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诊断及治疗
![]() |
• 什么是强迫症?
• 如何判断我得了强迫症?
• 得了强迫症该怎么办?
• 强迫症的心理咨询?
一、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也就是说你能意识到自己的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同时也为之痛苦,想摆脱这种行为和思维,那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你的日常生活。二者强烈的冲突会使你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强迫症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病程相对较长。病状时轻时重,少数病人在某些突然事件下急性发病。由于这类病人的痛苦很难能被其他人理解,或者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往往延迟就医,以至病情常常有几年,甚至十几年或更长。
强迫症大体可划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类:
1、强迫思维,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情绪。
①强迫观念:强迫性怀疑,你对已完成的事情总是放心不下,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实无误后才能放 下心来;强迫性回忆,虽知毫无实际意义,但你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强迫联想,当你听到、见到或想到某一事物时,就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些令人不愉快或不祥的情景;强迫性穷思竭虑,你对一些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总是无休止地思考下去,也知道没有必要深究,但无法克制。
②强迫意向:你在出现某种正常心理时,常出现相反的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虽然这种相反的意愿十分强烈,但从不会付诸行动。
③强迫情绪:你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或担心,明知根本无必要却不能克制。
2、强迫行为。它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你有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的想法,相应的就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碰到脏东西怕得病的就会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一些病程迁延的患者由于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程序,比如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为此常耗费大量时间,痛苦不堪。
二、如何判断我得了强迫症?
强迫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1.是你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你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你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反强迫)。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你感到不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4.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比如说,你经常对细菌和各种疾病敏感,而这些担心毫无必要,经常反复的洗手而且洗很长时间;反复做没有必要的事情,像检查门窗,移动摆放杯子的位置;觉得你自己穿衣服、洗漱、吃饭、走路都要遵循特殊的顺序;经常认为自己的细小差错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常常不自觉的去想一些令你不愉快的想法或回忆,虽然你想阻止自己,但是却不能摆脱;当脑子里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有幻想症等表现。
三、得了强迫症该怎么办?
如果你有强迫倾向,可以试试运用“15分钟法则”,它可以延长强迫行为的反应时间。例如当你刚开始要求自己洗手时,就告诉自己过5分钟再洗,此后,延迟的时间也可以逐渐延长。这段时间并不是用来被动等待的,而是“再确认”一下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是不是强迫症造成的,想想为什么会如此,然后转移一下注意力,做些其他有兴趣、有建设性的活动。总是强迫性检查的人,假如你总是要检查门锁,那就请试着仔细地、缓慢地锁上门,把这个动作深深记在心中,并告诉自己:“门现在已经锁上了,我看见门已经锁上了!”这样,你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门已经锁上了。
但以上的“招数”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而且未必对每个人都有效。要治愈疾病,最好还是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指导,接受系统的治疗。
四、强迫症的心理咨询
治疗强迫症分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同心理治疗一样,药物治疗的疗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如果治疗有效仍需维持用药1~2年以巩固疗效。物理治疗被视为治疗的最后一个选择,比如神经外科手术,会有一些不良反应。
对轻度强迫症患者来说,强迫症心理治疗是最好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治疗师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