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存)發綠豆芽的兩種方法
自己發綠豆芽的程序:
將一杯 8 Oz 的綠豆置入一個至少俱有 20 Oz 容量的杯子,加滿水浸綠豆 12 小時。這時間裏,須將豆子稍微攪動一兩次。冬天,若水沒起太多的水泡,則不必換水,夏天中間可能須換一次水,尤其若水泡起太多的話,更是最好換次水。
把浸好的豆子置入發芽的內盆,這時豆子已較脆弱,有些的皮已開始裂開,儘量不要用手或器具去攪動它們。當然,此時內盆是擺在外盆裏,把水加到超過豆子至少有半吋到四分之三吋的高度,只將內盆上下來回動十來次的,盆裏的水自然會把豆子,很均勻的分配到整個盆底。
豆子均勻散佈到內盆的盆底後,可將內盆提起,盡量的灑乾水,同時也把外盆的水倒掉。水都灑乾後,將內盆擺回外盆裏,之後,就可把平板,輕輕的擺在豆子上,接著就把發芽的盆子放置在暗無光線的廚櫃裏,靜等發芽的過程進行。
發芽的時日裏,除了每次換水的十幾分鐘裏,豆和豆芽須浸在水裏外,內外盆子盡可能不要留有淤水,只要維持它的潮濕就好。
發芽期間,豆子本身會產生相當的熱量,若房裏沒冷氣的話,一天裏可能須要換水四次,一般來講,一天三次就可以了。總之,夏季時,每天換水三或四次; 冬季則換兩到三次。換水時間的間隔盡量均衡即可,有時工作或忘記的緣故,無法將間隔調整的那麼的均衡,也別太緊張,只要勤換水就是了。
每次換水時,將水輕倒在平板上,讓水自然流入內盆即可,盡可能的不要去攪動或翻滾豆子,水加到平板的水平就可。前頭的三十六小時,芽長的很慢,只有耐心的等待。一般說來,三或四天後,芽可能就長過內盆的高度,在此以後,水當然只能加到內盆的高度啦。
每次換水時,讓豆芽浸在水裏十到二十分鐘,尤其與前次換水時間,若間隔拖了過長的話,不妨讓它浸個二十分鐘,來補償水分的不足。浸水的這幾十分鐘裏,也不妨將一條毛巾蓋在上面,以免豆芽曝光過多。
除了第 1 項浸乾豆的十二小時不算在內的話,夏天只要三天半到五天內,就可收成發好的芽; 冬天,可能需時五到七天,若沒室內暖氣的話,也可能拖到八丶九天,才能收成。
發芽期間,大部分豆芽的根,會從內盆底下的洞,少數也會從旁邊的洞,鑽出到盆外,由於內盆若是緊貼著外盆的話,底下的根會平貼在內盆的底層外面。在收成時,若不想留根的話,可將內盆置在空的水槽裏,左手拿住內盆,持45 度的傾斜,讓盆底的外邊面向右手,右手則拿水果刀,來刮斷芽菜的根。當然,你若是位主用左手的人,上述的刮根方向,倒換過來就是了。
再來,就是把水槽裝滿四分之三的水,然後將發好的豆芽,等量的分成三到六分(這全依你用的水槽的大小來定奪),每次將一分的芽菜放入水裏,兩手輕輕的,將芽菜分開,並同時左右上下的來回撥動,很快的,你就可輕易的把芽菜和豆殼分開,過水一次若不夠乾淨的話,再過多一次或甚至兩次,一定可把九成以上的殼拿掉。
收成好的豆芽,一定要灑乾水,才裝袋置入冰箱。三天內都會很新鮮的,若擺置四天以上的話,每天最好整袋拿出,加水浸泡水十分鐘,灑乾後,再擺回冰箱,免得豆芽發黃,每次浸水後,若水灑的不夠乾的話,豆芽會很容易爛掉的。 別忘記,你自己發的豆芽,沒加防腐劑,不可能像市面上買來的,可以維持那麼久的「假新鮮度」的。
最後,在你第一次成功的收成時,我反而巴不得,你手邊有一包市場上買來,現成的綠豆芽,當場,一口現成的,然後一口自己發的,如此邊對邊的比較,我可大膽的保證,從此你再也不會走回頭路,去買那些 「膺」 品了。
來源:http://hangoskitchen.blogspot.fr/2008/07/blog-post_1611.html
分享一下我的製作方法:
1. 綠豆用清水清洗,用手稍微搓一下,以徹底洗掉綠豆上的灰塵,將浮在水面上品質不好的綠豆去掉,再進行催芽.
2. 晚上先將綠豆洗乾淨,加水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即可進行催芽動作,將綠豆放入鍋子內,放在溫暖不見光的陰暗處,一天加三次水,每次都須將前一次的水瀝掉後再加新的水,如此三、四天後即可食用了。
(催芽時所用的水最好是飲用水,因為自來水含有氯不太好!)
