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咨询伦理——一个外行心理爱好者的看法
记得寒假时看了《被偷走的那五年》,里面让中国电影中鲜有露面的心理咨询师出现了,却是坑爹的与女主角发生关系的严重违背伦理的角色。还记得当时的感觉,有愤恨,有可笑。
愤恨的是这心理咨询师太坑爹了,女主角在咨询外给他频打电话,他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配合,这本来就已经越界了,更可恶的是,他居然还和来访者发生了关系。可笑的是,中国电影中难得出现了心理咨询这个新兴行业,却是这么个形象,本来就令很多人感到质疑的心理咨询,更加难以被人们接受。
我觉得心理咨询是非常有存在的必要的,而且确实能够给很多人带来好处,令很多人从不幸中走出。一个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很多人,让他们过上相比以前更加正常、幸福的生活,却也可以深深地毁坏别人的人生。咨询师通过共情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令来访者移情(将对别人的情感转移到某人身上的过程)至咨询师,这个过程是信息不对称的,一个专业人士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感情的优势,向来访者展示了温柔、体贴的优势面,而来访者却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暴露在咨询师的面前。如果咨询师遵循伦理,他可以做到守住界限;如果咨询师无法遵循伦理,结果就会很惨淡。如果一个寻求帮助的人,在接受了咨询之后,反而受到了更大的伤害,那么,这将是整个行业的巨大悲哀!人于助人之岗伤人,痛甚至哉!
本文绝非在否定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相反,作者是非常重视这个行业的,认为这个行业必将越来越被我国所需要,并且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心理咨询也确实有这个功效。经济在近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我国社会的巨变:各种思潮的冲击、贫富差距的拉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更多的人变得迷茫、痛苦,社会问题反映在家庭问题上,然后转嫁给每个孩子,每个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成人”,传播、延续、放大……心理问题的传播是不能被忽视的。因此,心理咨询是必要的,且是我国良好发展的一个必备的陪伴物,咨询师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确实可以帮助来访者解决很多心理问题。但前提是,咨询师必须守住伦理!
可是,现在我国咨询业的发展还处于初初级阶段,对于伦理的制约依旧停留在道德层面,即所谓的“自觉”。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并不相信人所谓的“自觉”。我不相信道德可以普世地守住人的行为,在欲望面前,社会规范(道德)的约束力是遥远而飘忽的,法律尚不能完全控制欲望,又何苛求于道德?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到法律层面了。心理咨询行业想要被人们广泛接受,除了对自己本身进行详细介绍外,还要同时对自己进行规范,法律也必须同步的为这个规范进行保障。否则,这种突破伦理的丑闻终究会让人对心理咨询有所芥蒂,也会破坏整个行业的规则。
所有的行业在发展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过程,都是从混乱到成熟。行业既然会发展起来,也就说明了人类对这个行业在本性上是需求的。一项制度,若是不能触及到欲望的层面,最终很可能流于表面。如果这种严重违背伦理的行为不得到严厉的制裁的话,那么当事人做该行为的欲望就无法得到切实的限制。
最后,我非常希望,有一天,我国的咨询行业能够蓬勃发展,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日益增多且突出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去体验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也希望,去参加咨询的人,能够了解更多心理咨询方面的信息,注意把握界限,不要在配合治疗的过程中无底线地配合咨询师。当双方都成熟时,我相信这是可以实现的。当然,一个强有力的普世的心理咨询行业规则应该在我国存在,并能有一个有力的机构去监督执行,让双方的权利在法律的体制下得到有效的保障!
经济学曾这样宣传自己,每天懂点经济学,管理好你的money;心理学也可以这样宣传自己,每天学点心理学,收获你的happiness!
愤恨的是这心理咨询师太坑爹了,女主角在咨询外给他频打电话,他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配合,这本来就已经越界了,更可恶的是,他居然还和来访者发生了关系。可笑的是,中国电影中难得出现了心理咨询这个新兴行业,却是这么个形象,本来就令很多人感到质疑的心理咨询,更加难以被人们接受。
我觉得心理咨询是非常有存在的必要的,而且确实能够给很多人带来好处,令很多人从不幸中走出。一个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很多人,让他们过上相比以前更加正常、幸福的生活,却也可以深深地毁坏别人的人生。咨询师通过共情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令来访者移情(将对别人的情感转移到某人身上的过程)至咨询师,这个过程是信息不对称的,一个专业人士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感情的优势,向来访者展示了温柔、体贴的优势面,而来访者却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暴露在咨询师的面前。如果咨询师遵循伦理,他可以做到守住界限;如果咨询师无法遵循伦理,结果就会很惨淡。如果一个寻求帮助的人,在接受了咨询之后,反而受到了更大的伤害,那么,这将是整个行业的巨大悲哀!人于助人之岗伤人,痛甚至哉!
本文绝非在否定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相反,作者是非常重视这个行业的,认为这个行业必将越来越被我国所需要,并且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心理咨询也确实有这个功效。经济在近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我国社会的巨变:各种思潮的冲击、贫富差距的拉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更多的人变得迷茫、痛苦,社会问题反映在家庭问题上,然后转嫁给每个孩子,每个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成人”,传播、延续、放大……心理问题的传播是不能被忽视的。因此,心理咨询是必要的,且是我国良好发展的一个必备的陪伴物,咨询师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确实可以帮助来访者解决很多心理问题。但前提是,咨询师必须守住伦理!
可是,现在我国咨询业的发展还处于初初级阶段,对于伦理的制约依旧停留在道德层面,即所谓的“自觉”。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并不相信人所谓的“自觉”。我不相信道德可以普世地守住人的行为,在欲望面前,社会规范(道德)的约束力是遥远而飘忽的,法律尚不能完全控制欲望,又何苛求于道德?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到法律层面了。心理咨询行业想要被人们广泛接受,除了对自己本身进行详细介绍外,还要同时对自己进行规范,法律也必须同步的为这个规范进行保障。否则,这种突破伦理的丑闻终究会让人对心理咨询有所芥蒂,也会破坏整个行业的规则。
所有的行业在发展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过程,都是从混乱到成熟。行业既然会发展起来,也就说明了人类对这个行业在本性上是需求的。一项制度,若是不能触及到欲望的层面,最终很可能流于表面。如果这种严重违背伦理的行为不得到严厉的制裁的话,那么当事人做该行为的欲望就无法得到切实的限制。
最后,我非常希望,有一天,我国的咨询行业能够蓬勃发展,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日益增多且突出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去体验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也希望,去参加咨询的人,能够了解更多心理咨询方面的信息,注意把握界限,不要在配合治疗的过程中无底线地配合咨询师。当双方都成熟时,我相信这是可以实现的。当然,一个强有力的普世的心理咨询行业规则应该在我国存在,并能有一个有力的机构去监督执行,让双方的权利在法律的体制下得到有效的保障!
经济学曾这样宣传自己,每天懂点经济学,管理好你的money;心理学也可以这样宣传自己,每天学点心理学,收获你的happiness!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