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的洞府:和Hannibal学家装 (一)东方情调
想当年还是一枚清纯少年的我也是萌过BG cp的,比如说原著里的Hannibal和Clarice。现如今...反正就是被基佬编剧洗脑了....
“妖精”都是“有肉又有钱”....不信你看⬇️
-------------------
据说Hannibal原著和电影发布以后,Hannibal一度取代Darth Vader成为最受欢迎的坏蛋。正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除了吃人这点坏习惯(就这毛病还有童年阴影做借口呢),拔叔在有文化这点上简直就是流氓堆里数第一、人渣中的战斗机。有时候我比较不待见美剧里的道具场景设定,比如White Collar经常臆造一些被盗艺术品,虽然有小孔雀的美貌来弥补,但是!严重影响我二、三次元成功对接好么!所以TV版拔叔很多向原著致敬的场景设定,简直让我怒赞👍
话说男人的品味都是女人调教出来的,看过《汉尼拔崛起》的都知道紫夫人(Lady Murasaki)对少年汉尼拔影响有多深,TV版里拔叔家里就有不少日本装饰。比如Freddie Lounds偷听结果被拔叔抓包那场戏,拔叔身后的墙上就挂着浮世绘。
左边那框是一幅三联张,由歌川国贞绘制,取自歌舞伎剧目“隅田川花御所染”,貌似是讲一个小尼姑的恋爱故事(想唱“思凡”了有木有==)。有兴趣且能看懂日文的可以直接看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的网站隅田川花御所染
旁边那个单幅,绘者不详,是一个演员的“死绘”,也就是遗像。
话说歌川国贞的特长是色情画、歌舞伎场景和演员肖像,他还画过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用英文也是Lady Murasaki。他的作品出现在拔叔这个剧院爱好者的办公室还满蛮符合人物设定的。(话说....All gays love theatre LOL)
之前看到采访还是什么上说,拔叔给人的印象之一是exotic。我理解起来就是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他的European style,而对欧洲来说他则又略具东方情调。他办公室的很多装饰绝对能让中国迷妹会心一笑。
那个马其实有点略囧,马的体态说是借鉴唐马,但又说是Chunar horse,查了下Chunar在印度,瞬间无语。土耳其马还差不多...
其实马不只一次出现在拔叔办公室,鹿上放那幅画隐约可见是一个人骑着一匹白马,而且拔叔不是还用broken pony形容Will嘛。马的象征意义众多:自由,力量和财富,或者光辉和美。如果说Will是病弱的小马(pony),那他本身其实蕴含着力量和美,而当拔叔(作为他的心理医生)治愈他,他才能真正展现其光辉。像拔叔这种审美至上的人,很难想像他能彻底放弃Will身上这些特质,所以在第二季Will就有机会利用拔叔对他的obssesion反过来对付他。另外作为一个连环杀手,拔叔明显更偏向“力量/控制”驱动型,视被害人为“猪”使他与“神”极为接近,至于食人则更像是“口欲滞留”的表现:把普通力量/控制驱动型连环杀手犯案手法中常见的sexual abuse转变为oral sadism。反正Hannibal整部剧都在refer 弗洛伊德,而且hannibal的受害人以男性为主,不知道有没有暗示拔叔的取向?至于后面refer Francis Bacon,就更有嫌疑了。
拔叔的小圈椅和明式小柜
小圈椅上方击剑面罩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尽管电影版里的面具的样式更可能是仿效日本甲胄,但是考虑到拔叔某些时候表现出的“骑士精神”,击剑未尝不是一个适合他的运动。
其实书柜那个挂锁和直线条也很中式,虽然是那种根据现代需要新做的...
室内绿化上拔叔偶尔也选择东方式:窗台上的中文叫pen zai日文叫Bonsai的东西....
