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国饮食参考书目整理(下)
近当代部分(按类别):
一、学术
1. 《中国食料史》,俞为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 《中国饮食典籍史》,姚伟钧、刘朴兵、鞠明库,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 《中国饮食娱乐史》,瞿明安、秦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 《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张景明、王雁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 《中国饮食论》,赵荣光,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0年。
6. 《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赵荣光,商务印书馆1997年。
7. 《中国饮食文化史》,赵荣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8.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第二版),赵荣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9. 《满族食文化变迁与满汉全席问题研究》,赵荣光,黑龙江出版社1995年。
10. 《满汉全席源流考》,赵荣光,昆仑出版社2003年。
11. 《历代食货注释》(全五册),王雷鸣 编,农业出版社1984年。
12. 《饮食杂俎-中国饮食烹饪研究》,邱庞同,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13. 《中国饮食》,刘军茹,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此书2011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翻译成英文并出版)。
14. 《人类饮食文化学》,陈苏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
15. 《饮食人类学》,彭兆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16. 《中国食糖史稿》,李治寰 编,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季羡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18. 《季羡林全集第十八、十九卷:糖史(上)、(下)》,季羡林,外语教研出版社2010年(1998年先有江西教育出版社版本)。
19. 《中国食物》,尤金·N·安德森(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 《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冯珠娣(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1. 《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许倬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22. 《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马立博(美),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23.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编,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年。
24.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北京出版社2011年。
25. 《考吃》,朱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 《故宫退食录》(上下),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27. 《行走在宋代城市:宋代城市风情图记》,伊永文,中华书局2005年。
28. 《食货金瓶梅:从吃饭穿衣看晚明人性》,侯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 《中国食物史研究》,篠田统(日),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
30. 《中国饮食文化》,中山时子(日) 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二、散文、随笔、评论
1. 《文人饮食谭》,范用 编,三联书店2004年。
2. 《酒人酒事》,周作人 等,三联书店2007年。
3. 《知堂谈吃》,周作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4. 《汪曾祺谈吃》, 汪曾祺,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
5. 《五味:汪曾祺谈吃散文32篇》,汪曾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6. 《故乡的食物》,汪曾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7. 《四方食事:饮食篇》,汪曾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8. 《做饭》,汪曾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
9. 《文学的餐桌:50位海外学者的味觉记忆》,梁实秋 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 《梁实秋谈吃》,梁实秋,山东报业出版社2005年。
11. 《雅舍谈吃》,梁实秋,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12. 《味至浓时即家乡》,梁实秋,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 《北窗读书录》,叶灵凤,文汇出版社1998年。
14. 《唐鲁孙谈吃》,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 《中国吃》,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 《天下味》,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 《酸甜苦辣咸》,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 《什锦拼盘》,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 《大杂烩》,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赵珩,三联书店2001年。
21. 《老饕续笔》,赵珩,三联书店2011年。
22.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逯耀东,三联书店2012年。
23. 《寒夜来客: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之二》,逯耀东,三联书店2005年。
24. 《饮膳札记: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林文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5. 《吃主儿》,王敦煌,三联书店2005年。
26. 《南京味道》,余斌,三联书店2012年。
27. 《川菜杂谈》,车辐,三联书店2004年。
28. 《深巷里的琵琶声》,陆文夫,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29. 《品味谈吃》,王子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30. 《素食养生谭》,王子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
31. 《八方食尚》,王子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32. 《饮食探幽》,王子辉,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
33. 《好吃》,林行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34. 《茶人茶话》,陈平原、凌凤岚 编,三联书店2007年。
35. 《蔡澜谈吃》,蔡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36. 《蔡澜食材词典》,蔡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37. 《蔡澜食材词典续编》,蔡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38. 《暖食:质朴的味道,家的味道》,蔡澜,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
39. 《蔡澜的饮食之道》,蔡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40. 《蔡澜品酒》,蔡澜,广东旅游出版社2010年。
41. 《饮食男女》,沈宏非,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
42. 《食相报告》,沈宏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43. 《上流社会知识竞赛》,沈宏非,作家出版社2009年。
44. 《写食主义》,沈宏非,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
45. 《穷中谈吃:台湾五十年吃饭之见闻》,舒国治,联经出版2008年。
