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残西游记 第二回 纽约(二)大都会博物馆
多年以后,花栗鼠同学面对眼前一大堆高热量食品时,准会想起自己孤身一人去见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在六小时里不停惊叹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是的,那个下午,第五大道上因为刚下完雪,颇有万径人踪灭的孤傲气质。迈着走一下滑三下的矫健步伐,我一路借助冰雪的滑动摩擦力有如脚下踩着无形的滑板,身边寒风呼呼吹过,我就要到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Met Museum啦!
从早上的第五大街一个地铁站口出来,然后绕着中央公园滑到大都会,不愧是纽约的市肺,中央公园那个大哦……没有一两个小时,横穿公园都是不可能的。在路上滑着滑着真心觉得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或者走过了怎么还没到……问了一个路人,她说,啊,Met啊,就在前面。(拜托你不是柯罗连科后人吧,还什么“火光啊,毕竟就在前头。”)
终于,博物馆的轮廓渐渐清晰。可是……可是怎么外围还是在装修啊……上午的圣彼得拉克大教堂装修中我也算了,你这也赶啥热闹哦,你以为你是上海吗修不完的马路拆不完的石库门……(呸呸呸)就不能给我一个高大帅的巍峨形象嘛。还是有点小失落的从一个十分不起眼的进口进去(因为装修……)。来到付门票前面,弱弱地问“这个门票是随便付多少的吗?”姐姐亲切地回答:“我们建议门票是25刀,不过你可以随便付的哦。”“那……我付10刀可以不……”“没问题。”此时的我脸发烫心跳加速真是觉得自己又一次拖了中国人的后腿丢了亚洲人的脸……万分愧疚地拿好票正要迅速离开,却见旁边一人只付了1刀,后面那人只付了0.01刀!瞬间中国人民又站起来了!看看别的国家,水深火热吧,哈哈哈。
又来到另一个柜台。一看,有讲解机器耶,还有部分中文介绍呢。一问价钱,7刀一口价!讨价还价的乐趣瞬间被剥夺(咦博物馆里竟然能有讨价还价的想法好像有点不对劲),拿到手,额一个iphone。输入地图上标识的展品序列号,他就能呱啦呱啦开始介绍啦。听了几个展品的介绍,我发现还有些著名展品也有给kid的版本,点进去听了下,真不错!还有与之匹配背景音乐!英语四级的听力水平!~\(≧▽≦)/~
一开始我直奔埃及馆,从小就喜欢画眼线的男人哈哈(我开玩笑的)。但是木乃伊没看到,就看到几个壳几个罐罐……(木乃伊我倒是在华盛顿DC的一个博物馆看到了)。逛啊逛我逛到了盔甲馆,瞬间颤抖了!太!帅!了!激动地觉得这些展品不拍我真不是女汉子啊!我颤抖着拿起相机开启了防抖功能:
不写了,平复下情绪先……(有空继续增加……随时回来看看哦~)
回来啦~我继续~
话说听着讲解器的介绍,说盔甲的膝盖部分和马的脚踝部分都会有显眼的V代表维多利亚。可我找来找去木有找着啊。我就问了旁边的工作人员,她表示找了半天也没找着……
继续逛着各种馆,穿过路易十四还是十六的所谓的样板房吧……就是奢华,银的餐具啥的,吊灯,丝绸床上用品,倒也没觉得多羡慕,不过都是真的哦~逛了2个多小时吧,就直奔我最爱的各种绘画馆啦~
再次看到花窗:
不过上午在教堂里花窗已经看饱了,所以就只拍了一张……
继续走啊走,去了莫奈馆。不得不说画家里我最佩服的就是莫奈。在纽约大都会、费城博物馆还有其他博物馆里看到莫奈的作品,总是情不自禁地走很近观察那一团糟的不知所云,再退后5步才能恍然大悟欣赏画作主题。