话说拔叔餐厅这个living herb wall绝赞,加上拔叔厨房里的水龙头就是他家里我最想要的两样东西!之前在柏林住过一个酒店就有一面可食用植物墙,薄荷茶里的薄荷是吧台小哥直接从墙上薅来的!其实这个还蛮接近东方的造园理念的:人居于林泉之中,而不是像西方一样花园与居室泾渭分明
采访里有提过拔叔的办公室是受伦敦Sir John Soane‘s Museum的影响,简化成一个概念就是“博物馆既是家,家既是博物馆”。参观过Bank of England、Royal Academy of Art的人有可能对他有印象,这两个地方都是他主持设计的。他把自己家用来陈列自己几万件收藏,从埃及石棺、希腊花瓶到中国瓷器,南美洲的陶器无所不包,他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挤”,铺天盖地从上到下都是藏品,理念绝对不同于现在的博物馆。以此为参照,拔叔家的东西也是来自不同的大洲,不同的时代。依照房间反应主人性格经历的规律,拔叔青年时期可能像17世纪以来那些有钱有闲有文化的上流社会青年一样进行过“Grand Tour”,甚至是像毛姆一样足迹遍及近东、远东、拉美等地。总的来说拔叔的品味来源于欧洲,但又不是今天的欧洲:特别考虑到他对东方的偏爱(Chinoiserie and Japonaiserie),更让人联想到这两种风潮兴起的17-19世纪。
补一个拔叔办公室的地毯,这块的图案布局和色彩基本就是Persian rug里最典型的了。(背景里又有一个Bonsai)
备注:我本来想些Orientalism的,不过想想不太恰当。Orientalism实际上是指西方人对近东的艺术、历史、文化的兴趣,反正自从萨义德声明过以后就一直这么用。Chinoiserie基本是指17世纪以来欧洲艺术家所受的来自中国的影响,Japonaiserie则略迟到19世纪。
“妖精”都是“有肉又有钱”....不信你看⬇️
![]() |
-------------------
据说Hannibal原著和电影发布以后,Hannibal一度取代Darth Vader成为最受欢迎的坏蛋。正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除了吃人这点坏习惯(就这毛病还有童年阴影做借口呢),拔叔在有文化这点上简直就是流氓堆里数第一、人渣中的战斗机。有时候我比较不待见美剧里的道具场景设定,比如White Collar经常臆造一些被盗艺术品,虽然有小孔雀的美貌来弥补,但是!严重影响我二、三次元成功对接好么!所以TV版拔叔很多向原著致敬的场景设定,简直让我怒赞👍
话说男人的品味都是女人调教出来的,看过《汉尼拔崛起》的都知道紫夫人(Lady Murasaki)对少年汉尼拔影响有多深,TV版里拔叔家里就有不少日本装饰。比如Freddie Lounds偷听结果被拔叔抓包那场戏,拔叔身后的墙上就挂着浮世绘。
![]() |
左边那框是一幅三联张,由歌川国贞绘制,取自歌舞伎剧目“隅田川花御所染”,貌似是讲一个小尼姑的恋爱故事(想唱“思凡”了有木有==)。有兴趣且能看懂日文的可以直接看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的网站隅田川花御所染
![]() |
旁边那个单幅,绘者不详,是一个演员的“死绘”,也就是遗像。
![]() |
话说歌川国贞的特长是色情画、歌舞伎场景和演员肖像,他还画过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用英文也是Lady Murasaki。他的作品出现在拔叔这个剧院爱好者的办公室还满蛮符合人物设定的。(话说....All gays love theatre LOL)
之前看到采访还是什么上说,拔叔给人的印象之一是exotic。我理解起来就是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他的European style,而对欧洲来说他则又略具东方情调。他办公室的很多装饰绝对能让中国迷妹会心一笑。
![]() |
![]() |
在澳门展览过的贵州苗族银项圈,看拔叔身后! |
那个马其实有点略囧,马的体态说是借鉴唐马,但又说是Chunar horse,查了下Chunar在印度,瞬间无语。土耳其马还差不多...
