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铎奖(癸巳)揭晓
![]() |
天铎奖(癸巳)发布
2013-12-24 09:43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182次
一、经天铎奖评奖委员会审评和天铎奖执行委员会监督,天铎奖(癸巳)经过初选,复选第一轮,复选第二轮,最终诞生本届获奖作品:海上先生《时间形而上》+杨炼先生《同心圆三部曲》。根据《天铎奖公告》第七条,2部作品同为天铎奖最高奖得主。排名不分先后。
二、2013年12月28~29日将在京举办颁奖典礼,欢迎同好者报名参加,申请书递tolouchung@sina.com。会在第一时间回复。
三、天铎奖(甲午)投稿和评奖从2013年12月1日生效,作品不再限于汉语言,关注全球各语种语系的长诗创作。
四、增设“天铎奖·终身成就奖”(条件:1.年龄:69岁以上〔包括69岁〕;2.曾经写过长诗和现在仍在创作作品的诗人。)
天铎奖组委会
2013年12月23日
天铎奖前言:传统诗教与现代精神
***
胡适之博士倡导白话文作诗,迺得风气之先,新诗之诞生亦乘时势,功不唐捐。然胡氏乃泰西学之儓隶,无足以继先哲,此不可不察也。诗之为教也,盖其上达于天地之心,中达于政,下达于自我心性,故有风,有雅,有颂。刘彦和雕龙之首篇曰原道,其次徵聖,再次宗经,其实一也。莫不以原道心明性理而敷章为宗,所谓文以载道,道外无文也。《论语》朱注曰:“道之显者,谓之文。”万物,诸情,行事,可谓一切皆文。今之格言者,物之不格,身之不修,理之不申亦甚矣,著述有如谶纬逶迤,鄙陋而无明光,其薄命而求之速朽也急,矧论臻入不朽之域。盖诗教之旨晦也。抟象以为人文之思为诗,体察万物而成独立之思维体系,与易,书,乐同为教而并行亦明矣。当日之时,因缘际会,吾国传统精神之复苏渴求甚久而自然。诗教之所原所本,皆不外吾华道统。惟有在殖民过甚,断代骤深之际,遂不得已以哲学之方式重申吾人诗学,深邃其旨。现代汉语写作虽历百年而尚处幼,东海西海理虽相通,道却不同;处幼之时当以“养正”,谓圣功也,所谓物之稚时不可不养。综观历史,长诗,大诗,史诗,为国之重器,统摄民族心灵与无限时空。其创作者也赋有崇高使命,故以天铎名之。时代已在为诗歌的王者加冕,或曰现代汉语史诗,或曰春秋写作。天铎之大仅用于奖掖和表彰现代汉语中诞生的长诗、大诗和史诗的单个作品及其作者,以期促进现代汉语诗歌写作回归静穆崇高之本位。天铎设立之初衷绝非棠棣之爱,而审评作品以中国传统哲学、诗学的根本道旨为务,立人文之极;以深化和拓展现代汉语表现力以及诗化草创的白话文(现代民族语言)与转承民族语言优秀传统为不祧之宗,与时俱进,弘悟新诗的核心价值观即为载道之文。文何以载道?自宋明诸子以还,性、理、命、道已将个体和宇宙之本客体导通,新一期发展亦有重开内圣外王,视野广安,化儒释道伊耶于一炉,遂能使吾国诗学连绵不绝,复归正统耳。这种写作的基本立场和本质乃是“明道”,然后有所为,有所不为。诗之为教在于修身养性哺道于天,于当下终不离在混乱的诸种写作当中提倡一种写作的 “内圣”与“王道”,提倡一种深刻的和整体性的现代诗学,直至脱胎换骨。“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Word)者何物?能量也,即召唤和命名。龚鹏程先生曰:“天声人语,两相孚应。欲于此究天人之际、探性命之本,成体证之学,为天地立心。”言性与天道正是天铎诗教文本的根据。天铎奖(癸巳)揭奖之际,某受命代为组委会向问鼎史诗之前赴后继者表示敬意。癸巳冬至次日徕园蝼冢谨记。
神性写作论坛原文
http://www.poemlife.com/thread-677671-1-1.html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