作为19世纪法国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创作的这种观赏几幅后便能严重怀疑自己是否是深度远视眼的作品着实太牛了。不过我很难想象他当时是如何创作的呢?先画个几笔,再倒退5步看看效果?花费时间会比一般的多很多啊。又或者……拿了一根超长的带有毛的竹竿在几米外画画搞行为艺术?不管怎样,终究是艺术。哈哈。
莫奈馆流连忘返呢,然后继续去了梵高馆。稍稍有点小失望,没有《星夜》,没有《自画像》(自画像后来在费城博物馆看到啦),要说《向日葵》好像也和最著名的那幅有点小区别,那时真的怀疑是不是赝品……呵呵,其实逛到费城博物馆的时候才知道,一个画家面对同一景物,会创作相同的两三幅画,(爱因斯坦做小板凳不也是连做了3个嘛~)所以有时候在一家博物馆看到的图案在另一家又看到了很相似的有时候几乎一样的,其实都是真品,仔细看旁边所注释的年份就能知道啦。
梵高的作品用的油彩都是一笔一笔极厚地往画布上抹,加之颜色又多以黄、红、蓝创作(可能是色盲的缘故),所以所有作品都给人一种浓烈、疯狂却压抑的感觉,像极了他本人。在观赏中我看到了一幅梵高的画,觉得非常眼熟,仔细想想原来在3月北京参观国家博物馆时正好有大都会博物馆部分展品展出,那时看到的。这回又回来啦。真是缘分,呵呵。
参观了一圈,许是厌倦了梵高的一贯风格,倒是对其颜色相对清新的《白玫瑰》喜爱不已,尽管用笔依旧厚重浓烈。
梵高和莫奈的作品让我知道其实站在一幅画前观赏5分钟以上有些人其实真的不是装BOY……可是到了现代画馆,我就无语了……
欣赏不来!走了!
我说的走了是我去跑步了噗哈哈,有空继续写,各位别走开~后面更精彩~~
是的,那个下午,第五大道上因为刚下完雪,颇有万径人踪灭的孤傲气质。迈着走一下滑三下的矫健步伐,我一路借助冰雪的滑动摩擦力有如脚下踩着无形的滑板,身边寒风呼呼吹过,我就要到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Met Museum啦!
从早上的第五大街一个地铁站口出来,然后绕着中央公园滑到大都会,不愧是纽约的市肺,中央公园那个大哦……没有一两个小时,横穿公园都是不可能的。在路上滑着滑着真心觉得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或者走过了怎么还没到……问了一个路人,她说,啊,Met啊,就在前面。(拜托你不是柯罗连科后人吧,还什么“火光啊,毕竟就在前头。”)
终于,博物馆的轮廓渐渐清晰。可是……可是怎么外围还是在装修啊……上午的圣彼得拉克大教堂装修中我也算了,你这也赶啥热闹哦,你以为你是上海吗修不完的马路拆不完的石库门……(呸呸呸)就不能给我一个高大帅的巍峨形象嘛。还是有点小失落的从一个十分不起眼的进口进去(因为装修……)。来到付门票前面,弱弱地问“这个门票是随便付多少的吗?”姐姐亲切地回答:“我们建议门票是25刀,不过你可以随便付的哦。”“那……我付10刀可以不……”“没问题。”此时的我脸发烫心跳加速真是觉得自己又一次拖了中国人的后腿丢了亚洲人的脸……万分愧疚地拿好票正要迅速离开,却见旁边一人只付了1刀,后面那人只付了0.01刀!瞬间中国人民又站起来了!看看别的国家,水深火热吧,哈哈哈。
又来到另一个柜台。一看,有讲解机器耶,还有部分中文介绍呢。一问价钱,7刀一口价!讨价还价的乐趣瞬间被剥夺(咦博物馆里竟然能有讨价还价的想法好像有点不对劲),拿到手,额一个iphone。输入地图上标识的展品序列号,他就能呱啦呱啦开始介绍啦。听了几个展品的介绍,我发现还有些著名展品也有给kid的版本,点进去听了下,真不错!还有与之匹配背景音乐!英语四级的听力水平!~\(≧▽≦)/~
