是:
二十岁时的火热躁动是某种高贵而美丽的东西,但绝不是爱情。
他觉得,她的不幸使她得到升华,愤怒使她更加美丽,对世界的怨恨使她恢复了二十岁时那桀骜的个性。
她到了一个自省的时刻,她将带着尊严,带着高傲,带着无法抑制的活下去的渴望自问,她要如何对待心中这份无主的爱情。
他们仿佛一举越过了漫长艰辛的夫妻生活,义无反顾的直达爱情的核心。他们像一对经历了生活磨练的老夫老妻,在宁静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无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楼:超越了爱情。因为他们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够长时间,足以发现无论何时何地,爱情始终都是爱情,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