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蒋勋:我身体的觉醒——序《身体美学》
蒋勋:我身体的觉醒——序《身体美学》
身体里有一个非常早的记忆,觉得自己是一粒种籽,蜷缩
在幽暗密闭的空间里。 仿佛听得到一点水和空气流动的
声音,感觉到一点仿佛是心跳的脉动,我的心跳,或是母
亲的心跳,有一根脐带连接着——
学医学的朋友告诉我,大脑还没有形成,应该没有记忆。
但是,那记忆似乎不是大脑的记忆,而是身体的记忆。
大脑的记忆会遗忘,身体的记忆却永远烙印在皮肤、肌肉
、骨髓之中。
有一个做按摩的朋友告诉我,他在按摩时可以感觉到对方
身体的硬块。
「硬块?是肿瘤吗?」我有点好奇。
「不是!」他说:「身体受过伤,会留下疤痕,皮肤上的
疤,肌肉上的疤,骨骼上的疤,都有硬块。按摩的时候,
可以耐心地推,把硬块推开,让疤痕平复,血气可以通过
,不再阻塞,身体就自由了。」
「你常常推到硬块?」我仍然好奇。
他笑了笑,他说:
「最难推开的不是肉体的疤。肉体受伤留下的疤,容易发
现。最难发现的是心灵受伤留下的疤。一个小小的硬块,
隐藏在身体很深的地方,不容易发现。要很细心的 用指
尖去触探,一个化解不开的结,留在身体里,可能十年,
二十年了,大脑都遗忘了,但那个心事的疤还在,固执地
结在那里——」
「你可以用按摩化解开吗?」我问。
他正按着我肩胛骨下方,很轻、很慢、很专注地往复推拿
按摩,仿佛提醒我回想起身体上一个久远的记忆。
这些年很专注于重新找回身体上的许多记忆。
接受母亲哺乳时整个身体被母亲的体温环抱着的记忆。
口腔里吸吮着温热乳汁的记忆。 饱足的胃的幸福的记忆
,与饥饿时肠胃蠕动渴望食物的记忆。
牙齿从牙床上生长出来的奇异的有点痒又有一点痛的记忆
。
被蜜蜂蜇过的手指上肿胀火烧热辣的记忆。
我闭着眼睛,让身体自己呼唤起所有点点滴滴的记忆,身
体在这些记忆中觉醒了起来。
我做了一系列身体的笔记。
我也喜欢坐在路边观察人,不是用大脑的思维,而是尝试
开放身体的直觉,直接感受到一个人的喜悦或忧伤。
感觉每一个人心事上的伤疤,如同我的按摩师告诉我的,
尝试推开自己心中的结,也尝试推开他人心事上的结。
使一个身体美丽起来的原因,绝对不只是年龄、身高、体
重这些外在的因素,也一定包含着内在的心事的元素。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身体轻盈如同天空上一丝卷舒从容的白
云。
有时候觉得身体广大宽阔如无边无际的原野,可以容纳承
载许多生命的繁衍与成长。
有时候觉得身体像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追逐着欲望不可
遏止的狂烈高潮,仿佛要在最大的热情里使自己在风中化
散成千万浪花与飞沫。
有时觉得身是一座笃定的山峦,可以从亘古静定到未来,
可以任风云在眼前不断变灭,而这身体只是守住不动。
这身体究竟在等待什么?