一开始我直奔埃及馆,从小就喜欢画眼线的男人哈哈(我开玩笑的)。但是木乃伊没看到,就看到几个壳几个罐罐……(木乃伊我倒是在华盛顿DC的一个博物馆看到了)。逛啊逛我逛到了盔甲馆,瞬间颤抖了!太!帅!了!激动地觉得这些展品不拍我真不是女汉子啊!我颤抖着拿起相机开启了防抖功能:
![]() |
颤抖吧人类,我维多利亚时代的铁血战士威武~! |
不写了,平复下情绪先……(有空继续增加……随时回来看看哦~)
回来啦~我继续~
话说听着讲解器的介绍,说盔甲的膝盖部分和马的脚踝部分都会有显眼的V代表维多利亚。可我找来找去木有找着啊。我就问了旁边的工作人员,她表示找了半天也没找着……
继续逛着各种馆,穿过路易十四还是十六的所谓的样板房吧……就是奢华,银的餐具啥的,吊灯,丝绸床上用品,倒也没觉得多羡慕,不过都是真的哦~逛了2个多小时吧,就直奔我最爱的各种绘画馆啦~
再次看到花窗:
![]() |
上面这么多乐器你认识几个嘿? |
不过上午在教堂里花窗已经看饱了,所以就只拍了一张……
继续走啊走,去了莫奈馆。不得不说画家里我最佩服的就是莫奈。在纽约大都会、费城博物馆还有其他博物馆里看到莫奈的作品,总是情不自禁地走很近观察那一团糟的不知所云,再退后5步才能恍然大悟欣赏画作主题。
![]() |
这神马啊? |
![]() |
这又是神马啊?摔! |
![]() |
哦教堂!索迪斯捏! |
作为19世纪法国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创作的这种观赏几幅后便能严重怀疑自己是否是深度远视眼的作品着实太牛了。不过我很难想象他当时是如何创作的呢?先画个几笔,再倒退5步看看效果?花费时间会比一般的多很多啊。又或者……拿了一根超长的带有毛的竹竿在几米外画画搞行为艺术?不管怎样,终究是艺术。哈哈。
莫奈馆流连忘返呢,然后继续去了梵高馆。稍稍有点小失望,没有《星夜》,没有《自画像》(自画像后来在费城博物馆看到啦),要说《向日葵》好像也和最著名的那幅有点小区别,那时真的怀疑是不是赝品……呵呵,其实逛到费城博物馆的时候才知道,一个画家面对同一景物,会创作相同的两三幅画,(爱因斯坦做小板凳不也是连做了3个嘛~)所以有时候在一家博物馆看到的图案在另一家又看到了很相似的有时候几乎一样的,其实都是真品,仔细看旁边所注释的年份就能知道啦。
梵高的作品用的油彩都是一笔一笔极厚地往画布上抹,加之颜色又多以黄、红、蓝创作(可能是色盲的缘故),所以所有作品都给人一种浓烈、疯狂却压抑的感觉,像极了他本人。在观赏中我看到了一幅梵高的画,觉得非常眼熟,仔细想想原来在3月北京参观国家博物馆时正好有大都会博物馆部分展品展出,那时看到的。这回又回来啦。真是缘分,呵呵。
参观了一圈,许是厌倦了梵高的一贯风格,倒是对其颜色相对清新的《白玫瑰》喜爱不已,尽管用笔依旧厚重浓烈。
![]() |
《白玫瑰》 |
梵高和莫奈的作品让我知道其实站在一幅画前观赏5分钟以上有些人其实真的不是装BOY……可是到了现代画馆,我就无语了……
![]() |
作为法国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你画的裸男转圈圈是逗我玩吗? |
欣赏不来!走了!
我说的走了是我去跑步了噗哈哈,有空继续写,各位别走开~后面更精彩~~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