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非常规设计与施工流程...(我整晚就在写这个,唉)
正常的设计程序, 以及施工/设计必备条件(从底板结构施工倒推):
1. 底板结构施工(含防水、垫层、接桩处理、防雷接地等)需要:全套建筑、结构、水暖电施工图(经图审通过);
2. 基坑开挖施工需要:基础结构施工图、基坑开挖方案(一般为总包提出, 深基坑需当地主管部门组织审批通过)、深基坑支护安全生产措施备案、建筑总平面图(确认定位, 放线用)
3. 基坑支护施工需要:基坑支护施工图(深基坑需经当地主管部门组织审批通过)、深基坑支护安全生产措施备案、建筑总平面图(确认定位, 放线用)
4. 深基坑支护、开挖设计需要:深基坑岩土工程专项勘察报告、地下室结构施工图(含车道)、桩施工图、地下室建筑平剖面图(含车道)、建筑总平面图、基坑周围建筑物基础结构图、基坑周围管线分布定位图
5. 桩基施工需要:桩施工图(经图审通过)、建筑总平面图、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6. 全套施工图设计需要:经专家及有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的初步设计文件(各专业)、涉及施工图设计需要明确的材料/设备选型/医疗工艺布置及科室要求、市政管线接口、正式的环评/辐射环评报告、人防办审批意见书等
7. 桩基设计需要:初步设计深度的建筑平立剖、墙体材料、医疗及机电重设备布置与荷重,经专家及有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的初步设计文件(各专业)、地质勘察报告(详勘)、工程前试桩报告
8. 工程前试桩施工与检测需要:工程前试桩图纸与要求、地质勘察报告
9. 工程前试桩设计需要:结构初步设计基本完成、地质勘察报告(至少初勘)
10. 初步设计需要:经审批通过的方案及规划文件、地质勘察报告(至少初勘)、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经业主确认的医疗工艺流程与科室区块、经业主确认的机电系统与市政管线条件、结构隔减震设计需求等
11. 地质勘探施工需要:地勘需求(包括钻探点布置、结构类型与基础需求等)
12. 地勘需求的设计需要:建筑方案(经审批通过)
13. 规划、方案设计需要:设计任务书、建筑红线图、场地测绘图等基础资料
非常规的设计程序, 以及施工/设计必备条件(从底板结构施工倒推):
1. 底板结构施工(含防水、垫层、接桩处理、防雷接地等)需要:地下室建筑平面图、建筑防水作法(总说明的一部分)、建筑总平面图(定位放线用)、防雷接地(电气)施工图、地下室基础结构图;
2. 基坑开挖施工需要:基础结构施工图、基坑开挖方案(一般为总包提出, 深基坑需当地主管部门组织审批通过)、深基坑支护安全生产措施备案、建筑总平面图(确认定位, 放线用)
3. 基坑支护施工需要:基坑支护施工图(深基坑需经当地主管部门组织审批通过)、深基坑支护安全生产措施备案、建筑总平面图(确认定位, 放线用)
4. 桩基施工需要:桩施工图(------)、建筑总平面图、------
5. ------
6. 深基坑支护、开挖设计需要:深基坑岩土工程专项勘察报告、地下室结构初设图(含车道)、桩初设图、地下室建筑平剖面初设图(含车道)、建筑总平面图(初设深度)、基坑周围建筑物基础结构图、基坑周围管线分布定位图
7. 桩基设计需要:比方案深度略深的建筑平立剖、墙体材料、------,------、地质勘察报告(可用相邻场地报告代替)、工程前试桩报告(可后补,有风险)
8. ------
9. ------
10. 初步设计需要:------方案及规划文件(经业主确认, 有审批风险)、地质勘察报告(可用相邻场地报告代替)、------
11. ------
12. ------
13. 规划、方案设计需要:设计任务书、建筑红线图、场地测绘图等基础资料
简单说, 非常规设计的流程:
规划、方案设计(经业主确认)初步设计(非常简略)深基坑支护设计/桩基施工图设计/地下室施工图设计(同时开始)(桩基施工图完成)桩基施工(深基坑支护评审通过)基坑支护、开挖施工(基础施工图完成)基础结构施工
