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27」、「 72+27」 (李碧華)
![]() |
港聞版時見「綠帽疑雲」。
此亦本港特色。不少祖國的青春少艾為嫁到香港,沒什麼選擇餘地,都是些年紀大收入微薄生活質素低的莽夫。但政策如此,「嫁雞隨雞」目的是由持單程證來港會夫,至領得身份證定居。
這些領綜援的老夫少妻年齡往往相差三、四十歲。年逾六旬的阿伯,對着二、三十歲心野的少婦,各方面都駕馭不了。即使生了孩子,她還是愛玩愛蒲,怎不疑心生暗鬼?怎不猜測她在外頭另結新歡,滿足才回?明天又心思思去會情郎?二人吵個不休。
所以鬧出新聞都是血案、慘劇,若非揮刀狂斬毀容懲治,便是同歸於盡一鑊熟,連稚子幼女也賠上一命。
這些阿伯們,自量一下,也回心一想,不是說世上沒有真情,但現實如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着,看得清楚,「綠帽」是陪嫁物、是安慰劑、是軟性報復是葬送青春和肉體的補償品。只是紅杏出牆早了些吧,沒等到阿伯大去。
說不上誰值得同情,反正此乃人之常情,心裡有數。
內地也有買賣婚姻擄拐女子逼嫁農村大齡男,也有建築於金錢利益或虛名地位上的老少配潛規則——你不捧唔夠班的她當女主角,還斥資找些影帝大腕來陪襯,你有什麼資格可嘗鮮嫩玉女?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年齡不是問題。
有承擔的,如 62歲張藝謀,貴為國際級大導演也「為國爭光」、「退回綠卡」,他仍是國家一孩政策的違法者,人家孩子「打下來!流下來!就是不許生下來!」,他與比自己小 30載的現任妻子陳婷一生數名,喚一男、一丁、一嬌、一媚。最後公開道歉兼罰款七百多萬人民幣(這筆罰款去向又不透明沒公告用途)不知會否成為貪官的『小三培育費』?)。
群眾和網民為這議題正反方爭論不休,各說各話,有攻訐也有維權,都在「罰款」上,忘了生幾個孩子到底「情義」不淺,超生游擊隊的日子也不好過。
用錢解決問題後就不是問題了——雖然中國老百姓還是眼紅怎麼付得起巨款,沒為人家想平安平靜好好過活,送上小小祝福。
老夫少妻的故事,不一定血淋淋苦兮兮猙獰可怖,有感動人心的,少,也有。
記得看過內地一個節目《魯豫有約》,訪問一對夫婦和初生四個多月的男嬰。本來看似平常一家子——但主角老夫少妻得很雷人,妻張鳳 27歲,夫文長林 72歲。
他白鬚白髮老態龍鍾,她年輕樸實動作麻利,就是「爺孫戀」。
怎麼戀上?還領證結婚?完全不理世人眼光?
農村姑娘張鳳的身世也可憐,家境不是很好,當年母親懷上雙胞胎不想要,但只打掉一個,她是打不掉勉強活下來的那個,當然得不到太多的愛,後來奶奶死了豬死了牛死了,也算她頭上,被目為不祥人。
父親老是病,下不了床,有個文伯伯會醫藥常識也能寫,被招待在家住下了,管治病。她才是小女孩,見到他感到親切,似是上輩子注定的,有安全感,便愛上了這長者。父親死了,文老見她們寡婦加稚女,避嫌,搬走。張鳳不捨,非要追着,跟他。再苦再累,願意撐下去,也不怕人家閒話。後來懷孕了,還得扯個結婚證,才合乎政策法律法理。因心臟病血壓病,生孩子時受盡折磨,被盆骨卡住得剖腹產,幸好嬰兒眼神精靈又活潑,二人覺得幸福,知足了!
敵不過的,是歲月——但世上所有人面對生離死別,都逃不過,總有那一天。
老人念及自己年老,「那一天」很快便到,不可強留,無法拖延。現今能做到的,是給妻兒各寫一信。
給兒子的信,說當他能看字時,父親已不在人世。兒子長大了,他囑他別理閒言碎語,懷疑父母年齡相差太大,二人是相親相愛兩情相悅和合法的。兒子要懂事聽話對媽媽好,做人不能恩將仇報,切記切記,謝謝媽媽……
給「鳳妹賢妻」的信,讚賞她品性,不貪圖名利財富,對他真心的。妻子和兒子是他下半生兩個開心果。賢妻良母世間難求。希望她倆有長久人生,自由自在生活,心願已足。
文老交代心聲。百年歸老後,妻兒仍有一段漫漫長路,還得走下去。先遺兩信因為「遠慮」,可見其愛之深。
張鳳道:
「若重新選擇,我還是會嫁給他。」
世人着眼於「 72-27=45」,年齡相差 45歲。為什麼沒看到「 72+27=99」,是長長久久的愛意?
世情險惡,人心叵測,總有幾篇動人樂章,在鬧嚷喧囂中叫你我耳清目明。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