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
文/素颜。
但愿你的旅途漫长 。
——[希]卡瓦菲斯《伊萨卡岛》
壹。
五岁生日的清晨,青夏从冗长的梦境中短暂的醒来。暖气管突兀的咕咕响着,青夏看了眼时间,天亮尚且遥远,又独自沉沉的睡去。睡梦中青夏觉得脸上痒痒的,睁开眼,看着面容俊朗的父亲温暖的微笑着注视着自己。原来是父亲用青色的胡渣将他咯醒。青夏赖在床上不想起来,已经是十二月的冬天,天寒地冻,呵气成冰。直到父亲用略带冰凉的手絡的青夏咯咯的笑出声。母亲从外面进来,温和对父亲一笑,随意的用系身上的围裙擦了擦手,脱下围裙,捧起青夏脸,吻吻他额头。边帮青夏穿衣服,边说:“小夏,今天是你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去游乐场好吗?”青夏幸福的点点头。母亲帮青夏洗好脸手。收拾妥当后拉他到饭厅坐下。青夏看着冒着热气的包子,流出了口水。吃完饭后,一家三口牵着手出去了。
这是在我们尚未遇见之前,你我也尚未进入此生无法忘记也无谓祭奠的人生沼泽之前。你五岁的第一个清晨。
五岁生日的前一天,我坐在教室里,等待着父亲或母亲的到来。所有同学都被家长接走,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我因为不安而有点急促的呼吸声。这时你从教室门口走了进来,带着盛夏夕阳的味道。我抬头看着你,阳光明晃晃的有些刺眼,让我看不清你的脸。你径直走到我身旁坐下,轻声说:“之行,你爸妈没来接你吗?”我没有理你,顺着你脸颊的角度望着天空,盛夏傍晚的天空火红一片,仿佛着了火。厚实的云朵像一幕幕红色的布幔,挡住了人生所有的阴霾。你的脸颊带着健康的红晕。良久的沉默之后,你不由分说的拉起我的手走向教室门口,语气坚定的不容反抗的说:“我们一起回家。”足音被留在了空旷的走廊上,手心传来一片潮湿的温暖。快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你松开手,小心的说:“之行,以后我们一起上学回家吧。”我回应你一个轻轻的点头,快步走上楼去。打开门,房间里漆黑一片,母亲独自背对着门坐着,身体在不停的抽搐。我预感到事情不妙,蹑手蹑脚的走到母亲面前坐下,小心翼翼的问:“妈妈,你怎么了?爸爸呢?”母亲一把把我揽在怀里,剧烈的哭泣。我从她断断续续的哭诉中明白,原来爸爸抛弃了我们母子。不知过了多久,母亲终于停下来后,径直回房睡觉去了。我草草的吃了点中午的剩饭后,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不知何时渐渐的睡去。
清晨,我早早的醒来,收拾妥当之后,拿着书包准备上学去,看到桌上一张字条和一些零钱。“行行,对不起,妈妈不想起床,自己去买早餐。”我下楼,看见你背着书包独自站在巷口。我沉闷的走到你身旁,你从肩头拉下书包,拿出一个黑猫警长的木雕递给我,轻声说:“之行,生日快了。”我偷偷的注意到你小心翼翼的不让我看见你红肿的眼睛,内心有种潮湿的情愫在生根发芽。
这是我五岁的第一个清晨。
貳。
十岁生日那年清晨,青夏被父亲粗暴的叫醒,青夏睡眼惺忪的望着父亲日渐隆起的啤酒肚和一脸麻木隐忍的表情,心里酸楚的几欲落泪。曾经那个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父亲去了哪?那个眼神温柔,笑起来很好看的父亲去了哪?青夏在父亲不耐烦的目光注视之下草草的收拾完。一家三口出了门,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法院,因为父亲在外面有了女人,母亲坚决的选择了离婚。出了门以后,父母相隔一米左右的距离走着,青夏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望着母亲日渐佝偻背影与父亲蹒跚的步伐。想起前些年生的生日,一家三口带着幸福的笑容依偎在一起出门时,青夏有种不能名状的悲伤。抬高了低下的头,不让满盈的泪水冲出最后的堤坝。
这是你十岁的第一个清晨。
