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四人帮和布洛克的六人妓女团
![]() |
![]() |
1、在文学造诣上,劳伦斯·布洛克的《八百万种死法》明显优于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无论从语言、对话、情节、人物、整体布局上。
2、村上从《1q84》开始,就已经在重复自己了,这点不证自明,善用讨巧读者的古典乐或爵士+小资生活+小悬疑元素。小说本身,完全是像被拉长的面团,半本书完全是充水,真的是没有色彩的作品。
3、两者很多共通点,所谓村上这次拿来叫卖的噱头,团体,真的是扯蛋到家的,1982年布洛克里,就几乎一样的一个妓女团体,还是六人的,都是用了这种所谓剥洋葱的写作手法,一个个分别拜访,夹叙夹回忆,抽丝剥茧,找出线索。
4、村上还有一个大的写作问题,就在于整体把握不住气场,迷恋在单个的小场景和对话里,往往先前的悬疑,在后面不能自圆其说,尤其在《1q84》三部曲,就更加把握不住了。所以村上发明了悬疑迭代法,在第一个悬疑没有解释清楚的情况,马上抛出第二个悬疑,而第二个悬疑会大于第一个,于是读者注意力完全掉入第二个,有时候甚至三个悬疑迭代。而布洛克则相反,是在一开始就把所有的悬疑和陷阱,非常完美地分布在叙事线上,这点上可见功力,村上的散文化只能说是花招来巧妙化解自身的不足,但花招总归是花招。
5、布洛克不是没有问题,他的固定套路,有时候也是很明显的弊端,但在有时候这成为读者一个非常好的调剂点,在惊险刺激的线索追踪之后,来一段固定的有关戒酒的插曲,来一段教堂捐钱的来历说明,并和一两个妓女调情上床风流韵事。
6、在人物上,村上这次的主角作就是个什么都没性格的人,没有色彩的人,整天不是木纳着,就是在做春梦,那些女人一个个扑上去,就像是疗伤系的小说,差点也成了心灵鸡汤类的作品,而做爱的场景姿势,基本和《1q84》里的片段类似,我很怀疑村上的性生活是不是和他长跑一样那么规律和固定姿势。而布洛克的主角马修,是个性格突出的硬汉,完全活生生的,酒鬼,前警察身份,会和线人、妓女、顾客上床的私人侦探,他并不给你说教,只是在操蛋的生活了里保持自己。
7、对于村上,真的说,原来蛮欣赏的,尤其短篇上,比如《东京奇谭记》,师承卡佛,但长篇上,基本恨铁不成钢类型。是我成长了,还是村上你一直在原地啊。而布洛克,我只能说,美梦已溜走了。我的一切都要溜走了,可是我什么办法也沒有。
8、封面设计上,也是八百万种死法,高了一点,好像比较这个有点主观过分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