声带上的震动在等待最宛转高亢的歌声。
鼻翼的黏膜渴望着令人陶醉的花的芬芳。
耳膜最深处仿佛等待着最轻柔的爱人的呼唤。
舌根的味蕾等待最甜的宠爱,最咸的汗,最辛辣的戟刺,
最酸楚的失落,最苦味的省悟。
「眼常见一切无限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耳常听一切无限声,声即是空,空即是声。
鼻常嗅一切无限香,香即是空,空即是香。
舌常遍尝一切无限味,味即是空,空即是味。
身常受一切种种无限触,触即是空,空即是触。 」
讲「身体美学」使我体悟最深的其实是佛陀的经文,但我
知道我的身体仍有这么多贪恋,我的领悟也只还是大脑的
领悟,而不是身体的领悟。
在艺术史上,年轻时着迷于希腊式的人体美学对青春完美
肉体的歌颂,却也慢慢随着自己身体记忆的一一觉醒,越
来越发现在印度文化中古老东方对身体功课更深沉而且更
丰富的表现。
印度的身体饱满、柔软、富裕,常常像一朵还在绽放的盛
夏之花,透露出肉体渴望扩大与延长的欲望本质。
在儒家文化重重禁忌中被拘束着的身体仿佛在印度身体美
学的引领下慢慢得到了解放。
「解放」或许容易被误认为是肆无忌惮的放纵。 其实恰
好相反,印度美学中的身体,可以收放自如,是放纵的极
限,也恰好是收敛的极限;使身体在静与动,收与放之间
找到一种平衡与圆满。
儒家文化的初始决不是不重视身体美学的——揖、让、进
、退,其实是身体美学。
礼、乐、射、御、书、数,先秦的基本教育中至少「射」
与「御」,从习练射箭与驾马车中都有直接身体运动的训
练;而「礼」的基础绝对是身体美学的讲究。
礼的仪式在任何民族都是身体美学的结果。
典礼之中,看到人的行走,致敬,前进,回旋与后退,莫
不是身体美学的表现。
因此,身体美学使我细心观看「典礼」,婚礼、丧礼,乃
至于一般的颁奖典礼或毕业典礼。 一个自信的身体,在
舞台上,在典礼仪式中,既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卑,一个
从容自信的身体,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尊重其他生命的定
位。
成熟的身体美学使自己与群体间有了秩序。
日本的古典文化使身体受规矩压抑,日本的身体美学如同
格律,有严谨规矩,但又似乎少掉了自在的从容,一旦解
放,也常常放肆到残酷或不可收拾。
台湾是受过日本统治的,民间谈到日本人有一句「有礼无
体」的惯用语,「礼」毕竟是身体外在表现,「体」的本
质正在于身体的觉醒,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正是在收放之
间的微妙平衡。
东南亚的小乘佛教生态发展出一种慵懒、缓慢、没有野心
的身体美学,他们似乎更相信内在的一点点喜悦可以荡漾
成嘴角淡淡的微笑,因此谦逊温和多过霸气。
在峇里岛看女子梳发沐浴,身体在溪水中似乎无垢无净,
常常误以为是一只鹭鸶静静伫立水岸剔着翎毛。
十九世纪殖民主义发展到极盛的欧洲白种人,向外征服的
身体僵硬刻板,像古典芭蕾中踮着脚尖的姿态,也是一种
美却总让人担心重心不稳,要彻底垮倒。
二十世纪初法国画家高更到南太平洋的小岛寻找土著的身
体美学似乎征兆着欧洲文化的质变。
如同古老基督教《圣经》的教训:
「赢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己,所为何来?」
真正成功的身体,是可以赢的身体,也是可以输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从小就被设定在「输」与「赢」之间。
跑得更快,跳得更远,打败更多对手……这些都可能是「
赢」的简单法则。
但是我想回头再省视一次自己的身体。
我的身体,可不可以行走得更缓慢?
我的身体,能不能跳跃得更轻盈?
我的身体,能不能包容更多的身体?
赢与输都在我自己的身体之中,我想赢自己,也想输自己
。
静坐冥想的时候,我清楚看到一个完全一样的自己坐在对
面,微微笑着,我知道,我跑再快,他仍然在我对面;我
跳得再远,他也仍然在我对面;他正是我永远打不败的对
手。
马其顿的亚力山大帝,征服了欧洲、非洲、亚洲,他每征
服一个地方,就指着一片空无的土地说:「这里要有一个
城市,用我的名字命名!」
埃及北边真的出现了一个亚力山大港,但是他从来没有看
过这个城市,他只是不断向前征服。
亚力山大帝有一种希腊人的美、年轻、自负,野心勃勃,
不断向外征服。
亚力山大帝三十三岁在征服途中得病死去前,不知道会不
会看一看自己尚且年轻的身体,觉得有什么遗憾?
