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
一休和尚法名一休宗纯(公元1394-1481),是日本室町时代的一个禅僧,动画片集描写的只是他童年时代的一小段生活,实际上他活到88岁。他出生在应永元年正月初一,他的父亲是后小松天皇,母亲是天皇的一个妃嫔。在一休出生前的60年间,日本经历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1392年才由足利义满这个幕府将军逼使南朝议和,结束了这场60年的混战,十五世纪初才出现了和平的希望。幕府将军实际上在幕后操纵朝政,天皇并无实权。一休的母亲原是南朝望族藤原家人,虽然后小松天皇对她宠爱有加,却引起了皇后的嫉恨,当发现她怀了身孕后,就以她是藤原后人,同情南朝,对朝廷心怀不满为由,把她逐出皇宫。一休是在她离宫后出生的,故此他从未过过公子王孙的生活,而是在庶民中间长大。不过从一休的诗中,仍可看出他相信自己是皇室之后的痕迹,后小松天皇确实经常召他进宫相见,当后小松天皇临终时,还把他召到床边去,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其庶民的身份,他从未被人当作王子,一休也从不以王子自居,他遵照母亲的吩咐去做和尚。对于他的母亲,我们也只有从她去世前写给一休的一封信中略知一二,她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能傲视释迦牟尼的高僧。
一休5岁就被母亲送进京都的安国寺,当高僧象外集鉴的侍童,最初被命名为周健。他对研经很有兴趣,11岁就参与听讲佛经,12岁开始学习写作汉诗。在室町时代,一个有学问的和尚一定得会作汉诗,那时的佛教寺院被看成是文化堡垒,故和尚必须学会读写汉诗。一休青年时代是个极虔诚和遵守教规的僧徒,极为象外集鉴喜爱,后来正式收他为门徒。四年后,象外集鉴去世,一休失去老师,无比痛苦,23岁的他感到绝望,到琵琶湖静戒了一周,最后决心投湖自杀。他的母亲探知此事,派人去把他救下。
一休放弃自杀的念头后,决定第二年去追从禅宗开山大灯国师修练,可是大师却很长一段时间把他拒之门外,根本不肯接见,拒绝收他为徒。一休并不死心,守在寺门外等待。有一天大师出门,发现一休仍跪在寺门前,就命令门人向一休泼水,将他赶走。当他返寺时,看见一休仍跪在原地不动。这次大师点点头,让他进寺,正式收他为徒了。
1418年一休24岁,大师为他命名为一休宗纯。一休这个名字的意思,他的一首偈诗作如是解释:“欲从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暂作一休,暴雨倾盘由它下,狂风卷地任它吹。”他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者都是重要的,一个人得不断来往于这两个世界之间,但其中得有一段短暂的休息,以便在纯粹的自由中得以重生,风风雨雨以及任何外界势力都与他无关。
两年后,1420年,一休终于悟道。在一个夏夜,雨云低垂,他在琵琶湖的一艘小舟上冥想,突然听见一声鸦啼,不觉惊叫起来,顿时大彻大悟,感到所有烦恼不安尽行消失。当他把这体验告诉大师,大师说:“你已修成阿罗汉,但仍未成正果。”一休答道:“若是如此,我乐得成阿罗汉,并不在乎修成正果了。”大师点点头道:“你真的是个已修成了正果的人啦!”
