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十日记之枕水江南 乌镇—西栅行船
二 枕水江南 乌镇—西栅行船
“奶茶姐”刘若英为乌镇先后拍了两部宣传广告,一部清淡恬静,一部优雅热情,尽显了乌镇乃至水乡的变迁。为了寻找片中的两种味道,在白天紧张的课程之后我踏上了更加紧张的乌镇的之行,在穷追猛跑之后享受到了水乡的情怀,追逐的感觉真的弥足珍贵。下课后原本不充裕的时间在杭州早早落下的夜幕中更加让我感到急迫,出门发现正好下班高峰,好在招手和紧张中遇到一位大叔的出租车,在于大叔的交流中感受到这个城市热情,虽然话语交流中没有显现匆忙,大叔在行走的路线和红绿灯的穿梭中让我感受到了急人之所急的关心,在东奔西闯之后还是成功提前40分钟将我送到了杭州东站门口,让我免去了上下奔忙之苦。
第一次乘坐动车高铁还是2010年的厦门之行,让我体会到了高铁所带给我们的变化,一日之内来往福州和厦门体会到了三坊七巷的韵味,体会到了一种革命性生活方式的到来。这次坐上G字头的高铁,看到200公里每小时的D字头的动车已然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公交化出行方式,而这趟30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让我体会到了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差别,东西部和区域的差别。在快速的动车中遥看窗外灯火辉煌的时候,抬头看到贵州的宣传片在动车电视里播放,倍感亲切,也多了一丝宽慰,好在我们正努力追随发展的脚步。
抵达乌镇已经8点,夜晚的乌镇西栅景区正当时,冥冥之中就是觉得水乡就是要在船上体会的,自然不自然地就和别人搭伙雇了条船在宁静、自然地乌镇西栅悠然行走,享受两岸灯火阑珊。记得过去新闻媒体询问乌镇是不是也像许多古镇一样大红灯笼高高挂,得到的答案就是要与众不同,两岸生活化景色,即使是有意而为的灯光修饰也变得自然恬静。在船工有意无意间哼哼的小调中,小船犹如漫步一样在水乡河道里穿梭,不需要像威尼斯贡多拉白天的优雅形态,也不需像电影《旅客》一样的奢华,就在在哗哗的摇橹声中,怡然自得地行走。这个时候的我们不需要说什么,也不会想点什么,只需要静静地呼吸水乡里湿润新鲜的空气,聆听忽近忽远的乐声,断断续续茶客行人的话语,为此吸引便忽然心生坐下品杯茶水的愿望。
乌镇的茶馆、食肆还有咖啡馆各自有各自的特色,行走在乌镇的巷子、岸边,鼻息中最最熟悉的还是梅干菜扣肉的想起,回头望见便是家庭主妇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于是不管什么烦恼,过去的,还是新近电话里的,都一一缓解了,闷气也化为自己的反思和觉悟,振奋心情。为了维护乌镇难得的宁静,酒吧是不允许大声播放音乐的,回想起05年笛子声中转圈跳舞,09年却满是大声狂放的丽江来,实在是极其难得的。自由地选一家临水的茶屋,一杯清茶,坐下好生整理心情,看游人过路,船行屋旁,即使高朋满座,也大多轻言细语,谁也不愿随意打扰破坏这一宁静的水。10:30,灯灭走人,前往东栅休息。
“奶茶姐”刘若英为乌镇先后拍了两部宣传广告,一部清淡恬静,一部优雅热情,尽显了乌镇乃至水乡的变迁。为了寻找片中的两种味道,在白天紧张的课程之后我踏上了更加紧张的乌镇的之行,在穷追猛跑之后享受到了水乡的情怀,追逐的感觉真的弥足珍贵。下课后原本不充裕的时间在杭州早早落下的夜幕中更加让我感到急迫,出门发现正好下班高峰,好在招手和紧张中遇到一位大叔的出租车,在于大叔的交流中感受到这个城市热情,虽然话语交流中没有显现匆忙,大叔在行走的路线和红绿灯的穿梭中让我感受到了急人之所急的关心,在东奔西闯之后还是成功提前40分钟将我送到了杭州东站门口,让我免去了上下奔忙之苦。
第一次乘坐动车高铁还是2010年的厦门之行,让我体会到了高铁所带给我们的变化,一日之内来往福州和厦门体会到了三坊七巷的韵味,体会到了一种革命性生活方式的到来。这次坐上G字头的高铁,看到200公里每小时的D字头的动车已然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公交化出行方式,而这趟30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让我体会到了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差别,东西部和区域的差别。在快速的动车中遥看窗外灯火辉煌的时候,抬头看到贵州的宣传片在动车电视里播放,倍感亲切,也多了一丝宽慰,好在我们正努力追随发展的脚步。
抵达乌镇已经8点,夜晚的乌镇西栅景区正当时,冥冥之中就是觉得水乡就是要在船上体会的,自然不自然地就和别人搭伙雇了条船在宁静、自然地乌镇西栅悠然行走,享受两岸灯火阑珊。记得过去新闻媒体询问乌镇是不是也像许多古镇一样大红灯笼高高挂,得到的答案就是要与众不同,两岸生活化景色,即使是有意而为的灯光修饰也变得自然恬静。在船工有意无意间哼哼的小调中,小船犹如漫步一样在水乡河道里穿梭,不需要像威尼斯贡多拉白天的优雅形态,也不需像电影《旅客》一样的奢华,就在在哗哗的摇橹声中,怡然自得地行走。这个时候的我们不需要说什么,也不会想点什么,只需要静静地呼吸水乡里湿润新鲜的空气,聆听忽近忽远的乐声,断断续续茶客行人的话语,为此吸引便忽然心生坐下品杯茶水的愿望。
乌镇的茶馆、食肆还有咖啡馆各自有各自的特色,行走在乌镇的巷子、岸边,鼻息中最最熟悉的还是梅干菜扣肉的想起,回头望见便是家庭主妇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于是不管什么烦恼,过去的,还是新近电话里的,都一一缓解了,闷气也化为自己的反思和觉悟,振奋心情。为了维护乌镇难得的宁静,酒吧是不允许大声播放音乐的,回想起05年笛子声中转圈跳舞,09年却满是大声狂放的丽江来,实在是极其难得的。自由地选一家临水的茶屋,一杯清茶,坐下好生整理心情,看游人过路,船行屋旁,即使高朋满座,也大多轻言细语,谁也不愿随意打扰破坏这一宁静的水。10:30,灯灭走人,前往东栅休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