在每一次的換水,不要刻意把綠豆皮去除, 因為綠豆皮中醫叫綠豆衣,具有
比綠豆更強的清熱解毒作用!
2. 綠豆在生成豆芽之後,不僅保持了綠豆原有的營養物質,
而且還增加了一種十分可貴的營養素-維生素 C,原因是綠豆本不含維生素 C,
只有在發芽過程中,才能合成相當豐富的維生素 C,其含量的多寡,
與豆芽的長短有關,據推測,綠豆芽長在二公分左右時,
含維生素 C最多,芽長得愈長則含量反而越少。
《2005/07/18 16:53》中華醫藥網
所以~不用等綠豆芽發到像外面賣的那麼長
可以去買有機的綠豆來發, 根據我的經驗,有機發芽時間比普通的綠豆還慢一些.
5. 盡量用不透光的鍋子加鍋蓋, 這樣發出來的綠豆芽才會白,漂亮!
(根據我們研究發現, 若是見光太多,
綠豆芽的豆會偏紫色且顏色會有些許黃黃的,難怪很多人都用茶壺在發綠豆芽,
這樣在換水的時候很方便,且是不透光的容器.)
6. 等發完成就可拿起來濾乾放入冰箱, 其實放入冰箱它還是會在長!
所以比外面買的還不易壞掉.
市售綠豆芽外表看起來很漂亮,又白又長,其實都是添加了生長激素的結果,
不到廿四小時就發芽了,以便應付市場所需,但這種綠豆芽吃多了,
不免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人類身體上的很多毛病,
其實都是因為吃了過多的人工添加物而引起的.
【大紀元10月18日訊】
研究還發現,綠豆芽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多種維生素、纖維素、胡蘿蔔素,及磷、鋅等礦物質,具有多種用途。
另因含纖維素,綠豆芽與韭菜同炒,可用於防治老年及幼兒便秘,既安全又有效﹔
且由於綠豆芽含多種維生素,經常食用對於維生素B2缺乏引起的舌瘡口炎、
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美國人很推崇綠豆芽,
認為它是最適合肥胖人進食的蔬菜之一。
中醫認為,綠豆芽性涼味甘,不僅能清暑熱、通經脈、解諸毒,
還能調五臟、美肌膚、利濕熱,適用於濕熱郁滯、食少體倦、熱
病煩渴、大便秘結、小便不利、目赤腫痛、口鼻生瘡等患者.
來源:http://blog.huayuworld.org/miya/14763/2009/07/17/35699
將一杯 8 Oz 的綠豆置入一個至少俱有 20 Oz 容量的杯子,加滿水浸綠豆 12 小時。這時間裏,須將豆子稍微攪動一兩次。冬天,若水沒起太多的水泡,則不必換水,夏天中間可能須換一次水,尤其若水泡起太多的話,更是最好換次水。
把浸好的豆子置入發芽的內盆,這時豆子已較脆弱,有些的皮已開始裂開,儘量不要用手或器具去攪動它們。當然,此時內盆是擺在外盆裏,把水加到超過豆子至少有半吋到四分之三吋的高度,只將內盆上下來回動十來次的,盆裏的水自然會把豆子,很均勻的分配到整個盆底。
豆子均勻散佈到內盆的盆底後,可將內盆提起,盡量的灑乾水,同時也把外盆的水倒掉。水都灑乾後,將內盆擺回外盆裏,之後,就可把平板,輕輕的擺在豆子上,接著就把發芽的盆子放置在暗無光線的廚櫃裏,靜等發芽的過程進行。
發芽的時日裏,除了每次換水的十幾分鐘裏,豆和豆芽須浸在水裏外,內外盆子盡可能不要留有淤水,只要維持它的潮濕就好。
發芽期間,豆子本身會產生相當的熱量,若房裏沒冷氣的話,一天裏可能須要換水四次,一般來講,一天三次就可以了。總之,夏季時,每天換水三或四次; 冬季則換兩到三次。換水時間的間隔盡量均衡即可,有時工作或忘記的緣故,無法將間隔調整的那麼的均衡,也別太緊張,只要勤換水就是了。
每次換水時,將水輕倒在平板上,讓水自然流入內盆即可,盡可能的不要去攪動或翻滾豆子,水加到平板的水平就可。前頭的三十六小時,芽長的很慢,只有耐心的等待。一般說來,三或四天後,芽可能就長過內盆的高度,在此以後,水當然只能加到內盆的高度啦。
每次換水時,讓豆芽浸在水裏十到二十分鐘,尤其與前次換水時間,若間隔拖了過長的話,不妨讓它浸個二十分鐘,來補償水分的不足。浸水的這幾十分鐘裏,也不妨將一條毛巾蓋在上面,以免豆芽曝光過多。
除了第 1 項浸乾豆的十二小時不算在內的話,夏天只要三天半到五天內,就可收成發好的芽; 冬天,可能需時五到七天,若沒室內暖氣的話,也可能拖到八丶九天,才能收成。