1422年,一休28岁,大德寺庆,所有僧人都穿上最华丽的袈裟参与盛典,惟独一休穿一身破敝退色的旧袈裟,脚踏一双草鞋出席。大师问他为什么穿这样一身不合时宜的打扮,一休答道:“我来了已使这盛典增光,我可无意去学那些假僧人的样。”大师听了微笑不语。
一休的“狂态”正是表达了他对那些僧侣虚伪的愤懑。他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狂云子”,他写的汉诗集就命名为《狂云集》。他的诗再次反映出他这种“狂”。出于对弄虚作假的僧侣极端不满,他在大师去世前几年就离开了寺院,他的行为走向另一个极端,公然过起放荡不羁的生活。
1440年是开山大灯国师涅盘十三周年祭,大德寺僧趁机攫取各地大批礼物,一休对此大为不满,在十日祭典的喧闹后,他离开大德寺,临走时留下一首诗给一个同门师兄:
“住庵十日意忙忙,脚下红丝线甚长;他日君来如问我,鱼行酒肆又淫坊。”
一休的行为完全同僧规背道而驰,他纵情诗酒,饮酒吃鱼,留连妓馆。在《狂云集》中他极其坦白地公开宣扬自己投身欲海的欢乐。如《题淫坊》:
“美人云雨爱河深,楼子老禅楼上吟;我有抱持睫吻兴,意无火聚舍身心。”
这无疑是公开对僧众的挑战,目的正是讽刺那些假正经的僧人,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寺僧暗地里都在追求肉欲,为非作歹,只是不敢公然行事而已。难怪开山大灯斥责这类无耻僧人“全是邪恶败类”了。
早在1437年,一休43岁,正值大德寺为开山大灯国师举办百年大忌,一休就带了一个女子去参拜国师之墓。一休弟子编的《年谱》中说:“师年四十三,是年适逢开山国师百年大忌。师前往塔下参拜,一女子带衣袋在后随行。”寺僧聚在一起诵经,为国师祈求冥福,一休非但不去诵经,却带那女子夜宿庵房,一边听诵经,一边同女子调笑。他认为开山国师绝不会接受那群“邪恶败类”诵经的,与其诵经不如同女子谈情更合真性情。他最尊敬的一位祖师是中国的慈明和尚,就经常有老婆跟随,所以他不在乎别人讥笑,公然带女子进寺。他还写了一首《大灯忌宿忌以前对美人》以表态:
“开山宿忌听讽经,经咒逆耳众僧声; 云雨风流事终后,梦闺私语笑慈明。”
“梦闺”是一休的另一个自号。一休对僧人虚伪的批评毫不留情,尤其对同门师兄养叟(大德寺第二十六任住持)更是口诛笔伐,直指养叟是“一条毒蛇”、“勾引女人的淫棍”和“麻风病人”。大德寺曾一度失火,养叟向有钱的俗人募到大笔金钱,以博得朝廷给他封号。不过一休知道养叟是用许诺商人悟道至福以索取这大批金钱的,他认为这是为了物质利益而强奸了禅宗。养叟死时82岁,其死况在其传略语焉不详,故隐其因,一休在《自戒》诗中,揭露养叟死于麻风,死前痛苦不堪。养叟的弟子门人恼恨万分,曾一度派人去行刺,想杀死一休。
一休不只是批判那些假正经、真贪邪的僧人,毫不妥协地维护禅宗的精神纯洁,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写作的批评,也是很严厉的,在《自戒》诗中就这样说:
“罪过弥天纯藏主,世许宗门宾中主; 说禅逼人诗格工,无量劫来恶道主。”
一休到了76岁,爱上了一个名叫森的盲歌女,森也不年轻,当时已经40岁了,他们两人的交情维持了十年之久。关于他们的相识,一休曾有如下两段记述:“文明二年仲冬十四日,游药师堂听盲女之艳歌。”“侍者森,余闻其风采,已生向慕之志,然焉知之,故因循至今。辛卯之春,邂逅墨住,问以素志,则应诺矣。”可见年已老耄的一休是拖延了一冬,再次与森相遇,互诉衷情,一拍即合,成就了晚年一段十年情话。
尽管一休泛舟情海,游戏人间,但他始终相信,人只不过是一副披着血肉外表的骸骨。他在1457年写了一篇作品《骸骨》,借一个关于骸骨的梦,来说明他的信念,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壮丽辉煌,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的幻像而已。他说:“人,只不过是副骸骨,外面披上五颜六色的皮,男女相爱,只见色相罢了。一旦停止了呼吸,肉体腐败,颜色尽失,爱欲也就消失了。你再也分辨不出谁生前有钱有势、谁又是贫穷低贱了,记住,你臭皮囊下乃是一副骸骨,正在等着要现出原形。”