46. 《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舒国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7. 《台北小吃札记》,舒国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8. 《暴食江湖》,焦桐,三联书店2010年。
49. 《台湾味道》,焦桐,三联书店2011年。
50. 《味觉的风土舞:饮食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焦桐,二鱼文化2009年。
51. 《欲望厨房》,焦桐,三联书店2013年。
52. 《台湾饮食文选1》,焦桐 编,二鱼文化2003年。
53. 《台湾饮食文选2》,焦桐 编,二鱼文化2003年。
54. 《我不吃煲仔饭焦》,梁家权,上书局2011年。
55. 《流芳百世臭豆腐》,梁家权,上书局2012年。
56. 《餐桌现象学》,蔡子强,上书局2010年。
57. 《味觉现象学》,梁文道,上书局2007年。
58. 《味道:第一宗罪》,梁文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59. 《味道:味觉现象》,梁文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60. 《味道:人民公社》,梁文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61. 《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欧阳应霁,三联书店2004年。
62. 《天生是饭人》,欧阳应霁,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
63.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
64. 《其实,大家有想做菜》,庄祖宜,三联书店2013年。
65. 《人和食物是平等的》,殳俏,新星出版社2006年。
66. 《吃,吃的笑》,殳俏,三联书店2009年。
67. 《元气糖》,殳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
68. 《贪食纪》,殳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
69. 《酒香螺嘬嘬菜: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谈正衡,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
70. 《清粥草头咂咂鱼: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谈正衡,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
71. 《肥肉》,朱赢椿 等,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72. 《中国厨子》,萨苏,同心出版社2005年。
73. 《寻味中国:一个华裔美国女孩的中国美食大冒险》,林留清怡(美),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
74. 《鱼翅与花椒:英国女孩的中国菜历险记》,扶霞·邓洛普(英),猫头鹰2012年。
75. 《细味:食物的往事追忆》,李子玉(李玉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76. 《有味》,汪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77. 《公路上的厨师》,张展鸿,次文化堂2009年。
78. 《香港正菜》,陈晓蕾,香港三联2010年。
79. 《香港正菜》,陈晓蕾,香港三联2010年。
80. 《剩食》,陈晓蕾,香港三联2011年。
81. 《有米》,陈晓蕾,香港三联2012年。
82. 《失落的蔬果》,刘克襄,二鱼文化2006年。
83. 《男人的菜市场》,刘克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84. 《饕餮书》,蔡珠儿,岳麓书社2006年。
85. 《种地书》,蔡珠儿,有鹿文化2012年。
注:
1. 第一部分中出自“江苏人民出版社”三本学术作品(第19—21)属于该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系列,此系列现共有146册。
2. 第二部分中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书籍中除了赵珩、焦桐、殳俏和庄祖宜的作品之外,均属“闲趣坊”一系列。
3. 第一部分中涉及到的学术著作大多为通论、概论,不包括对特定地域和民族的饮食习俗的专论。
4. 书目仅包含中文书籍,暂不收录在海外完成但尚未翻译成汉语的中国饮食论著、作品,例如张光直(Kwang-chih Chang)先生的‘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1977)、罗孝建(Kenneth Lo)先生的‘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Cooking'(1985)以及谭荣辉(Ken Hom)先生的‘Ken Hom's Chinese Cookery’(1986)等。
5. 书目未列举近当代与饮食相关的小说,比如鲁迅的《在酒楼上》(短篇),叶绍钧的《饭》(短篇),或者陆文夫的《美食家》(中篇)等。
一、学术
1. 《中国食料史》,俞为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 《中国饮食典籍史》,姚伟钧、刘朴兵、鞠明库,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 《中国饮食娱乐史》,瞿明安、秦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 《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张景明、王雁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 《中国饮食论》,赵荣光,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0年。
6. 《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赵荣光,商务印书馆1997年。
7. 《中国饮食文化史》,赵荣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8.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第二版),赵荣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9. 《满族食文化变迁与满汉全席问题研究》,赵荣光,黑龙江出版社1995年。
10. 《满汉全席源流考》,赵荣光,昆仑出版社2003年。
11. 《历代食货注释》(全五册),王雷鸣 编,农业出版社1984年。
12. 《饮食杂俎-中国饮食烹饪研究》,邱庞同,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13. 《中国饮食》,刘军茹,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此书2011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翻译成英文并出版)。
14. 《人类饮食文化学》,陈苏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
15. 《饮食人类学》,彭兆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16. 《中国食糖史稿》,李治寰 编,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季羡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18. 《季羡林全集第十八、十九卷:糖史(上)、(下)》,季羡林,外语教研出版社2010年(1998年先有江西教育出版社版本)。
19. 《中国食物》,尤金·N·安德森(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 《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冯珠娣(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1. 《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许倬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22. 《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马立博(美),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23.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编,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年。
24.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北京出版社2011年。
25. 《考吃》,朱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 《故宫退食录》(上下),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27. 《行走在宋代城市:宋代城市风情图记》,伊永文,中华书局2005年。
28. 《食货金瓶梅:从吃饭穿衣看晚明人性》,侯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 《中国食物史研究》,篠田统(日),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
30. 《中国饮食文化》,中山时子(日) 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二、散文、随笔、评论
1. 《文人饮食谭》,范用 编,三联书店2004年。
2. 《酒人酒事》,周作人 等,三联书店2007年。
3. 《知堂谈吃》,周作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4. 《汪曾祺谈吃》, 汪曾祺,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