以上省略的主要是:(1)规划、方案、初步设计与施工图的审批行政流程;(2)地勘报告以相邻场地报告代替;(3)相关设计条件的简化(如市政管道接口等)或省略(地震性安全性评价报告、环评报告等);(4)工程前试桩报告、正式的地勘报告后补;(5)方案经业主确认之后建筑与结构专业直接往施工图深度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很短可以忽略;(6)深基坑支护设计时以初设深度的条件图代替施工图深度的条件图;(7)基础结构施工时仅有必要的图纸提供(结构基础施工图,建筑防水作法,电气防雷接地作法等),其他非必要图纸均省略
所有的省略都有风险, 用风险(“可能”额外增加的成本)换来时间的节约
以XX医院门诊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约7万平米框架)为例:
20130313-中标后第一版讨论方案完成
20130316-钻探点布置与地勘需求完成
20130507-[地勘报告中间资料]
20130513-工程前试桩方案图完成
20130514-[正式地勘报告电子档]
20130704-[工程前试桩报告(第一批)]
20130721-方案细化to结构用作建模计算、桩施工图设计依据☆
20130806-桩位平面施工图完成
20130807-{工程桩开始施工}
20130912-支护设计条件图完成
20130926-基础结构(底板)施工图完成
20131012-基坑支护施工图完成(由施工总包负责,经专家评审修改)
20131015-{基坑支护开始施工}
20131115-{开挖至基坑底, 开始浇筑垫层}
20131125-{开始施工承台、地梁、底板等基础结构}
20131205-全套初步设计文件送审
20131210-{局部区域地下室外墙开始施工}
20131218-初步设计审批
20140105-全套施工图送审
20140120-{全部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
20140224-收到图审意见
20140310-提送图审意见回复(??)
-----------------------------------------------------------------------------------------------------------
从XX医院的例子看来, 中标之后的第一版讨论方案到方案细化提交给结构开始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花的时间比较多, 约4个月, 不过也是这段时间完成了正式的地勘报告、工程前试桩, 如果这段时间要压缩:方案确定(主要应该是医疗工艺及外观造型等)需提前;地勘速度加快;工程前试桩省略或加快。考虑到地勘至少需1个月, 试桩出结果需1.5个月最快, 若省略试桩可以压缩到1个月, 不省略最快也须2个月(一中标就参考附近地勘资料提出试桩,开始试桩)。
以下排一个设计/施工的进度, 算是压缩了所有可能的时间:
3/15 设计决标, 中标方案的深化立即开始, 按中标方案提出地勘条件, 参考附近地勘资料提出试桩方案, 开始进行地勘及试桩施工招标工作
3/25 开始进行地勘与试桩(10天内招标完成开始进场?? 若能提前招标则可节省5-10天)
4/25 地勘完成, 出中间报告, 方案与医疗工艺细化完成, 结构计算开始
5/10 结构桩基施工图完成/支护设计条件图完成;同时试桩报告完成, 开始支护设计(谁来设计? 总包此时不太可能定, 那就找专门的支护设计院或交由设计总包), 开始进行结构基础设计, 开始进行桩基施工(桩施工队提前招标决定并提早备料)
6/10 支护设计完成(经专家评审并修改) , 开始进行边坡支护施工(支护施工队提前招标决定并提早备料, 此时可以确定施工总包是最好的, 否则就要单独发一个支护包, 介面可能会太多), 开始进行工程桩静载荷试验;同时结构基础施工图完成, 开始进行结构地下室施工图设计
7/10 桩基施工完成(耗时2个月), 工程后试桩完成, (支护已经施工一个月了)开始进行基坑开挖;结构地下室施工图完成, 开始进行上部结构设计
7/25 支护施工完成(耗时1.5个月)
8/25 基坑全部开挖完成(耗时1.5个月), 开始做小应变检测、浇垫层做基础防水(最迟总包此时要进场了, 因此总包至少需在1个月前确定)
9/15 全套结构施工图完成(距离设计决标共整整6个月:可以视为方案设计1个月/初步设计1个月/施工图设计3个月, 各阶段中间15天审批回复时间)
11/30 多层裙房部分地下室顶板结构完成(按地下室两层预估, 从浇垫层起算耗时3个月)
12/31 高层部分地下室顶板结构完成(按地下室两层、厚筏板基础预估, 从浇垫层起算耗时4个月完成)