遗憾,或许人的身体最终的功课是要面对这一命题罢。
父亲去世时,我守在床边,我觉得与父亲的身体告别是艰
难的功课。
母亲去世时,我将她怀抱胸前,我觉得与母亲的身体告别
是更艰难的功课。
而此时,我那么清楚,自己最艰难的功课有一天一定将是
与自己身体的告别。
我读过许多关于死亡的书,各种派别的哲学与宗教对死亡
的阐释,然而,我知道,到那一时刻,不会是大脑主导的
时刻,我还是要做一次彻彻底底身体的功课。
这身体或许会在尘土中化为尘土,这身体或许会在火焰中
灰飞烟灭,这身体或许会一片一片被兀鹰带到天上,使涕
泪纵横,血尿唾粪纠缠的肉体化解为无形。
然而,没有人能告诉我,那时这如此真实存在过的肉体是
否还会记忆着什么。
我拥抱牵连眷恋过的身体都将一一告别,如同一朵一朵花
的凋谢消逝,为了身体的功课,我便在每一个春天到花朵
盛放的树前,学习与肉身的告别。
那些身体果真都如花一般美丽。
我喜欢一个学生跟我说的话:希望来世能修行成一朵花。
因此,这本书是献给所有渴望身体美丽的朋友的书。
有一个城市举办选美比赛,来函邀请我担任评审,我觉得
讶异,很难想像自己坐在伸展台边,看穿着泳装的美女一
一走过,而我要负责打分数。
我打电话给主办单位询问:
「为什么找到我做评审?」我问。
「你不是常常谈『美』吗?」他们理直气壮地回答。
我想一想,对方并没有错,我是常常谈到美。
我也相信,一切艺术的美其实远不如人的身体的美动人。
隔了几天,我打电话回覆主办单位,我还是拒绝了评审工
作,我说:「我的『美』是没有第一名的。」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美的,每一个人最终都将发现自己身
体的美是他人不可取代的。
因此《身体美学》要献给每一个自信而从容的生命。
二○○八.五.四巴黎
身体里有一个非常早的记忆,觉得自己是一粒种籽,蜷缩
在幽暗密闭的空间里。 仿佛听得到一点水和空气流动的
声音,感觉到一点仿佛是心跳的脉动,我的心跳,或是母
亲的心跳,有一根脐带连接着——
学医学的朋友告诉我,大脑还没有形成,应该没有记忆。
但是,那记忆似乎不是大脑的记忆,而是身体的记忆。
大脑的记忆会遗忘,身体的记忆却永远烙印在皮肤、肌肉
、骨髓之中。
有一个做按摩的朋友告诉我,他在按摩时可以感觉到对方
身体的硬块。
「硬块?是肿瘤吗?」我有点好奇。
「不是!」他说:「身体受过伤,会留下疤痕,皮肤上的
疤,肌肉上的疤,骨骼上的疤,都有硬块。按摩的时候,
可以耐心地推,把硬块推开,让疤痕平复,血气可以通过
,不再阻塞,身体就自由了。」
「你常常推到硬块?」我仍然好奇。
他笑了笑,他说:
「最难推开的不是肉体的疤。肉体受伤留下的疤,容易发
现。最难发现的是心灵受伤留下的疤。一个小小的硬块,
隐藏在身体很深的地方,不容易发现。要很细心的 用指
尖去触探,一个化解不开的结,留在身体里,可能十年,
二十年了,大脑都遗忘了,但那个心事的疤还在,固执地
结在那里——」
「你可以用按摩化解开吗?」我问。
他正按着我肩胛骨下方,很轻、很慢、很专注地往复推拿
按摩,仿佛提醒我回想起身体上一个久远的记忆。
这些年很专注于重新找回身体上的许多记忆。
接受母亲哺乳时整个身体被母亲的体温环抱着的记忆。
口腔里吸吮着温热乳汁的记忆。 饱足的胃的幸福的记忆
,与饥饿时肠胃蠕动渴望食物的记忆。
牙齿从牙床上生长出来的奇异的有点痒又有一点痛的记忆
。
被蜜蜂蜇过的手指上肿胀火烧热辣的记忆。
我闭着眼睛,让身体自己呼唤起所有点点滴滴的记忆,身
体在这些记忆中觉醒了起来。
我做了一系列身体的笔记。
我也喜欢坐在路边观察人,不是用大脑的思维,而是尝试
开放身体的直觉,直接感受到一个人的喜悦或忧伤。
感觉每一个人心事上的伤疤,如同我的按摩师告诉我的,
尝试推开自己心中的结,也尝试推开他人心事上的结。
使一个身体美丽起来的原因,绝对不只是年龄、身高、体
重这些外在的因素,也一定包含着内在的心事的元素。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身体轻盈如同天空上一丝卷舒从容的白
云。
有时候觉得身体广大宽阔如无边无际的原野,可以容纳承
载许多生命的繁衍与成长。
有时候觉得身体像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追逐着欲望不可
遏止的狂烈高潮,仿佛要在最大的热情里使自己在风中化
散成千万浪花与飞沫。
有时觉得身是一座笃定的山峦,可以从亘古静定到未来,
可以任风云在眼前不断变灭,而这身体只是守住不动。
这身体究竟在等待什么?
