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您对自己负责了么?-一个牛津法学硕士毕业生香港在读女博士的经验之谈
这是牛津女孩谈留学(oxfordgirl)的第1篇文章。有点长,请耐心读完。
(《牛津女孩谈留学》,每周六晚为您分享伊心最真实的申请留学以及海外经历的个人心得、人生感悟,用最严谨和认真的态度与您分享。希望伊心的真诚能打动您。也许长,但是必定值得耐心阅读。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我的文章,帮助更多的人。也可搜索官方公众微信订阅号oxfordgirl/牛津女孩谈留学。发送数字1阅读过往文章。)
If someone is responsible for an accident or mistake, it is their fault or they can be blamed.
按照英文中的解释,对自己负责的意思就是,倘若您的未来有任何闪失,那么您自己将是这种失误的承担者,怪不了别人。
伊心今天的话题就是“负责”。所写是昨天一位朋友咨询我时引发的思考。她一位朋友想申请出国读博,但是当初是自考的,硕士也非211学校,究竟能否出去读博呢?这样的问题在近几年我收到的留学咨询中是被问最多的:我能申请么?以我这样的背景,能申请到好学校么?学校会不会不要我?非211 的本科生是不是申请牛校读硕士/博士/访学等难度太大了?我到底该不该申请?
解答之前,先为您诉说一下伊心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伊心本科也非211高校,法学并非我校强势学科,出国的前辈少之又少,所以无人可咨询。在08年出国还没有现在这么热的时候,有教授是这样斩钉截铁地劝说的:“国外根本不承认咱们的法学学位的,你根本就无法申请读硕士,难道要从本科读起?或许你还是考G转读会计吧!”类似的话语我在各种留学中介那里也每每听到。我辗转于我们那个城市所有的留学中介进行初步咨询,只有两种结果:一是认为国内的法学本科国外不承认,所以鼓励我换专业;二是认为以我的学校背景,英国TOP10的高校想都不要想,以我的背景,想去前十,那是天方夜谭!
留学,您对自己负责了么?-一个牛津法学硕士毕业生香港在读女博士的经验之谈
我甚至受到了前所未有过的侮辱,比如一些中介的白眼,比如一些同去咨询的其他高校学生的态度。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当地知名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同样想去英国留学,而且认准了牛津剑桥,跟我交流以后竟然对我说:你也要申请啊?呵呵!回忆起来,那段咨询留学的日子真的非常受打击,因为很多留学中介是那么的确定,肯定以及笃定,伊心根本没法留学英国读法学硕士。而在他们的圈内似乎已经认定了,国内法学学位国外不承认这一事实。虽然当时出国读法学的人少,我也可以理解他们这种以讹传讹的做法,可这种论断着实让伊心心凉了一半。我不甘心,找到英国TOP10 的法学院官网,给他们逐一发信,说明我的背景以及顾虑。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就收到了他们的回复,所有高校都说我是eligible的,并且非常欢迎我申请并期待与我在英国见。
在这里不想赘述我准备文件的程序和心得,这些放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跟大家唠。现在我想说的是,在本科最后一年我申请了英国前10所高校,有9所给了我OFFER。 而我收到牛津的OFFER的时候,我认为自己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我差一点就与它失之交臂。我差点无缘留学,而且还差点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亲爱的大家,通过这样的经历,您明白伊心在文章首句的话的含义了么?
留学,您对自己负责了么?-一个牛津法学硕士毕业生香港在读女博士的经验之谈
在您选择留学的时候,是否也把全部的信任押在其他那些您认为会给您可靠资讯的人的身上了呢?比如亲友,师兄师姐,前辈,老师,留学中介等等。其实,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把您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那么认真和虔诚,即便您失去了牛校的录取,别人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您自己的前途就这样被改变了。当然,这怨不得人,因为我要说的是,首先您自己并没有对自己100%负责。这些年来,我听过太多的疑虑,不自信,怕自己申请不到好学校,而他们的这种不自信往往都是因为听别人说他们不行而导致的。有一个学弟,他从我这里获得了鼓励以后又会在别人那里获得打击,于是再来找我寻找能量,再去受打击,再徘徊和焦虑。如果您有这个实力,并且在充分了解到名校录取条件的情况下认为自己可以申请(eligible)但是却因为自己没有勇气而放弃了,那么,借用小志对kimi的话和张亮对天天的话就是,你还没有比赛,你就已经输了,有点运动家的精神好不好?
