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漂儿》第五章 踏踏实实找份有前途的工作
踏踏实实找份有前途的工作
老郑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即便摆地摊是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已经是最原始了,这条路已经被千万人踩过,想要再从这里冲出一条血路,简直比登天还难。
我需要找一份工作,一份有前途、有足够空间,能够让我这个小不点成长起来的工作。索性我把许小伟丢下来的那些瓶瓶罐罐、零零碎碎全都送给常晓勇。
这叫破釜沉舟。
如果继续一边地摊、一边找工作,那样只能在懒惰中消亡、毁灭。
常晓勇看到那些不花钱的瓶瓶罐罐、零零碎碎,激动连说三声谢谢。他还沉浸在明星梦之中,继续着以地摊养梦想的拮据状态,所以,那些不花钱的地摊货,当然也就成了救命稻草。我说,别客气,咱们是哥们,不管以后变成什么样子,永远都是。
许小伟的离开对我其实是个打击。本来我是他邀过来,一起北漂儿的。没想到“漂”的风浪太大,风险太高,他就被强迫进了避风港。
后来,我和他通过电话,把老郑爷爷的创业经历叨咕给他,说我们绝对有希望混出个人模狗样,梦想绝对能够实现,即便我们实现不了,子孙后代也能够实现。
他说,这个梦想太他妈的远大了,等到实现的时候,不是变成白骨,就是变成骨粉。
看来他对这原始的资本积累过程也失去了信心,应该是老姐和姐夫的关照,在他的思想里面产生了化学作用。可我在这里无亲无故,想要混下去,只能靠自己。我坚定了这个信念,告诉自己一定要成功!
我必须有成功的信念,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当初信誓旦旦的离开石家庄,丢弃了安逸的工作,来到北京,抱着极大的信心和愿景,身后更有无数人期待和拭目以待,若是连个成功的毛都没有得到就匆匆离开,那就是承认失败。
绝对不能低头,绝对不能回老家,要不然老爹老妈不被邻居笑死才怪!
找工作其实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并非是只要能够赚到钱,养家糊口就可以的。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女人选对象,都得先考虑车、房、职业和户口,生怕嫁给一个四无产品。无车、无房、无前途,甚至连北京户口都没有,如何“漂”得下去。要是真嫁了这么一个人,恐怕只能等翻船,然后沉入海底。工作是事业的基础,甚至一生的时间都要和工作纠缠不清,因此,找工作和找老婆的性质几乎差不多。
首先,得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如果不喜欢,只是为了赚钱,那么即便找到了工作,赚到了一些钱,但迟早还是会对既有的工作产生厌烦心理,会认为它枯燥无味、了无生趣。那时候,你想要离开既有的工作,却又怕找不到顺心的、合适的,因此就会像离婚一样,备受折磨,既不愿意继续当前的婚姻,又生怕离了之后找不到合适的。
其次,必须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这个所谓的前途,就是必须有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有些人找工作,找什么前台接待、服务员、洗完工,这些工作什么前途啊。我在此不是批判这些职业,而认为这样的工作,不具备长期发展的基础。做一个前台,干了三年,虽然能够积累一下处事之道,可是,你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你做什么呢?难道去做一个专门的“前台接待公司”。前台接待只是公司、企业当中一个非常没有技术含量的职位,作为过渡时期的职业,其实未尝不可,但是绝对不能长期从事。别说三年,即便是做一年,都有点浪费光阴。洗碗工、服务员也是如此,基本上没有多少发展的前景。
选工作,就应选那些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又能够学到一定的经营理念的职业。比如,此处我只是打个比方,不带任何的宣传色彩。做一个图书编辑(当然,首先这必须对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来说),不仅能够在工作中积累驾驭文字的技巧,更学到感知到把握全篇、布局的能力。尤其是对一本书稿而言,文字能力是基础,把握全篇布局能力则是掌舵,若是能够在图书编辑行业历练三年,这种能力绝对不亚于韩寒、郭敬明。不仅如此,在工作过程中,还能够学到图书公司的经营方式,比如怎么策划选题、如何推广选题、怎样和出版社、发行公司谈业务。这对于一个图书编辑来说,是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些都能够在编辑的职位上,顺风顺水的学到手。要知道工作室的老板们在做公司之前,也不过是别人公司里面的一个编辑。
这只是选工作的一个实例,目的就是说明工作必须找有前途的,日后能够发展壮大的。当然,除此之外,也允许一些人找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因为就是有一部分人,有着非常强烈的金钱欲望,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少考虑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而是考虑能不能赚到钱。对于这样的人,非常适合做的职业就是销售。销售这个行业,应该说是很赚钱的,只要通过自己的能力给公司拉到客户,就能够获取相应的提成。而且有的公司提成是非常高的,对于那些金钱欲望特别强烈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性。
选择销售职业:首先,应选一个信誉度好,名气大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好做业务,容易出单;其次,应该选一个提成较高的,要知道为公司做业务,大头肯定是公司拿,一小部分才是自己的,虽然说业绩越好,挣得越多,可是提成低的话,赚到的相对来说还是少的。
我在选工作的时候,就综合考虑了这些问题。出现在我脑子里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不是要找一个老本行,第二个,要不要做销售,第三个,我到底想做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因为我本身学的畜牧,可是又不喜欢这个行业,虽然毕业后做了一年半的畜牧编辑,可是那感觉综合来说,就是失败,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所以,我肯定不会重新去做畜牧编辑。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自己本身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人,对于金钱的欲望不是特别高,只要能够养家糊口就行,也可以说,我不是个世俗的人。另外,我也不喜欢销售职业。所以,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对于第三个问题,“我到底想要做什么”:自从进入大学发现自己不喜欢畜牧专业之后,就开始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后来,我在写高中回忆录的时候,写到一半做不下去了,于是产生了把回忆录改成小说的念头。就这样,在大一的暑假,我完成了十万字的小说。当时感觉自己竟然能够做出这么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就在那时,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要出书,我要成为作家!