声带上的震动在等待最宛转高亢的歌声。
鼻翼的黏膜渴望着令人陶醉的花的芬芳。
耳膜最深处仿佛等待着最轻柔的爱人的呼唤。
舌根的味蕾等待最甜的宠爱,最咸的汗,最辛辣的戟刺,
最酸楚的失落,最苦味的省悟。
「眼常见一切无限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耳常听一切无限声,声即是空,空即是声。
鼻常嗅一切无限香,香即是空,空即是香。
舌常遍尝一切无限味,味即是空,空即是味。
身常受一切种种无限触,触即是空,空即是触。 」
讲「身体美学」使我体悟最深的其实是佛陀的经文,但我
知道我的身体仍有这么多贪恋,我的领悟也只还是大脑的
领悟,而不是身体的领悟。
在艺术史上,年轻时着迷于希腊式的人体美学对青春完美
肉体的歌颂,却也慢慢随着自己身体记忆的一一觉醒,越
来越发现在印度文化中古老东方对身体功课更深沉而且更
丰富的表现。
印度的身体饱满、柔软、富裕,常常像一朵还在绽放的盛
夏之花,透露出肉体渴望扩大与延长的欲望本质。
在儒家文化重重禁忌中被拘束着的身体仿佛在印度身体美
学的引领下慢慢得到了解放。
「解放」或许容易被误认为是肆无忌惮的放纵。 其实恰
好相反,印度美学中的身体,可以收放自如,是放纵的极
限,也恰好是收敛的极限;使身体在静与动,收与放之间
找到一种平衡与圆满。
儒家文化的初始决不是不重视身体美学的——揖、让、进
、退,其实是身体美学。
礼、乐、射、御、书、数,先秦的基本教育中至少「射」
与「御」,从习练射箭与驾马车中都有直接身体运动的训
练;而「礼」的基础绝对是身体美学的讲究。
礼的仪式在任何民族都是身体美学的结果。
典礼之中,看到人的行走,致敬,前进,回旋与后退,莫
不是身体美学的表现。
因此,身体美学使我细心观看「典礼」,婚礼、丧礼,乃
至于一般的颁奖典礼或毕业典礼。 一个自信的身体,在
舞台上,在典礼仪式中,既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卑,一个
从容自信的身体,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尊重其他生命的定
位。
成熟的身体美学使自己与群体间有了秩序。
日本的古典文化使身体受规矩压抑,日本的身体美学如同
格律,有严谨规矩,但又似乎少掉了自在的从容,一旦解
放,也常常放肆到残酷或不可收拾。
台湾是受过日本统治的,民间谈到日本人有一句「有礼无
体」的惯用语,「礼」毕竟是身体外在表现,「体」的本
质正在于身体的觉醒,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正是在收放之
间的微妙平衡。
东南亚的小乘佛教生态发展出一种慵懒、缓慢、没有野心
的身体美学,他们似乎更相信内在的一点点喜悦可以荡漾
成嘴角淡淡的微笑,因此谦逊温和多过霸气。
在峇里岛看女子梳发沐浴,身体在溪水中似乎无垢无净,
常常误以为是一只鹭鸶静静伫立水岸剔着翎毛。
十九世纪殖民主义发展到极盛的欧洲白种人,向外征服的
身体僵硬刻板,像古典芭蕾中踮着脚尖的姿态,也是一种
美却总让人担心重心不稳,要彻底垮倒。
二十世纪初法国画家高更到南太平洋的小岛寻找土著的身
体美学似乎征兆着欧洲文化的质变。
如同古老基督教《圣经》的教训:
「赢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己,所为何来?」
真正成功的身体,是可以赢的身体,也是可以输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从小就被设定在「输」与「赢」之间。
跑得更快,跳得更远,打败更多对手……这些都可能是「
赢」的简单法则。
但是我想回头再省视一次自己的身体。
我的身体,可不可以行走得更缓慢?
