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人的项目可行
一个人做项目可行吗?这不禁让人感到怀疑。现在的社会是个分工的社会,一般规模的互联网企业的研发部门都会有几个小组:产品、设计、研发、运营、运维。即使是新创企业,也至少要有设计师、程序员、市场营销这样的三架马车把持。一个人的项目,怎么能在与这些小队作战的项目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在做Yinxianger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一个人的项目有很多常规企业没有的优势。一个人,意味着没有负担,可以随机应变,容易发现在人群中时发现不了的路。
一人项目可行的原因是可以列举出来的。
全才并不意味需要全部技能都要点满
要做一个人的项目,并不需要成为真正的全才,只要一两个方面突出,然后其他都略懂一点就行了。
知道怎么安装 Linux 吗?知道怎么配置 Nginx 和 Passenger 吗?知道,那么你就可以充当运维了。
知道 Bootstrap 吗?看过《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吗?会用 jQuery 操作 DOM 吗?可以,那么前端工作也可以交给你了。
看过《怪诞心理学》吗?看过《金字塔原理》吗?或者看他原本不属于自己领域内的书吗?没有看过也没问题,现在去豆瓣找几本评分 8.0 以上的专业外书籍,然后就会发现要踏出自己的圈圈并不难。
不需要什么都懂,只要什么都懂一点,那么就可以做出一个东西来了。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做出一个东西来这一点上,不要在意公司给人贴上的一个个职位标签,逐渐的你就发现什么都会做一点。
程序一次写成可一直运行
写程序有个很大的便利,那就是程序写好的话,是可以放在那里不用管的,它自己会工作。
程序很少有消耗,不像公路那样半年就要维护一次。程序也不会闹脾气罢工,要你提高待遇。程序是一种逻辑,只要设计实现得好,它就能一直运行。
程序无可避免的有 Bug,但那不是突然长出来的,只是以前没发现而已。三下两除二的解决 Bug,这段程序以后跑得更完美了。
软/硬件成本很低
无论是线上项目,桌面程序还是手机应用,软/硬件的维护费都低得难以置信。
一台 Lindoe 512 内存 VPS,20 美元一个月,约 120 人民币。120 人民币多不多?曾经上班工作的时候每天两趟地铁要 4 元,每月算 21 天上班,交通费都要花将近百元。原来我只要不上班就差不多能把这笔钱省出来了。(当然我也就拿不到工资了)
桌面和手机应用的成本就更低了,每年交纳一定的开发者年费,程序就是卖到用户的机器上运行,不消耗软硬件维护费。
真正花钱的是自己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一个人在家”全职“的做项目,收入归零,每个月有固定的房租和生活费支出,把这笔支出当作自己的投资,这就是最大的支出。
注意不要蹲在父母家中,这样是零成本没错,但是你也失去了压力。自己租房子住,所有开销都由自己出,你就会无时无刻想着怎么让项目成功。
一个人不存在沟通问题
一个人的项目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不存在沟通问题。人和人之间,不可避免存在沟通问题,并且沟通复杂度随着人数而指数上升。
公司里的会议室一直是珍稀资源,无论是哪个部门,要确定目标,分配任务,都需要开会。这个需要怎样实现,那个需要怎么处理。如果只有一个人,完全没有这样的沟通成本。
拿起铅笔和素描纸的时候,自己就是产品设计,画出尽可能多的方案,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的一个。然后把键盘挪正,自己就是前端设计了,而刚才作为产品设计的自己的方案已经不用交流,完全理解。
当然,这个过程会反复多次,直到作为总监的自己感到满意,最后,就交给研发的自己实现。这就是一个人的快速迭代。
但是,一个人也有劣势,就是不能并行设计和开发。所以,一个人的项目不要做大而全,而要做简,做最实用的功能。不要把目标定在80%的人群,却只有20%满意;而要把目标定在20%的人群,让他们80%满意。
把邻居当作商量对象
一个人并不是闭门造车就行,需要对外界多观察,还需要至少一个稳定的商量对象。
如果跟我一样有个好朋友兼前同事邻居,那就赚大发啦。没有那也可以扩大一点范围,只要对方住在在路程不远的地方,偶尔吃个饭,看个电影,然后跟他畅谈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求他主要说提自己想法的缺点。在点子萌发阶段,不是要让它四处开花,那样会平坦养分而枯萎;而是要找出最好的苗子,让它往着阳光充足的地方发展。
如果没办法说服你挑选出的身边靠谱的人,那么很可能走错了方向。
不要直接期待他回答“你愿不愿意付费”这样的问题,要观察他是否对这个项目感到振奋,手舞足蹈。如果他反应比上次好,那么有可能对了,反之亦然。
但是记住,这只是参考而已。
必要时再组队
一个人项目真的要一个人终老吗?那就太独食了,好玩的时候要叫上朋友一起玩。
总有一天,自己的短板会暴露出来。服务器安全措施足够吗?视觉设计能引领潮流吗?和用户的沟通自己做得到位吗?
