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催眠小猫(圣诞增强版)
冬天到了,人容易手脚冰凉。如何多快好省的利用热源又不给pm2.5做贡献呢?现在老编教你一招:
首先,取小猫一只,原则上猫龄越小见效越快;(不过考虑到还是老猫身上热,建议使用在1岁以内的猫身上)
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接下来,将其四脚朝天,所谓五心朝天,吸取日月精华,将其头部置于腋下;见图
期间可能会有挣扎,不理会她,夹紧,露鼻孔于天;见图
静置数秒,可图;此时猫咪可迅速催眠,其表现为,躯体松弛,呼吸均匀,偶见小猫会做个深呼吸,接着浑身发热,可得热源。
此法快速、简便、易学易用,(将)深受人民喜爱,有望推广至全国冬季减排增效先进大会。
不过此法亦有bug,那就是为增大效率,取热后,人不能动,久之手臂易麻木。是为遗憾。
此法虽灵,目前却只测试过猫,请养狗养鸡养乌龟养孩子等同学慎用,否则后果自负!
—————————————————圣诞分割线————————————————————
本来发给朋友@管管 的小文移植到豆瓣上,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量的阅读和推荐,早知道这样,这技术帖还可以做得再丰富些。
已经过了一夜,收到了些朋友的反馈,踏脸蹬凶踢腹者有,龇牙咧嘴恐吓伤心者有。那么不妨让我们先放下技术,来谈一些反技术的因素,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首先,我们来考虑一下,为什么要给猫做这个催眠呢?理论上说,猫是一天要睡十几个小时的动物,做催眠显然不是因为它睡不着的缘故。那些跳到你腿上就睡着了的猫,你做这个干嘛呢?所以说,催眠不过是个幌子,做这个的目的,是希望咪咪能在你身上极为放松和舒适。这其实是主人和咪咪的一种亲子关系。
如果你想明白了这样一点,那么以下这点就显得很自然了。
第二,选用合适咪咪的手法催眠。以我和我家两只猫的关系为例:
芝麻(图中的黑白色的猫)和皮蛋是两只性格和年纪都不同的猫。最早引发催眠术的其实是皮蛋。皮蛋性格活泼,亲人黏人周身柔软还是只小猫。抱她的时候,她会用头直接顶住我的手臂,使自己快速进入睡眠状态。这种现象其实是有理论可支持的,在给一些朋友的留言中,我也谈到过的米国育儿专家卡普5s的宝贝不哭方法——
所谓卡普5s,就是5step,5个步骤。卡普博士认为,小宝宝的出生并非是因为他已经长得成熟了,要脱离母体。而仅仅是,因为头太大了,再不出来,就会卡在母亲的××口。所以,他把婴儿的前三个月当作第五季来对待。而卡普5s,有4s其实都是在模仿子宫里的状态,其第1s,就是包裹法,把婴儿的手臂包裹到身体的两侧——
所以,回到我们的催眠方法上,夹在腋下,显然不是为了细嗅蔷薇,用手抱住,用些力,是为了给猫一个明确的边界,激发它头脑中古老的记忆。五心朝天,四肢朝上,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它逃跑,另一方面也依然是模仿子宫中的倒挂状态。(此原理其实具有普适性,猫狗原则上也是大差不差)
至于朋友中失败的案例,那就不妨再讲讲芝麻的故事。
芝麻是只弃猫,被发现的时候,是在楼下的草丛中。皮蛋是楼下物业家养了三个月后送过来的,同时还附赠猫砂猫盆猫粮笼子和旅游便携包,可是芝麻什么都没有。从她的指甲修理程度看,她也曾是家养的。而且她极其恋家,开门都不出去,抱出去会在第一时间跑回来。
芝麻极其胆小,又仗着长大到了1岁多,就可以每天不理我,不过来找蹭蹭。每次我抱上她的时候,她是伺机而动夺路而逃。如果四脚朝天的抱,那经常是用脚蹬在我的脸上。后来因为一次突发状况,发生了变化。那次是芝麻在家里做坏事了,我把她用力箍紧,用以恐吓她,同时兼顾她也没办法蹬到我。仅仅几秒钟的功夫,这家伙居然放弃了挣扎,鼻息均匀,浑身发热了。
想打猫,结果前戏未完,猫就睡着了,我还颇有挫败感。
但是也因此,验证了,其实催眠猫这件事,不同性格和猫龄,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
原理已经说清楚了,如何选用技术,那就要看你和咪咪的关系了。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失败的同学,你们失败在哪里呢?无非是抱夹咪咪,不从,蹬踢挠咬。。。还有更惨的木有?