我的身体,能不能跳跃得更轻盈?
我的身体,能不能包容更多的身体?
赢与输都在我自己的身体之中,我想赢自己,也想输自己
。
静坐冥想的时候,我清楚看到一个完全一样的自己坐在对
面,微微笑着,我知道,我跑再快,他仍然在我对面;我
跳得再远,他也仍然在我对面;他正是我永远打不败的对
手。
马其顿的亚力山大帝,征服了欧洲、非洲、亚洲,他每征
服一个地方,就指着一片空无的土地说:「这里要有一个
城市,用我的名字命名!」
埃及北边真的出现了一个亚力山大港,但是他从来没有看
过这个城市,他只是不断向前征服。
亚力山大帝有一种希腊人的美、年轻、自负,野心勃勃,
不断向外征服。
亚力山大帝三十三岁在征服途中得病死去前,不知道会不
会看一看自己尚且年轻的身体,觉得有什么遗憾?
遗憾,或许人的身体最终的功课是要面对这一命题罢。
父亲去世时,我守在床边,我觉得与父亲的身体告别是艰
难的功课。
母亲去世时,我将她怀抱胸前,我觉得与母亲的身体告别
是更艰难的功课。
而此时,我那么清楚,自己最艰难的功课有一天一定将是
与自己身体的告别。
我读过许多关于死亡的书,各种派别的哲学与宗教对死亡
的阐释,然而,我知道,到那一时刻,不会是大脑主导的
时刻,我还是要做一次彻彻底底身体的功课。
这身体或许会在尘土中化为尘土,这身体或许会在火焰中
灰飞烟灭,这身体或许会一片一片被兀鹰带到天上,使涕
泪纵横,血尿唾粪纠缠的肉体化解为无形。
然而,没有人能告诉我,那时这如此真实存在过的肉体是
否还会记忆着什么。
我拥抱牵连眷恋过的身体都将一一告别,如同一朵一朵花
的凋谢消逝,为了身体的功课,我便在每一个春天到花朵
盛放的树前,学习与肉身的告别。
那些身体果真都如花一般美丽。
我喜欢一个学生跟我说的话:希望来世能修行成一朵花。
因此,这本书是献给所有渴望身体美丽的朋友的书。
有一个城市举办选美比赛,来函邀请我担任评审,我觉得
讶异,很难想像自己坐在伸展台边,看穿着泳装的美女一
一走过,而我要负责打分数。
我打电话给主办单位询问:
「为什么找到我做评审?」我问。
「你不是常常谈『美』吗?」他们理直气壮地回答。
我想一想,对方并没有错,我是常常谈到美。
我也相信,一切艺术的美其实远不如人的身体的美动人。
隔了几天,我打电话回覆主办单位,我还是拒绝了评审工
作,我说:「我的『美』是没有第一名的。」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美的,每一个人最终都将发现自己身
体的美是他人不可取代的。
因此《身体美学》要献给每一个自信而从容的生命。
二○○八.五.四巴黎
-
呈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6 23:39:23
-
joky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02 17:40:10
-
噬花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5 20:03:55
-
兰若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13 17:03:51
-
木铎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9 00:42:50
-
Charlott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1 22:31:04
-
laur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1 01:42:16
-
Jaim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9 23:01:52
-
Cynth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28 09:15:28
-
hun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23 18:03:36
-
to feel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23 16:45:06
-
秋韵红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23 16: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