我到底想要做什么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于是,便开始在网上寻找一些图书编辑的工作,因为是本身有杂志工作经验,所以,对于这个跨行找工作来说,也不算太难。
在我把地摊货送给常晓勇的破釜沉舟下,在我对找工作这种高深学问的深刻理解下,很快找到了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
这是一份图书编辑工作,是在一家小规模保健类图书发行公司做组稿工作。单位管吃住,因为刚刚进来,还处在适用阶段,所以并没有搬过去。又因为公司距离单位较远,所以,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起早贪黑。第一次起早贪黑是在小的时候,每到麦天和秋天,地里面的活一个接一个,每天都四点半起床,晚上八点回家。那个时候,真的很辛苦。所以,当时就立志,以后“绝不做农民,要做一个不用起早贪黑的市民”。
北漂儿之后,为了生计,第二次起早贪黑,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人生就是在起早贪黑,就是在不停的劳作,不管是农民、还是市民,都一样需要工作、需要干活。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那天真的掉下来一个,那肯定的陷阱!
老郑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即便摆地摊是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已经是最原始了,这条路已经被千万人踩过,想要再从这里冲出一条血路,简直比登天还难。
我需要找一份工作,一份有前途、有足够空间,能够让我这个小不点成长起来的工作。索性我把许小伟丢下来的那些瓶瓶罐罐、零零碎碎全都送给常晓勇。
这叫破釜沉舟。
如果继续一边地摊、一边找工作,那样只能在懒惰中消亡、毁灭。
常晓勇看到那些不花钱的瓶瓶罐罐、零零碎碎,激动连说三声谢谢。他还沉浸在明星梦之中,继续着以地摊养梦想的拮据状态,所以,那些不花钱的地摊货,当然也就成了救命稻草。我说,别客气,咱们是哥们,不管以后变成什么样子,永远都是。
许小伟的离开对我其实是个打击。本来我是他邀过来,一起北漂儿的。没想到“漂”的风浪太大,风险太高,他就被强迫进了避风港。
后来,我和他通过电话,把老郑爷爷的创业经历叨咕给他,说我们绝对有希望混出个人模狗样,梦想绝对能够实现,即便我们实现不了,子孙后代也能够实现。
他说,这个梦想太他妈的远大了,等到实现的时候,不是变成白骨,就是变成骨粉。
看来他对这原始的资本积累过程也失去了信心,应该是老姐和姐夫的关照,在他的思想里面产生了化学作用。可我在这里无亲无故,想要混下去,只能靠自己。我坚定了这个信念,告诉自己一定要成功!
我必须有成功的信念,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当初信誓旦旦的离开石家庄,丢弃了安逸的工作,来到北京,抱着极大的信心和愿景,身后更有无数人期待和拭目以待,若是连个成功的毛都没有得到就匆匆离开,那就是承认失败。
绝对不能低头,绝对不能回老家,要不然老爹老妈不被邻居笑死才怪!