在一休看来,这世上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表面的,甚至连宗教外在的形式和衣饰,也只是披在骸骨上的表皮罢了。有一件轶事颇能说明他这观点:有一次一个富贵之家,请一休去做法事,一休就穿着一身破旧法衣前去,那人认为他太不得体了,将他遣走。一休过了不久又再次回来,这次他在旧法衣上披上一件华丽的袈裟,于是大受欢迎。一休立即把袈裟脱下,说:“让这袈裟给你们做法事好了。”说完头也不回,仍穿着破旧法衣,昂然离去。
一休81岁那年,很勉强才接受了后土御门天皇的敕请,出任了大德寺住持,但他只在大德寺住了一天,就再也不回去了。由于应仁之乱,大德寺再度被焚毁,一休为之筹划重建,到文明十三年,才落成了方丈和法堂,一休于那年十一月在酬恩庵去世,享年88岁。
他的弟子将他生平写的诗搜集起来,编成《狂云集》。其中《狂云集》收诗669首,遗补的《续狂云集》收诗154首、法语8首、号类49首,合共880首。当时已经有人称这本《狂云集》为一休的“诗传”。因为这些诗如传记一般记述了一休自己的生平,读其诗如见其人。
总的来说,一休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奇人,他既是一个悟道的禅宗大师,又是一个不守清规的僧人,他的思想远远高出于他那个时代。
一休这部卡通片是经典中的经典,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于我们来是都是心灵上的震撼。如果懂得日文的朋友们,可以听听一休的片尾曲《写给妈妈的信》,十分感人的。旋律也非常好听,如果你孤身一人,身在他乡打拼,这首歌会有许多的共鸣。很多朋友,包括蚯蚓,肯定都不熟悉里面的歌词,乘此机会,感动一下吧!
儿童歌曲:一休哥(片尾曲)
母上様 「一休さん」片尾曲
歌:藤田淑子
作词:山元护久
作编曲:宇野诚一郎
母上様お元気ですか
hahaue sama o genki desuka
夕べ杉のこずえに あかるく光る星ひとつみつけました
yuube sugi nokozueni akaruku hikaru hoshi hitotsumitsukemashita
星は见つめます 母上のようにとてもやさしく
hoshi ha mitsu memasu hahaue noyounitotemoyasashiku
わたしは星に话します 挫けませんよ 男の子です
watashiha hoshi ni hanashi masu kujike masenyo otokonoko desu
淋しくなったら 话しにきますね いつか たぶん
sabishi kunattara hanashi nikimasune itsuka tabun
それではまた おたよりします
soredehamata otayorishimasu
母上様 一休
hahaue sama ikkyuu
母上様お元気ですか
hahaue sama o genki desuka
昨日お寺の子猫が 隣の村にもらわれていきました
kinou o tera no koneko ga tonari no mura nimorawareteikimashita
小猫はなきました 母さん猫にしがみついて
koneko hanakimashita kaasan neko nishigamitsuite
わたしはいいました なくのはおよし さびしくないさ
watashihaiimashita nakunohaoyoshi sabishikunaisa
男の子だろ かあさんにあえるよ いつか きっと
otokonoko daro kaasanniaeruyo itsuka kitto
それではまた おたよりします
soredehamata otayorishimasu
母上様 一休
hahaue sama ikkyuu
《聪明的一休》片尾曲歌词中日文对照
母亲大人:
您好吗?
昨晚我在杉树的枝头边
看到了一颗明亮的星星。
星星凝视着我,
就像妈妈一样,
非常的温柔。
我对星星说:
不能沮丧哦,(因为我)是男孩子。
如果寂寞的话,我再来找你说话……
什么时候呢?大概…吧。
就写到这里吧,期待您的回信,母亲大人。
一休。
母亲大人:
您好吗?
