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逸读书之二十二 楹联丛话
联林珍奇 电视剧
《楹联丛话全编》 梁章钜、梁恭辰 北京出版社
1、修辞:形式修辞之首:对偶、对仗 逻辑修辞之首:比喻
起源:对称之美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楚辞》中的《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文体:诗歌、赋、骈文、律诗、词
到了汉代赋文兴起,骈体文中运用对偶句式逐渐多了起来。魏晋以后,骈偶之风盛行,文人诗歌中运用对仗的越来越多。随唐时期在律诗形成过程中,诗歌中对仗的形式发展演变成为几种规范,唐代把对仗作为律诗的一种固定表现形式。宋代格律词中也有要求必须对仗的句子。
严式与宽式,有的把严式称为对仗,宽式称为对偶。
对仗的基本要求有: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字面相对、词性一致、声调(平仄)相对、避免同字。
严式:不仅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还要求用词性词义小类相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陈寅恪 对子之题为“孙行者”,因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据传由周祖谟、张政烺两位先生对“胡适之”。
鲁迅 独角兽 对 比目鱼
宽式:结构相似,字数可不等,平仄可不对,可以重复字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又根据内容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流水对)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流水对)
2、对联:起始于春联,平声字结尾,有横批。
《吟窗杂录》:孝绰为诗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续其后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
后蜀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防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醃豕苗者,尚未倩入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山阴徐文长渭一字天池,又字青藤。所居即名青藤书屋。青藤,其手植也。藤下有池,横一平桥,桥承以柱,上覆石台。台额曰:“天汉分源。”柱联云:“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柱背又一联云:“未必串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承桥之柱额曰:“砥柱中流。”皆文长自书,是所谓天池也。见董畅所撰《青藤书屋记》。 横批见于此。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东林书院”)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人间可笑之人(北京潭柘寺弥勒佛)
对联是一种文化,除了春联、楹联,还包括贺联、挽联等。
章太炎《讽曹锟》: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叶德辉对联:横额是:‘斌尖卡傀’。
农运方兴,稻梁菽麦黍稷一班杂种;会场扩大,马牛羊鸡犬彘六畜满堂。
周其凤代表北京大学祝清华百年贺联:
资自强而载物,砥砺同行,百龄清誉称棠棣
取兼容以开新,交融共进,万卷华章照古今
张伯驹为陈毅写挽联: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趣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
八大王琴瑟琵琶,四小鬼魑魅魍魉。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刀点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远避迷途,退逥莲迳返逍遥。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烽销汉塞桥)。
氷冷江,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一担重泥逢子路,两行伕子笑颜回。
六脉寸关尺,三光日月星。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阁亮(纪晓岚);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3、学习:对偶的修辞在古代是一种文学修养。
古代蒙学主要典籍有李渔《笠翁对韵》、车万育《声律启蒙》以及杨林兰《声律发蒙》等。
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春江花月夜,秋窗风雨夕|秋水艳阳天|夏涧杨柳风
修改墓联 中正发奋泽后世,松吟柏啸立寒冬
中正发身泽后世,松荫柏茂建冬青
撰“府膳”联 府通碧落馨香满,膳饗黎元滋味长
《楹联丛话全编》 梁章钜、梁恭辰 北京出版社
1、修辞:形式修辞之首:对偶、对仗 逻辑修辞之首:比喻
起源:对称之美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楚辞》中的《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文体:诗歌、赋、骈文、律诗、词
到了汉代赋文兴起,骈体文中运用对偶句式逐渐多了起来。魏晋以后,骈偶之风盛行,文人诗歌中运用对仗的越来越多。随唐时期在律诗形成过程中,诗歌中对仗的形式发展演变成为几种规范,唐代把对仗作为律诗的一种固定表现形式。宋代格律词中也有要求必须对仗的句子。
严式与宽式,有的把严式称为对仗,宽式称为对偶。
对仗的基本要求有: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字面相对、词性一致、声调(平仄)相对、避免同字。
严式:不仅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还要求用词性词义小类相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陈寅恪 对子之题为“孙行者”,因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据传由周祖谟、张政烺两位先生对“胡适之”。
鲁迅 独角兽 对 比目鱼
宽式:结构相似,字数可不等,平仄可不对,可以重复字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又根据内容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流水对)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流水对)
2、对联:起始于春联,平声字结尾,有横批。
《吟窗杂录》:孝绰为诗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续其后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
后蜀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防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醃豕苗者,尚未倩入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山阴徐文长渭一字天池,又字青藤。所居即名青藤书屋。青藤,其手植也。藤下有池,横一平桥,桥承以柱,上覆石台。台额曰:“天汉分源。”柱联云:“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柱背又一联云:“未必串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承桥之柱额曰:“砥柱中流。”皆文长自书,是所谓天池也。见董畅所撰《青藤书屋记》。 横批见于此。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东林书院”)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人间可笑之人(北京潭柘寺弥勒佛)
对联是一种文化,除了春联、楹联,还包括贺联、挽联等。
章太炎《讽曹锟》: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叶德辉对联:横额是:‘斌尖卡傀’。
农运方兴,稻梁菽麦黍稷一班杂种;会场扩大,马牛羊鸡犬彘六畜满堂。
周其凤代表北京大学祝清华百年贺联:
资自强而载物,砥砺同行,百龄清誉称棠棣
取兼容以开新,交融共进,万卷华章照古今
张伯驹为陈毅写挽联: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趣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
八大王琴瑟琵琶,四小鬼魑魅魍魉。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刀点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远避迷途,退逥莲迳返逍遥。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烽销汉塞桥)。
氷冷江,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一担重泥逢子路,两行伕子笑颜回。
六脉寸关尺,三光日月星。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阁亮(纪晓岚);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3、学习:对偶的修辞在古代是一种文学修养。
古代蒙学主要典籍有李渔《笠翁对韵》、车万育《声律启蒙》以及杨林兰《声律发蒙》等。
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春江花月夜,秋窗风雨夕|秋水艳阳天|夏涧杨柳风
修改墓联 中正发奋泽后世,松吟柏啸立寒冬
中正发身泽后世,松荫柏茂建冬青
撰“府膳”联 府通碧落馨香满,膳饗黎元滋味长
![]() |
-
畢懷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17 0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