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岛田庄司的神界一角:———御手洗洁的问候
推理小说的手法不是最令人困惑的,真正令人迷惘的却是真相为何如此,以故:侦探往往是一个对社会问题进行评论的批评家:
御手洗洁的问候中的“新御手洗洁志”表达了岛田先生对日本人性的分析深思:本想用这篇为素材写一篇分析中国人性的短文,但突然想到会有点文不对题,决定还是用书中的四个短篇案件中的“数字锁”里厕所先生的言谈举止,对比一下“新御手洗洁志”中说的日本人性,再顺便对比分析一下中国人性。
“数字锁”作为密室犯罪题材,在密室诡计设计上倒并不出色,而相比而言侧重点更在于不在场证明,却也有些匆忙勉强,但还算不错。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御手洗请犯人去银座吃饭,去东京塔看夜景,去咖啡馆喝咖啡时的情景,没有冷酷推理,没有严厉追问,只是演了戏,用温存的等待。犯人主动的承认了罪行,却依旧对御手洗心存感激。悲伤中,却还是有温暖。
就如“新御手洗洁志”中岛田形容御手洗对年长者毫无礼数,对年轻人则微笑有礼,正如御手洗对“数字锁”中犯人的态度。怜悯,甚至有一点心疼。犯人的自白,完全不是出自侦探的威压,更不是岛田在“新御手洗洁志”中描写日本人性中双方在身份不明,或地位悬殊中对方的咄咄逼人。御手洗是一个明白何为真正的感情”的人,从“异邦骑士”中无言的安慰,和“眩晕”中对陶太的冷淡态度就能看出。而习惯于所谓生存本能、人情世故者,威压或屈服者,则往往是感情真正的不理智,与不成熟。
中国人性与日本人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十分相似:如对待未知时谨慎着或威压或屈服的态度。但中国人却是更智慧一些的。中国人的威压或顺从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出于自我的选择,与日本人铭刻入灵魂有些不同。区别体现在于中国人能够活得更豁达,而日本人则处处严谨,中国人却决不至于这么多礼,可见中国人对于很多事都满不在乎。还有很多的不同:如中国人往往不如日本人的团结,中国人在文化艺术中不如日本人“变态压抑”,中国人往往习惯苦中作乐而不颓废,总之:还有很多很多,有好有坏,但都是一种随性,一种自由,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再谈谈对本书另外三篇作品的看法:
“狂奔的死者”做为不可能犯罪题材,手法令很多读者惊为天人,但我却不是很喜欢。犯人并没有很高的智商,仅仅是展现了一个被厕所先生一眼就看穿的骗术,后来的一切更多的都是意外,侦探只是做了很合理的分析,但现实中若演用这种手法,也许就会完全失去了惊叹性。当然:如果有人说小说不等于现实我也无话可说。
“紫电改研究会”让我在阅读初始时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在看了别人的书评时才想起原来是柯南道尔的“红发会”。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紫电改要比起红发会,更让我喜欢。也许相比红发会挖地道的异想天开,紫电改犯罪手法在实用性上更对我这个矛盾的实用主义者的胃口吧。而岛田借由老骗子之口说出的对于日本侵华罪行的看法,也可得见岛田确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而结尾时对往事如烟的释怀,令人真正感觉到平静的超然无悔。是啊!往事不可追,世俗的尘沙都己被时光荏苒,回首遥望,风景是真的,就已足够…
这是我在书中最喜欢的一篇。
“希腊猎犬”可谓是书中犯罪手法最为严谨,也称得上我觉得最好的作品。异国情调的加入,如同玩笑般荒诞的开头,似己有了未来“新御手洗系列”的基调。书中厕所先生说的那句话“一条狗有时胜过一百个警察”可称经典啊!
