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20140112 - 寻求真理,并说出自己所思考的真理,永远不能说有罪
1.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任何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 爱因斯坦
2. 一个人越好,他犯的错误就越多。因为他会努力尝试更多的新东西。我永远不会提拔一个从不犯错误、特别是从不犯大错误的人担任最高层的工作。否则,他肯定将成为一个工作平庸的管理者。 -- 彼得•德鲁克
3. 有一群人,天天在高墙下。一天,一个胆大的刚爬上梯子,其他人就赶紧把他拽下来,交给狱卒处罚。这群人的想法是,既然我们不能朝外看,那么你就应该和我们一样。 -- @作家崔成浩
4. 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命运了。能原谅的,不说原谅也会原谅,不能原谅的,说了原谅也不会原谅。 -- 斯道《继承者们》
5. 人生前十年,你找工作。十年后,如果还是你找工作而非工作来找你,对不起,相当程度上来说,你可能是位Loser。总有很多人因为别人的关系而纠结,愤怒于中国是个关系型社会,但,关系也分两 种,一种是父辈的关系,一种是自己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沉浸在愤怒中,而不去培养自己的技能,自己的交往圈也都弥漫着愤怒,还有多少空间留给成长?如果说,一开始输在关系上,这是不公平 的,但是如果思维方式不能改变,那可能一直都输下去。 -- 萧秋水
6. 如果你是一个践行者,而非只是阅读者,你的体会会很不一样。生活,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旁观,而是自己亲身跋山涉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过程中所得到的历炼、感悟,这是宝贵的财富。
7. 独处可以是件可怕的事情,也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在没有别人的情况下,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有自己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放纵自己,或者约束自己,我们可以拖延,或者立刻完成。这个时候的自己才是真实的,各种缺点暴露无遗,我们不再伪装给别人去看,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去阅读,写作,也可以去看电影打游戏,这是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在这里做出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能够改变的。 -- 博华《害怕独处的人》
8. 微博微信上的那些碎片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稳固的知识结构,其实可能反而是有害的,就象吹过眼前的沙子,可能会迷了眼睛。在稳固的结构下,它可能会成为沙雕的一部分。——所以,建立自己的系统知识结构太重要了。
9. 不管用什么语言、理由和方式去解释错误的原因,都无法改变错误的性质。也无法让死去的和活着的人原谅这些错误。 -- @任志强
10. 寻求真理,并说出自己所思考的真理,永远不能说有罪。没有人会被迫接受一种信念。信念是自由的。 -- 塞巴斯蒂安•卡斯特里奥《论异端分子》
11.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前提,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当我们鼓吹消费文化,企图建立一个消费社会、消费人生的时候,事情就不一样了。所谓刺激消费,很大程度上是在鼓吹和放大人类享乐纵欲、贪婪懒惰的本性,以及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的价值观,将人类异化成消费工具。 -- 阮一峰
12. 一般认为,小说讲假话,是虚构,历史讲真话,是现实。其实小说书是假中有真,历史书是真中有假。小说往往是用假话讲真事,标榜纪实的历史反而是用虚构掩盖实际。孙猴子七十二变是假,孙悟空的言行性格是真。堂吉诃德、阿Q是假的,但这样的人是真的。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要讲真话,谈何容易。镜中的花,水中的月,是假的,又是真的花月的影子。 -- 金克木《新镜花缘》
13. 村人冲上前来与我握手,吱喳说着不标准的富来尼语。我在伦敦时曾学过富来尼语入门,至少会说:“很抱歉,我不会说富来尼语。”这个句子我练习过许多次,说来快速流畅,更显得不可解。 -- 奈尼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
14.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 罗兰
15. 我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一事归一事,一码归一码。比如因为某个人情绪不好,但不会迁怒给别的人。这样的时候,人是终止点。比如因为某件事情绪不好,但不会延伸到别的事。这样的时候,事是终止点。所以我从来不说“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塞牙的不是凉水,是心情。
16. 我们多数人都从心理上害怕一种空白,在这种空白的状况下,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多数人活着都在寻找一种自己存在的意义和自己体现的价值。人为什么活,这是一个终极问题。人们,即使不知道这个终极问题,或者表示不关心这个问题,但无论在行为,还是思绪上,都不能逃避这个问题。总在一些时候,用一些方式,我们问自己,自己活着有什么意思,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 古侯子《当不知该做什么时,该做什么》
17.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
18. 如果对过去十年或未来三十年说一段话,我的是:“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错的愚蠢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现在的感受,告诉他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面对过去…但说实话,我不在乎。” -- 肖申克的救赎
19. 只要是初次碰到不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都会是这样的反应。当他对你友好真诚时,他在心里所期待的,是得到同等的反应。假如他初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可能他还会爱你,只是从那以后,他就再不是原来那个孩子了。 -- 《彼得•潘》