十岁生日那年清晨,我如往常一样,早早的起床梳洗。手忙脚乱的做好早餐,草草的吃过后,拿起书包匆忙的跑下楼。你习惯性的等在那里,手里握着一个四驱赛车,当我走到你身旁时,用力的塞给我,一脸骄傲的表情。欢快的说:“之行,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去公园里赛车啦。”不由分说的揽过我的肩一起走向学校去。我想起前段时间你下午回家总是放下书包匆匆的离开家,深夜之后才一身脏兮兮的回来。我忐忑的问你买车的钱哪里来的时,你轻描淡写的说:“我去工地上捡废铁卖的钱”我转过身,不让你看见我快要奔放的泪河。
这是我们认识五年时。我十岁的第一个清晨。
叄。
十五岁生日那年清晨,青夏从极其浅的睡眠中醒来,宿舍里男生们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墙壁上斑驳着各届学生留下的涂鸦,青夏打了个哈欠,裹着毯子从冰冷狭小的单人床上起身,推开窗,刺骨的风鱼贯而入,青夏打了个寒战,窗外北方初雪过后的地面一片平整,高大建筑,树木,高级轿车,所有锐利的轮廓都被皑皑的白雪打磨掉。世界一片圆润安详。天空郁蓝一片,黑色的云镶上了金边,黎明渐进。青夏想起五年一家三口最后一次一起出门时,自己当时的疼痛是多么的切肤。想起父亲提着所有的行李举步维艰的走到家门,回头视线落在青夏身上时眼里的悲伤。想起安静偌大的房间里夜夜传来母亲若隐若显的哭泣时,自已又是怎样煎熬着度过这些不眠的夜晚的。而此时,黎明的曙光从地平面远方传来,天亮了。青夏抹了抹眼睛,转身进屋。
这是早熟的你十五岁的第一个清晨。
十五岁生日那年清晨,我经历了一个凌乱的梦境。梦里父亲牵着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女孩,身旁依偎着一位少妇,一家三口从巨大光源处走向坐在黑暗里的我,光线太过强烈,以至于我只能看到三个人模糊的轮廓。父亲边走边呼唤我的名字:“行行,行行。”待到他们走近我时,我看到父亲满眼泪痕。但我仍旧猛的站起来,尖叫着:“你滚,你滚。我不想见到你,你抛弃了我母亲,你丢下了我,我恨你,我恨你。”醒来的时候,枕边是一片冰冷的湖。翻个身,开始想你,想起五岁生日那天清晨你红肿的眼睛,想起十岁生日的清晨,你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眼睛有种酸涩的肿胀。这时,手机的短信提示音想起,打开一看,是你发的。“之行,生日快乐。”合上手机,在心里说了声谢谢。起床开始给父亲写信,尽管我知道我要表达的内容从来都无从寄达。
这是我十五岁的第一个清晨。
肆。
二十岁生日那年清晨,青夏被嘹亮的军号吵醒,骂了句娘后开始快速的穿衣叠被。全身肌肉显然没有从昨天高强度的训练中恢复过来,软绵绵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引起酸酸的痛。花十分钟收拾完一切,赶到操场集合,开始重复之前一天繁重无聊的军训。
这是进入大学的你二十岁的第一个清晨。
二十岁那年生日的清晨,我早早的起床,独自坐车到机场,心情带着隆重的喜悦,因为你要到来。我坐在候机室对面的星巴克里不停的看着时间,终于听到广播里播放着载着你的航班已到。十分钟后,我看着你穿着白色的T恤,洗的发白的牛仔裤,脏兮兮的板鞋远远的向我招手。大声的说:“之行,生日快乐”引来路人的一片侧目。我对着落拓的你柔软的笑。当你走近时,望着你那自少年时代便熟悉的脸,心里有种不可言喻的悲哀。
这是与渐行渐远的我二十岁的第一个清晨。
伍。
我们都是被时代左右的人。为了各自的学业,事业,就必须像一台永动机般不停的奔波着。留给彼此的只有一次次短暂相聚,而在每一次短暂的相聚之后,又陷入对下次短暂相遇的漫长等待中。在所有漫长的等待与短暂相聚的间隙里,回忆融化成一个又一个关于。关于年少时曾牵手走过的黄昏,关于清晨时曾并肩走过的弄堂口。关于长大之后你我见面时彼此陌生的不知所措。关于曾经。关于昨天。关于你。告别年少之后的我们仿佛站在遥遥相望的山头,中间是纵横交错的沟壑。而时间就在回忆与回忆的沟壑里流失。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得过多少年后,我们才能在那些令自己始料未及的悲喜中明白,年华里,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年少时纯真的友谊。还有,一种心情。又得过多少年,才能从那些苍老的容颜里读懂,原来踏入人生比我们想像的要早上很多年。