总体来说:御手洗洁的问候可说在御手洗系列中,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或许,只是岛田给我们从窗口远望的、神界风景的小小一角
但或许更加正如书名一样,这只是一个出自厕所先生的问候。或许很朴实,只是一个慵懒的招呼,出自那个疯狂却给人倍有亲切感的名侦探,那个有点古板却温柔的助手。书是“旧御手洗系列”的第四本,却还是问候,证明他们还会与我们热爱他们的推理迷一起,漫长的走下去。
(晚的PS:有微泄底)
御手洗洁的问候中的“新御手洗洁志”表达了岛田先生对日本人性的分析深思:本想用这篇为素材写一篇分析中国人性的短文,但突然想到会有点文不对题,决定还是用书中的四个短篇案件中的“数字锁”里厕所先生的言谈举止,对比一下“新御手洗洁志”中说的日本人性,再顺便对比分析一下中国人性。
“数字锁”作为密室犯罪题材,在密室诡计设计上倒并不出色,而相比而言侧重点更在于不在场证明,却也有些匆忙勉强,但还算不错。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御手洗请犯人去银座吃饭,去东京塔看夜景,去咖啡馆喝咖啡时的情景,没有冷酷推理,没有严厉追问,只是演了戏,用温存的等待。犯人主动的承认了罪行,却依旧对御手洗心存感激。悲伤中,却还是有温暖。
就如“新御手洗洁志”中岛田形容御手洗对年长者毫无礼数,对年轻人则微笑有礼,正如御手洗对“数字锁”中犯人的态度。怜悯,甚至有一点心疼。犯人的自白,完全不是出自侦探的威压,更不是岛田在“新御手洗洁志”中描写日本人性中双方在身份不明,或地位悬殊中对方的咄咄逼人。御手洗是一个明白何为真正的感情”的人,从“异邦骑士”中无言的安慰,和“眩晕”中对陶太的冷淡态度就能看出。而习惯于所谓生存本能、人情世故者,威压或屈服者,则往往是感情真正的不理智,与不成熟。
中国人性与日本人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十分相似:如对待未知时谨慎着或威压或屈服的态度。但中国人却是更智慧一些的。中国人的威压或顺从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出于自我的选择,与日本人铭刻入灵魂有些不同。区别体现在于中国人能够活得更豁达,而日本人则处处严谨,中国人却决不至于这么多礼,可见中国人对于很多事都满不在乎。还有很多的不同:如中国人往往不如日本人的团结,中国人在文化艺术中不如日本人“变态压抑”,中国人往往习惯苦中作乐而不颓废,总之:还有很多很多,有好有坏,但都是一种随性,一种自由,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再谈谈对本书另外三篇作品的看法:
“狂奔的死者”做为不可能犯罪题材,手法令很多读者惊为天人,但我却不是很喜欢。犯人并没有很高的智商,仅仅是展现了一个被厕所先生一眼就看穿的骗术,后来的一切更多的都是意外,侦探只是做了很合理的分析,但现实中若演用这种手法,也许就会完全失去了惊叹性。当然:如果有人说小说不等于现实我也无话可说。
“紫电改研究会”让我在阅读初始时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在看了别人的书评时才想起原来是柯南道尔的“红发会”。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紫电改要比起红发会,更让我喜欢。也许相比红发会挖地道的异想天开,紫电改犯罪手法在实用性上更对我这个矛盾的实用主义者的胃口吧。而岛田借由老骗子之口说出的对于日本侵华罪行的看法,也可得见岛田确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而结尾时对往事如烟的释怀,令人真正感觉到平静的超然无悔。是啊!往事不可追,世俗的尘沙都己被时光荏苒,回首遥望,风景是真的,就已足够…
这是我在书中最喜欢的一篇。
“希腊猎犬”可谓是书中犯罪手法最为严谨,也称得上我觉得最好的作品。异国情调的加入,如同玩笑般荒诞的开头,似己有了未来“新御手洗系列”的基调。书中厕所先生说的那句话“一条狗有时胜过一百个警察”可称经典啊!
总体来说:御手洗洁的问候可说在御手洗系列中,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或许,只是岛田给我们从窗口远望的、神界风景的小小一角
但或许更加正如书名一样,这只是一个出自厕所先生的问候。或许很朴实,只是一个慵懒的招呼,出自那个疯狂却给人倍有亲切感的名侦探,那个有点古板却温柔的助手。书是“旧御手洗系列”的第四本,却还是问候,证明他们还会与我们热爱他们的推理迷一起,漫长的走下去。
(晚的PS:有微泄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