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死与生:下
我听说外省的人中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并不是多数。作为一个南京人,这些年也只是通过每年纪念日期间报纸电视上的专题报道来认识那段历史。甚至连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从未去过。森森白骨与我隔着一个电视屏幕。事实上我从未因此惭愧过。我们这一代人对那段历史了解多少,我不知道。
站在人来人往的湖南路上,我很难把眼前的繁华都市与一座死城联系在一起。我脚下的土地,不知道浸透了多少南京人的血。也去过一些与南京年龄相仿的古城,只有南京还固执地保留着她的城墙,虽然日军的炮火曾经让她陷落。南京人都有些城墙情结。影片开头城墙崩塌的画面,直截了当地击穿我的心理防线。七十年之间,在这片城墙固守的废墟中,一座城市走过了死与生。有一天也许城墙会倒,但城墙所在之处还会被称作南京。植物在废墟上很快就可以欣欣向荣。人也一样。总是向往热闹欣喜的。何必总向后看,既然往事不堪回首。“不要忘记历史。”这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点本分。
历史绝不能被遗忘,这是对待历史最严肃的态度;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对历史最现实的态度。让我来说,民族屈辱史永远不能忘,当以史明志。这是挨千刀的实用主义态度。
《南京南京》采用了近年来被国际经典电影广泛流行的人道主义视角,为此还招来不少骂声。自从藏独势力干扰奥运圣火传递之后,“普世价值”这四个字算是臭了,不能提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在民间又占上风。于是又有人借传统意识形态来骂本片。我承认自己支持官方意识形态,更清楚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来说是反人道的。既然如此,人道主义对于官方意识形态来说便是重要的理论补充。这不是所谓“三流历史观”,而是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的的中国所应该具备的国际大国的历史姿态。历史需要真实,不是吗?狭隘意识形态对历史真实的掩盖,难道还少吗?把真实还给我们,留给这一代人来评说吧。
相信不少青少年在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蜕变成为愤怒的青年,捏紧拳头血脉贲张,回到家里高喊抵制日货。抵制日货的口号喊了有几年了。对此我只能耸耸肩,全球化的今天谈何抵制日货,倾销日货还差不多。抗议通常无效,愤怒往往无力,只能作为表达民间情绪的一种方式。话说回来,这一代年轻人会从此拒绝日本动漫和爱情动作片吗?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宫崎骏和他的王牌音乐人久石让的执着。要知道宫崎骏的家族在二战期间曾为日军生产战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行动起来却如同打砸抢的义和团。愤怒吧,如果这股愤怒可以使这个国家更强大。如果民族主义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那也暂且借之一用。当有一天你真正拥有了力量,敌人就无法夺去你的粮食、你的土地,无法伤害你的孩子、你的女人,让母亲流泪。
别让妈妈流泪。
站在人来人往的湖南路上,我很难把眼前的繁华都市与一座死城联系在一起。我脚下的土地,不知道浸透了多少南京人的血。也去过一些与南京年龄相仿的古城,只有南京还固执地保留着她的城墙,虽然日军的炮火曾经让她陷落。南京人都有些城墙情结。影片开头城墙崩塌的画面,直截了当地击穿我的心理防线。七十年之间,在这片城墙固守的废墟中,一座城市走过了死与生。有一天也许城墙会倒,但城墙所在之处还会被称作南京。植物在废墟上很快就可以欣欣向荣。人也一样。总是向往热闹欣喜的。何必总向后看,既然往事不堪回首。“不要忘记历史。”这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点本分。
历史绝不能被遗忘,这是对待历史最严肃的态度;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对历史最现实的态度。让我来说,民族屈辱史永远不能忘,当以史明志。这是挨千刀的实用主义态度。
《南京南京》采用了近年来被国际经典电影广泛流行的人道主义视角,为此还招来不少骂声。自从藏独势力干扰奥运圣火传递之后,“普世价值”这四个字算是臭了,不能提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在民间又占上风。于是又有人借传统意识形态来骂本片。我承认自己支持官方意识形态,更清楚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来说是反人道的。既然如此,人道主义对于官方意识形态来说便是重要的理论补充。这不是所谓“三流历史观”,而是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的的中国所应该具备的国际大国的历史姿态。历史需要真实,不是吗?狭隘意识形态对历史真实的掩盖,难道还少吗?把真实还给我们,留给这一代人来评说吧。
相信不少青少年在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蜕变成为愤怒的青年,捏紧拳头血脉贲张,回到家里高喊抵制日货。抵制日货的口号喊了有几年了。对此我只能耸耸肩,全球化的今天谈何抵制日货,倾销日货还差不多。抗议通常无效,愤怒往往无力,只能作为表达民间情绪的一种方式。话说回来,这一代年轻人会从此拒绝日本动漫和爱情动作片吗?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宫崎骏和他的王牌音乐人久石让的执着。要知道宫崎骏的家族在二战期间曾为日军生产战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行动起来却如同打砸抢的义和团。愤怒吧,如果这股愤怒可以使这个国家更强大。如果民族主义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那也暂且借之一用。当有一天你真正拥有了力量,敌人就无法夺去你的粮食、你的土地,无法伤害你的孩子、你的女人,让母亲流泪。
别让妈妈流泪。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