失败的原因呢?当然不是因为猫大不由爷;它力气太大了,主人折腾不动了,而仅仅是因为,你们不会抱,没有给猫安全感。
本来这里应该补图的,但因为办公室的大白今天洗澡,暂时没法拍摄。所以我暂且以文字来描述。
如果你家咪咪没办法接收脑袋被夹,你也可以在夹的同时,轻轻抚摸眉间,轻揉耳朵下面的位置(我总感觉像人的太阳穴,猫如果耳朵痒最爱挠的就是这个地方),猫下巴(抚摸这里的时候,它一般会抬起头),猫爪的肉垫。。。
其实,让它舒服的方式很多,就不需要我一一罗列了吧?
总之,是先让咪咪习惯了你抱着它,没有危险,然后再尝试夹住头,静置。
我从来都不是个控制力很强的人,所以反映到猫身上,也尽量以彼此试探,彼此适应,达成共识为主。所以方法展示到这里,如何应用,就看各位自己的操作了。
精神分析说,孩子是父母的症状。所以各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纸,将是孩子一辈子的命运。那么,我们养的猫会步入怎样的轮回呢?
2楼电梯
个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用途,请支付稿费
首先,取小猫一只,原则上猫龄越小见效越快;(不过考虑到还是老猫身上热,建议使用在1岁以内的猫身上)
![]() |
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 |
其实老大不愿意了 |
接下来,将其四脚朝天,所谓五心朝天,吸取日月精华,将其头部置于腋下;见图
![]() |
夹 |
期间可能会有挣扎,不理会她,夹紧,露鼻孔于天;见图
![]() |
静置数秒,可图;此时猫咪可迅速催眠,其表现为,躯体松弛,呼吸均匀,偶见小猫会做个深呼吸,接着浑身发热,可得热源。
![]() |
![]() |
此法快速、简便、易学易用,(将)深受人民喜爱,有望推广至全国冬季减排增效先进大会。
不过此法亦有bug,那就是为增大效率,取热后,人不能动,久之手臂易麻木。是为遗憾。
此法虽灵,目前却只测试过猫,请养狗养鸡养乌龟养孩子等同学慎用,否则后果自负!