找工作其实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并非是只要能够赚到钱,养家糊口就可以的。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女人选对象,都得先考虑车、房、职业和户口,生怕嫁给一个四无产品。无车、无房、无前途,甚至连北京户口都没有,如何“漂”得下去。要是真嫁了这么一个人,恐怕只能等翻船,然后沉入海底。工作是事业的基础,甚至一生的时间都要和工作纠缠不清,因此,找工作和找老婆的性质几乎差不多。
首先,得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如果不喜欢,只是为了赚钱,那么即便找到了工作,赚到了一些钱,但迟早还是会对既有的工作产生厌烦心理,会认为它枯燥无味、了无生趣。那时候,你想要离开既有的工作,却又怕找不到顺心的、合适的,因此就会像离婚一样,备受折磨,既不愿意继续当前的婚姻,又生怕离了之后找不到合适的。
其次,必须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这个所谓的前途,就是必须有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有些人找工作,找什么前台接待、服务员、洗完工,这些工作什么前途啊。我在此不是批判这些职业,而认为这样的工作,不具备长期发展的基础。做一个前台,干了三年,虽然能够积累一下处事之道,可是,你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你做什么呢?难道去做一个专门的“前台接待公司”。前台接待只是公司、企业当中一个非常没有技术含量的职位,作为过渡时期的职业,其实未尝不可,但是绝对不能长期从事。别说三年,即便是做一年,都有点浪费光阴。洗碗工、服务员也是如此,基本上没有多少发展的前景。
选工作,就应选那些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又能够学到一定的经营理念的职业。比如,此处我只是打个比方,不带任何的宣传色彩。做一个图书编辑(当然,首先这必须对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来说),不仅能够在工作中积累驾驭文字的技巧,更学到感知到把握全篇、布局的能力。尤其是对一本书稿而言,文字能力是基础,把握全篇布局能力则是掌舵,若是能够在图书编辑行业历练三年,这种能力绝对不亚于韩寒、郭敬明。不仅如此,在工作过程中,还能够学到图书公司的经营方式,比如怎么策划选题、如何推广选题、怎样和出版社、发行公司谈业务。这对于一个图书编辑来说,是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些都能够在编辑的职位上,顺风顺水的学到手。要知道工作室的老板们在做公司之前,也不过是别人公司里面的一个编辑。
这只是选工作的一个实例,目的就是说明工作必须找有前途的,日后能够发展壮大的。当然,除此之外,也允许一些人找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因为就是有一部分人,有着非常强烈的金钱欲望,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少考虑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而是考虑能不能赚到钱。对于这样的人,非常适合做的职业就是销售。销售这个行业,应该说是很赚钱的,只要通过自己的能力给公司拉到客户,就能够获取相应的提成。而且有的公司提成是非常高的,对于那些金钱欲望特别强烈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性。
选择销售职业:首先,应选一个信誉度好,名气大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好做业务,容易出单;其次,应该选一个提成较高的,要知道为公司做业务,大头肯定是公司拿,一小部分才是自己的,虽然说业绩越好,挣得越多,可是提成低的话,赚到的相对来说还是少的。
我在选工作的时候,就综合考虑了这些问题。出现在我脑子里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不是要找一个老本行,第二个,要不要做销售,第三个,我到底想做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因为我本身学的畜牧,可是又不喜欢这个行业,虽然毕业后做了一年半的畜牧编辑,可是那感觉综合来说,就是失败,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所以,我肯定不会重新去做畜牧编辑。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自己本身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人,对于金钱的欲望不是特别高,只要能够养家糊口就行,也可以说,我不是个世俗的人。另外,我也不喜欢销售职业。所以,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对于第三个问题,“我到底想要做什么”:自从进入大学发现自己不喜欢畜牧专业之后,就开始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后来,我在写高中回忆录的时候,写到一半做不下去了,于是产生了把回忆录改成小说的念头。就这样,在大一的暑假,我完成了十万字的小说。当时感觉自己竟然能够做出这么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就在那时,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要出书,我要成为作家!
我到底想要做什么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于是,便开始在网上寻找一些图书编辑的工作,因为是本身有杂志工作经验,所以,对于这个跨行找工作来说,也不算太难。
在我把地摊货送给常晓勇的破釜沉舟下,在我对找工作这种高深学问的深刻理解下,很快找到了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
这是一份图书编辑工作,是在一家小规模保健类图书发行公司做组稿工作。单位管吃住,因为刚刚进来,还处在适用阶段,所以并没有搬过去。又因为公司距离单位较远,所以,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起早贪黑。第一次起早贪黑是在小的时候,每到麦天和秋天,地里面的活一个接一个,每天都四点半起床,晚上八点回家。那个时候,真的很辛苦。所以,当时就立志,以后“绝不做农民,要做一个不用起早贪黑的市民”。
北漂儿之后,为了生计,第二次起早贪黑,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人生就是在起早贪黑,就是在不停的劳作,不管是农民、还是市民,都一样需要工作、需要干活。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那天真的掉下来一个,那肯定的陷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