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感冒不是小病——判断与治疗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窍门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署,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有些人认为:“感冒去医院治疗是七天治愈,不治也是七天能自愈。还不如不治呢!”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如果一周内感冒没有自愈,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性疾病,如咽喉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慢性病,甚至引发其他重大疾病。感冒可以说是百病之源。
日常生活中、身体难免有点感冒不舒服。那么怎样快速地在一两天内把感冒治好呢?古人描述感冒为“一剂已”,一服汤药就可以把这个病拿下来了。在这里,我教给大家几个简单判别和处理感冒的方法。
一、风寒感冒——喝姜糖水(头痛鼻塞、流清鼻涕、不发热、后脑勺僵紧)
如果头痛鼻塞,还有一点流清鼻涕的症状,也不发热,这是因为风邪带着寒气侵袭到你的体内,属于风寒感冒。
当然,在临床上还有个更专业的判断方法。就是患者来了后搭脉,脉有浮相,然后问他:“你后脑勺是不是发僵发紧?”患者说:“你这个大夫好呀,还能摸出我颈椎有问题来。”其实这也是感冒的症状。人的脑后有个风府穴,这是人体最容易受到风寒的地方,所以才会僵硬紧绷。
风寒感冒起因通常是因为过度劳累,没休息好,加之受风或受凉。可以找中医开些辛温解表的中药,一两天就会治好。中医大家岳美中对风寒感冒的治疗常常使用《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将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五味药熬在一起,就是一碗治风寒感冒的“酸辣汤”,喝完后,盖上被子一发汗,就舒服了。
如果天气骤然降温,穿的衣服单薄一点,或者突然被雨淋了,晚上回家有点着凉打喷嚏,有经验的老人马上就会告诉你煮一碗姜糖水趁热喝下,生姜入肺、脾、胃经,可祛湿利水,止呕祛痰,健胃进食,有发汗解表作用;红糖有益气缓中、健脾暖胃、化食止痛、活血化瘀、祛寒的功效。这一碗姜糖水,微辣之中带着甘甜,喝下去暖暖的,盖上被子发发汗,症状便解除了,十分舒服。
遗憾的是,这么好的方法,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相信了,好像感冒了吃感冒药是天经地义的事。
二、风热感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发热、咳嗽、流鼻涕)
还有一种感冒叫风热感冒,风夹着热邪侵袭到体内造成的,身体处于一个热盛的状态,也流鼻涕,但流出来的鼻涕是很黄很黏稠的,这种情况就是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什么季节出现的比较多呢?有人觉得是夏天,其实不是,往往是秋季一直到立冬前。这个时段虽然气候渐凉,但人体内往往还留有热邪,感受风邪之后,就会得风热感冒。可以用辛凉解表之药来治疗,如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效果会很好。
三、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头部闷痛、四肢酸懒、食欲不振、呕吐腹泻)
如果夏季身体出现头部闷痛、四肢酸懒、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不是风寒感冒,也不是风热感冒,中医称之为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也叫中暑。
由于夏季暑湿之邪重,人体出汗多,毛孔舒张,再加上人们贪凉露宿或经常使用风扇、空调等,风寒、暑湿之邪会乘虚而入引起感冒。治疗暑湿感冒既要祛暑湿,还要疏解表邪。可以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口服液等,两三天病情变成好转。
感冒是一种病,同时也是一种排毒现象。感冒的时候,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关注自己的健康了。有些人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自己,总是硬抗着,无论对自己还是家人都非常不好。感冒了就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给身体一份关爱,身体会十倍百倍地回馈您。生命最可贵,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有一种方法可以预防感冒,就是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医学上称为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可以改善易感冒的体质。其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搓法是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人就不容易感冒了。
有些人认为:“感冒去医院治疗是七天治愈,不治也是七天能自愈。还不如不治呢!”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如果一周内感冒没有自愈,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性疾病,如咽喉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慢性病,甚至引发其他重大疾病。感冒可以说是百病之源。
日常生活中、身体难免有点感冒不舒服。那么怎样快速地在一两天内把感冒治好呢?古人描述感冒为“一剂已”,一服汤药就可以把这个病拿下来了。在这里,我教给大家几个简单判别和处理感冒的方法。
一、风寒感冒——喝姜糖水(头痛鼻塞、流清鼻涕、不发热、后脑勺僵紧)
如果头痛鼻塞,还有一点流清鼻涕的症状,也不发热,这是因为风邪带着寒气侵袭到你的体内,属于风寒感冒。
当然,在临床上还有个更专业的判断方法。就是患者来了后搭脉,脉有浮相,然后问他:“你后脑勺是不是发僵发紧?”患者说:“你这个大夫好呀,还能摸出我颈椎有问题来。”其实这也是感冒的症状。人的脑后有个风府穴,这是人体最容易受到风寒的地方,所以才会僵硬紧绷。
风寒感冒起因通常是因为过度劳累,没休息好,加之受风或受凉。可以找中医开些辛温解表的中药,一两天就会治好。中医大家岳美中对风寒感冒的治疗常常使用《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将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五味药熬在一起,就是一碗治风寒感冒的“酸辣汤”,喝完后,盖上被子一发汗,就舒服了。
如果天气骤然降温,穿的衣服单薄一点,或者突然被雨淋了,晚上回家有点着凉打喷嚏,有经验的老人马上就会告诉你煮一碗姜糖水趁热喝下,生姜入肺、脾、胃经,可祛湿利水,止呕祛痰,健胃进食,有发汗解表作用;红糖有益气缓中、健脾暖胃、化食止痛、活血化瘀、祛寒的功效。这一碗姜糖水,微辣之中带着甘甜,喝下去暖暖的,盖上被子发发汗,症状便解除了,十分舒服。
遗憾的是,这么好的方法,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相信了,好像感冒了吃感冒药是天经地义的事。
二、风热感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发热、咳嗽、流鼻涕)
还有一种感冒叫风热感冒,风夹着热邪侵袭到体内造成的,身体处于一个热盛的状态,也流鼻涕,但流出来的鼻涕是很黄很黏稠的,这种情况就是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什么季节出现的比较多呢?有人觉得是夏天,其实不是,往往是秋季一直到立冬前。这个时段虽然气候渐凉,但人体内往往还留有热邪,感受风邪之后,就会得风热感冒。可以用辛凉解表之药来治疗,如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效果会很好。
三、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头部闷痛、四肢酸懒、食欲不振、呕吐腹泻)
如果夏季身体出现头部闷痛、四肢酸懒、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不是风寒感冒,也不是风热感冒,中医称之为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也叫中暑。
由于夏季暑湿之邪重,人体出汗多,毛孔舒张,再加上人们贪凉露宿或经常使用风扇、空调等,风寒、暑湿之邪会乘虚而入引起感冒。治疗暑湿感冒既要祛暑湿,还要疏解表邪。可以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口服液等,两三天病情变成好转。
感冒是一种病,同时也是一种排毒现象。感冒的时候,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关注自己的健康了。有些人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自己,总是硬抗着,无论对自己还是家人都非常不好。感冒了就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给身体一份关爱,身体会十倍百倍地回馈您。生命最可贵,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有一种方法可以预防感冒,就是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医学上称为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可以改善易感冒的体质。其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搓法是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人就不容易感冒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