![]() |
![]() |
拔叔不如买这个,微微偏头乱萌! |
其实马不只一次出现在拔叔办公室,鹿上放那幅画隐约可见是一个人骑着一匹白马,而且拔叔不是还用broken pony形容Will嘛。马的象征意义众多:自由,力量和财富,或者光辉和美。如果说Will是病弱的小马(pony),那他本身其实蕴含着力量和美,而当拔叔(作为他的心理医生)治愈他,他才能真正展现其光辉。像拔叔这种审美至上的人,很难想像他能彻底放弃Will身上这些特质,所以在第二季Will就有机会利用拔叔对他的obssesion反过来对付他。另外作为一个连环杀手,拔叔明显更偏向“力量/控制”驱动型,视被害人为“猪”使他与“神”极为接近,至于食人则更像是“口欲滞留”的表现:把普通力量/控制驱动型连环杀手犯案手法中常见的sexual abuse转变为oral sadism。反正Hannibal整部剧都在refer 弗洛伊德,而且hannibal的受害人以男性为主,不知道有没有暗示拔叔的取向?至于后面refer Francis Bacon,就更有嫌疑了。
![]() |
拔叔的小圈椅和明式小柜
![]() |
![]() |
小圈椅上方击剑面罩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尽管电影版里的面具的样式更可能是仿效日本甲胄,但是考虑到拔叔某些时候表现出的“骑士精神”,击剑未尝不是一个适合他的运动。
![]() |
![]() |
电影版面具对比吉美藏日本甲胄 |
其实书柜那个挂锁和直线条也很中式,虽然是那种根据现代需要新做的...
![]() |
室内绿化上拔叔偶尔也选择东方式:窗台上的中文叫pen zai日文叫Bonsai的东西....
![]() |
话说拔叔餐厅这个living herb wall绝赞,加上拔叔厨房里的水龙头就是他家里我最想要的两样东西!之前在柏林住过一个酒店就有一面可食用植物墙,薄荷茶里的薄荷是吧台小哥直接从墙上薅来的!其实这个还蛮接近东方的造园理念的:人居于林泉之中,而不是像西方一样花园与居室泾渭分明
![]() |
采访里有提过拔叔的办公室是受伦敦Sir John Soane‘s Museum的影响,简化成一个概念就是“博物馆既是家,家既是博物馆”。参观过Bank of England、Royal Academy of Art的人有可能对他有印象,这两个地方都是他主持设计的。他把自己家用来陈列自己几万件收藏,从埃及石棺、希腊花瓶到中国瓷器,南美洲的陶器无所不包,他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挤”,铺天盖地从上到下都是藏品,理念绝对不同于现在的博物馆。以此为参照,拔叔家的东西也是来自不同的大洲,不同的时代。依照房间反应主人性格经历的规律,拔叔青年时期可能像17世纪以来那些有钱有闲有文化的上流社会青年一样进行过“Grand Tour”,甚至是像毛姆一样足迹遍及近东、远东、拉美等地。总的来说拔叔的品味来源于欧洲,但又不是今天的欧洲:特别考虑到他对东方的偏爱(Chinoiserie and Japonaiserie),更让人联想到这两种风潮兴起的17-19世纪。
![]() |
补一个拔叔办公室的地毯,这块的图案布局和色彩基本就是Persian rug里最典型的了。(背景里又有一个Bonsai)
![]() |
![]() |
备注:我本来想些Orientalism的,不过想想不太恰当。Orientalism实际上是指西方人对近东的艺术、历史、文化的兴趣,反正自从萨义德声明过以后就一直这么用。Chinoiserie基本是指17世纪以来欧洲艺术家所受的来自中国的影响,Japonaiserie则略迟到19世纪。
-
要跳舞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01 23:31:07
-
乐士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21:43:48
-
阴雨天的耳洞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1-19 08:51:59
-
Daisydepp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1-20 10:53:08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9 21:43:30
-
Indigoxxx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7-12 15:11:23
-
ww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5-28 00:27:42
-
阿一的好粒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4-22 17:18:00
-
芭比芭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4-17 22:56:56
-
阿布花苏珊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26 10:54:52
-
MP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25 18:07:47
-
yumm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25 14:05:17
-
瑞来克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25 10:12:58
-
二一GLU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24 13:30:35
-
512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24 13:06:33
-
吐咯一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22 12:40:36
-
%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21 17:23:52
-
激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00:21:34
-
田 玉儿他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19 22:38:12
-
-CH3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3-19 08: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