2. 一个人越好,他犯的错误就越多。因为他会努力尝试更多的新东西。我永远不会提拔一个从不犯错误、特别是从不犯大错误的人担任最高层的工作。否则,他肯定将成为一个工作平庸的管理者。 -- 彼得•德鲁克
3. 有一群人,天天在高墙下。一天,一个胆大的刚爬上梯子,其他人就赶紧把他拽下来,交给狱卒处罚。这群人的想法是,既然我们不能朝外看,那么你就应该和我们一样。 -- @作家崔成浩
4. 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命运了。能原谅的,不说原谅也会原谅,不能原谅的,说了原谅也不会原谅。 -- 斯道《继承者们》
5. 人生前十年,你找工作。十年后,如果还是你找工作而非工作来找你,对不起,相当程度上来说,你可能是位Loser。总有很多人因为别人的关系而纠结,愤怒于中国是个关系型社会,但,关系也分两 种,一种是父辈的关系,一种是自己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沉浸在愤怒中,而不去培养自己的技能,自己的交往圈也都弥漫着愤怒,还有多少空间留给成长?如果说,一开始输在关系上,这是不公平 的,但是如果思维方式不能改变,那可能一直都输下去。 -- 萧秋水
6. 如果你是一个践行者,而非只是阅读者,你的体会会很不一样。生活,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旁观,而是自己亲身跋山涉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过程中所得到的历炼、感悟,这是宝贵的财富。
7. 独处可以是件可怕的事情,也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在没有别人的情况下,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有自己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放纵自己,或者约束自己,我们可以拖延,或者立刻完成。这个时候的自己才是真实的,各种缺点暴露无遗,我们不再伪装给别人去看,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去阅读,写作,也可以去看电影打游戏,这是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在这里做出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能够改变的。 -- 博华《害怕独处的人》
8. 微博微信上的那些碎片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稳固的知识结构,其实可能反而是有害的,就象吹过眼前的沙子,可能会迷了眼睛。在稳固的结构下,它可能会成为沙雕的一部分。——所以,建立自己的系统知识结构太重要了。
9. 不管用什么语言、理由和方式去解释错误的原因,都无法改变错误的性质。也无法让死去的和活着的人原谅这些错误。 -- @任志强
10. 寻求真理,并说出自己所思考的真理,永远不能说有罪。没有人会被迫接受一种信念。信念是自由的。 -- 塞巴斯蒂安•卡斯特里奥《论异端分子》
11.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前提,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当我们鼓吹消费文化,企图建立一个消费社会、消费人生的时候,事情就不一样了。所谓刺激消费,很大程度上是在鼓吹和放大人类享乐纵欲、贪婪懒惰的本性,以及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的价值观,将人类异化成消费工具。 -- 阮一峰
12. 一般认为,小说讲假话,是虚构,历史讲真话,是现实。其实小说书是假中有真,历史书是真中有假。小说往往是用假话讲真事,标榜纪实的历史反而是用虚构掩盖实际。孙猴子七十二变是假,孙悟空的言行性格是真。堂吉诃德、阿Q是假的,但这样的人是真的。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要讲真话,谈何容易。镜中的花,水中的月,是假的,又是真的花月的影子。 -- 金克木《新镜花缘》
13. 村人冲上前来与我握手,吱喳说着不标准的富来尼语。我在伦敦时曾学过富来尼语入门,至少会说:“很抱歉,我不会说富来尼语。”这个句子我练习过许多次,说来快速流畅,更显得不可解。 -- 奈尼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
14.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 罗兰
15. 我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一事归一事,一码归一码。比如因为某个人情绪不好,但不会迁怒给别的人。这样的时候,人是终止点。比如因为某件事情绪不好,但不会延伸到别的事。这样的时候,事是终止点。所以我从来不说“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塞牙的不是凉水,是心情。
16. 我们多数人都从心理上害怕一种空白,在这种空白的状况下,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多数人活着都在寻找一种自己存在的意义和自己体现的价值。人为什么活,这是一个终极问题。人们,即使不知道这个终极问题,或者表示不关心这个问题,但无论在行为,还是思绪上,都不能逃避这个问题。总在一些时候,用一些方式,我们问自己,自己活着有什么意思,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 古侯子《当不知该做什么时,该做什么》
17.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
18. 如果对过去十年或未来三十年说一段话,我的是:“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错的愚蠢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现在的感受,告诉他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面对过去…但说实话,我不在乎。” -- 肖申克的救赎
19. 只要是初次碰到不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都会是这样的反应。当他对你友好真诚时,他在心里所期待的,是得到同等的反应。假如他初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可能他还会爱你,只是从那以后,他就再不是原来那个孩子了。 -- 《彼得•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