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
据说,在我们的先祖来我们村定居之前,我们那片土地那里有一个家族的。老人说那家子经过世代积累,辛勤劳作,家底也颇厚了,有土地若干,又有骡马,很是呈一派富裕气象的。某年的冬天,那家的老爷子驾马车去地里送粪。那片地是我们那边为数不多的厚地,还临近一片水源。送完粪之后,老爷子靠在地头,借着冬日的暖阳,抽了一袋旱烟,眯了一会儿眼。就在半梦半醒之间,老爷子看见水源近处的一个土坡上,有一只野鸡跟一只野兔在打架呢。驾着马车回家的当儿,老爷子想这或许是个吉兆呢,野鸡为凤,野兔为虎。凤虎相争之地定是风水宝地!于是老爷子做了一个决定,把他家的祖坟迁到那个土坡!
接下来择定吉日,通知四方亲友。谁料就在迁坟的那一天,我们那片下了一场没天没地的大雪,四周的亲友只有5里地外的邻村连滚带爬的来了一位,其余的全都耽搁在家。后来我村的老人都说那场雪是有预兆的,那户人家自迁坟后家景就慢慢的败了,先是一些小事,驴子去河边喝水竟然淹死了,半夜母马下了小驹,小驹无人照料自己接上了奶,活蹦乱跳的在院子里撒欢呢,家里人竟然以为进了狼,一顿乱棍把小驹砸死了。反正从那以后呀,种啥啥不收。那户人家就渐渐败了下去,到后来迁到别的地方去了。
在我记事的时候,我们的先祖在这片土地上都已经繁衍了好几代了。以前的那户人家早已连房舍不不见了。那片水附近的田地,犁田时会翻出破碎的瓦当,老人说那就是原先那户人家的。如今乡人在那片地里种玉米,小麦,花生,地瓜和大豆。我们小时候会在那片水流里抓蟹摸鱼。那里也没有祖坟了,那家人肯定在走的时候把坟也迁走了。而我们的祖坟当然也不会在这片洼地里。
说起我们的祖坟呀,以前那真的是值得骄傲的呀。在最高的的岭地上,而且最重要的是上面立有成百棵已有碗口粗的高大柏树,所以我们村的坟地所在处叫做林地。那片林地,隔着十几里就能看见,在我叔叔他们还小的时候,去姥姥家还没有大路,他们就是看着林地的方向回家的。
而且我们也确实有骄傲的理由,看看我们邻村的坟地吧,他们有的在苹果园里,在逼仄的地瓜地里,又或者在栗子林里。我们上小学时经过那些坟地,就会很鄙夷地说他们村苹果树上结的苹果能吃吗?心下隐隐地觉得那是对先人的不太尊重。
再看我们村的林地,还未近前那数百株森森柏树所营造的肃穆氛围就会逼迫过来,小时候怕鬼,虽知道那是自己村的坟地,一个人赶路远远的看到也会加紧步伐快走的。当然也有不怕的时候,逢年过节祭祀日,全家族的男人们挑着女人备好的祭品去林地祭祀,烧纸,敬酒,贡鲜果菜肴,再主要就是放鞭炮。完全不用带长竿,只把鞭炮挂在柏树的树枝上就可以了。小孩子坟丘间穿梭捡拾没爆炸的鞭炮,又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先人磕头。乡间的坟丘大都没有墓碑,子孙殷实的家族其先人的坟丘因年年后人添土也就大的多,也有家中无子的故人,坟丘只是小小的一座,因无后人祭祀添土,所谓断了香火。
我们村的林地共有三个,以各自家族的姓氏为林。当然三个林地又以我们的为大,在我们的先祖来此定居后,又陆续有其他两家外姓在我村定居。其中一姓今天已经发展到人口跟我们一样甚至比我们还多的状态了,另一姓却仍然稀少。当然,我们村的书记自我记事的时候起就已经不是本家了,而是另一外姓。这自然没有什么了不起,乡人依旧和平相处。
只是,那在我记事时就存在的高大的柏树如今却不剩一棵了,我们的邻村有一个小村,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村民却多有偷摸的习惯。以前由于我们的果园靠近他们村,就屡屡偷我们的苹果。后来不种果园了,又盯上了我们的林地,那高大挺拔的柏树可能是上好的木材吧?由于两村隶属不同的乡镇,干部也无能为力,下令把全部林地的柏树全部砍伐了事。