—————————————————圣诞分割线————————————————————
本来发给朋友@管管 的小文移植到豆瓣上,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量的阅读和推荐,早知道这样,这技术帖还可以做得再丰富些。
已经过了一夜,收到了些朋友的反馈,踏脸蹬凶踢腹者有,龇牙咧嘴恐吓伤心者有。那么不妨让我们先放下技术,来谈一些反技术的因素,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首先,我们来考虑一下,为什么要给猫做这个催眠呢?理论上说,猫是一天要睡十几个小时的动物,做催眠显然不是因为它睡不着的缘故。那些跳到你腿上就睡着了的猫,你做这个干嘛呢?所以说,催眠不过是个幌子,做这个的目的,是希望咪咪能在你身上极为放松和舒适。这其实是主人和咪咪的一种亲子关系。
如果你想明白了这样一点,那么以下这点就显得很自然了。
第二,选用合适咪咪的手法催眠。以我和我家两只猫的关系为例:
芝麻(图中的黑白色的猫)和皮蛋是两只性格和年纪都不同的猫。最早引发催眠术的其实是皮蛋。皮蛋性格活泼,亲人黏人周身柔软还是只小猫。抱她的时候,她会用头直接顶住我的手臂,使自己快速进入睡眠状态。这种现象其实是有理论可支持的,在给一些朋友的留言中,我也谈到过的米国育儿专家卡普5s的宝贝不哭方法——
所谓卡普5s,就是5step,5个步骤。卡普博士认为,小宝宝的出生并非是因为他已经长得成熟了,要脱离母体。而仅仅是,因为头太大了,再不出来,就会卡在母亲的××口。所以,他把婴儿的前三个月当作第五季来对待。而卡普5s,有4s其实都是在模仿子宫里的状态,其第1s,就是包裹法,把婴儿的手臂包裹到身体的两侧——
所以,回到我们的催眠方法上,夹在腋下,显然不是为了细嗅蔷薇,用手抱住,用些力,是为了给猫一个明确的边界,激发它头脑中古老的记忆。五心朝天,四肢朝上,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它逃跑,另一方面也依然是模仿子宫中的倒挂状态。(此原理其实具有普适性,猫狗原则上也是大差不差)
至于朋友中失败的案例,那就不妨再讲讲芝麻的故事。
芝麻是只弃猫,被发现的时候,是在楼下的草丛中。皮蛋是楼下物业家养了三个月后送过来的,同时还附赠猫砂猫盆猫粮笼子和旅游便携包,可是芝麻什么都没有。从她的指甲修理程度看,她也曾是家养的。而且她极其恋家,开门都不出去,抱出去会在第一时间跑回来。
芝麻极其胆小,又仗着长大到了1岁多,就可以每天不理我,不过来找蹭蹭。每次我抱上她的时候,她是伺机而动夺路而逃。如果四脚朝天的抱,那经常是用脚蹬在我的脸上。后来因为一次突发状况,发生了变化。那次是芝麻在家里做坏事了,我把她用力箍紧,用以恐吓她,同时兼顾她也没办法蹬到我。仅仅几秒钟的功夫,这家伙居然放弃了挣扎,鼻息均匀,浑身发热了。
想打猫,结果前戏未完,猫就睡着了,我还颇有挫败感。
但是也因此,验证了,其实催眠猫这件事,不同性格和猫龄,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
原理已经说清楚了,如何选用技术,那就要看你和咪咪的关系了。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失败的同学,你们失败在哪里呢?无非是抱夹咪咪,不从,蹬踢挠咬。。。还有更惨的木有?
失败的原因呢?当然不是因为猫大不由爷;它力气太大了,主人折腾不动了,而仅仅是因为,你们不会抱,没有给猫安全感。
本来这里应该补图的,但因为办公室的大白今天洗澡,暂时没法拍摄。所以我暂且以文字来描述。
如果你家咪咪没办法接收脑袋被夹,你也可以在夹的同时,轻轻抚摸眉间,轻揉耳朵下面的位置(我总感觉像人的太阳穴,猫如果耳朵痒最爱挠的就是这个地方),猫下巴(抚摸这里的时候,它一般会抬起头),猫爪的肉垫。。。
其实,让它舒服的方式很多,就不需要我一一罗列了吧?
总之,是先让咪咪习惯了你抱着它,没有危险,然后再尝试夹住头,静置。
我从来都不是个控制力很强的人,所以反映到猫身上,也尽量以彼此试探,彼此适应,达成共识为主。所以方法展示到这里,如何应用,就看各位自己的操作了。
精神分析说,孩子是父母的症状。所以各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纸,将是孩子一辈子的命运。那么,我们养的猫会步入怎样的轮回呢?
2楼电梯
个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用途,请支付稿费
老垓蕤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面对即将去世的来访,分析师能做什么 (7人喜欢)
- 阿尔瓦雷斯的一个临床片断 (2人喜欢)
- 厌食—贪食症:临床、逻辑与治疗 (7人喜欢)
- 克里斯蒂娃:言语的生与死(抑郁与忧郁) (2人喜欢)
- 父之名or父之姓?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