昨天,寺里的小猫
被邻村的人
带走了。
小猫哭了,
紧紧抱着猫妈妈不放。
我(对小猫)说:
乖,别哭了,你不会寂寞的。
你是个男孩子对吧?
会再见到妈妈的。
什么时候呢?一定(会)…吧。
就写到这里吧,期待您的回信,母亲大人。
一休。
好感人啊,有点忍不住了我。。。
在一本佛教杂志上看过一休的画像,是他的徒弟给他画的…八字眉…很忧伤的样子…可能是可怜天下人吧…
一休宗纯
一休5岁就被母亲送进京都的安国寺,当高僧象外集鉴的侍童,最初被命名为周健。他对研经很有兴趣,11岁就参与听讲佛经,12岁开始学习写作汉诗。在室町时代,一个有学问的和尚一定得会作汉诗,那时的佛教寺院被看成是文化堡垒,故和尚必须学会读写汉诗。一休青年时代是个极虔诚和遵守教规的僧徒,极为象外集鉴喜爱,后来正式收他为门徒。四年后,象外集鉴去世,一休失去老师,无比痛苦,23岁的他感到绝望,到琵琶湖静戒了一周,最后决心投湖自杀。他的母亲探知此事,派人去把他救下。
一休放弃自杀的念头后,决定第二年去追从禅宗开山大灯国师修练,可是大师却很长一段时间把他拒之门外,根本不肯接见,拒绝收他为徒。一休并不死心,守在寺门外等待。有一天大师出门,发现一休仍跪在寺门前,就命令门人向一休泼水,将他赶走。当他返寺时,看见一休仍跪在原地不动。这次大师点点头,让他进寺,正式收他为徒了。
1418年一休24岁,大师为他命名为一休宗纯。一休这个名字的意思,他的一首偈诗作如是解释:“欲从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暂作一休,暴雨倾盘由它下,狂风卷地任它吹。”他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者都是重要的,一个人得不断来往于这两个世界之间,但其中得有一段短暂的休息,以便在纯粹的自由中得以重生,风风雨雨以及任何外界势力都与他无关。
两年后,1420年,一休终于悟道。在一个夏夜,雨云低垂,他在琵琶湖的一艘小舟上冥想,突然听见一声鸦啼,不觉惊叫起来,顿时大彻大悟,感到所有烦恼不安尽行消失。当他把这体验告诉大师,大师说:“你已修成阿罗汉,但仍未成正果。”一休答道:“若是如此,我乐得成阿罗汉,并不在乎修成正果了。”大师点点头道:“你真的是个已修成了正果的人啦!”
1422年,一休28岁,大德寺庆,所有僧人都穿上最华丽的袈裟参与盛典,惟独一休穿一身破敝退色的旧袈裟,脚踏一双草鞋出席。大师问他为什么穿这样一身不合时宜的打扮,一休答道:“我来了已使这盛典增光,我可无意去学那些假僧人的样。”大师听了微笑不语。
一休的“狂态”正是表达了他对那些僧侣虚伪的愤懑。他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狂云子”,他写的汉诗集就命名为《狂云集》。他的诗再次反映出他这种“狂”。出于对弄虚作假的僧侣极端不满,他在大师去世前几年就离开了寺院,他的行为走向另一个极端,公然过起放荡不羁的生活。
1440年是开山大灯国师涅盘十三周年祭,大德寺僧趁机攫取各地大批礼物,一休对此大为不满,在十日祭典的喧闹后,他离开大德寺,临走时留下一首诗给一个同门师兄:
“住庵十日意忙忙,脚下红丝线甚长;他日君来如问我,鱼行酒肆又淫坊。”
一休的行为完全同僧规背道而驰,他纵情诗酒,饮酒吃鱼,留连妓馆。在《狂云集》中他极其坦白地公开宣扬自己投身欲海的欢乐。如《题淫坊》:
“美人云雨爱河深,楼子老禅楼上吟;我有抱持睫吻兴,意无火聚舍身心。”
这无疑是公开对僧众的挑战,目的正是讽刺那些假正经的僧人,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寺僧暗地里都在追求肉欲,为非作歹,只是不敢公然行事而已。难怪开山大灯斥责这类无耻僧人“全是邪恶败类”了。
