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古代的工匠和现代的建筑师
在以前,做这行的人就是个匠人。和什么家,什么大师的没半毛钱关系。
以前觉得现在也差不多。总是不能在建筑里表达自己好的想法。
可是,近来觉得,虽然不能跟外国比,但是比之以前,还是好得多的多。
以前,建筑只有严格遵照帝王家规定的样式。
现在,建筑里可以加入平民小众的个人想法了--只有你肯掏腰包。
是的,前提是有钱,只有你的想法不是反社会、反人类的,再俗气再怪异,只要有科技支撑,就能建得起来。以至于像我这样的粗人也能从事一下设计这行当。
封建社会,就算有钱,也要战战兢兢地地盖房子。太过彰显个性,而招致杀身之祸的,绝对不止一两个。
这也是,以前中国能称艺术的,就是琴棋书画。
喜欢建筑,说得更狭义,就是更喜欢现代建筑--因为它承载了更多的文明在里面。
古代建筑,无论中、西,都尊崇制式,尤其中国的更甚。
你可以很容易地从古建筑中读出那个时代的一些历史、文化。这个,是古建最大的优点。
每次读现代建筑史,都觉得特别精彩。即便很久没碰书本,书中的那些人物和建筑还是在脑子里形象鲜活。那些巨匠们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和个人的先进理念融合,带给我们划时代的新建筑。以至于很多很多年后,许许多多的屌丝们,比如我,也能沿着他们的足迹,用铅笔盒鼠标去为这个新世界添砖加瓦。
虽然永远永远没可能超越,但做一个现代匠人,能在设计里添加一点个人想法(当然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甲方的),看着土地上一个建筑拔地而起,呵呵,也是可以自得其乐的。
所以,缅怀、赞美古代用心对待每一件作品的“样式雷”们,能做一个现代匠人,已经很不错了.
以前觉得现在也差不多。总是不能在建筑里表达自己好的想法。
可是,近来觉得,虽然不能跟外国比,但是比之以前,还是好得多的多。
以前,建筑只有严格遵照帝王家规定的样式。
现在,建筑里可以加入平民小众的个人想法了--只有你肯掏腰包。
是的,前提是有钱,只有你的想法不是反社会、反人类的,再俗气再怪异,只要有科技支撑,就能建得起来。以至于像我这样的粗人也能从事一下设计这行当。
封建社会,就算有钱,也要战战兢兢地地盖房子。太过彰显个性,而招致杀身之祸的,绝对不止一两个。
这也是,以前中国能称艺术的,就是琴棋书画。
喜欢建筑,说得更狭义,就是更喜欢现代建筑--因为它承载了更多的文明在里面。
古代建筑,无论中、西,都尊崇制式,尤其中国的更甚。
你可以很容易地从古建筑中读出那个时代的一些历史、文化。这个,是古建最大的优点。
每次读现代建筑史,都觉得特别精彩。即便很久没碰书本,书中的那些人物和建筑还是在脑子里形象鲜活。那些巨匠们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和个人的先进理念融合,带给我们划时代的新建筑。以至于很多很多年后,许许多多的屌丝们,比如我,也能沿着他们的足迹,用铅笔盒鼠标去为这个新世界添砖加瓦。
虽然永远永远没可能超越,但做一个现代匠人,能在设计里添加一点个人想法(当然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甲方的),看着土地上一个建筑拔地而起,呵呵,也是可以自得其乐的。
所以,缅怀、赞美古代用心对待每一件作品的“样式雷”们,能做一个现代匠人,已经很不错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