所以我们村的坟地现在已经没有柏树了,它光秃秃的立在岭顶,只有枯草相伴,还有几十株二十年前才栽种的小柏树,远没有以前的气势了。不知道我的乡人们心中是怎么想的,但我在那一年跟随家人去祭祀时看到空旷荒凉的坟丘,心里不禁怨恨村干部那个愚蠢的决定了,到现在也还是怨。
没有了柏树林的林地依旧叫做林地,就像我们依旧叫西红柿为洋柿子一样。
那么大的一片柏树林,说没有就没有了。
接下来择定吉日,通知四方亲友。谁料就在迁坟的那一天,我们那片下了一场没天没地的大雪,四周的亲友只有5里地外的邻村连滚带爬的来了一位,其余的全都耽搁在家。后来我村的老人都说那场雪是有预兆的,那户人家自迁坟后家景就慢慢的败了,先是一些小事,驴子去河边喝水竟然淹死了,半夜母马下了小驹,小驹无人照料自己接上了奶,活蹦乱跳的在院子里撒欢呢,家里人竟然以为进了狼,一顿乱棍把小驹砸死了。反正从那以后呀,种啥啥不收。那户人家就渐渐败了下去,到后来迁到别的地方去了。
在我记事的时候,我们的先祖在这片土地上都已经繁衍了好几代了。以前的那户人家早已连房舍不不见了。那片水附近的田地,犁田时会翻出破碎的瓦当,老人说那就是原先那户人家的。如今乡人在那片地里种玉米,小麦,花生,地瓜和大豆。我们小时候会在那片水流里抓蟹摸鱼。那里也没有祖坟了,那家人肯定在走的时候把坟也迁走了。而我们的祖坟当然也不会在这片洼地里。
说起我们的祖坟呀,以前那真的是值得骄傲的呀。在最高的的岭地上,而且最重要的是上面立有成百棵已有碗口粗的高大柏树,所以我们村的坟地所在处叫做林地。那片林地,隔着十几里就能看见,在我叔叔他们还小的时候,去姥姥家还没有大路,他们就是看着林地的方向回家的。
而且我们也确实有骄傲的理由,看看我们邻村的坟地吧,他们有的在苹果园里,在逼仄的地瓜地里,又或者在栗子林里。我们上小学时经过那些坟地,就会很鄙夷地说他们村苹果树上结的苹果能吃吗?心下隐隐地觉得那是对先人的不太尊重。
再看我们村的林地,还未近前那数百株森森柏树所营造的肃穆氛围就会逼迫过来,小时候怕鬼,虽知道那是自己村的坟地,一个人赶路远远的看到也会加紧步伐快走的。当然也有不怕的时候,逢年过节祭祀日,全家族的男人们挑着女人备好的祭品去林地祭祀,烧纸,敬酒,贡鲜果菜肴,再主要就是放鞭炮。完全不用带长竿,只把鞭炮挂在柏树的树枝上就可以了。小孩子坟丘间穿梭捡拾没爆炸的鞭炮,又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先人磕头。乡间的坟丘大都没有墓碑,子孙殷实的家族其先人的坟丘因年年后人添土也就大的多,也有家中无子的故人,坟丘只是小小的一座,因无后人祭祀添土,所谓断了香火。
我们村的林地共有三个,以各自家族的姓氏为林。当然三个林地又以我们的为大,在我们的先祖来此定居后,又陆续有其他两家外姓在我村定居。其中一姓今天已经发展到人口跟我们一样甚至比我们还多的状态了,另一姓却仍然稀少。当然,我们村的书记自我记事的时候起就已经不是本家了,而是另一外姓。这自然没有什么了不起,乡人依旧和平相处。
只是,那在我记事时就存在的高大的柏树如今却不剩一棵了,我们的邻村有一个小村,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村民却多有偷摸的习惯。以前由于我们的果园靠近他们村,就屡屡偷我们的苹果。后来不种果园了,又盯上了我们的林地,那高大挺拔的柏树可能是上好的木材吧?由于两村隶属不同的乡镇,干部也无能为力,下令把全部林地的柏树全部砍伐了事。
所以我们村的坟地现在已经没有柏树了,它光秃秃的立在岭顶,只有枯草相伴,还有几十株二十年前才栽种的小柏树,远没有以前的气势了。不知道我的乡人们心中是怎么想的,但我在那一年跟随家人去祭祀时看到空旷荒凉的坟丘,心里不禁怨恨村干部那个愚蠢的决定了,到现在也还是怨。
没有了柏树林的林地依旧叫做林地,就像我们依旧叫西红柿为洋柿子一样。
那么大的一片柏树林,说没有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