早在1437年,一休43岁,正值大德寺为开山大灯国师举办百年大忌,一休就带了一个女子去参拜国师之墓。一休弟子编的《年谱》中说:“师年四十三,是年适逢开山国师百年大忌。师前往塔下参拜,一女子带衣袋在后随行。”寺僧聚在一起诵经,为国师祈求冥福,一休非但不去诵经,却带那女子夜宿庵房,一边听诵经,一边同女子调笑。他认为开山国师绝不会接受那群“邪恶败类”诵经的,与其诵经不如同女子谈情更合真性情。他最尊敬的一位祖师是中国的慈明和尚,就经常有老婆跟随,所以他不在乎别人讥笑,公然带女子进寺。他还写了一首《大灯忌宿忌以前对美人》以表态:
“开山宿忌听讽经,经咒逆耳众僧声; 云雨风流事终后,梦闺私语笑慈明。”
“梦闺”是一休的另一个自号。一休对僧人虚伪的批评毫不留情,尤其对同门师兄养叟(大德寺第二十六任住持)更是口诛笔伐,直指养叟是“一条毒蛇”、“勾引女人的淫棍”和“麻风病人”。大德寺曾一度失火,养叟向有钱的俗人募到大笔金钱,以博得朝廷给他封号。不过一休知道养叟是用许诺商人悟道至福以索取这大批金钱的,他认为这是为了物质利益而强奸了禅宗。养叟死时82岁,其死况在其传略语焉不详,故隐其因,一休在《自戒》诗中,揭露养叟死于麻风,死前痛苦不堪。养叟的弟子门人恼恨万分,曾一度派人去行刺,想杀死一休。
一休不只是批判那些假正经、真贪邪的僧人,毫不妥协地维护禅宗的精神纯洁,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写作的批评,也是很严厉的,在《自戒》诗中就这样说:
“罪过弥天纯藏主,世许宗门宾中主; 说禅逼人诗格工,无量劫来恶道主。”
一休到了76岁,爱上了一个名叫森的盲歌女,森也不年轻,当时已经40岁了,他们两人的交情维持了十年之久。关于他们的相识,一休曾有如下两段记述:“文明二年仲冬十四日,游药师堂听盲女之艳歌。”“侍者森,余闻其风采,已生向慕之志,然焉知之,故因循至今。辛卯之春,邂逅墨住,问以素志,则应诺矣。”可见年已老耄的一休是拖延了一冬,再次与森相遇,互诉衷情,一拍即合,成就了晚年一段十年情话。
尽管一休泛舟情海,游戏人间,但他始终相信,人只不过是一副披着血肉外表的骸骨。他在1457年写了一篇作品《骸骨》,借一个关于骸骨的梦,来说明他的信念,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壮丽辉煌,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的幻像而已。他说:“人,只不过是副骸骨,外面披上五颜六色的皮,男女相爱,只见色相罢了。一旦停止了呼吸,肉体腐败,颜色尽失,爱欲也就消失了。你再也分辨不出谁生前有钱有势、谁又是贫穷低贱了,记住,你臭皮囊下乃是一副骸骨,正在等着要现出原形。”
在一休看来,这世上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表面的,甚至连宗教外在的形式和衣饰,也只是披在骸骨上的表皮罢了。有一件轶事颇能说明他这观点:有一次一个富贵之家,请一休去做法事,一休就穿着一身破旧法衣前去,那人认为他太不得体了,将他遣走。一休过了不久又再次回来,这次他在旧法衣上披上一件华丽的袈裟,于是大受欢迎。一休立即把袈裟脱下,说:“让这袈裟给你们做法事好了。”说完头也不回,仍穿着破旧法衣,昂然离去。
一休81岁那年,很勉强才接受了后土御门天皇的敕请,出任了大德寺住持,但他只在大德寺住了一天,就再也不回去了。由于应仁之乱,大德寺再度被焚毁,一休为之筹划重建,到文明十三年,才落成了方丈和法堂,一休于那年十一月在酬恩庵去世,享年88岁。
他的弟子将他生平写的诗搜集起来,编成《狂云集》。其中《狂云集》收诗669首,遗补的《续狂云集》收诗154首、法语8首、号类49首,合共880首。当时已经有人称这本《狂云集》为一休的“诗传”。因为这些诗如传记一般记述了一休自己的生平,读其诗如见其人。