伊心不得不承认社会中存在很多说话不负责任的人,而他们的言行很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前途。但反过来说,听信这些的小伙伴们,您们是否也对自己负责了呢?严谨是一种生活态度。所以, 如果您不是实在没有时间, 那么请认真对待您的留学。其实不仅仅是留学,现在的很多游学,访问学者各种项目都有很多人问我一些途径和信息。伊心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个人的经历有限,只能提供片面的资讯。所以哪怕您咨询到一个特牛逼的专家,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他自己可能都没有去读过您这个专业呢,怎么告诉您或者您的孩子,以后读这个会很有前途?所以,依靠别人获取资讯是一方面,自己直接跟心仪的高校联络是另一个方面。
留学,您对自己负责了么?-一个牛津法学硕士毕业生香港在读女博士的经验之谈
伊心是个懒姑娘,不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在我看来,很多人向我提出的问题直接由小伙伴们心仪的学校作出官方答复比问我更好,因为我不是您想申请的学校毕业的,我也不是您的专业的。放着最直接,最简单,最权威的回复不用,去各种搜罗“非官方”或者不慎靠谱的答案,不是一件很不智慧的方式么?所以,伊心在解答大家问题时,最常用的话是:您可以自己看下学校该项目的网站,里面都有要求,由于每年PROGRAM的要求或许有些不同,所以建议直接跟学校联系一下,问问情况。可是尽管伊心这么说,还是有好多好多的孩子们没有这样做过。说句不太中听的话,如果小伙伴们,您连给学校小米发一封英文邮件的能力都没有,伊心可真为您以后的留学生活担心呢,因为在国外,起码在英国,大家都是用邮件办公的,如果您不懂得发各种问题给小米或老师,如何能完成学业呢?所以当作提前的练习,请大家鼓起勇气吧。
留学,您对自己负责了么?-一个牛津法学硕士毕业生香港在读女博士的经验之谈
为自己负责,留学是如此,做人何尝不是呢?或许您有其他的梦想,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愿望。在实践这些之前,最初的第一步,不妨问问自己,我究竟想不想达到这个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有什么最最权威的解答告诉我这些要求,接下来我用什么样的途径能最简单直接达到我的目的?亲爱的小伙伴们,伊心发觉,包括我自己,在很多时候,踌躇不前的原因只有一个:想太多了。而这样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我们做事的成功与否。
Hope this article benefits you.《牛津女孩谈留学》希望对您的生活和事业都有所帮助。
Happy New Year!
(《牛津女孩谈留学》,每周六晚为您分享伊心最真实的申请留学以及海外经历的个人心得、人生感悟,用最严谨和认真的态度与您分享。希望伊心的真诚能打动您。也许长,但是必定值得耐心阅读。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我的文章,帮助更多的人。也可搜索官方公众微信订阅号oxfordgirl/牛津女孩谈留学。发送数字1阅读过往文章。)
If someone is responsible for an accident or mistake, it is their fault or they can be blamed.
按照英文中的解释,对自己负责的意思就是,倘若您的未来有任何闪失,那么您自己将是这种失误的承担者,怪不了别人。
伊心今天的话题就是“负责”。所写是昨天一位朋友咨询我时引发的思考。她一位朋友想申请出国读博,但是当初是自考的,硕士也非211学校,究竟能否出去读博呢?这样的问题在近几年我收到的留学咨询中是被问最多的:我能申请么?以我这样的背景,能申请到好学校么?学校会不会不要我?非211 的本科生是不是申请牛校读硕士/博士/访学等难度太大了?我到底该不该申请?
解答之前,先为您诉说一下伊心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伊心本科也非211高校,法学并非我校强势学科,出国的前辈少之又少,所以无人可咨询。在08年出国还没有现在这么热的时候,有教授是这样斩钉截铁地劝说的:“国外根本不承认咱们的法学学位的,你根本就无法申请读硕士,难道要从本科读起?或许你还是考G转读会计吧!”类似的话语我在各种留学中介那里也每每听到。我辗转于我们那个城市所有的留学中介进行初步咨询,只有两种结果:一是认为国内的法学本科国外不承认,所以鼓励我换专业;二是认为以我的学校背景,英国TOP10的高校想都不要想,以我的背景,想去前十,那是天方夜谭!