1. 底板结构施工(含防水、垫层、接桩处理、防雷接地等)需要:全套建筑、结构、水暖电施工图(经图审通过);
2. 基坑开挖施工需要:基础结构施工图、基坑开挖方案(一般为总包提出, 深基坑需当地主管部门组织审批通过)、深基坑支护安全生产措施备案、建筑总平面图(确认定位, 放线用)
3. 基坑支护施工需要:基坑支护施工图(深基坑需经当地主管部门组织审批通过)、深基坑支护安全生产措施备案、建筑总平面图(确认定位, 放线用)
4. 深基坑支护、开挖设计需要:深基坑岩土工程专项勘察报告、地下室结构施工图(含车道)、桩施工图、地下室建筑平剖面图(含车道)、建筑总平面图、基坑周围建筑物基础结构图、基坑周围管线分布定位图
5. 桩基施工需要:桩施工图(经图审通过)、建筑总平面图、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6. 全套施工图设计需要:经专家及有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的初步设计文件(各专业)、涉及施工图设计需要明确的材料/设备选型/医疗工艺布置及科室要求、市政管线接口、正式的环评/辐射环评报告、人防办审批意见书等
7. 桩基设计需要:初步设计深度的建筑平立剖、墙体材料、医疗及机电重设备布置与荷重,经专家及有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的初步设计文件(各专业)、地质勘察报告(详勘)、工程前试桩报告
8. 工程前试桩施工与检测需要:工程前试桩图纸与要求、地质勘察报告
9. 工程前试桩设计需要:结构初步设计基本完成、地质勘察报告(至少初勘)
10. 初步设计需要:经审批通过的方案及规划文件、地质勘察报告(至少初勘)、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经业主确认的医疗工艺流程与科室区块、经业主确认的机电系统与市政管线条件、结构隔减震设计需求等
11. 地质勘探施工需要:地勘需求(包括钻探点布置、结构类型与基础需求等)
12. 地勘需求的设计需要:建筑方案(经审批通过)
13. 规划、方案设计需要:设计任务书、建筑红线图、场地测绘图等基础资料
非常规的设计程序, 以及施工/设计必备条件(从底板结构施工倒推):
1. 底板结构施工(含防水、垫层、接桩处理、防雷接地等)需要:地下室建筑平面图、建筑防水作法(总说明的一部分)、建筑总平面图(定位放线用)、防雷接地(电气)施工图、地下室基础结构图;
2. 基坑开挖施工需要:基础结构施工图、基坑开挖方案(一般为总包提出, 深基坑需当地主管部门组织审批通过)、深基坑支护安全生产措施备案、建筑总平面图(确认定位, 放线用)
3. 基坑支护施工需要:基坑支护施工图(深基坑需经当地主管部门组织审批通过)、深基坑支护安全生产措施备案、建筑总平面图(确认定位, 放线用)
4. 桩基施工需要:桩施工图(------)、建筑总平面图、------
5. ------
6. 深基坑支护、开挖设计需要:深基坑岩土工程专项勘察报告、地下室结构初设图(含车道)、桩初设图、地下室建筑平剖面初设图(含车道)、建筑总平面图(初设深度)、基坑周围建筑物基础结构图、基坑周围管线分布定位图
7. 桩基设计需要:比方案深度略深的建筑平立剖、墙体材料、------,------、地质勘察报告(可用相邻场地报告代替)、工程前试桩报告(可后补,有风险)
8. ------
9. ------
10. 初步设计需要:------方案及规划文件(经业主确认, 有审批风险)、地质勘察报告(可用相邻场地报告代替)、------
11. ------
12. ------
13. 规划、方案设计需要:设计任务书、建筑红线图、场地测绘图等基础资料
简单说, 非常规设计的流程:
规划、方案设计(经业主确认)初步设计(非常简略)深基坑支护设计/桩基施工图设计/地下室施工图设计(同时开始)(桩基施工图完成)桩基施工(深基坑支护评审通过)基坑支护、开挖施工(基础施工图完成)基础结构施工
以上省略的主要是:(1)规划、方案、初步设计与施工图的审批行政流程;(2)地勘报告以相邻场地报告代替;(3)相关设计条件的简化(如市政管道接口等)或省略(地震性安全性评价报告、环评报告等);(4)工程前试桩报告、正式的地勘报告后补;(5)方案经业主确认之后建筑与结构专业直接往施工图深度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很短可以忽略;(6)深基坑支护设计时以初设深度的条件图代替施工图深度的条件图;(7)基础结构施工时仅有必要的图纸提供(结构基础施工图,建筑防水作法,电气防雷接地作法等),其他非必要图纸均省略