5. 《五味:汪曾祺谈吃散文32篇》,汪曾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6. 《故乡的食物》,汪曾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7. 《四方食事:饮食篇》,汪曾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8. 《做饭》,汪曾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
9. 《文学的餐桌:50位海外学者的味觉记忆》,梁实秋 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 《梁实秋谈吃》,梁实秋,山东报业出版社2005年。
11. 《雅舍谈吃》,梁实秋,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12. 《味至浓时即家乡》,梁实秋,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 《北窗读书录》,叶灵凤,文汇出版社1998年。
14. 《唐鲁孙谈吃》,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 《中国吃》,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 《天下味》,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 《酸甜苦辣咸》,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 《什锦拼盘》,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 《大杂烩》,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赵珩,三联书店2001年。
21. 《老饕续笔》,赵珩,三联书店2011年。
22.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逯耀东,三联书店2012年。
23. 《寒夜来客: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之二》,逯耀东,三联书店2005年。
24. 《饮膳札记: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林文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5. 《吃主儿》,王敦煌,三联书店2005年。
26. 《南京味道》,余斌,三联书店2012年。
27. 《川菜杂谈》,车辐,三联书店2004年。
28. 《深巷里的琵琶声》,陆文夫,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29. 《品味谈吃》,王子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30. 《素食养生谭》,王子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
31. 《八方食尚》,王子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32. 《饮食探幽》,王子辉,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
33. 《好吃》,林行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34. 《茶人茶话》,陈平原、凌凤岚 编,三联书店2007年。
35. 《蔡澜谈吃》,蔡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36. 《蔡澜食材词典》,蔡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37. 《蔡澜食材词典续编》,蔡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38. 《暖食:质朴的味道,家的味道》,蔡澜,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
39. 《蔡澜的饮食之道》,蔡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40. 《蔡澜品酒》,蔡澜,广东旅游出版社2010年。
41. 《饮食男女》,沈宏非,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
42. 《食相报告》,沈宏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43. 《上流社会知识竞赛》,沈宏非,作家出版社2009年。
44. 《写食主义》,沈宏非,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
45. 《穷中谈吃:台湾五十年吃饭之见闻》,舒国治,联经出版2008年。
46. 《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舒国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7. 《台北小吃札记》,舒国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8. 《暴食江湖》,焦桐,三联书店2010年。
49. 《台湾味道》,焦桐,三联书店2011年。
50. 《味觉的风土舞:饮食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焦桐,二鱼文化2009年。
51. 《欲望厨房》,焦桐,三联书店2013年。
52. 《台湾饮食文选1》,焦桐 编,二鱼文化2003年。
53. 《台湾饮食文选2》,焦桐 编,二鱼文化2003年。
54. 《我不吃煲仔饭焦》,梁家权,上书局2011年。
55. 《流芳百世臭豆腐》,梁家权,上书局2012年。
56. 《餐桌现象学》,蔡子强,上书局2010年。
57. 《味觉现象学》,梁文道,上书局2007年。
58. 《味道:第一宗罪》,梁文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59. 《味道:味觉现象》,梁文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60. 《味道:人民公社》,梁文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61. 《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欧阳应霁,三联书店2004年。
62. 《天生是饭人》,欧阳应霁,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
63.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
64. 《其实,大家有想做菜》,庄祖宜,三联书店2013年。
65. 《人和食物是平等的》,殳俏,新星出版社2006年。
66. 《吃,吃的笑》,殳俏,三联书店2009年。
67. 《元气糖》,殳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
68. 《贪食纪》,殳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
69. 《酒香螺嘬嘬菜: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谈正衡,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
70. 《清粥草头咂咂鱼: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谈正衡,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
71. 《肥肉》,朱赢椿 等,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72. 《中国厨子》,萨苏,同心出版社2005年。
73. 《寻味中国:一个华裔美国女孩的中国美食大冒险》,林留清怡(美),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
74. 《鱼翅与花椒:英国女孩的中国菜历险记》,扶霞·邓洛普(英),猫头鹰2012年。
75. 《细味:食物的往事追忆》,李子玉(李玉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76. 《有味》,汪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77. 《公路上的厨师》,张展鸿,次文化堂2009年。
78. 《香港正菜》,陈晓蕾,香港三联2010年。
79. 《香港正菜》,陈晓蕾,香港三联2010年。
80. 《剩食》,陈晓蕾,香港三联2011年。
81. 《有米》,陈晓蕾,香港三联2012年。
82. 《失落的蔬果》,刘克襄,二鱼文化2006年。
83. 《男人的菜市场》,刘克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84. 《饕餮书》,蔡珠儿,岳麓书社2006年。
85. 《种地书》,蔡珠儿,有鹿文化2012年。
注:
1. 第一部分中出自“江苏人民出版社”三本学术作品(第19—21)属于该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系列,此系列现共有146册。
2. 第二部分中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书籍中除了赵珩、焦桐、殳俏和庄祖宜的作品之外,均属“闲趣坊”一系列。
3. 第一部分中涉及到的学术著作大多为通论、概论,不包括对特定地域和民族的饮食习俗的专论。
4. 书目仅包含中文书籍,暂不收录在海外完成但尚未翻译成汉语的中国饮食论著、作品,例如张光直(Kwang-chih Chang)先生的‘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1977)、罗孝建(Kenneth Lo)先生的‘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Cooking'(1985)以及谭荣辉(Ken Hom)先生的‘Ken Hom's Chinese Cookery’(1986)等。
5. 书目未列举近当代与饮食相关的小说,比如鲁迅的《在酒楼上》(短篇),叶绍钧的《饭》(短篇),或者陆文夫的《美食家》(中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