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之美
霍尊火了。在看中国好歌曲时就已经有预感,真火成这样还是吃了一惊,连他的歌有抄袭嫌疑这样的问题都被人给扒拉成了话题。
了解我的人一定知道,凡是被我预言会红会火的,基本我自己都不是太喜欢,原因很俗气:真理历来都被少数人掌握。如果一种东西为大多数人喜欢,这个东西往往都不那么是东西。钱就不是个东西,被每一个人看似深深地爱着,“看似”一词就微妙了,曹启泰写了本书《我爱钱》,光听书名就很吓人,但我们必须习惯这样看问题,当一个有点斤两的人赤裸裸说自己爱钱并写成书,那他的爱钱和我们的爱钱一定有本质上的区别。我没看《我爱钱》,光看书名就把内容想了个通透,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分,比如阿城有一篇《觉悟》,我一看名字就想到佛教去了,就知道会是件关于和尚和政治环境的荒唐事,看到第一句“觉悟是谁谁谁的释名”,掩卷就傻笑起来。
霍尊的火与他的歌词和曲风关系很大,有那么一点高高在上的雅致,这个很撩拨人,就像一个女的,如果长得还行,再加上点冷漠和高傲的话,不仅君子好逑,连女人都为之侧目,所以不红都难。
这是什么?这叫世俗口味。越是世俗,越要附庸一下风雅,相反风骚的人不这样,文人往往满口粗话,兴之所至而已,都归了真性情,你看黄永玉,酒鬼酒号称黄永玉为它“设计”了酒瓶,实际情况是怎样的?黄永玉就信手拿团泥几捏,说就这样吧,完全不摆谱,如果让石哥来设计,我一定会如何如何一番之后、再如何如何一番,把谱摆足了才能给个不那么靠谱的瓶子出来。
中国好歌曲那么多人里,要让我选两个的话,杨国众是不能入围的,因为他这种人跟窦唯似的,不属于世俗、也不属于高雅,只属于自己,所以只能排个“0”,在其他人之外。对付他的办法只有一个,让其自生自灭,随时来个猛的吓死你,要是供起来,他未必成佛,你我倒成了乱拜的傻逼。
其他的人都挺优秀的,但真的喜欢只有一首《春来了》,不信看歌词“我的心里盛开了春天的花,我等我的燕子它慢慢回家,河边的青蛙它在咕呱咕呱,你看青草荷叶下;天边的白云变得越来越大,就像是棉花糖我要将它吃下,冬眠的人儿又变得叽叽又喳喳,你看春天又来了,怎么又来了?天边的白云变得越来越大,就像是棉花糖我要将它吃下,冬眠的人儿又变得叽叽又喳喳,你看春天又来了,怎么又来了……”全是人话毫无做作,一派美好的世俗生活景象迎面扑来。而且刘相松的演唱特别有意思,有点唐代那些人初见李白的感觉,一看挺猥琐挺闷的一人,10斤酒下去变了个人,这我可没开玩笑,唐代又没诗人这个职业,不可能说李白是诗人所以月薪五斗米外加三险一金,李白倒是想,但没那体制,所以他老人家一生都在游历,游历算是好听的了,实际上可能是流浪诗人,长时间在外游荡,难免显得猥琐。刘相松一开唱,就满是中国文人的架势,特别销魂,中国好歌曲是只听声音,要是改个面对面的模式,我怀疑周华健一定会被征服。
前几年有个新加坡人说中国的美都散落在民间,我十二分同意,民间是什么?不就是世俗?不说别的,过个年,新潮的高雅人士短信、电话、微信、微博就把年拜了,民间该上门还在上门,哪怕只坐一坐,那种人情世故之美也多出来三分。
前两天,小松在微博上对我说我们都是笨人,但我会选择跟聪明人呆在一起。我想他的意思是说,我会跟毫不起眼的人相谈甚欢,会从这样的人身上学习世俗生活的智慧。他是对的,我从小就这样,一方面可能是自卑,不敢跟高人面对面,另一方面,的确有喜欢世俗的原因。
我教书那几年就跟学校厨房烧火的大爷关系特别好,跟他喝小酒、编段子嘲笑他是“烧火老汉”(烧火在四川方言里是指公公肏儿媳妇的意思,大爷在厨房,烧火是职业,被我编段子说成是专门烧火的老汉)、抽他的叶子烟,每次买了好烟,也都专门留下一支两支的给他抽,他也不含糊,我的一日三餐全都给我操办了。最近一次见他是在三个月前,听说越老越风流,老人家不会是学我爱世俗之美上瘾了吧?