留学,您对自己负责了么?-一个牛津法学硕士毕业生香港在读女博士的经验之谈
我甚至受到了前所未有过的侮辱,比如一些中介的白眼,比如一些同去咨询的其他高校学生的态度。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当地知名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同样想去英国留学,而且认准了牛津剑桥,跟我交流以后竟然对我说:你也要申请啊?呵呵!回忆起来,那段咨询留学的日子真的非常受打击,因为很多留学中介是那么的确定,肯定以及笃定,伊心根本没法留学英国读法学硕士。而在他们的圈内似乎已经认定了,国内法学学位国外不承认这一事实。虽然当时出国读法学的人少,我也可以理解他们这种以讹传讹的做法,可这种论断着实让伊心心凉了一半。我不甘心,找到英国TOP10 的法学院官网,给他们逐一发信,说明我的背景以及顾虑。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就收到了他们的回复,所有高校都说我是eligible的,并且非常欢迎我申请并期待与我在英国见。
在这里不想赘述我准备文件的程序和心得,这些放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跟大家唠。现在我想说的是,在本科最后一年我申请了英国前10所高校,有9所给了我OFFER。 而我收到牛津的OFFER的时候,我认为自己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我差一点就与它失之交臂。我差点无缘留学,而且还差点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亲爱的大家,通过这样的经历,您明白伊心在文章首句的话的含义了么?
留学,您对自己负责了么?-一个牛津法学硕士毕业生香港在读女博士的经验之谈
在您选择留学的时候,是否也把全部的信任押在其他那些您认为会给您可靠资讯的人的身上了呢?比如亲友,师兄师姐,前辈,老师,留学中介等等。其实,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把您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那么认真和虔诚,即便您失去了牛校的录取,别人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您自己的前途就这样被改变了。当然,这怨不得人,因为我要说的是,首先您自己并没有对自己100%负责。这些年来,我听过太多的疑虑,不自信,怕自己申请不到好学校,而他们的这种不自信往往都是因为听别人说他们不行而导致的。有一个学弟,他从我这里获得了鼓励以后又会在别人那里获得打击,于是再来找我寻找能量,再去受打击,再徘徊和焦虑。如果您有这个实力,并且在充分了解到名校录取条件的情况下认为自己可以申请(eligible)但是却因为自己没有勇气而放弃了,那么,借用小志对kimi的话和张亮对天天的话就是,你还没有比赛,你就已经输了,有点运动家的精神好不好?
伊心不得不承认社会中存在很多说话不负责任的人,而他们的言行很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前途。但反过来说,听信这些的小伙伴们,您们是否也对自己负责了呢?严谨是一种生活态度。所以, 如果您不是实在没有时间, 那么请认真对待您的留学。其实不仅仅是留学,现在的很多游学,访问学者各种项目都有很多人问我一些途径和信息。伊心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个人的经历有限,只能提供片面的资讯。所以哪怕您咨询到一个特牛逼的专家,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他自己可能都没有去读过您这个专业呢,怎么告诉您或者您的孩子,以后读这个会很有前途?所以,依靠别人获取资讯是一方面,自己直接跟心仪的高校联络是另一个方面。
留学,您对自己负责了么?-一个牛津法学硕士毕业生香港在读女博士的经验之谈
伊心是个懒姑娘,不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在我看来,很多人向我提出的问题直接由小伙伴们心仪的学校作出官方答复比问我更好,因为我不是您想申请的学校毕业的,我也不是您的专业的。放着最直接,最简单,最权威的回复不用,去各种搜罗“非官方”或者不慎靠谱的答案,不是一件很不智慧的方式么?所以,伊心在解答大家问题时,最常用的话是:您可以自己看下学校该项目的网站,里面都有要求,由于每年PROGRAM的要求或许有些不同,所以建议直接跟学校联系一下,问问情况。可是尽管伊心这么说,还是有好多好多的孩子们没有这样做过。说句不太中听的话,如果小伙伴们,您连给学校小米发一封英文邮件的能力都没有,伊心可真为您以后的留学生活担心呢,因为在国外,起码在英国,大家都是用邮件办公的,如果您不懂得发各种问题给小米或老师,如何能完成学业呢?所以当作提前的练习,请大家鼓起勇气吧。
留学,您对自己负责了么?-一个牛津法学硕士毕业生香港在读女博士的经验之谈
为自己负责,留学是如此,做人何尝不是呢?或许您有其他的梦想,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愿望。在实践这些之前,最初的第一步,不妨问问自己,我究竟想不想达到这个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有什么最最权威的解答告诉我这些要求,接下来我用什么样的途径能最简单直接达到我的目的?亲爱的小伙伴们,伊心发觉,包括我自己,在很多时候,踌躇不前的原因只有一个:想太多了。而这样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我们做事的成功与否。
Hope this article benefits you.《牛津女孩谈留学》希望对您的生活和事业都有所帮助。
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