但愿你的旅途漫长 。
——[希]卡瓦菲斯《伊萨卡岛》
壹。
五岁生日的清晨,青夏从冗长的梦境中短暂的醒来。暖气管突兀的咕咕响着,青夏看了眼时间,天亮尚且遥远,又独自沉沉的睡去。睡梦中青夏觉得脸上痒痒的,睁开眼,看着面容俊朗的父亲温暖的微笑着注视着自己。原来是父亲用青色的胡渣将他咯醒。青夏赖在床上不想起来,已经是十二月的冬天,天寒地冻,呵气成冰。直到父亲用略带冰凉的手絡的青夏咯咯的笑出声。母亲从外面进来,温和对父亲一笑,随意的用系身上的围裙擦了擦手,脱下围裙,捧起青夏脸,吻吻他额头。边帮青夏穿衣服,边说:“小夏,今天是你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去游乐场好吗?”青夏幸福的点点头。母亲帮青夏洗好脸手。收拾妥当后拉他到饭厅坐下。青夏看着冒着热气的包子,流出了口水。吃完饭后,一家三口牵着手出去了。
这是在我们尚未遇见之前,你我也尚未进入此生无法忘记也无谓祭奠的人生沼泽之前。你五岁的第一个清晨。
五岁生日的前一天,我坐在教室里,等待着父亲或母亲的到来。所有同学都被家长接走,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我因为不安而有点急促的呼吸声。这时你从教室门口走了进来,带着盛夏夕阳的味道。我抬头看着你,阳光明晃晃的有些刺眼,让我看不清你的脸。你径直走到我身旁坐下,轻声说:“之行,你爸妈没来接你吗?”我没有理你,顺着你脸颊的角度望着天空,盛夏傍晚的天空火红一片,仿佛着了火。厚实的云朵像一幕幕红色的布幔,挡住了人生所有的阴霾。你的脸颊带着健康的红晕。良久的沉默之后,你不由分说的拉起我的手走向教室门口,语气坚定的不容反抗的说:“我们一起回家。”足音被留在了空旷的走廊上,手心传来一片潮湿的温暖。快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你松开手,小心的说:“之行,以后我们一起上学回家吧。”我回应你一个轻轻的点头,快步走上楼去。打开门,房间里漆黑一片,母亲独自背对着门坐着,身体在不停的抽搐。我预感到事情不妙,蹑手蹑脚的走到母亲面前坐下,小心翼翼的问:“妈妈,你怎么了?爸爸呢?”母亲一把把我揽在怀里,剧烈的哭泣。我从她断断续续的哭诉中明白,原来爸爸抛弃了我们母子。不知过了多久,母亲终于停下来后,径直回房睡觉去了。我草草的吃了点中午的剩饭后,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不知何时渐渐的睡去。
清晨,我早早的醒来,收拾妥当之后,拿着书包准备上学去,看到桌上一张字条和一些零钱。“行行,对不起,妈妈不想起床,自己去买早餐。”我下楼,看见你背着书包独自站在巷口。我沉闷的走到你身旁,你从肩头拉下书包,拿出一个黑猫警长的木雕递给我,轻声说:“之行,生日快了。”我偷偷的注意到你小心翼翼的不让我看见你红肿的眼睛,内心有种潮湿的情愫在生根发芽。
这是我五岁的第一个清晨。
貳。
十岁生日那年清晨,青夏被父亲粗暴的叫醒,青夏睡眼惺忪的望着父亲日渐隆起的啤酒肚和一脸麻木隐忍的表情,心里酸楚的几欲落泪。曾经那个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父亲去了哪?那个眼神温柔,笑起来很好看的父亲去了哪?青夏在父亲不耐烦的目光注视之下草草的收拾完。一家三口出了门,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法院,因为父亲在外面有了女人,母亲坚决的选择了离婚。出了门以后,父母相隔一米左右的距离走着,青夏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望着母亲日渐佝偻背影与父亲蹒跚的步伐。想起前些年生的生日,一家三口带着幸福的笑容依偎在一起出门时,青夏有种不能名状的悲伤。抬高了低下的头,不让满盈的泪水冲出最后的堤坝。
这是你十岁的第一个清晨。
十岁生日那年清晨,我如往常一样,早早的起床梳洗。手忙脚乱的做好早餐,草草的吃过后,拿起书包匆忙的跑下楼。你习惯性的等在那里,手里握着一个四驱赛车,当我走到你身旁时,用力的塞给我,一脸骄傲的表情。欢快的说:“之行,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去公园里赛车啦。”不由分说的揽过我的肩一起走向学校去。我想起前段时间你下午回家总是放下书包匆匆的离开家,深夜之后才一身脏兮兮的回来。我忐忑的问你买车的钱哪里来的时,你轻描淡写的说:“我去工地上捡废铁卖的钱”我转过身,不让你看见我快要奔放的泪河。
