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
《维摩诘经》上卷世尊遣诸菩萨弟子问维摩诘疾,诸位均推之以辞,这推脱如果以之为真,不免心生慢意,其实俱是修行法门,世尊言之以方便。中卷终于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欣然领命问疾。曰:居士之疾何所因起?答曰: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
古书所载事今人读来皆作怪谈。《太平广记》载:一商贾与人贩贾于外埠,憩于海岛,人谋其财,盛之以笼,覆以巨石,投其海中。岛有寺院,每夕闻人诵金刚经于海底,命善泅者入海,见一老人在笼中读经,乃牵挽而上。僧问其故,云:“被杀,沉于海,不知是笼中,忽觉身处宫殿,常有人送饮食,安乐自在也。”
特拉普派自17世纪建立就规定修士除了与上帝对话,终生止语,直到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解除了这个禁令,但是他们在自己的修道院内部生活中,基本还是静默的。他们身无分文,没有私人财产,必须辛苦工作,年迈的修士,只要能够起床,就慢慢起来祷告和工作。死时没有棺木,白布裹身归于尘土。
冬天黄昏。因为天冷的缘故,似乎人们都不愿意在冬天出门。其实,冬季天晴之时,仍可观自然之美。树裸露在干冷的空气里,细枝子在风里瑟瑟摇动。傍晚天色变幻亦是好看。从淡蓝至天蓝再到湖蓝,深蓝色的幕布瞬间将天地笼罩。万家灯火所以显得温暖。
【读碧山】兰亭禊事,群贤毕至,曲水流觞,吟咏骋怀。雅集结社,向来是中国文人生活的精致典范。今人因养生、兴致、宗教、茶事、艺术而结集的团体,也是一种雅集。寻求俗世之外的另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锻冶心智至柔至软至洁至净,概是雅集兴之所起。仪式感、诗意、精神归属应是雅集的极致追寻吧。
今天是腊八。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也是母亲的生日。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印象中老爸老妈总是48岁,大概是我心里总不敢承认他们的衰老吧。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又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其实还是惧怕的成份多。所以不敢想。佛教里说父母是堂前两尊佛。过年回家。
古书所载事今人读来皆作怪谈。《太平广记》载:一商贾与人贩贾于外埠,憩于海岛,人谋其财,盛之以笼,覆以巨石,投其海中。岛有寺院,每夕闻人诵金刚经于海底,命善泅者入海,见一老人在笼中读经,乃牵挽而上。僧问其故,云:“被杀,沉于海,不知是笼中,忽觉身处宫殿,常有人送饮食,安乐自在也。”
特拉普派自17世纪建立就规定修士除了与上帝对话,终生止语,直到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解除了这个禁令,但是他们在自己的修道院内部生活中,基本还是静默的。他们身无分文,没有私人财产,必须辛苦工作,年迈的修士,只要能够起床,就慢慢起来祷告和工作。死时没有棺木,白布裹身归于尘土。
冬天黄昏。因为天冷的缘故,似乎人们都不愿意在冬天出门。其实,冬季天晴之时,仍可观自然之美。树裸露在干冷的空气里,细枝子在风里瑟瑟摇动。傍晚天色变幻亦是好看。从淡蓝至天蓝再到湖蓝,深蓝色的幕布瞬间将天地笼罩。万家灯火所以显得温暖。
【读碧山】兰亭禊事,群贤毕至,曲水流觞,吟咏骋怀。雅集结社,向来是中国文人生活的精致典范。今人因养生、兴致、宗教、茶事、艺术而结集的团体,也是一种雅集。寻求俗世之外的另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锻冶心智至柔至软至洁至净,概是雅集兴之所起。仪式感、诗意、精神归属应是雅集的极致追寻吧。
今天是腊八。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也是母亲的生日。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印象中老爸老妈总是48岁,大概是我心里总不敢承认他们的衰老吧。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又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其实还是惧怕的成份多。所以不敢想。佛教里说父母是堂前两尊佛。过年回家。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