最能干的人,也有应接不暇的时候。这时候自己有经验了,就知道要找什么样的人互补。
一开始就找到最佳排档也不赖,没找到也不要原地踏步。越接近目标,越能发现跟自己相似的人。
如果失败了
失败?这太正常了,多少新创项目都默默无闻的消失了。失败的概率如此之大,让我自己都觉得这篇文章是多么厚颜无耻。
但真到了我失败的那天,大不了再写一篇“为什么一个人的项目不行”。
生命有限,稍纵即逝。如果想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有时就得脱离一下正轨。景区围栏外的海滩才是最美的,新大陆绝对不会标有航线。
对身边的赞美和质疑怀着感恩的心态,然后,走着瞧!
via.Rei
原文链接:http://eric.ec/blog/why-personal-project-work.html
在做Yinxianger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一个人的项目有很多常规企业没有的优势。一个人,意味着没有负担,可以随机应变,容易发现在人群中时发现不了的路。
一人项目可行的原因是可以列举出来的。
全才并不意味需要全部技能都要点满
要做一个人的项目,并不需要成为真正的全才,只要一两个方面突出,然后其他都略懂一点就行了。
知道怎么安装 Linux 吗?知道怎么配置 Nginx 和 Passenger 吗?知道,那么你就可以充当运维了。
知道 Bootstrap 吗?看过《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吗?会用 jQuery 操作 DOM 吗?可以,那么前端工作也可以交给你了。
看过《怪诞心理学》吗?看过《金字塔原理》吗?或者看他原本不属于自己领域内的书吗?没有看过也没问题,现在去豆瓣找几本评分 8.0 以上的专业外书籍,然后就会发现要踏出自己的圈圈并不难。
不需要什么都懂,只要什么都懂一点,那么就可以做出一个东西来了。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做出一个东西来这一点上,不要在意公司给人贴上的一个个职位标签,逐渐的你就发现什么都会做一点。
程序一次写成可一直运行
写程序有个很大的便利,那就是程序写好的话,是可以放在那里不用管的,它自己会工作。
程序很少有消耗,不像公路那样半年就要维护一次。程序也不会闹脾气罢工,要你提高待遇。程序是一种逻辑,只要设计实现得好,它就能一直运行。
程序无可避免的有 Bug,但那不是突然长出来的,只是以前没发现而已。三下两除二的解决 Bug,这段程序以后跑得更完美了。
软/硬件成本很低
无论是线上项目,桌面程序还是手机应用,软/硬件的维护费都低得难以置信。
一台 Lindoe 512 内存 VPS,20 美元一个月,约 120 人民币。120 人民币多不多?曾经上班工作的时候每天两趟地铁要 4 元,每月算 21 天上班,交通费都要花将近百元。原来我只要不上班就差不多能把这笔钱省出来了。(当然我也就拿不到工资了)
桌面和手机应用的成本就更低了,每年交纳一定的开发者年费,程序就是卖到用户的机器上运行,不消耗软硬件维护费。
真正花钱的是自己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一个人在家”全职“的做项目,收入归零,每个月有固定的房租和生活费支出,把这笔支出当作自己的投资,这就是最大的支出。
注意不要蹲在父母家中,这样是零成本没错,但是你也失去了压力。自己租房子住,所有开销都由自己出,你就会无时无刻想着怎么让项目成功。
一个人不存在沟通问题
一个人的项目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不存在沟通问题。人和人之间,不可避免存在沟通问题,并且沟通复杂度随着人数而指数上升。
公司里的会议室一直是珍稀资源,无论是哪个部门,要确定目标,分配任务,都需要开会。这个需要怎样实现,那个需要怎么处理。如果只有一个人,完全没有这样的沟通成本。
拿起铅笔和素描纸的时候,自己就是产品设计,画出尽可能多的方案,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的一个。然后把键盘挪正,自己就是前端设计了,而刚才作为产品设计的自己的方案已经不用交流,完全理解。
当然,这个过程会反复多次,直到作为总监的自己感到满意,最后,就交给研发的自己实现。这就是一个人的快速迭代。
但是,一个人也有劣势,就是不能并行设计和开发。所以,一个人的项目不要做大而全,而要做简,做最实用的功能。不要把目标定在80%的人群,却只有20%满意;而要把目标定在20%的人群,让他们80%满意。
把邻居当作商量对象
一个人并不是闭门造车就行,需要对外界多观察,还需要至少一个稳定的商量对象。
如果跟我一样有个好朋友兼前同事邻居,那就赚大发啦。没有那也可以扩大一点范围,只要对方住在在路程不远的地方,偶尔吃个饭,看个电影,然后跟他畅谈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求他主要说提自己想法的缺点。在点子萌发阶段,不是要让它四处开花,那样会平坦养分而枯萎;而是要找出最好的苗子,让它往着阳光充足的地方发展。
如果没办法说服你挑选出的身边靠谱的人,那么很可能走错了方向。
不要直接期待他回答“你愿不愿意付费”这样的问题,要观察他是否对这个项目感到振奋,手舞足蹈。如果他反应比上次好,那么有可能对了,反之亦然。
但是记住,这只是参考而已。
必要时再组队
一个人项目真的要一个人终老吗?那就太独食了,好玩的时候要叫上朋友一起玩。
总有一天,自己的短板会暴露出来。服务器安全措施足够吗?视觉设计能引领潮流吗?和用户的沟通自己做得到位吗?
最能干的人,也有应接不暇的时候。这时候自己有经验了,就知道要找什么样的人互补。
一开始就找到最佳排档也不赖,没找到也不要原地踏步。越接近目标,越能发现跟自己相似的人。
如果失败了
失败?这太正常了,多少新创项目都默默无闻的消失了。失败的概率如此之大,让我自己都觉得这篇文章是多么厚颜无耻。
但真到了我失败的那天,大不了再写一篇“为什么一个人的项目不行”。
生命有限,稍纵即逝。如果想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有时就得脱离一下正轨。景区围栏外的海滩才是最美的,新大陆绝对不会标有航线。
对身边的赞美和质疑怀着感恩的心态,然后,走着瞧!
via.Rei
原文链接:http://eric.ec/blog/why-personal-project-work.html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