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自然---《傲慢与偏见》200周年的生态环保解读
![]() |
人类创造了城镇,但上帝创造了田园。
---英国谚语
2013年,全世界人类迎来传说中的玛雅新纪元第一年的第一缕阳光。在2012年末,没有出现所谓的世界末日,但在重重雾霾污染的包围下,我们中国人也迎来自己的生态环保元年,人们今年谈论和关注得最多的,就是生态中国和美丽中国。
同时,对于我们这个习惯将形而上的哲学与文艺思考置于行动之先的文明古国,一些经典的自然主义与生态环保类哲学与文艺作品,如《寂静的春天》和《瓦尔登湖》等,也开始广受关注,其中,作为可以体现一种独到的自然审美情感与视角的代表流派,本文想特别列举的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简•奥斯汀和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等自然与田园派知名作家,以及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等“湖畔派”浪漫主义诗人的文学与诗歌著作,他们的文艺作品一方面敏锐地洞察了现代化工业文明对于自然生态和人类福祉的冲击和破坏,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文字中大幅描绘受古希腊文化启发的优雅风尚,以及当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景致,名胜、温泉、疗养地和社会生活中的绘画、家饰、服装等,无不体现着一份在欧洲的自然生态风光与田园艺术生活中,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情画意与浪漫情怀,正如简•奥斯汀曾经写道:“乡村的三四户人家就是最恰当的写作背景。”近年来在国内青少年观众中颇受喜爱,英国BBC电视台出品的众多维多利亚时期的古典影视剧,就是由于有着国内影视中少见的自然与田园景色刻画,能让人们在都市喧嚣与浮躁中得到一份心灵休憩和宁静,而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而且很巧合地,毫无争议地作为英国历史上最受欢迎女作家的简•奥斯汀,2013年恰逢她最知名的爱情喜剧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出版200周年,这对于全世界奥斯汀的铁杆书迷“粉丝”们来说,不啻为一件文艺与生活聚会的欢庆盛事。首先,我们先了解下简•奥斯汀的小说有多么受欢迎,以及今年有哪些重要的学术和文艺庆祝活动。
今年2月中旬,英国皇家邮政就率先发行了一组为纪念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出版200周年的邮票版本,其中包含了简•奥斯汀六本已出版的小说情境与内容。英国皇家邮政还宣布,如果在一周内将信寄往奥斯汀晚年所住的汉普郡查顿,以及出生地斯蒂文顿镇,将会获得一款特别的邮戳,该邮戳上是《傲慢与偏见》中的一段话:“Do anything rather than marry without affection” (意为“什么事都可以随便做,但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能结婚”)。《傲慢与偏见》出版于1813年,是奥斯汀的第二部小说,简•奥斯汀终其一生也算是兑现了英国“老姑娘”的传统现象,不结婚不生育,却把这本书说成是她“自己亲爱的孩子”。 据悉,今年圣诞节英国BBC电视台推出了一部新剧集《彭伯利庄园》,该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彭伯利庄园》是畅销书作家琳达•伯多尔为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所作的续集,在英国近几年来的名著续集出版热中,属佼佼者。
今年来自全世界的文学迷游客们在安排访英行程时,很多人都不会错过英格兰巴斯于9月13-21日举办的Jane Austen Festival,当时城市各处将展现19世纪那种绅士淑女的优雅文艺生活场景。同时,还有英国文化界也在威尔士海伊文学节举办关于《傲慢与偏见》出版200周年的主题演讲。最有文化审美和乐趣的庆祝活动,当属在英国查茨沃斯庄园,俗称“达西庄园”(达西先生是《傲慢与偏见》男主人公的名字),举办的纪念《傲慢与偏见》出版200周年的复古舞会。最为狂热的文艺纪念活动,莫过于今年夏天,一座巨大的《傲慢与偏见》男主角“达西先生”雕塑惊现伦敦海德公园的湖泊中,引来了游客们的惊叹驻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继英国皇家邮政专门发行邮票纪念之后,英国中央银行宣布,简•奥斯汀的头像将被印制在新版10英镑纸币上,将于2017年发行,以此向这位誉满全球的女作家致敬,而这一年,恰逢简•奥斯汀逝世200周年。
