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闹元宵
广东民俗--三元里村正月十八闹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你可知道,以在鸦片战争中“三元里誓师抗英”事件而闻名于世的广州三元里村,其元宵节并不是正月十五,而是正月十八,且要持续3天。据悉,这一在国内独一无二的传统村俗。为什么三元里的元宵节会是在正月十八呢?这与“北帝”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北帝是掌管北方方位的水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到乡民崇拜。而三元里的元宵节正是为供奉北帝神设立的。节日里,村民要扛着北帝神在乡中巡游,这已成了几百年来的“保留节目”。用于祭祀北帝的三元古庙,始建于距今约300年,据历史考证,古庙的竣工时间正是农历正月十八这一天,为此,村民们便把“正月十八”定为元宵节,并代代相传至今天。
正月十八闹元宵每年的这一天,广州三元里村内锣鼓声接二连三,热闹非凡。除了本村村民供奉祖先、舞狮唱戏之外,在鸦片战争期间曾共同抗英的103乡的部分兄弟村也会搬来大烧猪前来庆贺。这一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
三元里村闹元宵。牌坊左侧,从三元里古庙内取出的“三星令旗”迎风飘扬,迎接当日前来庆贺的39条来自四面八方的“抗英”兄弟村。三元里村南牌坊,庆贺的队伍敲着锣鼓,醒狮队打头阵,一路跪拜前行。这些前来庆贺的兄弟村不仅有黄边、米岗、棠涌、萧岗等白云区内的兄弟村,猎德、下塘、龙眼洞、鹿门等白云区外的兄弟村,还有远至佛山市的南海地区、顺德地区的兄弟村。在牌坊门前恭候多时的多头三元里村“敦伦堂”醒狮队的醒狮则跪拜前行迎接,双方都以最礼貌、最传统、最尊重的方式完成这样的“见面仪式”。
在李氏大宗祠的侧厅,三元里村的妇女们早已忙活开了,洗菜、切肉、开锅……马不停蹄地准备着丰盛的菜肴。原来,这里正准备着用来招待外村恭贺队伍,招待从四面八方回村过元宵的三元里村人。
三元里村这种元宵节俗源于何年,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一辈都说不清。其实“三元里村正月十八元宵节的传统已有600多年历史了,而联络抗英兄弟村前来庆贺这个环节是改革开放后才有的” 对于村里面正月十八才过“元宵”的这个习俗,三元里村的村民都表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他们都有信心将这个习俗保留下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你可知道,以在鸦片战争中“三元里誓师抗英”事件而闻名于世的广州三元里村,其元宵节并不是正月十五,而是正月十八,且要持续3天。据悉,这一在国内独一无二的传统村俗。为什么三元里的元宵节会是在正月十八呢?这与“北帝”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北帝是掌管北方方位的水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到乡民崇拜。而三元里的元宵节正是为供奉北帝神设立的。节日里,村民要扛着北帝神在乡中巡游,这已成了几百年来的“保留节目”。用于祭祀北帝的三元古庙,始建于距今约300年,据历史考证,古庙的竣工时间正是农历正月十八这一天,为此,村民们便把“正月十八”定为元宵节,并代代相传至今天。
正月十八闹元宵每年的这一天,广州三元里村内锣鼓声接二连三,热闹非凡。除了本村村民供奉祖先、舞狮唱戏之外,在鸦片战争期间曾共同抗英的103乡的部分兄弟村也会搬来大烧猪前来庆贺。这一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
三元里村闹元宵。牌坊左侧,从三元里古庙内取出的“三星令旗”迎风飘扬,迎接当日前来庆贺的39条来自四面八方的“抗英”兄弟村。三元里村南牌坊,庆贺的队伍敲着锣鼓,醒狮队打头阵,一路跪拜前行。这些前来庆贺的兄弟村不仅有黄边、米岗、棠涌、萧岗等白云区内的兄弟村,猎德、下塘、龙眼洞、鹿门等白云区外的兄弟村,还有远至佛山市的南海地区、顺德地区的兄弟村。在牌坊门前恭候多时的多头三元里村“敦伦堂”醒狮队的醒狮则跪拜前行迎接,双方都以最礼貌、最传统、最尊重的方式完成这样的“见面仪式”。
在李氏大宗祠的侧厅,三元里村的妇女们早已忙活开了,洗菜、切肉、开锅……马不停蹄地准备着丰盛的菜肴。原来,这里正准备着用来招待外村恭贺队伍,招待从四面八方回村过元宵的三元里村人。
三元里村这种元宵节俗源于何年,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一辈都说不清。其实“三元里村正月十八元宵节的传统已有600多年历史了,而联络抗英兄弟村前来庆贺这个环节是改革开放后才有的” 对于村里面正月十八才过“元宵”的这个习俗,三元里村的村民都表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他们都有信心将这个习俗保留下来。
![]() |
![]() |
![]() |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