發芽期間,大部分豆芽的根,會從內盆底下的洞,少數也會從旁邊的洞,鑽出到盆外,由於內盆若是緊貼著外盆的話,底下的根會平貼在內盆的底層外面。在收成時,若不想留根的話,可將內盆置在空的水槽裏,左手拿住內盆,持45 度的傾斜,讓盆底的外邊面向右手,右手則拿水果刀,來刮斷芽菜的根。當然,你若是位主用左手的人,上述的刮根方向,倒換過來就是了。
再來,就是把水槽裝滿四分之三的水,然後將發好的豆芽,等量的分成三到六分(這全依你用的水槽的大小來定奪),每次將一分的芽菜放入水裏,兩手輕輕的,將芽菜分開,並同時左右上下的來回撥動,很快的,你就可輕易的把芽菜和豆殼分開,過水一次若不夠乾淨的話,再過多一次或甚至兩次,一定可把九成以上的殼拿掉。
收成好的豆芽,一定要灑乾水,才裝袋置入冰箱。三天內都會很新鮮的,若擺置四天以上的話,每天最好整袋拿出,加水浸泡水十分鐘,灑乾後,再擺回冰箱,免得豆芽發黃,每次浸水後,若水灑的不夠乾的話,豆芽會很容易爛掉的。 別忘記,你自己發的豆芽,沒加防腐劑,不可能像市面上買來的,可以維持那麼久的「假新鮮度」的。
最後,在你第一次成功的收成時,我反而巴不得,你手邊有一包市場上買來,現成的綠豆芽,當場,一口現成的,然後一口自己發的,如此邊對邊的比較,我可大膽的保證,從此你再也不會走回頭路,去買那些 「膺」 品了。
來源:http://hangoskitchen.blogspot.fr/2008/07/blog-post_1611.html
分享一下我的製作方法:
1. 綠豆用清水清洗,用手稍微搓一下,以徹底洗掉綠豆上的灰塵,將浮在水面上品質不好的綠豆去掉,再進行催芽.
2. 晚上先將綠豆洗乾淨,加水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即可進行催芽動作,將綠豆放入鍋子內,放在溫暖不見光的陰暗處,一天加三次水,每次都須將前一次的水瀝掉後再加新的水,如此三、四天後即可食用了。
(催芽時所用的水最好是飲用水,因為自來水含有氯不太好!)
在每一次的換水,不要刻意把綠豆皮去除, 因為綠豆皮中醫叫綠豆衣,具有
比綠豆更強的清熱解毒作用!
2. 綠豆在生成豆芽之後,不僅保持了綠豆原有的營養物質,
而且還增加了一種十分可貴的營養素-維生素 C,原因是綠豆本不含維生素 C,
只有在發芽過程中,才能合成相當豐富的維生素 C,其含量的多寡,
與豆芽的長短有關,據推測,綠豆芽長在二公分左右時,
含維生素 C最多,芽長得愈長則含量反而越少。
《2005/07/18 16:53》中華醫藥網
所以~不用等綠豆芽發到像外面賣的那麼長
可以去買有機的綠豆來發, 根據我的經驗,有機發芽時間比普通的綠豆還慢一些.
5. 盡量用不透光的鍋子加鍋蓋, 這樣發出來的綠豆芽才會白,漂亮!
(根據我們研究發現, 若是見光太多,
綠豆芽的豆會偏紫色且顏色會有些許黃黃的,難怪很多人都用茶壺在發綠豆芽,
這樣在換水的時候很方便,且是不透光的容器.)
6. 等發完成就可拿起來濾乾放入冰箱, 其實放入冰箱它還是會在長!
所以比外面買的還不易壞掉.
市售綠豆芽外表看起來很漂亮,又白又長,其實都是添加了生長激素的結果,
不到廿四小時就發芽了,以便應付市場所需,但這種綠豆芽吃多了,
不免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人類身體上的很多毛病,
其實都是因為吃了過多的人工添加物而引起的.
【大紀元10月18日訊】
研究還發現,綠豆芽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多種維生素、纖維素、胡蘿蔔素,及磷、鋅等礦物質,具有多種用途。
另因含纖維素,綠豆芽與韭菜同炒,可用於防治老年及幼兒便秘,既安全又有效﹔
且由於綠豆芽含多種維生素,經常食用對於維生素B2缺乏引起的舌瘡口炎、
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美國人很推崇綠豆芽,
認為它是最適合肥胖人進食的蔬菜之一。
中醫認為,綠豆芽性涼味甘,不僅能清暑熱、通經脈、解諸毒,
還能調五臟、美肌膚、利濕熱,適用於濕熱郁滯、食少體倦、熱
病煩渴、大便秘結、小便不利、目赤腫痛、口鼻生瘡等患者.
來源:http://blog.huayuworld.org/miya/14763/2009/07/17/35699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