总的来说,一休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奇人,他既是一个悟道的禅宗大师,又是一个不守清规的僧人,他的思想远远高出于他那个时代。
一休这部卡通片是经典中的经典,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于我们来是都是心灵上的震撼。如果懂得日文的朋友们,可以听听一休的片尾曲《写给妈妈的信》,十分感人的。旋律也非常好听,如果你孤身一人,身在他乡打拼,这首歌会有许多的共鸣。很多朋友,包括蚯蚓,肯定都不熟悉里面的歌词,乘此机会,感动一下吧!
儿童歌曲:一休哥(片尾曲)
母上様 「一休さん」片尾曲
歌:藤田淑子
作词:山元护久
作编曲:宇野诚一郎
母上様お元気ですか
hahaue sama o genki desuka
夕べ杉のこずえに あかるく光る星ひとつみつけました
yuube sugi nokozueni akaruku hikaru hoshi hitotsumitsukemashita
星は见つめます 母上のようにとてもやさしく
hoshi ha mitsu memasu hahaue noyounitotemoyasashiku
わたしは星に话します 挫けませんよ 男の子です
watashiha hoshi ni hanashi masu kujike masenyo otokonoko desu
淋しくなったら 话しにきますね いつか たぶん
sabishi kunattara hanashi nikimasune itsuka tabun
それではまた おたよりします
soredehamata otayorishimasu
母上様 一休
hahaue sama ikkyuu
母上様お元気ですか
hahaue sama o genki desuka
昨日お寺の子猫が 隣の村にもらわれていきました
kinou o tera no koneko ga tonari no mura nimorawareteikimashita
小猫はなきました 母さん猫にしがみついて
koneko hanakimashita kaasan neko nishigamitsuite
わたしはいいました なくのはおよし さびしくないさ
watashihaiimashita nakunohaoyoshi sabishikunaisa
男の子だろ かあさんにあえるよ いつか きっと
otokonoko daro kaasanniaeruyo itsuka kitto
それではまた おたよりします
soredehamata otayorishimasu
母上様 一休
hahaue sama ikkyuu
《聪明的一休》片尾曲歌词中日文对照
母亲大人:
您好吗?
昨晚我在杉树的枝头边
看到了一颗明亮的星星。
星星凝视着我,
就像妈妈一样,
非常的温柔。
我对星星说:
不能沮丧哦,(因为我)是男孩子。
如果寂寞的话,我再来找你说话……
什么时候呢?大概…吧。
就写到这里吧,期待您的回信,母亲大人。
一休。
母亲大人:
您好吗?
昨天,寺里的小猫
被邻村的人
带走了。
小猫哭了,
紧紧抱着猫妈妈不放。
我(对小猫)说:
乖,别哭了,你不会寂寞的。
你是个男孩子对吧?
会再见到妈妈的。
什么时候呢?一定(会)…吧。
就写到这里吧,期待您的回信,母亲大人。
一休。
好感人啊,有点忍不住了我。。。
在一本佛教杂志上看过一休的画像,是他的徒弟给他画的…八字眉…很忧伤的样子…可能是可怜天下人吧…
一休宗纯
![]() |
一休宗纯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