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孚趣事
封孚,字处道,渤海蓚人也。祖悛,振威将军。父放,慕容之世吏部尚书。孚幼而聪敏和裕,有士君子之称。宝僭位,累迁吏部尚书。及兰汗之篡,南奔辟闾浑,浑表为渤海太守。德至莒城,孚出降,德曰:“朕平青州,不以为庆,喜于得卿也。”常外总机事,内参密谋,虽位任崇重,谦虚博纳,甚有大臣之体。及超嗣位,政出权嬖,多违旧章,轨宪日颓,残虐滋甚,孚屡尽匡救,超不能纳也。后临轩谓孚曰:“朕于百王可方谁?”孚对曰:“桀纣之主。”超大惭怒。孚徐步而出,不为改容。司空鞠仲失色,谓孚曰:“与天子言,何其亢厉,宜应还谢。”孚曰:“行年七十,墓木已拱,惟求死所耳。”竟不谢。以超三年死于家,时年七十一。文笔多传于世。
这是房玄龄在《晋书》里面关于封孚这个人的生平叙述,只有这么短短的一段,就评价了一个人的一生,还放在《载记》二十八的末篇,可是很可以让我们认识这个人,读《晋书》也像看其他史书一样,认识一些在历史上真正质中平正的人,比如另外一个叫张宾,史书里评价他打仗出谋划策“算无遗策”,真的可以比得上诸葛亮和刘基了,可是他们在史书的末篇,看书的人看过一眼以后,突然觉得心头一惊,然后继续往下翻,也许会偶尔想起,但毕竟没有诸葛亮和刘基那么深刻。
也比如现在的这位封孚,让我能跟他联想起来的是历史上另外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丞相叫杨震,他是东汉举国瞩目,位高权重的一位大臣,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的历史很大一部分都被他和他的家族影响着:
他的高祖叫杨敞,而杨敞的老婆就是历史上也同样赫赫有名的司马迁的女儿,杨震也就算是司马迁的外从孙子了。他们杨家人在汉朝占据了“四世三公”,可以说东汉一段时期的整个朝廷都是他们家开的。杨震还有一个玄孙也很出名,叫杨修,后来被编入了中学课本教材,差点把曹操气死,曹操为了让自己顺心一点,就把杨修给杀了。
扯到杨震一家子我可以说一整天,现在还是把话题拉回来,说说这个不怎么出名的封孚,关于封孚生平的这段话里,前半段平平无奇,跟大多数人的记录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一些人精彩,他老妈怀他的时候没有看见太阳落进肚子,也没有梦见龙从她肚子飞出来飞上天,更没有看见两个三个太阳大人脚印之类的,他的官比起历史上的名臣来说也不算很大,只是边陲一个旁落王朝的左仆射(念yi,第四声),但是后半段就精彩许多了,就那么一段对话,把封孚的胆色给提了起来。
要想知道为什么封孚这么有种,首先你得知道慕容超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严格说来慕容超算不上什么正式的皇帝,就在他当皇帝的那几年里,也得靠倚仗姚兴来给他撑腰,他不怎么喜欢听大臣们劝谏,喜欢打猎和带着嫔妃到处旅行,史书上说他“政刑莫恤,畋游是好”,也就是说站着茅坑不拉屎,当个皇帝还不干正事,不勤政爱民,到处公费旅游,他最后被刘裕打得屁滚尿流内无战将外无援兵,就连派去向姚兴请兵的德望重臣韩范都因为请不来兵干脆投降了刘裕,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慕容超老哥子带着老婆魏夫人跑到城门楼上哭。
所以我们看到慕容超因为以上这些举动,可以名正言顺的列入昏君的行列了,昏君一般都听不得别人说真话,说了真话就要杀头,不管对你有没有益处,反正就是要杀头。于是有一天慕容超在前殿发呆的时候突然犯了二问问身边的封孚,说我比起前代的君王来可以跟谁并驾齐驱,这问题本身没什么,这是每个君王都爱做的春秋大梦,自己当了皇帝,总想和前辈们比试比试,分个高低,看谁做得好,当了皇帝,老给别人评职称,自己也要给自己评一评,关键二的地方是没找对人,他旁边要是一些馋陷之臣,估计可以听得他乐得心儿飞上天,可是面对的是封孚,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封孚是个直肠子,直就算了,关键还在于他并不觉得自己直肠子有什么错。于是就很干脆的回答对面的这位大BOSS说:“你小老弟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桀纣”。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一盆冷水就把BOSS的怒火给浇出来。还好在慕容超这个人还有个缺点就是有羞愧之心,他羞愧之余就顾不得杀封孚,封孚转过头去,昂首阔步的走出了皇宫。左右的人可没那么淡定,全都吓出一身冷汗。