这是我们认识五年时。我十岁的第一个清晨。
叄。
十五岁生日那年清晨,青夏从极其浅的睡眠中醒来,宿舍里男生们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墙壁上斑驳着各届学生留下的涂鸦,青夏打了个哈欠,裹着毯子从冰冷狭小的单人床上起身,推开窗,刺骨的风鱼贯而入,青夏打了个寒战,窗外北方初雪过后的地面一片平整,高大建筑,树木,高级轿车,所有锐利的轮廓都被皑皑的白雪打磨掉。世界一片圆润安详。天空郁蓝一片,黑色的云镶上了金边,黎明渐进。青夏想起五年一家三口最后一次一起出门时,自己当时的疼痛是多么的切肤。想起父亲提着所有的行李举步维艰的走到家门,回头视线落在青夏身上时眼里的悲伤。想起安静偌大的房间里夜夜传来母亲若隐若显的哭泣时,自已又是怎样煎熬着度过这些不眠的夜晚的。而此时,黎明的曙光从地平面远方传来,天亮了。青夏抹了抹眼睛,转身进屋。
这是早熟的你十五岁的第一个清晨。
十五岁生日那年清晨,我经历了一个凌乱的梦境。梦里父亲牵着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女孩,身旁依偎着一位少妇,一家三口从巨大光源处走向坐在黑暗里的我,光线太过强烈,以至于我只能看到三个人模糊的轮廓。父亲边走边呼唤我的名字:“行行,行行。”待到他们走近我时,我看到父亲满眼泪痕。但我仍旧猛的站起来,尖叫着:“你滚,你滚。我不想见到你,你抛弃了我母亲,你丢下了我,我恨你,我恨你。”醒来的时候,枕边是一片冰冷的湖。翻个身,开始想你,想起五岁生日那天清晨你红肿的眼睛,想起十岁生日的清晨,你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眼睛有种酸涩的肿胀。这时,手机的短信提示音想起,打开一看,是你发的。“之行,生日快乐。”合上手机,在心里说了声谢谢。起床开始给父亲写信,尽管我知道我要表达的内容从来都无从寄达。
这是我十五岁的第一个清晨。
肆。
二十岁生日那年清晨,青夏被嘹亮的军号吵醒,骂了句娘后开始快速的穿衣叠被。全身肌肉显然没有从昨天高强度的训练中恢复过来,软绵绵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引起酸酸的痛。花十分钟收拾完一切,赶到操场集合,开始重复之前一天繁重无聊的军训。
这是进入大学的你二十岁的第一个清晨。
二十岁那年生日的清晨,我早早的起床,独自坐车到机场,心情带着隆重的喜悦,因为你要到来。我坐在候机室对面的星巴克里不停的看着时间,终于听到广播里播放着载着你的航班已到。十分钟后,我看着你穿着白色的T恤,洗的发白的牛仔裤,脏兮兮的板鞋远远的向我招手。大声的说:“之行,生日快乐”引来路人的一片侧目。我对着落拓的你柔软的笑。当你走近时,望着你那自少年时代便熟悉的脸,心里有种不可言喻的悲哀。
这是与渐行渐远的我二十岁的第一个清晨。
伍。
我们都是被时代左右的人。为了各自的学业,事业,就必须像一台永动机般不停的奔波着。留给彼此的只有一次次短暂相聚,而在每一次短暂的相聚之后,又陷入对下次短暂相遇的漫长等待中。在所有漫长的等待与短暂相聚的间隙里,回忆融化成一个又一个关于。关于年少时曾牵手走过的黄昏,关于清晨时曾并肩走过的弄堂口。关于长大之后你我见面时彼此陌生的不知所措。关于曾经。关于昨天。关于你。告别年少之后的我们仿佛站在遥遥相望的山头,中间是纵横交错的沟壑。而时间就在回忆与回忆的沟壑里流失。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得过多少年后,我们才能在那些令自己始料未及的悲喜中明白,年华里,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年少时纯真的友谊。还有,一种心情。又得过多少年,才能从那些苍老的容颜里读懂,原来踏入人生比我们想像的要早上很多年。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