所有的省略都有风险, 用风险(“可能”额外增加的成本)换来时间的节约
以XX医院门诊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约7万平米框架)为例:
20130313-中标后第一版讨论方案完成
20130316-钻探点布置与地勘需求完成
20130507-[地勘报告中间资料]
20130513-工程前试桩方案图完成
20130514-[正式地勘报告电子档]
20130704-[工程前试桩报告(第一批)]
20130721-方案细化to结构用作建模计算、桩施工图设计依据☆
20130806-桩位平面施工图完成
20130807-{工程桩开始施工}
20130912-支护设计条件图完成
20130926-基础结构(底板)施工图完成
20131012-基坑支护施工图完成(由施工总包负责,经专家评审修改)
20131015-{基坑支护开始施工}
20131115-{开挖至基坑底, 开始浇筑垫层}
20131125-{开始施工承台、地梁、底板等基础结构}
20131205-全套初步设计文件送审
20131210-{局部区域地下室外墙开始施工}
20131218-初步设计审批
20140105-全套施工图送审
20140120-{全部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
20140224-收到图审意见
20140310-提送图审意见回复(??)
-----------------------------------------------------------------------------------------------------------
从XX医院的例子看来, 中标之后的第一版讨论方案到方案细化提交给结构开始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花的时间比较多, 约4个月, 不过也是这段时间完成了正式的地勘报告、工程前试桩, 如果这段时间要压缩:方案确定(主要应该是医疗工艺及外观造型等)需提前;地勘速度加快;工程前试桩省略或加快。考虑到地勘至少需1个月, 试桩出结果需1.5个月最快, 若省略试桩可以压缩到1个月, 不省略最快也须2个月(一中标就参考附近地勘资料提出试桩,开始试桩)。
以下排一个设计/施工的进度, 算是压缩了所有可能的时间:
3/15 设计决标, 中标方案的深化立即开始, 按中标方案提出地勘条件, 参考附近地勘资料提出试桩方案, 开始进行地勘及试桩施工招标工作
3/25 开始进行地勘与试桩(10天内招标完成开始进场?? 若能提前招标则可节省5-10天)
4/25 地勘完成, 出中间报告, 方案与医疗工艺细化完成, 结构计算开始
5/10 结构桩基施工图完成/支护设计条件图完成;同时试桩报告完成, 开始支护设计(谁来设计? 总包此时不太可能定, 那就找专门的支护设计院或交由设计总包), 开始进行结构基础设计, 开始进行桩基施工(桩施工队提前招标决定并提早备料)
6/10 支护设计完成(经专家评审并修改) , 开始进行边坡支护施工(支护施工队提前招标决定并提早备料, 此时可以确定施工总包是最好的, 否则就要单独发一个支护包, 介面可能会太多), 开始进行工程桩静载荷试验;同时结构基础施工图完成, 开始进行结构地下室施工图设计
7/10 桩基施工完成(耗时2个月), 工程后试桩完成, (支护已经施工一个月了)开始进行基坑开挖;结构地下室施工图完成, 开始进行上部结构设计
7/25 支护施工完成(耗时1.5个月)
8/25 基坑全部开挖完成(耗时1.5个月), 开始做小应变检测、浇垫层做基础防水(最迟总包此时要进场了, 因此总包至少需在1个月前确定)
9/15 全套结构施工图完成(距离设计决标共整整6个月:可以视为方案设计1个月/初步设计1个月/施工图设计3个月, 各阶段中间15天审批回复时间)
11/30 多层裙房部分地下室顶板结构完成(按地下室两层预估, 从浇垫层起算耗时3个月)
12/31 高层部分地下室顶板结构完成(按地下室两层、厚筏板基础预估, 从浇垫层起算耗时4个月完成)
-
君莫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3-05 23: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