以女性婚恋情感与家庭伦理琐事风格见长的简•奥斯汀文学作品,剧情轻松幽默,笔调缜密风趣,可读性强,极富吸引力,其中故事结构最著名最华丽的一部,就属可誉为英国的镇国爱情大戏《傲慢与偏见》,很具代表性的经典式“灰姑娘嫁给王子”的戏剧风格,也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男女平等权利的追求,才能最终赢得男性的尊重和爱情。如果说《红楼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悲剧,那么《傲慢与偏见》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喜剧。多年来《傲慢与偏见》不仅一版再版,一战中,它甚至被指定为受伤士兵的读物,以疗救他们的心灵,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奥斯汀的作品陪伴他度过了二战,前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把《傲慢与偏见》读了17遍。在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各类精神问题与疾病充斥天下的现代社会,《傲慢与偏见》这样关于积极“正能量”和爱情幸福课的喜剧文学,更是不愁卖不动,永远被认可和广受欢迎。
而且多年来,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欧美英语国家的主流影视戏剧圈,与简•奥斯汀小说相关的众多爱情文艺影视作品,就像台湾言情小说女作家琼瑶相关作品而改编的影视剧的造星与吸金实力一样,创造了丰硕可观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价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简•奥斯汀文化产业”,捧红了大批英国与美国一线优秀演员,其中比如科林•菲尔斯、艾玛•汤普森、凯特•温丝莱特、休•格兰特、凯拉•奈特莉等当红偶像与实力派演员,很多人都登上了奥斯卡影帝影后与最佳演员候选人的宝座,他们成名前或成名后,无一不出演过简•奥斯汀的影视剧与舞台剧。
当然,和琼瑶作品一样,简•奥斯汀小说的阅读人群也主要为女性读者。除了幽默诙谐和热闹喜庆的文笔风格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简•奥斯汀作品中关于女性自尊和情感需求的用心刻画,特别能够引发女性读者们的强烈共鸣,尤其是《傲慢与偏见》,更是积极追求女性人格独立和男女平等,加上在多部作品中,与自然与田园风光背景相融合的描绘与叙事方式,简•奥斯汀经常被现代文学的学术研究者们定性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作家,甚至是最早的女权主义作家。今年简•奥斯汀的头像登上英镑纸币,就是英国女权运动将其作为女权代言人的反抗成果。不难看出,简•奥斯汀对于女性独立的态度是显著而坚定的:女性追求爱情独立和自尊心强没有好结果?奥斯汀可不这么看,她认为女性权益意识与幸福爱情是兼容并且和谐的,她笔下的女主人公们不仅不虚荣不滥情品格端正,即使没有过人的美貌和富裕的家世,仅凭聪慧的头脑,活泼的性情,得体的谈吐和举止,就都有感情美满的好结局,能够赢得绅士们的真诚爱慕和追求。这种耳目一新的女性文学表述,颠覆了英国传统要求世俗女性要么沉默顺从,要么虚荣聒噪的“愚蠢花瓶”刻板形象,即使在现代文学中,这种积极致力于脱离男权和父权视角,所塑造的独立新女性形象都不算多见。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傲慢与偏见》这样典型的女性主义文学佳作,对于女性权益与男女平等的心灵觉醒与启示意义也仍然延绵燎原,随着时代变迁与文明进程,世众对于《傲慢与偏见》发展出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社会与文化解读,比如从上世纪战后五六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的生态环保运动,几乎东西方各国家都醒悟到一个迫切的现实困境:人类的科技研发和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导致自然的遍体鳞伤和难以复原,这也伤及和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如何实现“天人和谐”、不以侵掠和破坏生态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文明形态,需要我们每位世界公民为之承担反思和实践的责任。关于《傲慢与偏见》所涉及的女性独立的觉醒议题,联系当下的生态环保觉醒思潮,可为当今社会群际文化与心灵生态有所贡献的建设性启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自由联想、思辨与探讨:
一、 歧视女性,从未停止
二、 女性与自然的隐喻
三、 男女平等的乌托邦
(未完待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