本来人家皇帝玩在兴头上,想听听左右拍自己几下马屁,结果封孚一下拍重了,把慕容超直接拍进深渊,他不死,说明慕容超还有几分度量和羞愧之心;慕容超不杀他,说明这个皇帝虽然有百般不是,但至少能听真话,改不改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是听了没杀人。
----------Dec 09
这是房玄龄在《晋书》里面关于封孚这个人的生平叙述,只有这么短短的一段,就评价了一个人的一生,还放在《载记》二十八的末篇,可是很可以让我们认识这个人,读《晋书》也像看其他史书一样,认识一些在历史上真正质中平正的人,比如另外一个叫张宾,史书里评价他打仗出谋划策“算无遗策”,真的可以比得上诸葛亮和刘基了,可是他们在史书的末篇,看书的人看过一眼以后,突然觉得心头一惊,然后继续往下翻,也许会偶尔想起,但毕竟没有诸葛亮和刘基那么深刻。
也比如现在的这位封孚,让我能跟他联想起来的是历史上另外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丞相叫杨震,他是东汉举国瞩目,位高权重的一位大臣,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的历史很大一部分都被他和他的家族影响着:
他的高祖叫杨敞,而杨敞的老婆就是历史上也同样赫赫有名的司马迁的女儿,杨震也就算是司马迁的外从孙子了。他们杨家人在汉朝占据了“四世三公”,可以说东汉一段时期的整个朝廷都是他们家开的。杨震还有一个玄孙也很出名,叫杨修,后来被编入了中学课本教材,差点把曹操气死,曹操为了让自己顺心一点,就把杨修给杀了。
扯到杨震一家子我可以说一整天,现在还是把话题拉回来,说说这个不怎么出名的封孚,关于封孚生平的这段话里,前半段平平无奇,跟大多数人的记录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一些人精彩,他老妈怀他的时候没有看见太阳落进肚子,也没有梦见龙从她肚子飞出来飞上天,更没有看见两个三个太阳大人脚印之类的,他的官比起历史上的名臣来说也不算很大,只是边陲一个旁落王朝的左仆射(念yi,第四声),但是后半段就精彩许多了,就那么一段对话,把封孚的胆色给提了起来。
要想知道为什么封孚这么有种,首先你得知道慕容超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严格说来慕容超算不上什么正式的皇帝,就在他当皇帝的那几年里,也得靠倚仗姚兴来给他撑腰,他不怎么喜欢听大臣们劝谏,喜欢打猎和带着嫔妃到处旅行,史书上说他“政刑莫恤,畋游是好”,也就是说站着茅坑不拉屎,当个皇帝还不干正事,不勤政爱民,到处公费旅游,他最后被刘裕打得屁滚尿流内无战将外无援兵,就连派去向姚兴请兵的德望重臣韩范都因为请不来兵干脆投降了刘裕,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慕容超老哥子带着老婆魏夫人跑到城门楼上哭。
所以我们看到慕容超因为以上这些举动,可以名正言顺的列入昏君的行列了,昏君一般都听不得别人说真话,说了真话就要杀头,不管对你有没有益处,反正就是要杀头。于是有一天慕容超在前殿发呆的时候突然犯了二问问身边的封孚,说我比起前代的君王来可以跟谁并驾齐驱,这问题本身没什么,这是每个君王都爱做的春秋大梦,自己当了皇帝,总想和前辈们比试比试,分个高低,看谁做得好,当了皇帝,老给别人评职称,自己也要给自己评一评,关键二的地方是没找对人,他旁边要是一些馋陷之臣,估计可以听得他乐得心儿飞上天,可是面对的是封孚,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封孚是个直肠子,直就算了,关键还在于他并不觉得自己直肠子有什么错。于是就很干脆的回答对面的这位大BOSS说:“你小老弟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桀纣”。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一盆冷水就把BOSS的怒火给浇出来。还好在慕容超这个人还有个缺点就是有羞愧之心,他羞愧之余就顾不得杀封孚,封孚转过头去,昂首阔步的走出了皇宫。左右的人可没那么淡定,全都吓出一身冷汗。
本来人家皇帝玩在兴头上,想听听左右拍自己几下马屁,结果封孚一下拍重了,把慕容超直接拍进深渊,他不死,说明慕容超还有几分度量和羞愧之心;慕容超不杀他,说明这个皇帝虽然有百般不是,但至少能听真话,改不改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是听了没杀人。
----------Dec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