了解我的人一定知道,凡是被我预言会红会火的,基本我自己都不是太喜欢,原因很俗气:真理历来都被少数人掌握。如果一种东西为大多数人喜欢,这个东西往往都不那么是东西。钱就不是个东西,被每一个人看似深深地爱着,“看似”一词就微妙了,曹启泰写了本书《我爱钱》,光听书名就很吓人,但我们必须习惯这样看问题,当一个有点斤两的人赤裸裸说自己爱钱并写成书,那他的爱钱和我们的爱钱一定有本质上的区别。我没看《我爱钱》,光看书名就把内容想了个通透,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分,比如阿城有一篇《觉悟》,我一看名字就想到佛教去了,就知道会是件关于和尚和政治环境的荒唐事,看到第一句“觉悟是谁谁谁的释名”,掩卷就傻笑起来。
霍尊的火与他的歌词和曲风关系很大,有那么一点高高在上的雅致,这个很撩拨人,就像一个女的,如果长得还行,再加上点冷漠和高傲的话,不仅君子好逑,连女人都为之侧目,所以不红都难。
这是什么?这叫世俗口味。越是世俗,越要附庸一下风雅,相反风骚的人不这样,文人往往满口粗话,兴之所至而已,都归了真性情,你看黄永玉,酒鬼酒号称黄永玉为它“设计”了酒瓶,实际情况是怎样的?黄永玉就信手拿团泥几捏,说就这样吧,完全不摆谱,如果让石哥来设计,我一定会如何如何一番之后、再如何如何一番,把谱摆足了才能给个不那么靠谱的瓶子出来。
中国好歌曲那么多人里,要让我选两个的话,杨国众是不能入围的,因为他这种人跟窦唯似的,不属于世俗、也不属于高雅,只属于自己,所以只能排个“0”,在其他人之外。对付他的办法只有一个,让其自生自灭,随时来个猛的吓死你,要是供起来,他未必成佛,你我倒成了乱拜的傻逼。
其他的人都挺优秀的,但真的喜欢只有一首《春来了》,不信看歌词“我的心里盛开了春天的花,我等我的燕子它慢慢回家,河边的青蛙它在咕呱咕呱,你看青草荷叶下;天边的白云变得越来越大,就像是棉花糖我要将它吃下,冬眠的人儿又变得叽叽又喳喳,你看春天又来了,怎么又来了?天边的白云变得越来越大,就像是棉花糖我要将它吃下,冬眠的人儿又变得叽叽又喳喳,你看春天又来了,怎么又来了……”全是人话毫无做作,一派美好的世俗生活景象迎面扑来。而且刘相松的演唱特别有意思,有点唐代那些人初见李白的感觉,一看挺猥琐挺闷的一人,10斤酒下去变了个人,这我可没开玩笑,唐代又没诗人这个职业,不可能说李白是诗人所以月薪五斗米外加三险一金,李白倒是想,但没那体制,所以他老人家一生都在游历,游历算是好听的了,实际上可能是流浪诗人,长时间在外游荡,难免显得猥琐。刘相松一开唱,就满是中国文人的架势,特别销魂,中国好歌曲是只听声音,要是改个面对面的模式,我怀疑周华健一定会被征服。
前几年有个新加坡人说中国的美都散落在民间,我十二分同意,民间是什么?不就是世俗?不说别的,过个年,新潮的高雅人士短信、电话、微信、微博就把年拜了,民间该上门还在上门,哪怕只坐一坐,那种人情世故之美也多出来三分。
前两天,小松在微博上对我说我们都是笨人,但我会选择跟聪明人呆在一起。我想他的意思是说,我会跟毫不起眼的人相谈甚欢,会从这样的人身上学习世俗生活的智慧。他是对的,我从小就这样,一方面可能是自卑,不敢跟高人面对面,另一方面,的确有喜欢世俗的原因。
我教书那几年就跟学校厨房烧火的大爷关系特别好,跟他喝小酒、编段子嘲笑他是“烧火老汉”(烧火在四川方言里是指公公肏儿媳妇的意思,大爷在厨房,烧火是职业,被我编段子说成是专门烧火的老汉)、抽他的叶子烟,每次买了好烟,也都专门留下一支两支的给他抽,他也不含糊,我的一日三餐全都给我操办了。最近一次见他是在三个月前,听说越老越风流,老人家不会是学我爱世俗之美上瘾了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